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世界遺產:何東圖書館

城市風貌鄧思平

圖1 何東圖書館,陳顯耀攝

何東圖書館大樓建於1894年之前,原屋主為葡裔官也夫人。後由香港富商何東爵士於1918年購入,作為其在澳居停之用。二次大戰日軍佔領香港期間,主人暫居於此。1955年何東逝世,其後人據其遺囑將大樓及二萬五千元港幣贈與澳門政府,該建築物遂改為公共圖書館。1958年正式對外開放,成為別具特色的園林式圖書館。

圖2 何東圖書館外觀,陳顯耀攝

何東圖書館

何東圖書館樓高三層,底層前部分是遊廊,二、三樓相應部分為內廊。立面每層開有五個拱券式窗,成對稱佈局。窗間隔以薄柱,為愛奧尼款。建築通體黃色,間以白色線條。窗框為綠色,屋頂為紅色。遠看像一座精緻的建築玩具模型。

館內一樓是閱覽室,二樓是“何東藏書樓”。來到這裡,書香送馨,雲椅迎客;隨見之處,燈明几亮,陳設高雅。

建築設有前庭後園。前庭花園的黃色圍牆與綠色拱門成鮮明對比;庭院之內的參天大樹與靜處一隅的噴泉假山又相映成趣。樓後是幽雅的花園,一年四季,綠蔭如蓋,雀鳴如訴。依地勢而建的台形地面,已闢為精巧別緻的露天閱覽區。
何東圖書館樓高三層,底層前部分是遊廊,二、三樓相應部分為內廊。立面每層開有五個拱券式窗,成對稱佈局。窗間隔以薄柱,為愛奧尼款。建築通體黃色,間以白色線條。窗框為綠色,屋頂為紅色。遠看像一座精緻的建築玩具模型。

館內一樓是閱覽室,二樓是“何東藏書樓”。來到這裡,書香送馨,雲椅迎客;隨見之處,燈明几亮,陳設高雅。

建築設有前庭後園。前庭花園的黃色圍牆與綠色拱門成鮮明對比;庭院之內的參天大樹與靜處一隅的噴泉假山又相映成趣。樓後是幽雅的花園,一年四季,綠蔭如蓋,雀鳴如訴。依地勢而建的台形地面,已闢為精巧別緻的露天閱覽區。

圖3 何東圖書館內的花園,陳顯耀攝

圖4 何東圖書館內部,陳顯耀攝

何東為何許人也?

何東的生父為荷蘭裔猶太人何仕文(Charles Henry Maurice Bosman),生母為廣東寶安女子施娣。何仕文於1859年抵港直至1873年離港,1888年入籍英國至1892年去世,何氏只當了四年的英國人。何東父母並沒有正式結婚。由於何仕文的離開,何東自幼由母親獨力撫養,受中國文化薰陶,常常以中國人自居,自認廣東寶安人。何東幼年入讀私塾,稍長轉讀中央書院(今皇仁書院),1878年以優異成績畢業。

何東畢業後隨即加入廣東海關,建立了初步人際關係及華洋貿易的基礎。1881年他辭海關工作,加入香港怡和洋行華人部,任職初級助理員,專責翻譯,因表現突出而獲迅速提升為買辦助理。在怡和任職僅兩年,1883年他接替姐夫蔡昇南成為買辦,不久更獲委任為剛成立的香港火燭保險公司及廣東保險公司的總買辦。在任職買辦的同時,何東自資成立何東公司,從事食糖的買賣,而胞弟何福及何甘棠亦加入怡和成為買辦。1894年何東升任怡和洋行華務總經理,於1900年,以健康欠佳為由辭職,由其弟何福接任。

離開怡和後,何東全力發展自己的生意,除一般貿易外,還進軍航運及地產買賣。何東於1928年前後接辦經營出現困難的《工商日報》,注入資金及改革管理後,成功令《工商日報》走出困局。除香港外,何東在上海、青島、東北及澳門皆有大量投資。

1906年,何東向香港總督會同行政局申請獲准在中環半山居住,成為自香港淪為英國殖民地後,首位在太平山山頂居住的擁有中國血統的人士,可見不問出身如何,在港澳社會,財富才能決定其身份和地位。

圖4 何東像,陳顯耀攝

《四庫全書》

何東圖書館不但建築精巧,藏書之廣亦蔚為奇觀,不僅反映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還展示了東西文化聚匯之特色。這裡的藏書可以告訴人們,中國歷史上最大一套叢書——《四庫全書》的誕生過程。

《四庫全書》
《四庫全書》收錄了當時在全國各地徵收的流通圖書、清內廷收藏的圖書以及《永樂大典》中輯出來的珍本善本。徵收準則以考核典章和九流百家之言為優先,族譜、尺牘、屏障、壽言、唱酬詩文等等則不在考慮之列。據統計,光是徵收得到的圖書就達一萬三千餘種。這些書籍篩選後按 “存目書”及“著錄書”分別收入,其中“存目書”不錄全書,只摘部分內容;而“著錄書”則經過整理、校勘、考證後,按特定格式重新抄寫存入,謄寫完成後,還要與原本反覆校勘。最後收錄的圖書有三千四百六十一種。

《四庫全書》為了美觀與便於識別,採用分色裝幀,經部綠色,史部紅色,子部月白色(或淺藍色),集部灰黑色。四部顏色的確定,依春夏秋冬四季而定。《四庫全書總目》因為是全書綱領,採用代表中央的黃色。

中華古國,歷史悠久,數千年以來,積累下了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對典籍的整理和編目,就成為歷代相傳的重要使命。《漢書.藝文志》、《隋書.經籍志》及唐宋大型類書的彙編,至明初《永樂大典》的輯成,可謂登峰造極。但因唐宋以來諸種類書受體例所限,常有“內容割裂,首尾不具”的弱點,難以保存古籍之舊觀。將歷代典籍重新進行整理、總結和彙編,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清代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一月,安徽學政朱筠,向乾隆皇帝提出《永樂大典》的輯佚問題。乾隆皇帝便詔令將所輯佚書與“各省所採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諸書”,按經、史、子、集分類,彙編而一,名曰《四庫全書》。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二月,朝廷設立了“四庫全書館”,負責《四庫全書》的編纂,由乾隆皇帝的第六子永瑢負責,任命內閣大學士于敏中為總裁,大學士以及六部尚書、侍郎為副總裁,召著名學者紀昀為總纂官,開始編纂這套卷帙浩繁的叢書。陸錫熊、孫士毅、戴震、周永年、邵晉涵等其他學者也參與了編纂。曾參與編撰並正式列名的文人學者達到三千六百多人,而抄寫人員也有三千八百人。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四套書陸續完成,全書共抄七部,分別貯於北京紫禁城皇宮文淵閣、京郊圓明園文源閣、奉天(今瀋陽)故宮文溯閣、承德避暑山莊文津閣,合稱“內廷四閣”。又在鎮江金山寺建文宗閣,揚州大觀堂建文匯閣,杭州西湖行宮孤山聖因寺建文瀾閣,即“江浙三閣”,各藏抄本一部。副本存於京師翰林院。其中文淵閣本最早完成,校勘更精、字體也更工整。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乾隆皇帝抽查《四庫全書》時發現一些書有詆毀清朝的字句,因此下令重檢《四庫全書》,並最終刪除《諸史同異錄》等十一部。這十一部書雖然從《四庫全書》中刪除,但是依然存在宮中,沒有銷毀,其中的九部還流傳到今天。

嘉慶八年(1803年)由紀昀主持《四庫全書》最後一部分官修書籍的補遺工作,進一步完善《四庫全書》。

《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

清代名士翁方綱於乾隆年間參與編纂《四庫全書》的工作。由劄記與案語而輯成的《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簡稱《提要稿》)之真跡十六種,由著名藏書樓嘉業堂散佚流傳出來,輾轉為澳門何東圖書館收藏。該書為研究“四庫學”提供了寶貴的原始史料。

《提要稿》書成於18世紀後葉,經過逾二百餘年輾轉流傳,最後落戶何東圖書館(澳門中央圖書館轄下分館)藏書樓。20世紀80年代末,澳門中央圖書館相繼邀請了國內不少專家學者鑑證其真偽。

20世紀90年代末,澳門中央圖書館與上海圖書館合作,先於2000年出版可反映翁氏手稿原貌之影印本,供讀者鑑賞,繼而於2005年出版《提要稿》的排印本,以便流通傳播。

21世紀初,國家文化部啟動“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建立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制度。2008年澳門文獻信息學會特邀古籍專家來澳考察,一致認為《提要稿》具備申報條件,並最終成功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圖5 何東藏書樓,陳顯耀攝

圖6 何東藏書樓,陳顯耀攝

藏書之廣蔚為奇觀

除了中文的珍貴館藏之外,何東圖書館還展示了中國境內出版的,第一份由外國人創辦的近代報紙——《蜜蜂華報》的廬山真貌。創刊於1822年9月12日的《蜜蜂華報》,從不同角度記錄了澳門和世界新聞以及中國社會狀況。《蜜蜂華報》以週刊形式出版,葡文編排,共刊行了67期。

這裡還向人們展示了,早期著名的耶穌會士金尼閣於17世紀初以拉丁文撰寫的,記錄中國風土人情的《中國地方誌》之彌足珍貴的出版物原貌。還有澳門本地最早編撰的,由徐薩斯和高美士以英、葡文於19世紀出版的澳門歷史著作,均是研究當地歷史不可或缺的珍貴資料。

中西文化在澳門這裡撞擊和交融,必須透過溝通和翻譯手段來認識中國的風土人情。各種語言的字典便應運而生。這裡,人們也可以看到,19世紀至20世紀初期出版的四十多種漢語對外語以及外語對漢語的古本字典。當中歷史最悠久的館藏當屬傳教士馬禮遜於1822年所編的《華英字典》;至於葡中字典,則以江沙維於1833年所編的《漢洋合字彙》為最早。這裡可以找到許多參考學習其他語言(及方言)的書籍,包括:法文、英文、日文、拉丁文,以及官話、粵語和福州話等等。

林林總總,目不暇給。進何東圖書館,有猶入寶山之感。

詞曰:

  行香子(何東圖書館)
  無意傾聽,樹上啼鶯。書香裡,神聚心縈。
  俗塵難至,几亮燈明。伴花園靜,山泉冷,秀竹青。

  亭亭身影,密密窗欞。想當年,葡婦擷英1
  富豪鶴去,遺愛留名2。望遠風長,高風亂,暮風輕。

註釋:
1. 人是葡婦。
2. 後主人為香港富商。

何東圖書館大樓

本文出自《澳門世界遺產(續篇)》,該書之參考書目如下:
[1] 胡根,《澳門近代博彩業史》,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9年12月
[2] 香港歷史博物館及香港藝術館編,《東方印象——錢納利會畫展》,2005年
[3] 鄭德華、彭海鈴,《廬廉若公園與廬氏家族》,澳門民政總署,2010年
[4] 林廣志,《晚清澳門華商的崛起及其社會地位的變化》,澳門基金會,2008年
[5] 吳宗岳,《澳門教堂之旅》,培生教育出版南亞洲有限公司,2010年
[6] 何劉一星,《細說主教座堂》,澳門主教座堂堂區出版,2010年
[7] Lindsay & May Ride, An East India Company Cemetery,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Bernard Mellor, 1995
[8] ALVES, Pe. António M., Congregações Marianas na China e em Macau, Notícia Histórica, 1904
[9] BARRETO, Luís Filipe, Cartografia de Macau – Séculos XVI e XVII, Centro Científico e Cultural de Macau, da Missão de Macau, em Lisboa, 1990
[10] BOXER, Charles Ralph, Macau na Época da Restauração, Lisboa, Fundação Oriente, 1993
[11] COATES, Austin, Macau Calçadas da História, Instituto Cultural de Macau, Gradiva, 1991
[12] COUCEIRO, Gonçalo, A Igreja de S. Paulo de Macau, Livros do Oriente, 1997
[13] INFANTE, Sérgio e al, Cem Anos que Mudaram Macau, Governo de Macau, 1995
[14] JESUS, Montalto de, Macau Histórico, Livros do Oriente, 1990
[15] Direcção dos Serviços de Educação, Ta-ssi-yang-kuo, Vol. I e II Fundação Macau, 1995
[16] SILVA, Beatriz Basto da, Cronologia da História de Macau, Volume II, 1995; Cronologia da História de Macau, Volume III, 1993
[17] TEIXEIRA, Mons. Manuel, Paróquia de S. Lourenço, 1937.; A Confraria de N. Senhora do Rosário e a Igreja de S. Domingos, Macau,1965.; A Voz das Pedras de Macau , 1980, Imprensa Nacional
[18] VALENTE, Maria Regina, Igrejas de Macau, Instituto Cultural de Macau, 1993


更新日期:2020/08/31

作者簡介

鄧思平

博士,哲學、歷史學者,詩人,填詞人,長期從事中國傳統文化和澳門中西文化的研究及推廣工作。

延伸閱讀 更多專題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

進階搜尋

關鍵字

    主題

    資料類型

    地點

    時間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