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年前,澳門已是個中西交匯的地方。所以在歷史上,許多西方元素首次在中國土地出現,都與澳門有關。不過,正因接觸得早,所以就認識得少,且誤會得多。以下介紹的尼姑廟,就是早期華人誤解西方文化的好例子。
家辣堂街位於南灣,即著名地標八角亭與澳門大會堂之間的馬路。此馬路兩旁,平日停滿汽車,頗有露天停車場的感覺,但又有多少市民知道,今日車如流水的家辣堂街,昔日竟然是個海灣?而且,家辣堂街的命名,竟又與史上第一批踏足中國土地的修女有關呢?
以下先說海灣。話說上世紀二十年代,澳葡政府推行大規模填海工程之前,今天澳門許多土地,昔日都是汪洋。其中,現時水坑尾大馬路盡處的南灣大馬路,當年就是陸路的盡頭。這從“水坑尾”三字,意指水坑的末尾,是水坑出海的地方,便可作證明。現在由八角亭、大西洋銀行總行、舊法院大樓等一直向前的南灣大馬路,昔日都是海岸線,而另一方向的陸軍俱樂部、嘉思欄炮台等,亦是填海前的海岸。尤其是今見的嘉思欄炮台,在填海前,原是有上下兩層結構,但因填海造地,當局便在1934年,把下層的“臘一炮台”拆卸填平,成為今日的馬路,空餘一堵麻石厚牆,見證歲月變遷。
至於南灣填海工程開展之後,今日的嘉思欄花園,與八角亭所在的花園,原是個連成一體的南灣花園。後來因城市發展,而把南灣花園從中切開,開闢出一條彎曲的家辣堂街。問題是,為甚麼這條新闢的馬路,會命名為“家辣堂”呢?
“家辣堂”的由來
其實家辣堂街(Rua de Santa Clara)之名,是與聖家辣會(Ordem das Clarissas)有關。查《澳門編年史》一書,可知在1633年(明崇禎六年)11月5日,方濟各會聖家辣女修道院6位修女,在澳門巡航首領方濟各會士菲亞略.費雷拉(António Fialho Ferreira)的護送下從馬尼拉抵達澳門。這6位修女包括女修道院院長萊昂諾爾.聖弗蘭西斯科(Leonor de S. Francisco)、代理院長馬達萊娜.克魯斯(Madalena da Cruz)、梅爾喬拉.特林達德( Melchora da Trinidade)、克拉拉.聖弗蘭西斯科(Clara de S. Francisco)、瑪律加里達.孔塞桑(Margarida da Conceição)和華納(Joana da Conceição)。她們在省教區長熱羅尼莫.聖埃斯皮里托(Jerónimo do S. Espírito)的陪同下進入澳門,受到了澳門人的熱烈歡迎。人們灑上香水,舉著鮮花,列隊歡迎。她們走過的每條街道,每座房屋都裝飾一新,炮台和軍艦都鳴槍向這些修女們致敬。她們初來4天居東望洋隱修院,後則寄居聖方濟各修道院管事家中。這是第一批踏上中國領土的修女。”[1]
由此引文,可證在澳門開埠之後約七十多年,有幾位修女以海路來到澳門,並且開創歷史,成為中西交流的歷史上,外國修女與中國土地的首次接觸。
另外,從以上引文得知,這批修女之所以遠道而來,是與方濟各會有關。故再追溯史料,便見有以下資料,交代聖家辣會與方濟各會的關係:“聖家辣女修道院,即聖家辣女修會,又譯作聖克拉拉女修會,為方濟各會第二會。該會創始人為聖克拉拉.德.阿西斯(Santa Clara de Assis),1193年生於今義大利的阿西斯(Assis),卒於1253年。18歲出離父母家,追隨聖方濟各(S. Francisco de Assis)。後於1212年在聖方濟各的協助下,創建聖家辣會(Ordem das Clarissas)。聖方濟各在聖德米昂小教堂(Capela de S. Demião)附近為她們提供了一簡陋的建築作為住房。聖克拉拉.德.阿西斯於1215年被任命為聖德米昂修道院(Convento de S. Demião)院長並出任此職至其逝世。她於1255年由教宗亞歷山大四世(Alexandre IV)列入聖品。每年8月12日為其紀念日。” [2]
這一考證,就簡單說明了為甚麼首批踏足澳門的修女,是由方濟各會士護送及接待。至於方濟各會當時在澳門停駐的地方,就是約於1580年,在今天嘉思欄花園建造的修院。由這修院的地點推論,亦可明白聖家辣會在澳門創建的教堂,為何與方濟各會的修院,毗連而建於同一山丘之上。
山上有座“尼姑廟”?
聖家辣會修女來澳之後,就積極開展傳教聖職,其修建的一座女性教友專用修院及教堂,大概位置即現在聖羅撒女子學校的校址。不過,聖家辣修院所設的教堂,雖然正名為“無原罪聖母堂”,但當年的澳門街坊,與西洋文明接觸不多,根本不知道甚麼是教堂甚麼是修女,只知此山丘上,有女人在修行在拜神,故就以中國人所能理解的事,稱這些外來的男性神職人員為“番僧”(番邦僧侶),女性神職人員,當然就是“尼姑”。因此,這“無原罪聖母堂”亦順理成章,被稱為尼姑廟(寺),或簡稱尼寺――這種誤會,在中西文化交流的早期,可算是難以避免的笑話。
圖 3 《澳門記略》的“正面澳門圖”中可見“尼姑寺”
有圖為證。且看《澳門記略》中的澳門古地圖,便可見“尼姑寺”三字。另在《澳門記略》中亦有文字記載,指“尼姑寺,在澳東北。扃鑰嚴毖,女子十歲以下許入寺,終其身不復出,雖至親不能入視。”可知當時的中國官民,都是慣稱這教會建築為尼姑廟(寺)。
可惜的是,這建造於十七世紀的尼姑廟,今天已基本不存在。讀王文達《澳門掌故》,便知“尼姑廟及女修院,迺澳中天主教之方濟各會女修士所創辦者。建立尼姑廟後,更以一萬元菲幣購買附近房屋,擴而充之,故面積廣闊。惜舊日皆是木料建築,經一場大火後,竟蕩然無存、殘闕廢墟,荒置許久矣。至一八二六年始籌募重建,嗣是尼姑廟迺再出現於水坑尾前。”
所以,舊日尼姑廟的原本建築早已焚燬,後來再集資,在故地重建。不過,新建的尼姑廟,又因葡萄牙的政治事件,令教會的財產一度被沒收,且更改變用途而成陸軍兵營。這就是《澳門掌故》所載的“尼姑廟及女修院終亦為澳葡接收。所以尼姑廟自從方濟各會女修士離去後,曾經一個長時期,空無人居,蛛網塵封,荒涼極矣。後澳政府利用其作陸軍兵營,至是號角胡笳,替代鐘聲經咒,如是者凡數十年焉。直至一九一九年,澳門改良路政,拆三角亭,闢新馬路,當時聖羅撒女學堂原在三角亭者,亦要拆遷。澳門迫得將尼姑廟之陸軍兵營遷徙,屋舍交回教會,由聖羅撒女修士接收,繼續開辦聖羅撒女學堂。”[3] 所以,今日的聖羅撒學校校址,就是昔日尼姑廟的所在。
腳下的澳門歷史
行文至此,必須一提的是,今日的家辣堂街及南灣大馬路都是車水馬龍,人來人往,但在尼姑廟數百年的故事裡,不論是修女抵澳,創建教堂,大火焚燬,災後重建,乃至改為陸軍軍營的時刻,這座小山丘上的尼姑廟,都是前臨南灣外港海面,俯視鏡海波光粼粼的清幽建築。
雖然尼姑廟的原建築物已經不再存在,但其實尚有一文物,可供後人追念。此一古物,就是聖羅撒學校正門入口處的石樓梯。這長長的石樓梯,據稱就是當年尼姑廟的原有建築,有逾三百年歷史。這從石階與石階頂端的校舍建築群,並不建築在同一條中軸線上,便可知這石樓梯與其他建築物是不同時期的產物。至於這石樓梯的精確年期,是在尼姑廟多年歲月中的哪年建成,則有待考古學者的專業驗證了。不過,我們應該對這古舊的樓梯好好保育,則是份所當為的事。所以,下次當你路過此學校門前,甚至有幸走在此石階之上,便請你好好欣賞,好好珍惜,這就在你我身邊或腳下的澳門歷史。
注釋:
[1] 吳志良、湯開健、金國平主編,《澳門編年史》(第一卷‧明中後期),廣東人民出版社,P.446。
[2] 金國平、吳志良著,《過十字門》,澳門成人教育學會出版,P.244~246(方濟各修會與澳門聖家辣堂)。
[3] 王文達,《澳門掌故》,澳門教育出版社,p.114。
更新日期:2020/08/31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