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橋蓮溪的出現與變化

城市風貌林翊捷

新橋蓮溪大約在二十世紀一零年代中期被填塞,按當時的地圖記錄,蓮溪的出海口在內港,在今天大興街與提督馬路交界處,其他大部分的河道在今天渡船街、光復街 1。這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蓮溪歷史最末段時期的記錄。然而,不論後世王文達先生的《澳門掌故》或是清代的《澳門記略》中所記載的蓮溪,與上述的描述皆有不同,甚至十八世紀初期以前的地圖中,幾乎沒有出現蓮溪。關於這條小溪流出現在記載之中,似乎還有不少待解的謎團。

溪流的水源

一般而言,自然河流是地表逕流在其流動的過程中,侵蝕地表面形成河槽、河谷,有水流動的部分為河道 2。蓮溪作為一條溪流,它的水源毫無疑問來自東望洋山、望廈山與大炮台山三個山丘。三個山丘之間比較平坦的是望廈村以南的一片低地,即今日高士德馬路兩側的地帶。望廈低地北、東、南三個方向被山丘所包圍,只有西面臨內港,蓮溪的河道也是在這位置。

蓮溪的流向

對於蓮溪的流向,王文達在《澳門掌故》有以下記述“溪水入口處,即大興街口…東流至石敢當行臺前,始北轉向渡船街流去…”3但按照上段所述的地形特徵,望廈低地,北、東、南三邊地勢高,而西邊地勢低,由於地心吸力的關係,水由高向低流是自然現象,王文達認為蓮溪的溪水自內港引入而東流向望廈低地,明顯並不合理。反之,蓮溪按望廈低地的地勢,順流而下,由東向西出海,才是合理推測。蓮溪位於望廈低地的西面,則望廈低地與望廈山南麓、東望洋山西麓、大炮台山北麓形成一集水區,當中的雨水、山泉經過蓮溪流出內港入海。

蓮溪可能是一條人工河道

澳門早期地圖、文字記載都鮮有出現蓮溪,也沒有記載跨越蓮溪橋樑。直到十八世紀,蓮溪、新橋、舊橋等訊息卻在差不多時期的中、西文資料中出現,最常被引用的包括1751年成書的《澳門記略》中的《正面嶴門圖》上澳門城外繪有溪流和橋樑,1796年的英文澳門地圖中4,也有描繪城牆以北的溪流與橋樑。理論上,溪流和橋樑是相當明顯的,而蓮溪上有橋樑,代表河道至少有數公尺的寬度,也有一定的水深,在平日的交通聯絡,以至於在戰時機動部隊都受阻礙,而蓮溪就在關閘到花王廟門的必經之路上,即使在十七世紀或以前,也沒有被一再忽略的理由。到此,就不能不考慮一個可能性:蓮溪可能是十八世紀一條人工開挖的河道,而舊橋、新橋是隨著這條河道的開挖而出現。

圖2 17世紀荷蘭製的澳門地圖,並沒有記載蓮溪
引自湯開建:《明代澳門城市建置考》,《文化雜誌》,中文版第三十五期,澳門文化司署,1998,第81頁http://www.icm.gov.mo/rc/viewer/10035/636

圖3 十七世紀澳門地圖
引自湯開建:《明代澳門城市建置考》,《文化雜誌》,中文版第三十五期,澳門文化司署,1998,第79頁;http://www.icm.gov.mo/rc/viewer/10035/636

圖4 十七世紀末澳門地圖
引自Luís Filipe Barreto:《16-17世紀澳門地位》,《文化雜誌》,中文版第三十六、三十七期,澳門文化司署,1998,第82頁;http://www.icm.gov.mo/rc/viewer/10036/645

蓮溪出現的背景

由於地形的關係,蓮溪周邊並非沒有自然的水源,周圍三座山丘的泉水以及降雨,有可能形成幾條澗流出內港,由於每條澗的水流量都不大,水深對地面人畜的行走沒有做成太多的影響,那就沒有需要被記載下來。

如果蓮溪的溪水是以人工方法滙集整個望廈低地的水源而成,此舉動機何在?以清代為背景,挖一條幾百米的人工河道沒有技術上的困難,問題是動用的人力和成本應該不少,背後必然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糧食。

王文達在澳門掌故認為蓮溪“為農民之水利也”5,蓮溪與望廈低地上的稻田,有非常密切的關係。不過王氏指出,蓮溪是引濠江(內港)水灌溉的同時,同時又指出蓮溪水質偏鹹,試問哪有人會把鹹水引入稻田之中?這違反了種稻的基本原理。連接前文對蓮溪流域的分析,蓮溪的水是由望廈低地流出內港,但也不能排除某些特殊情況下有倒灌現象。

圖5 1731年 雍正本《廣東通志》中的澳門圖,圖中隱約有橋樑的描繪 6

十八世紀跨越康熙末年、雍正、乾隆、嘉慶初年的四位皇帝,是公認的盛世,其中一個現象,就是人口激增,一般估計十八世紀初年,中國人口約一億多,到了十八世紀末,增長到三億人口。廣東沿海一帶雖在十七世紀的明清戰爭中破壞較少,但在清康熙初年受到遷界政策的影響。到了十七世紀末,康熙皇帝取消了遷界政策,開放包括廣州的五口通商,十八世紀初期又採取攤丁入畝的政策。和平的環境和溫和的政策作為前提,當時尚屬香山縣管轄的澳門半島北部,在這一百年中人口大幅增長,是理所當然。人口增加也隨之帶來對糧食需求的壓力,增加耕地和耕作效率,殊為必要。

水稻是清代廣東最普遍的農作物,水稻的種植初期,需要灌溉數厘米深的淡水完全覆蓋耕地,期間又再排水、灌溉。因此一個完整的灌溉系統,應該包括引水和排水兩部分。當望廈低地的稻田需要有效利用,收集、儲存淡水之外,也要避免過多的水把作物浸壞,而蓮溪就擔當著把多餘的水排出內港的作用。這也能夠解釋為何蓮溪水質不佳,因為秋冬季可能不會有太多的淡水被排到蓮溪上。

蓮溪在地圖上的改變

在十八世紀、十九世紀的地圖上,蓮溪較頻密被描繪到圖上,雖然早期地圖精準度有限,不能作為測量的依據,但比較其描繪不同之處,依然有其意義。如澳門記略的《正面嶴門圖》和《側面澳門圖》(見下圖)對蓮溪的描繪就不一樣,在經過一度橋樑之後,前者描繪蓮溪有三支,而後者則為兩支。而西方的地圖對進入稻田之間的支流則鮮有描繪。

圖6、7 澳門記略中《正面嶴門圖》和《側面澳門圖》的蓮溪略有不同 7

不論1731年《廣東通志》的《澳門圖》、1746年的《箱蓋大漆描金澳門全景圖》、1751年《澳門紀略》的《正面嶴門圖》,還是1827年《新修香山縣志》的《濠鏡澳全圖》,所描繪的蓮溪靠近望廈低地的位置,都有一條橋樑,按《濠鏡澳全圖》所標示,那橋樑被推測為“舊橋”。而《正面嶴門圖》蓮溪分支在舊橋以東,其他兩圖中,舊橋以東側為農田。若整個望廈低地的稻田曾經存在一個經過規劃的灌溉系統,則排水溝在農野之中,在時人眼中當為常識,作圖時繪畫田野而不繪水溝,就不足為奇,三張地圖的記載也無矛盾,也合於前述蓮溪作望廈稻田排水用的人工河道的推論。

圖8 1827年道光版《香山縣志》同時出現新橋、舊橋、蓮溪 8

蓮溪真正的改變,估計發生在十八世紀中期以後,《正面嶴門圖》中的蓮溪在舊橋周邊結集成溪流之後,溪水就向西北直接排出大海,而期間可能因為泥沙淤積等原因,蓮溪出海口的海岸線發生變化,蓮溪的河道需要流淌更長的距離才到達出海口,而溪流長度的變化,以及澳門的經濟發展的需要,下游出海口的位置需要多建一條橋樑,因此“新橋”就在十八世紀末葉出現,也成為新橋村歷史的源頭,而蓮溪的河道位置亦再沒有大變化,直到二十世紀初被填塞。

新橋

注釋:
1Planta da peninsula de Macau, 1889, Library of Congress,
https://www.loc.gov/resource/g7823m.ct000570/
2楊萬全:《水文學 增訂版》 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所 1993年 第.330頁。
3王文達:《澳門掌故》,澳門:澳門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55頁。4A Plan of the city and harbour of Macao 1796, Library of Congress,
https://www.loc.gov/item/2002628198/.
5王文達:《澳門掌故》,澳門:澳門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54頁。
6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
http://www.npm.gov.tw/exhbition/cah9912/chtm/seb.htm
7趙春晨《淺話澳門記略及其校著》,《文化雜誌》,中文版第十三期,澳門文化司署,1998,
http://www.icm.gov.mo/rc/viewer/10013/227
8譚世寶《關於開埠澳門半島上的”村”傳說探真》,《文化雜誌》,中文版第二十六期,澳門文化司署,1996,
http://www.icm.gov.mo/rc/viewer/10026/445


更新日期:2020/08/31

作者簡介

延伸閱讀 更多專題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

進階搜尋

關鍵字

    主題

    資料類型

    地點

    時間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