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女兒出生後,就交給了岸上的嫂子照顧。”漁民何金勝1說道。
一、忍痛別離 心繫至親
隨時代發展,不少漁民都希望下一代脫離漂泊的生活,於是把孩子送到岸上的家,交由親友照顧。何金勝和太太都在船上長大。婚後五年,夫妻倆都一同出海,到第二個女兒出生並上托兒所了,太太就再沒出海,留在岸上照顧兩個孩子。
“小朋友不是由自己父母照顧,好像總不太開心。我能力可以的,就是給他們媽媽。爸爸就不能給了。”
整整十年,何金勝就這樣獨自跟其他漁民出海。說着說着,身為父親的何金勝一臉無奈。
這份無奈,許多漁民爸爸都藏在心底。過往,漁民甚少接受岸上的教育,故在岸上謀生不易。為讓家人有較安穩的生活,長輩與孩子、女眷都留在岸上,自己則選擇出海謀生。曾經也有漁民答應太太會盡快上岸,但礙於生計,只好長年與家人分別。有的就選擇在較接近澳門的水域作業,爭取機會回家。每年的休漁期,亦讓漁民於夏天終可與家人共聚天倫。
但孩子終究捨不得父親。
“有次我把船泊岸,讓女兒到船上玩。玩夠了,船始終要出海,於是讓太太帶她們回岸上。她們就不斷地哭,又喊又叫。我在駕駛艙很無奈,只能笑着哄女兒回家。那種感覺真的很難受。”
離開家人,面對茫茫大海,更是孤獨。在海上,漁民會用無線電互相聯絡聊天。但漁民人口逐漸減少,話題亦有限,聊天也是讓大家在大海之中,透過聲音彼此相依。
“出海其實是孤獨的。”何金勝有感而發道,“錢能賺到,但都是辛苦錢。選擇職業就有犧牲。我犧牲了跟太太和家人的相處時間。孤獨寂寞,心理壓力也大。”
絕大多數漁民亦不打算讓下一代接棒。同時有別於以往,現時許多漁民都極度重視子女的教育,希望將來他們在職業上有更多選擇。真的不打算讓子女延續自己的海上生涯?“不要,太辛苦。”漁民爸爸斬釘截鐵地答道,“他們也離開大海太久,習慣不了的。”
二、靠海種田
海上的人逐漸上岸,岸上的人亦早已跟海洋疏遠。
在還沒有填海以前,氹仔西沙村(今日小潭山一帶)、泥基村(今菩提園南邊,聯國學校附近)一帶的海岸曾有大片養殖鹹水草的地方。這種生長於鹹淡水交界的海洋植物,材質柔韌、曬乾後適合作綑綁繩子之用。現時綁紮粽子及螃蟹的,就是多以鹹水草為材料。昔日,鹹水草的用途更為廣泛,不論海上還是陸上的居民,都會使用鹹水草作為編織蓆子、掛肩包、帽子等器物的材料。
鹹水草一年可收成兩次。據說,這種海草雖然較為粗生,但若要收成好,每年亦需施肥數次,並經常去除雜草、害蟲等。收割後亦必須曬至金黃,否則水草會發霉變黑,不能再用。曾在頗長的一段時間裡,不少氹仔居民都以養殖鹹水草為生,但隨着塑膠器具變得普及,對鹹水草的需求亦大幅減少,加上填海工程,原來養殖水草的地方已變成陸地,後來卻一直閒置,未有發展2。
除水草外,紫菜亦消失於岸邊。根據記載,在路環南邊的譚公廟至九澳沿岸一帶,曾有不少生長在岸邊的紫菜被海浪拍打在岩石上。每年農曆七月至翌年二月是當造期,許多黑沙村的村民便會到岸邊,甚至撐船到橫琴島一帶採集紫菜。
但隨着海水污染,影響紫菜生長,加上島上的居民外遷,採割紫菜的情景已不復見。
三、消失的氹仔船廠
成為歷史而不復見的,還有氹仔的船廠。
翻查資料,清末民初時,氹仔分“大氹”、“小氹”兩個海島。現時益隆炮竹廠至地堡街對開一帶及排角路一段既是海岸,亦是不少船廠及打纜廠的所在之地。
“那時,漁船泊岸後會經官也街到嘉模墟擺賣,所有上落貨的船隻,包括政府船,都在那邊上落。”當年的漁村風情,氹仔老街坊黎鴻健3仍歷歷在目。那時候,澳氹大橋還未建成,居民來往澳門和離島都靠船隻,但由於氹仔岸邊有石,大船不便駛近岸邊,於是不論客船乘客還是漁船船家,都需要坐駁艇小船方可登岸。
“駁艇船家,即使是女孩子,也會毫不害羞地指着客人大叫‘嗰個佬係我架’,以防同行搶生意!”
海水帶來人流及貿易,令該區興旺非常。事實上,這種海岸與漁民之間的往來即使在戰爭期間亦未有停止。據一些口述歷史的資料顯示,氹仔一些老人家仍記得,在日軍侵華時期,澳門雖沒受戰火波及,但陸上運輸仍受到影響。當時不少漁民會使用駁船,把漁獲運到氹仔與居民交易。那時,整片海灣滿是漁船。而今天,這片海灣已成為澳門國際機場。
與漁民交往頻繁,當時岸邊亦有不少與漁民相關的各行各業:為漁船補給,或清理、維修船隻等,而隨着造船業發展,不少造船廠陸續進駐氹仔。根據澳門檔案館收藏的舊地圖,1912年的地圖中澳門半島提督馬路一帶、氹仔益隆炮竹廠至地堡街一帶都被標示為造船廠(Estaleiro)。那時候,氹仔有六間船廠,包括現時益隆炮竹廠的所在位置。後來因為氹仔港口淤塞,不少船廠因而結業,或搬到路環荔枝碗。那是六十年代,也不過是五十多年前。這樣的改變,使得起初以維修船隻為主的路環,開始有造船廠進駐。
“以前在黑橋街那邊嘛。現在都建高樓大廈了,要發展嘛。”今天,船匠談錦全4師傅身在路環,但仍清楚記得當年那些位於氹仔的船廠。
四、蛻變中的荔枝碗
“我知道那口井在哪。爸爸沒跟我說過,不過我有見過他去那邊。”九十後的梁可雪5答道。
問起荔枝碗的這口井,是因為據村中一些老居民憶述,村還未有自來水時,居民會到井邊排隊打水。雖然不便,但是有一種村落的親切感。村民表示,那時大家經常見面,不像現時般陌生。閒時左鄰右里會一起看電視、游泳、談天。而又因為路環的發展更為落後,甚至在看電視時,天線需要用人手拿着,再慢慢調校方位,才能接收到訊號。
“但現在都沒有了。”這位在荔枝碗度過童年的小妮子可惜地說。“現在井也荒廢了。有了自來水,大家亦不會特地去找那口井。”
已消失了的當年景物,還有梁可雪的母校——聖母聖心學校。“就是現時‘飛鷹培訓基地’的那個位置,到我的時候已是最後一屆。那時學生不多,整間學校的學生幾乎都互相認識。”但學校結束後,此情不再,大家各散東西,可雪亦搬到氹仔繼續升學,與當時的校友漸漸失聯。
“船廠的沒落,對這個村莊的影響很大。”十年過後,已大學畢業的可雪回到村中。桃花不依舊,人面亦全非。
村落消失,人情漸冷?
“以前船廠對面有屋,除了用來擺放大型機件,還有人住。那是很連貫的一條村。一上碼頭就有一個咖啡室,對面是船廠,村中間又有一個咖啡檔,再往下就是士多和漢記。”可雪的童年是上世紀九十年代。那時澳門造船業的輝煌已過,但小妮子還清楚記得當時村中的熱鬧。“那時很旺,其他咖啡檔會做飯市,漢記則主要做下午茶。船廠還在的時候,大家總會聚頭,船廠的叔叔又總會在三點三,一起到咖啡檔下午茶。不論大時大節還是平日,大家總會在咖啡檔寒暄幾句。”
說是童年,其實也不過是十多年前的風景。工業沒落,工人、村民開始搬到澳門、氹仔甚至外地繼續生活。因為村民的離開,空置的地方相繼被出售、放租。陸續進駐村中的,是村外的陌生人。一些以往用來種菜、養雞的地方,今天都變成了地盤,或是擺放建築物料的地方。
“近年村中多了很多外來人,心中會覺得沒那麼安全。以前真的可以不用關門。但現在始終多了外來人,感覺不像是自己熟悉的人,感覺也沒那麼安全。”
面對路環一直發展,每天遊客絡繹不絕,“遊艇碼頭”、“活化船人街”等計劃時有所聞,可雪並沒有太多想法。“路環的發展已不再寧靜,已沒有那種可以整天坐在海邊很舒服的感覺。”可雪有感而發,“但這是社會發展的大方向吧。”
經濟轉型 仍念從前
來到荔枝碗,定要嚐嚐梁金漢6(漢哥)的手打咖啡。
面對絡繹不絕的客人,在荔枝碗經營咖啡檔的漢哥也會回想當初。
“現在做生意的確比以前好,以前的利潤也僅僅夠生活,一到女兒們要交學費就頭痛了。”
漢哥的本業,其實是船匠。八十年代一次工業意外,漢哥的左臂大動脈和筋腱被電鋸切斷,幾乎跛了。幾經辛苦康復過來後,在荔枝碗開起了咖啡檔,希望維持生計。
“當時的澳葡政府運用酌情權,把咖啡檔的牌照批給我。”
咖啡檔初時的生意並不好。那是九十年代初,碰上造船業開始式微,工人逐漸減少,荔枝碗的村民亦紛紛離開到外邊發展,咖啡檔的生意因而變得更淡靜。幸好,漢哥後來有緣跟到訪澳門的外國遊客習得“手打咖啡”的秘方,加上影星周潤發的讚賞,名氣漸漸傳開。今天,漢哥的咖啡檔是本地旅遊熱點。不少到荔枝碗的人皆是慕名到訪。漢哥最年幼的女兒梁可雪亦已大學畢業,現在於店裏幫忙,還準備進修餐飲管理。
而環觀現時的荔枝碗,昔日的熱鬧早已不再,只剩下荒棄了的船廠和廢木,人跡甚罕,與咖啡檔的熱鬧形成對比。發展似乎改善了生活,近年要求發展路環的呼聲亦時有所聞,但在村中生活幾十年的漢哥,惦掛的還是多年以來路環一片的自然風光。
本文選自《逐海而居── 一個“漁”“船”“港”的故事》,部分圖片為澳門記憶編輯部新增,標題與段落並經調整。
【逐海而居系列文章】
(一)逐海而居:一切從造船說起
(二)逐海而居:海上人生
(三)逐海而居:漁民上岸去
(四)逐海而居:海上保護神
(五)逐海而居:海洋文化傳承
注釋:
1. 何金勝,資深漁民,經營捕蝦艇超過二十年,主要在萬山群島附近作業。對於日漸式微的漁業表示憂慮,而育有兩女的他卻不希望下一代承繼其工作,因為太過艱苦。
2. 據2015年一則新聞報導,政府在氹仔收回數幅閒置土地。其中一幅上有木屋,掛著“西沙村”、“米尼奧街”的門牌。
3. 黎鴻健,在氹仔土生土長的舊街坊。近十年來遊走港澳間,透過訪問、搜尋及整理昔日氹仔史料及舊照片,紀錄昔日海島生活。與眾氹仔街坊組成“氹仔歷史文化研究協會”,著有《氹仔情懷》、《氹仔益隆炮竹廠》及《氹仔炮竹業》。
4. 談錦全,資深造船業技師,從學師到師傅,投身造船業逾三十年,數十年來經其手造出的船隻逾二百艘。經營路環“勝利船廠”,在造船業式微之後仍有製作漁船模型,對造船工藝十分熟悉。2013年協助製作歷史檔案館“規矩準繩——澳門造船業的人群、工藝與社會”展覽,鼓勵年輕人發揮創意,延續澳門造船業文化。
5. 梁可雪,“漢記咖啡”老闆梁金漢之幼女,大學畢業後協助父親經營“漢記咖啡”。曾於路環聖母聖心小學(“澳門少年飛鷹基地”現址)就讀,對氹仔和路環的變遷印象深刻。
6. 梁金漢,路環荔枝碗旅遊熱點“漢記咖啡”老闆。梁金漢曾經也是造船工人,多年前因為在船廠工作意外手腕受傷,幾乎需要截肢。康復後因為生計改為從事飲食業,於荔枝碗開設咖啡室繼續服務工友,直至造船業沒落仍然繼續經營。“漢記咖啡”以手打咖啡聞名,每日客流絡繹不絕。
本文出自《逐海而居——一個“漁”“船”“港”的故事》,該書之參考書目如下:
[1] 地圖繪製暨地籍局,檢索於2015年10月2日。http://www.dscc.gov.mo/CHT/
[2] 故城回憶,檢索於2015年10月25日。http://memorymacau.blogspot.com/
[3] 澳門虛擬圖書館,檢索於2015年9月30日。http://www.macaudata.com/
[4] 澳門歷史檔案館,檢索於2015年9月17日。http://www.archives.gov.mo/cn/。
[5] 王文達,《澳門掌故》,澳門教育出版社,2003。
[6] 阮玉笑,《漁家心聲——澳門漁民訪談》,澳門理工學院,2014。
[7] 陳明金,《澳門漁家這一代》,同趣文藝工作室,2015。
[8] 陳煒恆,《路氹掌故》,臨時海島市政局,2000。
[9] 陳煒恆,《澳門廟宇叢考——上卷》,澳門傳媒工作者協會,2009。
[10] 陳煒恆,《澳門廟宇叢考——下卷》,澳門傳媒工作者協會,2009。
[11] 鄭煒明,《氹仔路環歷史論集》,民政總署,2007。
[12] 鄭煒明,《氹仔、路環口述史:村落卷》,民政總署,2012。
[13] 鄭煒明、呂志鵬,《氹仔、路環口述史:行業卷》上冊,民政總署,2014。
[14] 鄭煒明、呂志鵬,《氹仔、路環口述史:行業卷》下冊,民政總署,2014。
[15] 蔡珮玲,《口述歷史:從頭細說澳門的水上人家》,澳門東亞大學公開學院同學會、錄像空間、澳門歷史學會,2008。
更新日期:2020/08/31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