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溪,澳門半島歷史上一條有自然水源的溪流,位於半島西部,溪水流入內港。歷史上對蓮溪的稱呼有鹹涌、新橋涌1 等等。溪流的規模不大,綜合多處記載,蓮溪長度約五百米,寬度不超過六、七米。蓮溪的重要性,在於這一彎溪水,孕育出新橋村,及後此地發展,成為歷史上澳門北部的“七村”中,僅次於望廈村的大聚落,也曾成為進入澳門城的必經之路。2 今天的新橋區再找不到蓮溪,蓮溪到底是何時消失,為甚麼消失?
模糊的形象
進入二十世紀,新橋由村落演變為城市中的社區。在澳門發展歷程當中,有相當的位置。然而,蓮溪在新橋區發展的過程,卻慢慢消散在居民的記憶之中,蓮溪被填塞不過一個世紀左右的時間,但它的河道、流向、規模等等記載,在不同的記載中竟也有頗多出入,甚至在同一資料中互相矛盾。而確切關於蓮溪的照片、畫作,竟也未見於公眾。曾經與新橋居民朝夕相對的小溪,不過百年,已經面目模糊,情況令人扼腕。
蓮溪消失的那一年
蓮溪到底在哪一年消失?
有一種頗為普遍的說法,是蓮溪在十九世紀中業,葡人佔領澳門半島北部不久,因築馬路而消失。以此說進一步推想,以今日渡船街出現的年份作推算,那麼就是早於1869年3 之前。對比1889 4年(圖1)及1912 5年(圖2)的澳門地圖,可以看出直到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蓮溪依然為地圖所載,因此蓮溪不可能消失在十九世紀。
圖2 1912年澳門地圖上蓮溪依然在,位置與1889年基本一致
圖3 1941年的航拍圖中,蜿蜒彎曲的河道肯定已經消失
圖4 1927年的澳門規劃圖中,已經沒有記載蓮溪
最後,根據1914年6月澳門公報(圖5)的一則澳門工程公所的通知中提到:“…續造新橋街渠及填平新橋舊涌限價銀五千五百七十六元七毫…” 9發出日期為1914年6月8日。從以上一份澳門政府的工程招標的公告之中所述及的“新橋舊涌”,就是蓮溪。綜觀二十世紀初期,澳葡政府文件提及蓮溪,多採用“新橋涌”,鮮少稱為蓮溪或鹹涌。而該公告雖只有短短一句,但已包含了重要的訊息:1914年蓮溪被填平,以街渠(下水道)代之。蓮溪若在1914年開始被填,當時只剩下短短400公尺的河道,相信工程不會拖太久,蓮溪很可能就消失在1914年與1915年之間。
圖5 1914年6月13日的澳門憲報
蓮溪被填平的原因
為甚麼澳葡政府會填平蓮溪?蓮溪被填平絕非偶然,根據《1883年11月20日澳門城市物質改善報告》10指出:
新橋都是華人密集的村鎮,這裡的污穢狀況無須贅言…委員會建議最適當的措施是最終建成污水管道……委員會認為,另一重要的改善工程是新橋區,這裡的水道與其區名相同,直接排入稻田裡。這裡現在到處都是樁屋。居民的糞便和淤泥攪合在一起,暴露在空氣中,散發出惡臭,極易成為傳染源。建議廢棄舊水道,中間留一條用於稻田排水的壕溝,在上面修建一條與原渠同樣的林蔭大道…”可見填平蓮溪是計劃已久的事,而根據此報告的描述,當時官員目睹的蓮溪並非如王文達筆下的一河兩岸、漁歌晚唱等浪漫景象。
十九世紀末期的澳門傳染病相當盛行,最常見的是霍亂、鼠疫和肺結核,當時澳葡政府認為這些傳染病很容易在人口密集、衛生環境惡劣的華人社區中傳播,因此著力修建筆直的道路和鋪設下水道。但上述的報告提出,到蓮溪完全被填平,足足等了三十年。在這期間,一如上述報告指出,蓮溪被當作污水排水溝,周邊居民的生活污水被直接排到溪中。現況不衛生是事實,但蓮溪的填塞,必然是在其排水排污的功能,之於整個區域皆無需要的前提之下,才能發生。
高士德大馬路的開通
高士德大馬路是現時澳門半島中部一條重要幹道,馬路建成於1905年,11後與之平行的雅廉訪、美副將大馬路才一一開通,今日居民常常稱之為“高士德區”。“高士德區”在馬路開通之前,大部分都是農田,在政府文件中,被稱為“望廈稻田”。這一片屬於望廈村村民所有的田地,一如當時珠三角的農民,以種植水稻為業。同時由於種植水稻的需要,糞便方為肥料,積水亦是無可避免。當然,種植水稻也必須有排水溝,排出過多的水到大海,在地勢較低的新橋蓮溪,正好發揮這個作用,這也是蓮溪為甚麼被稱為“涌”。高士德馬路的開通,徹底讓“望廈稻田”城市化,農地被政府徵收,再賣出之後,隨著稻田逐漸消失,為耕地排水的需要,也隨之消失。
經歷多次傳染病的侵襲,澳葡政府對澳門的衛生比較,1901年,高士德總督指示建造一條大馬路穿過望廈稻田(圖6)。大馬路底下,同時修建了下水道,而馬路則一路由松山山腳的二龍喉修到海邊,污水可以排出大海。1905年為紀念高士德總督的功跡,這條由他倡議建設的馬路,被命名為高士德大馬路。根據《1908年2月26日市政條例法典附款》,121908年政府開始強制要求樓宇建渠連接已有的公共下水道。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公共下水道由主幹道鋪設到新橋的各條街巷,蓮溪排放生活污水的作用也被現代的管道系統所取代(圖7)。
靜靜的消失
1914年,蓮溪要被填平,似乎沒有引起澳門居民的關注,以至在後世的著作中鮮有提及。這個現象也可以側面引證,蓮溪在被填埋之前,已經失去昔日的功能,它的存在客觀上是個衛生隱患,也成為地理上分隔新橋區的一個障礙。蓮溪被填平之後,新橋區有了現代化的下水道,有更寬敞的街道。溪流消失的同時,架在其上的新橋、舊橋也隨之消失,以至於無法指認這些曾經是地標的遺址到底在哪。二十世紀的澳門變化快速,周邊環境風起雲湧,溪流、橋梁、村落都無聲無息的煙沒,獨留“新橋”之名在澳門一個沒有橋的老區之中。
新橋
注釋:
1王文達:《澳門掌故》,澳門:澳門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54頁。
2祝淮:《澳門志略》,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年,第34頁。
3《澳門特別行政區街道名冊-澳門篇》,澳門:民政總署,2012年,第31頁。
4Planta da peninsula de Macau, 1889, Library of Congress, https://www.loc.gov/item/2002624048/.
5澳門,地圖繪製暨地籍局: http://www.dscc.gov.mo/images/knowledge/map/history/1912_m.jpg
6 澳門:地圖繪製暨地籍局,http://www.dscc.gov.mo/images/services/aerial/Macau1941.jpg
7Macau, 1936, Library of Congress, https://www.loc.gov/item/2002628197/
8澳門歷史檔案館,http://www.archives.gov.mo/cn/featured/detail.aspx?id=46
9澳門憲報,第13期,1914年6月13日。
10田渝:《澳門近代城市法規條例工程報告彙編》,澳門:澳門大學,2014年,第70頁。
11《澳門特別行政區街道名冊-澳門篇》,澳門:民政總署,2012年,第131頁。
12《澳門憲報》,第14期,1908年4月4日。
更新日期:2020/08/31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