澳門世界遺產:東方基金會會址

城市風貌鄧思平

圖1 東方基金會正門,陳顯耀攝

“花園大屋”(Casa-Garden)

16世紀中葉,葡萄牙人來到澳門。登陸之始,只能利用木板稻草為原料,搭建簡陋房屋棲身。隨着商業的迅速發展,逐漸建起堅固的永久性的西式房屋。澳門半島到處都是“高棟飛甍,櫛比相望”的景象。18世紀之時,那些多出現在南灣,松山及幽雅僻靜之地的政府官邸,貴族豪宅及公司會址,建築風格紛紛跟隨歐陸時尚,多為兩層高的建築物,中間為富麗堂皇的主體,外附以圓拱走廊和陽台,周圍則包圍着前後花園和圍牆。

1770年,葡萄牙貴族、澳門保險業創始人之一的富商俾利喇,建起一座兩層半高的花園式別墅,其華麗高貴傲視群芳,不可一世,被當時在澳門的美國商人吉迪恩稱之為“宮殿”一般。

圖2 東方基金會大樓,陳顯耀攝

如果沒有一件意外插曲的發生,這座建築物的意義可能僅僅限於一座普通的豪宅而已。就像一個“超級靚女”不可避免地要外嫁給非富即貴的人家一樣,這座“宮殿”也必然被外人看上。1780年,俾利喇將其租給了英國東印度公司。

“新來的租客帶來了其國家的建築模式和方法,又將其修繕一番,使之具有英國的影響。”時人因此發明了一個葡英合體的新字——“花園大屋”(Casa-Garden)來形容這座豪宅大屋。別墅幾經修葺。最初為地面兩層建築,變成現在單層建築,附有半地下室。建築物中軸對稱,中部五開間,兩翼各兩開間。室外寬闊的西班牙式的樓梯直通中部大堂的主入口。門廊有兩根塔司干方柱支撐。坡屋頂改為平屋頂,兩邊對稱的拱形窗楣,一副十足的歐陸風格。

圖3 東方基金會一角,陳顯耀攝

圖4 東方基金會鳥瞰,陳顯耀攝

葡萄牙的東進,以澳門為據點,通過絲綢、茶葉和瓷器貿易,獲得巨額財富,引起西方各國的嫉妒和覬覦。英國人不甘落後。1600年,以五條大船為基礎,英國女王伊莉莎白批准成立英國東印度公司,使之獲得與東半球各國進行貿易往來的特權。

從此,“花園大屋”成為東印度公司商務監督和大班駐澳門總部及辦事處。一個封閉而又平靜的中國從這個“花園大屋”之處開始被攪得天翻地覆。事實上,英國東印度公司在澳門的辦事處有兩處。一處在南灣附沿岸,即“十六柱”附近,從錢納利的風景畫中還可以看到它的身影。東印度公司把“十六柱”作為分部,俾利喇花園別墅作為總部。

圖5 東方基金會大樓台階,陳顯耀攝

圖6 東方基金會大樓外部欄杆,陳顯耀攝

英國意圖打開天朝大國的大門

另一邊廂,局勢並不平靜。為了收復為鄭成功佔領的台灣,清政府在17世紀中葉封鎖了本國的東南沿海各處。如果沒有北京耶穌會傳教士向皇帝求情,以外貿維生的澳門也幾乎身受城魚之殃。1683年清收復台灣。兩年之後,康熙皇帝正式下旨,開放澳門等地為對外貿易港口。然而,出自短視的原因,澳葡當局向清政府提議,反對其他外國商船駛入澳門港口,只准他們停泊去廣州的黃埔港口,以圖阻止西方各國與中國貿易。澳門因而出現一片冷清的景象,經濟凋敝不堪,民生敗壞墮落。澳門三千多葡人甚至貧困潦倒到“沒有辦法打發每天廿四小時”的地步。18世紀中葉,澳葡當局終於在現實面前低下頭。他們被迫放棄了封閉政策,允許外國人入澳進行貿易活動。

1773年,跟在不少西方國家之後,英國東印度公司澳門公司(以下簡稱東印公司)在這個半島正式成立了。英國人急不可待,要迫切打開中國的大門。

1792年9月26日,英國政府任命馬嘎爾尼為正使,喬治.斯當東為副使,以賀乾隆帝八十大壽為名出使中國,這是西歐各國政府首次向中國派出的正式使節。1793年8月5日(清乾隆五十九年六月廿三),英國使團乘坐一艘帶60門炮的軍艦“獅子”號和兩艘英國東印度公司提供的隨行船隻抵達天津白河口,之後換小船入大沽,受到直隸總督的歡迎,送上大量禮物與食品。

9月13日,使團抵達熱河,向中國政府代表和珅遞交了國書,卻就禮儀問題與之發生激烈爭執。最終雙方達成妥協,英國作為獨立國家,其使節行單膝下跪禮,不必三跪九叩。

9月14日,乾隆帝正式接見使團,馬嘎爾尼代表英國政府向其提出了七個請求,要求簽訂正式條約,其中包括:

  • 開放寧波、舟山、天津、廣州之中一地或數地為貿易口岸;
  • 允許英國商人比照俄國之例在北京設一倉庫以收貯發賣貨物,另在北京可設立常設使館;
  • 允許英國在舟山附近一島嶼修建設施,作存貨及商人居住;
  • 允許選擇廣州城附近一處地方作英商居留地,並允許澳門英商自由出入廣東;
  • 允許英國商船出入廣州與澳門水道並能減免貨物課稅;
  • 允許廣東及其他貿易港公表稅率,不得隨意亂收雜費;
  • 允許英國聖公會教士到中國傳教。

同時,英國使團向中國政府贈送了一批國禮,其中包括:前膛槍等武器、望遠鏡、地球儀等天文學儀器、鐘錶和一艘英國最先進的110門炮艦模型。

乾隆帝以無先例為由拒絕了英國的要求,他認為中國作為天朝上國,不需要外國的商品即可自給自足,雙方不存在平等貿易的基本條件。

9月21日,使團悻悻地回到北京。12月9日抵達廣州,兩廣總督在廣州送行。之後,使團在澳門停留了一段時間,並於1794年3月17日離開中國,9月6日回到英國樸資茅斯軍港。

陰謀的誕生:取代葡國佔領澳門

正是在澳門這座花園大宅中,馬嘎爾尼想到很多。除了對着一堆乾隆帝賜予的賞賜外,他還有什麼收穫?一路上所見的中國人的愚昧和屈從,皇權統治的專制和無知,深深留在腦海之中。西方人心中關於中國最後一點崇高的形象崩塌了——中國並不是不可戰勝的。

馬嘎爾尼給住在這裡的英國同夥留下了一個陰險的計謀。這就是英國應該取代葡萄牙而佔領澳門。

1802年,英屬印度殖民政府藉口防止法國佔領澳門,派遣軍艦6艘、兵員數千駛入澳門水域,強行在十字門下碇,此舉引起葡萄牙人的驚恐。最後在清朝廣東地方政府的壓力下,英國人不得不從澳門水域撤離。1808年,英國又以防止法國佔領澳門為理由,派遣海軍少將威廉.度路利(William O’brien Drury)率9艘兵艦前來澳門。躲在花園大屋裡的英國貿易監督,出謀劃策,公然不顧清朝官員和澳門葡萄牙人的反對,強行指使英軍在澳門登陸,“陰藉保護之名,徐圖佔領”。9月21日英軍登陸,300多名英國士兵入駐東望洋山炮台、南灣炮台及被封閉的聖保祿學院等處。10月下旬,英國又從印度調來軍艦,兩批共計兵艦13艘,兵員760人。

為了欺騙中國官府,英艦一律懸掛葡萄牙國旗,士兵則改穿葡兵制服,又佔據媽閣炮台、加思欄炮台及聖奧斯定堂等處。面對英軍入據澳門這一重大事變,清朝官員吳熊光等掉以輕心,並未積極採取措施。直到度路利於10月下旬率3艘兵船闖入虎門、進逼黃埔,要求清政府同意英軍在澳門駐防,才向朝廷稟報情況,而且是作一般公文發出。嘉慶帝直到11月中旬才獲知澳門發生的事變,大為震怒,急令廣東方面迅速斷絕澳門一切供應,封鎖交通,調集水陸軍隊,準備驅逐入駐澳門的英軍,並斷絕了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貿易。在中國政府的壓力下,英軍於12月18日才全部撤離澳門。英軍雖走,馬嘎爾尼之行的陰魂並沒有散去。

東印公司取得鴉片貿易的壟斷地位

面對中華帝國傳統的豐富出口貨物,西方各國只有招架之力,而無還手之功,逐漸陷入巨大的貿易逆差之中。然而,他們靈敏的嗅覺發現了一種“既適合中國市場需要又可以為購買茶葉提供足夠資金的商品”,這就是鴉片

這種由六百多種物質提煉而成的藥膏,不僅可以竊去白銀,也逐步攝去了吸食者的靈魂。除中國朝廷嚴令禁止,連西印公司也警告其下屬不得沾惹。但是,在不斷虧蝕的無情生意帳本面前,東印公司不得不屈從,“從體面貿易的正道滑入了走私的歧途”。

東印公司在印度形成了孟加拉等三大管區,從這裡收購的、源源不斷的鴉片匯流向了蕞爾的澳門,進而流向了廣闊的中國大地。從此,東印公司加入了鴉片走私的行業,並取代了葡萄牙人的鴉片貿易的壟斷地位。時人評論道,“鴉片於是就成為東印度公司賴以投資茶葉的主要產品”。“(鴉片)帶來的巨額收入使英國政府和國家從政治上和財政上獲得無法計算的好處。”

時至1842年,鴉片走私的污泥濁浪終於匯成漫天的大潮,沖垮了中華帝國腐朽的搖搖欲墮的藩籬。澳門,只有淚眼汪汪看着這場悲劇的產生。

1834年,東印公司結束後,俾利喇家族的後人再次成為花園房屋的主人。1885年,這裡的物業由澳門政府購入。1920年,大宅改建為賈梅士博物館,1989年轉售給東方基金會作辦事處。

賈梅士博物院

圖7 賈梅士博物院大門,澳門檔案館收藏

賈梅士博物院

圖8 賈梅士博物院,澳門檔案館收藏

詞曰:

  唐多令(東方基金會)

  名士愛登樓,風光勝九州。
  異國情,驚“鳳”1回眸。
  玉樹臨風擁倩影,
  池水碧,映清幽。
  茫眼歲悠悠,無言江水流,
  俏舞台,怪劇難休。
  貴冑、大班相繼現,
  中外事,訴源頭。

註釋:
1. 東方基金會址在鳳凰山側。

賈梅士花園房屋舊址(現東方基金會會址)

本文出自《澳門世界遺產(續篇)》,該書之參考書目如下:
[1] 胡根,《澳門近代博彩業史》,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9年12月
[2] 香港歷史博物館及香港藝術館編,《東方印象——錢納利會畫展》,2005年
[3] 鄭德華、彭海鈴,《廬廉若公園與廬氏家族》,澳門民政總署,2010年
[4] 林廣志,《晚清澳門華商的崛起及其社會地位的變化》,澳門基金會,2008年
[5] 吳宗岳,《澳門教堂之旅》,培生教育出版南亞洲有限公司,2010年
[6] 何劉一星,《細說主教座堂》,澳門主教座堂堂區出版,2010年
[7] Lindsay & May Ride, An East India Company Cemetery,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Bernard Mellor, 1995
[8] ALVES, Pe. António M., Congregações Marianas na China e em Macau, Notícia Histórica, 1904
[9] BARRETO, Luís Filipe, Cartografia de Macau – Séculos XVI e XVII, Centro Científico e Cultural de Macau, da Missão de Macau, em Lisboa, 1990
[10] BOXER, Charles Ralph, Macau na Época da Restauração, Lisboa, Fundação Oriente, 1993
[11] COATES, Austin, Macau Calçadas da História, Instituto Cultural de Macau, Gradiva, 1991
[12] COUCEIRO, Gonçalo, A Igreja de S. Paulo de Macau, Livros do Oriente, 1997
[13] INFANTE, Sérgio e al, Cem Anos que Mudaram Macau, Governo de Macau, 1995
[14] JESUS, Montalto de, Macau Histórico, Livros do Oriente, 1990
[15] Direcção dos Serviços de Educação, Ta-ssi-yang-kuo, Vol. I e II Fundação Macau, 1995
[16] SILVA, Beatriz Basto da, Cronologia da História de Macau, Volume II, 1995; Cronologia da História de Macau, Volume III, 1993
[17] TEIXEIRA, Mons. Manuel, Paróquia de S. Lourenço, 1937.; A Confraria de N. Senhora do Rosário e a Igreja de S. Domingos, Macau,1965.; A Voz das Pedras de Macau , 1980, Imprensa Nacional
[18] VALENTE, Maria Regina, Igrejas de Macau, Instituto Cultural de Macau, 1993


更新日期:2020/08/31

作者簡介

鄧思平

博士,哲學、歷史學者,詩人,填詞人,長期從事中國傳統文化和澳門中西文化的研究及推廣工作。

延伸閱讀 更多專題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

進階搜尋

關鍵字

    主題

    資料類型

    地點

    時間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