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世界遺產:摩爾兵營(港務局大樓)

城市風貌鄧思平

這是一座式樣奇特的建築,澳門絕無僅有。它位於澳門半島西南端的媽閣山邊。放眼望去,在周圍暗灰駁雜的民宅包圍之中,一座悅目的米黃色建築物從天而降,好像從前方海港紛雜的來客中,走來一位風度翩翩的少年。這就是澳門著名的“摩爾兵營”

圖1 港務局大樓,盧嘉志攝

摩爾兵營
兵營依山而建,大致呈四方形,其中南面靠山,另外三面由花崗巖地基高高托起。地基上面,築有長長的迴廊。建築物外設走廊,這是亞熱帶澳門的葡式建築的特色之一。然而,兵營的迴廊高大而寬闊,仿若一條敞亮的街道,堪稱為澳門之最。

迴廊的內側,是兵營的主體建築,雙層高聳的中央部分,獨立而不群;環繞拱衛的四周平房,渾厚而堅實。

迴廊的外側,十九個尖形拱窗一列排開,間有白色三葉花飾作為點綴,淡雅而整齊。迴廊轉角之處,皇冠式的屋頂傲然挺立,下面拱窗撐以圓柱,華麗而清高。而整座建築物的屋頂之上,遍築城堞,那奇特的方尖形狀,隨建築物的線條起伏而升降跳躍,動感而悅目。

何為“摩爾”?

“摩爾兵營”,無論是建築物的名稱還是式樣,在澳門人眼中,它都是那樣的陌生和令人好奇。為什麽叫“摩爾”?何時用做兵營?而建築物的形式又源自何方何處?

“摩爾”一詞對於東方的民族,似乎有些生疏。其實,這是往時葡萄牙人對北非地中海沿岸一帶阿拉伯人的稱呼。葡人與摩爾人的恩恩怨怨,可以追溯至上千年。那個時候,彪悍的阿拉伯人佔據了歐洲地中海西部的伊比利亞半島,經過數百年的抗爭,葡萄牙才獲得了國家的獨立。

摩爾人走了,然而,不僅阿拉伯色彩的建築在地中海兩岸隨處可見,就連“摩爾”這個名字,也早已深深植入了葡人的記憶和神經。

這座兵營的設計者,建築師卡蘇索(Cassuso)也不例外。他對阿拉伯風格情有獨鍾,借用頭腦中的飛毯,從遙遠的異域,為澳門運來了這座奇妙的建築物,時間是1874年。

當然,也有人說,摩爾兵營的風格已經超出了阿拉伯式,可以稱為新印度式,因為其主要特點體現了英國建築在印度的影響。這個問題還是留待建築專家去進一步討論吧。

摩爾人的警察故事

1849年之前,明清政府和澳葡政府共同承擔維持澳門治安的責任。

1553年,葡萄牙人入居澳門。開始,他們的活動範圍僅局限在澳門半島的南部,享有一定的自治權利。隨着商業活動蓬勃,城市規模擴展,葡萄牙當局於1691年成立了警察部隊。儘管如此,治安方面在其後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內,仍然由中葡雙方政府共同負起管治的責任。

這些史實,至今仍珍藏在葡萄牙國家檔案館的中文官方文件可以佐證。1805年11月,香山縣令要求澳葡當局“親督兵目,晝夜巡查,俾民夷安堵,務保無虞”;1807年2月,香山縣令要求葡兵巡邏之時,“不得擅放鳥槍,倘有誤傷人命,斷不寬貸”;1812年7月,香山縣丞回拒澳葡當局“裁減(中國)巡役”的要求,希望雙方保安人員“秉公協力”,“共相依托”,搞好本地治安;1826年4月,香山縣丞知會澳葡當局,“本縣每晚派撥差役,在沙欄仔、議事亭等處,加緊巡邏”,並允許葡兵捕拿那些犯罪嫌疑分子。

在澳門狹窄彎曲的石仔道上,人們不時可以看到拖着辮子的清兵出現,也可以看到穿着制服的葡兵巡邏。雙方在執行公務方面,偶爾也有誤會,爭執甚至衝撞,然而,外交溝通還是有用的,一兩封照會,問題往往得到解決。

1849年之後,澳門風雲驟變。澳督亞馬留在西方列強的呼應下,佔領了整個澳門,控制了半島的管治權。從此,葡萄牙人自然要承擔起維持當地治安的全部責任。

根據歷史的記載,19世紀中期,澳門警察部隊已經具有相當的規模,其成員“是由澳門出生的歐裔人、華人以及來自其他地方的人士組成。1882年時,不計軍官數目,共有成員458人”。澳門警察當時分為三個連和一個騎兵排。“第一連245人(包括80名本地人及華人),駐扎在聖奧古斯丁營房,這是一處靠近南灣的高地;第二連85人,駐扎在摩爾兵營,位於半島最遠處的山丘之側,與內港為鄰;第三連98人,駐扎在靠近望廈的兵營;騎兵排有30人,在靠近市中心的聖多明我兵營後側。”可見,摩爾兵營是葡萄牙人當時三個主要警察營地的其中之一。

澳門著名的已故葡萄牙歷史學家文德泉,一位白髯飄逸的神父,給我們留下了摩爾兵營的一些記錄:“由摩爾人加入澳門的警察並為其建造兵營,是總督的主意。1873年6月27日,第一批41名來自印度果阿的摩爾人,在若些(Jose)的率領下抵埠了。”

葡萄牙人稱某些印度人為摩爾人,是來自他們腦海中難以忘卻的痕跡。澳葡當局僱用“摩爾人”到澳門服役的做法由來已久。1784年,一百五十名來自果阿的印度人加入警察隊伍;1822年,又有孟加拉人加入。出自捍衛主權的立場,中國地方政府對此舉動高度警覺,飭令澳葡當局,“澳門夷兵衹准大西洋本國人充當”。1823年8月,當發現“近有施拜(摩爾)夷兵共數十名(抵澳)”時,中方官員嚴正指出,此事“大屬錯謬”,並堅決要求“傳諭遣令回國,不准逗留”。1873年,被西方列強搞得焦頭爛額的中國政府對澳門事務,已經無暇兼顧了。

至於僱用果阿的印度人來澳服役的原因,1873年7月15日《澳門和帝汶省報》做了詳細說明:“41個來自果阿的摩爾士兵加入了澳門的警察部隊。希望這些警察們可以為城市的治安發揮較大的作用。特別是在夏天,因為那些來自歐洲的士兵們在酷暑的天氣下,很難擔負起在街道和市集上巡邏的任務,而摩爾人由於早已習慣了印度的炎熱氣候,在烈日炙烤下不會有事,也不會中暑。兼且,這些印度士兵處事穩重,紀律嚴明。”

當時關於摩爾兵營的報道

經過一年多的施工,摩爾兵營落成了,引起輿論。

1874年7月4日,《澳門省憲報》寫到:“新摩爾警察兵營提前完工了。這座漂亮的大廈是一座獨出心裁的建築,富有阿拉伯風格。除了地方闊敞,包容巨大外,由於其高企的位置和優雅的造型,還為內港增添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7月15日該報又做了進一步的描述:“新的印度警察兵營將於8月9日開幕。這座兵營建在近海邊的山坡上,外牆開闊,具有摩爾風格。在其中心和各端部位置,聳立着同樣風格的穹隆屋頂。兵營的內部空間設計安排得當,寬敞通爽,足夠200人居住。較高的一層,有三個軍官專用房間,另有一個大廳,中間的通道可以登上屋頂天台。從天台之處可以欣賞遠處的美景。”

圖2 港務局舊景

圖3 遠望港務局

摩爾兵營的開幕典禮

“1874年8月9日,澳門暨帝汶省總督,葡萄牙負責中國、日本及泰國事務的特命全權部長,以及一衆軍政官員,出席了摩爾兵營的開幕典禮”。

儀式開始前,蘇沙(Sousa)率領摩爾人警察奏起了軍樂曲。他們表現出軍人的莊重和堅毅。與歐洲軍隊相比,如果不看其古銅色的臉龐和不同的軍服,警察們幾可亂真。

九點整,伴隨着軍樂和炮仗的聲音,總督在高級軍官和工務局長等部門首長的陪同下走進兵營,治安警和水警在場列隊佇立致敬。

這時,摩爾人警察列隊操過總督和各位嘉賓面前,接受檢閱。

總督發表致辭:“今天,又一所漂亮的建築物矗立於澳門,使這個城市的內港區域變得更加美麗。我們仿照今天還可以在印度斯坦看到的同類建築的式樣,建造了這座巨大的建築物,目的是為澳門警察中的印度士兵們提供一個更加舒適和便利的營地。”

在此時刻,總督似乎不忘提醒大家,要珍惜當前,不負衆望,“營房的地方寬敞,設備齊全,環境整潔,這些因素都有助於警察部隊效率的提高。”他提高了聲調,“我們相信,這支紀律嚴明的警察部隊,為着葡萄牙國家的榮譽,將擔負起城市治安的重任,並將贏得市民的信心和讚揚。”

最後,總督大人振臂高呼,“尊敬的葡萄牙國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亢奮之情,引起了觀禮者熱烈而嘈雜的回應。

作為尾聲,行政官桑拜約(Sampaio)為在場的貴賓們朗誦了他創作的警察部隊隊歌。

儀式結束以後,摩爾兵營正式投入運作。

圖4 港務局外的列隊士兵

摩爾兵營完成歷史使命

三十一年後,1905年,港務局成立。摩爾兵營完成了其短促的歷史使命,營房改作港務局的辦公處所。

1922年,澳門的街道上幾乎看不到來自印度的警察,而由東帝汶人代替了他們。

今天,當人們漫步在兵營寬闊的迴廊下,享受着四面送來的陣陣清風,耳聽着遠處樹間的聲聲蟬鳴,靜謐安寧之中,有誰還記得當年這裡有過的熱鬧、嘈雜和喧囂?

  西江月(港務局大樓)
  西域神燈一盞,變身飛過南天。女牆排列似皇冠,廊闊風蕭迎面。
  兵士源於印度,澳門守戍誰憐?刀光劍影似雲煙,巍廈空留青蔓。

圖5 仰拍港務局大樓,盧嘉志攝

摩爾兵營舊址(現海事及水務局大樓)

本文出自《澳門世界遺產》,該書之參考書目如下:
[1] 印光任、張如霖,《澳門記略》,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2] 黃啟臣,《澳門歷史(上)》,澳門歷史學會,1995
[3] 鄧開頌,《澳門歷史(中)》,澳門歷史學會,1995
[4] 鄧開頌、黃鴻釗、吳志良、陸曉敏,《澳門歷史新說》,花山文藝出版社,2000
[5] 徐薩斯,《歷史上的澳門》,澳門基金會,2000
[6] 龍思泰,《早期澳門史》,東方出版社,1997
[7] 施白蒂,《澳門編年史》,澳門基金會,1998
[8] 張習孔、田玉,《中國歷史大事編年》,北京出版社,1987
[9] 劉芳、章文欽,《葡萄牙東波塔檔案館藏清代澳門中文檔案彙編》,澳門基金會,1999
[10] (美)諾埃爾,《葡萄牙史》,香港:商務印書館,1979
[11] (葡)薩拉依瓦,《葡萄牙簡史》,中國展望出版社,1988
[12] 王文達,《澳門掌故》,澳門教育出版社,1999
[13] 李鵬翥,《澳門古今》,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及澳門星光出版社,1993
[14] 唐思,《澳門風物誌》,澳門基金會,1994
[15] 章文欽,《澳門歷史文化》,北京:中華書局,1999
[16] 湯開建,《澳門開埠初期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9
[17] 章文欽,《澳門詩詞箋注》,澳門文化局及珠海出版社,2000
[18] 夏東元,《鄭觀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19] 易惠莉,《鄭觀應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
[20] 《紀念鄭觀應誕辰一百六十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澳門歷史文物關注協會及澳門歷史學會,2003
[21] 陳煒恆、李銳奮、譚志勝,《澳門廟宇》,澳門民政總署,2002
[22] (葡)Maria Regina Valente,《澳門的教堂》,澳門文化司署,1993
[23] (英)埃米莉.科爾,《世界建築經典圖鑒》,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
[24] 林家駿,《澳門教區歷史掌故文摘》,澳門天主教教務行政處編製,1989
[25] 顧衛民,《中國天主教編年史》,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
[26] 余三樂,《早期西方傳教士與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27] 王亞平,《修道院的變遷》,東方出版社,1998
[28] 汪前進,《西學東傳第一師利瑪竇》,科學出版社,2000
[29] 陳亞蘭,《溝通中西天文學的湯若望》,科學出版社,2000
[30] 王冰,《勤敏之士南懷仁》,科學出版社,2000
[31] 李向玉,《澳門聖保祿學院研究》,澳門日報出版社,2001
[32] 吳伯婭,《康雍乾三帝與西學東漸》,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33] 沈定平,《明清之際中西文化交流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34] 郁龍餘,《中西文化異同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9
[35] (法)安田樸、謝和耐,《明清間入華耶穌會士和中西文化交流》,巴蜀書社,1993
[36] (意)利瑪竇,《利瑪竇中國札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
[37] (美)鄧恩,《從利瑪竇到湯若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38] 《文化雜誌》,澳門文化司署/文化局
[39] 《澳門雜誌》,澳門新聞局
[40] Lilliam Benton,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Vol3,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INC.
[41] Enciclopédia Luso-Brasileira de Cultura, Editorial Verbo, Lisboa, 1965
[42] P. Manuel Teixeira, O Seminário de S. Joséde Macau, 1976
[43] J. M. Braga, Início do Seminário de S. José, Boletim Eclesiástico da Diocese de Macau,1941
[44] P. Manuel Teixeira, Leal Senado, Leal Senado,1978
[45] R. Beltrão Coelho, Leal Senado de Macau, Arquivo Livros do Oriente,1995
[46] P. Manuel Teixeira, Teatro D. Pedro V, Fundação Oriente,1993
[47] P. Manuel Teixeira, Cem Anos de Vidado Quartel dos Mouros, Macau Imprensa Nacional,1974
[48] P. Manuel Teixeira, O Farol dea Guia 1865-1965, Boletim Eclesiástico da Diocesede Macau,1965
[49] Leonel Barros, A Capelaeo Farol da Guia, Tribuna de Macau, 5 Jul.1986
[50] Jorge Graça, Fortificações de Macau, Instituto Culturalde de Macau
[51] Armando Cação, Unidades Militares de Macau, Gabinetedas Forças de Segurança de Macau,1999
[52] P. Manuel Teixeira, A Polícia de Macau, Macau Imprensa Nacional,1970


更新日期:2020/08/31

作者簡介

鄧思平

博士,哲學、歷史學者,詩人,填詞人,長期從事中國傳統文化和澳門中西文化的研究及推廣工作。

延伸閱讀 更多專題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

進階搜尋

關鍵字

    主題

    資料類型

    地點

    時間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