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廠內,談錦全1師傅架起一張長桌。任職船匠大半生的他,在上面放着各種小型木工工具、木塊以及一隻隻木造漁船的模型,沒有任何一張草圖,但所有設計他都了然於心。
“造一艘出海作業的漁船要多少木?”我問。只見他放下手中木塊,認真答道:“看大小而定,大約三百井吧。”
一、選材造船
在金屬船身流行以前,漁船都用木造,而當中需要的木材,則視乎漁船的大小而定。上文提及的“井”,是一個中國古老的面積單位,一般用在量度木材時採用。“當時使用的是魯班尺。魯班尺的十尺為之一丈,一立方丈為之一井。”2話說魯班尺的計算古今不一。3若以木工而言,魯班尺為曲尺,一尺八寸,每寸5.3625厘米。三百井大約就是240立方米,有如在一個標準籃球場內,鋪上0.5米高的木材。
“但都只是大約。每枝木都不一樣。木材好的話可以用少些,木質較差的話就可能要多用一些了。”
二百多立方米,還不是只用一種木材。船的不同部分都各有功用,故需要的木材亦各有不同。例如杉木較輕,適合做船桅;坤甸木、杪木等較硬的木材則適合用來做船的底骨;希望主室華美的話,可用較貴重的柚木,對外觀沒甚要求的,則可用較經濟的“波羅格”。不少漁民亦喜用耐腐的樟木作為船身的建材,“這樣蠔較不會附在船上。”
但是造船所需要的木材品種、數量眾多,木材又從哪裏來?
“以前都在山根打(馬來西亞一沿海城市)、沙巴等東南亞地方,他們有整個山頭種滿樹。現在香港還有出口商,可把木運過來。”部分木材會被綑在船廠附近的海上浮着待用;也不怕浸壞,反正木頭最終要被製成漁船,木質注定經得起與海水接觸。以前造船剩下的碎木,船廠都會放在門外,讓村民帶回家用來燒飯。在七十年代,石油氣在村中還不盛行,澳門更未有跨海大橋、路氹連貫公路等。來往澳門、氹仔、路環,都要靠船。在交通不便以致自成一角的情況下,路環的居民當時仍保持着燒柴煮飯的生活。“不用的廢木頭放在船廠也礙着地方起不了貨,就讓人把它執走吧。”
二、船廠格局
今日,老船廠只剩下遍地木碎,再沒人撿走。棚架下,只見舊廠房四四方方,與昔日榮景形成強烈對比。據一些老街坊憶述,往日的船廠入口總會有供奉魯班的神枱,內部則分為工作室及工場。辦公室設於入口或閣樓,讓老闆與船主討論造船細節,以及讓大班製作紙樣板,進行“開料”4。工場方面,地上會有一對“走水陣”,即木製或石製軌道,用來固定船底。如若軌道不穩定,則無法安全地建造船隻和把船推下水。這亦是為何傳統造船廠一般建於斜面的沙灘上,方便在潮漲時將船拖離廠房。另外,船廠搭有一座棚,方便船廠工人從外圍進行各種建造工作。一些船廠更有上蓋遮蔭,讓工人可在較舒適的環境下工作。有時,廠內會搭建兩至三層的橋板,方便工人上落及穿梭於船的不同部位。廠內亦有多種工具,如起重機、電鋸、電鑽、木刨、魯班尺以及消防設備等等。
需要消防設備是由於木材多了會容易起火。日常工作中,工人亦要格外小心。大型器材易生意外,風高物燥更是易生火警,但縱再小心,橫禍總會飛來。小則是火屑隨風而至,在船身燒出一個洞;嚴重的,則是蔓延幾間船廠。
“我這間廠也曾起火,大約九七年吧,那是後面一間船廠,可能有些人晚上抽煙不知怎麼的把木點着了,船身起火。”
着火的木屑隨風蔓延到附近的咖啡檔和船廠,亦包括談先生的廠房。雖說船廠近海,容易找到水源灌救,但火勢,有時並不由得人及時發現。“之後再起過而已。”說得輕描淡寫,卻可以想像要從灰燼中重新建立船廠的辛酸。
誰是魯班?
相傳魯班是春秋末期的著名工匠,關於他的傳說眾多,例如他能製造飛翔於高空的大木鳥,可自動前進的車子等;連鋸子、墨斗、曲尺等工具,以至部分建築法則皆由他發明及確立,並流傳至今。故被後世奉為工匠祖師,從事俗稱“三行”的泥水、木業、造船等人皆祀奉此神。昔日魯班廟遍佈澳門、氹仔及路環。例如澳門新橋的工羨行會館、惠愛街的泥水行會館、白灰街的魯班廟、庇山耶街的上架行會館等,都是重要的魯班廟。每年農曆六月十三“魯班誕”(又稱“師傅誕”),業界會在這天舉辦隆重慶祝儀式。
三、匠木浮城:嚴師出高徒
看着談師傅一雙巧手,打磨着木塊。造船業式微,師傅卻仍念念不忘,沒有荒廢手藝,所經營的船廠雖沒繼續營運,卻仍一直有為水位紙(臨時佔用准照)續期。
入行當日亦恍如昨天。那時,造船師傅一天的薪酬大約是十六元。“當時在澳門,當教師也不過是二百多元一個月而已。”
那是澳門造船業最興旺的時期。即便香港標誌“鴨靈號”亦是由澳門船廠出品,可見其“江湖地位”。但要成為造船工人不易,要成為師傅更是難上加難。在以往,造船工藝一般是由父傳子、師傳徒。如“外人”要成為船廠工人,先要有兩位工人推薦,然後在魯班爺前拜師,由學徒做起,最少三年。在這期間能學到多少,都靠自己的主動性與觀察。“師傅不會手把手教你的。有時師傅跟船主談論,我們在旁邊聽。”
三年過後,師傅認為徒弟滿師了,才可正式到“工羨行會館”拜魯班,登記成造船工人。其後工會將不斷審核工人的資格。如若通過,則可從“工人”升為“師傅”,繼而是“大班”,負責設計船隻。船是漁民海上的家,其品質完全關係漁民的生命安危,絲毫馬虎不得,故入行及晉升的要求甚為嚴格。加上每種船的款式不一,速度、容量與穩定性亦不盡相同,而隨後科技發展,漁民開始熟習使用機械輔助,作業模式的改變亦使船的樣貌進一步演化。一切的發展都對船匠要求更高,在船廠間挖角的情況亦時有發生。
“所以越旺的時候,造一艘船的工期就越長。人就那麼多,挖角就把人手都拖薄了。”雖然一般而言,造船商會皆會跟工會洽談,訂定行內的標準工時及工資,但在高峰期間,一些廠主還是會用高薪厚祿,吸引師傅工人到自己的船廠幫忙。
但“花無百日紅”,造船業亦會受局勢影響。若遇着油價高企,漁船的訂單也會較少。有時船主因經濟困難無力把船完成,亦會出現“爛尾訂單”。而後來漁業式微了,造船業亦跟着沒落。“到八十年代已沒甚麼人入行。那時其他行業開始發達,造船又辛苦,那時候已沒甚麼人學師了。”
2005年,澳門最後一艘漁船下海,也同時宣告了本地這個古老行業的告終。
“鴨靈號”
“鴨靈號”是港澳唯一現存而且活躍於港口來往的中式三帆漁船,曾出現於香港眾多旅遊推廣活動,並被譽為“香港標誌”。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澳門的造船業仍處於全盛時期。除本地訂單外,亦有不少來自鄰近地區的訂單,包括香港。不少香港的漁船亦是“澳門製造”,鴨靈號便是其中之一,款式是當時最普遍的“三枝桅桿”。據講因為船身似鴨,故名“鴨靈號”。
及後,鴨靈號多次易手。上世紀八十年代,法國人Pierric Couderc購得此船;2005年,一家英國公司買入鴨靈號,並租予香港旅遊發展局讓遊客登船觀光。鴨靈號從此成為香港維港一道美妙風景。2014年,鴨靈號疑因日久失修下沉於水底。據媒體報導,2015年,一位香港人與親友合資,花費逾十萬買下鴨靈號,打撈船身,進行修復。而現時,鴨靈號仍然定期開放予遊客登船。
圖8 鴨靈號(圖片來源:https://www.pexels.com/photo/boat-hong-kong-1630639)
四、造船工序
不論是風帆漁船還是機動漁船,對船廠和漁民而言,建造一艘船就如同建造一間屋,絲毫馬虎不得。那造船的工序到底有哪些?
第一步:敲定細節
在造船之前,船廠會跟漁民溝通,了解漁民對船的款式、間隔與材料等要求。今天,船的款式都受內地的《漁船用柴油機型譜與標識管理辦法》5、《漁業船舶檢驗條例》6等規管。但以往,一切主要視乎漁民的需要而定。工程的總工程師是“大班”,負責設計並擬定木材。這一切都考驗大班的經驗與判斷力,因為船的設計除關乎美觀,亦跟容積、速度及穩定性等息息相關。例如一些舊式漁船船身較長,一旦到浪大的水域會較不穩定。近年生產的漁船的船尾則是直板斜面,被浪花拍打影響也較少。
一切計劃敲定以後,大班便會將工作分派給工人。而早期的工程沒有圖則這回事,一切都在大班的腦海之中。
第二步:開始造船
工程的首要步驟,是先放置船的底骨和龍骨。它們決定了船的高度與長度,亦是底部的承重框架,是船隻最重要的部分。因此,船主與船廠都會為此在良辰吉日準備祭品,於船廠內舉行拜祭魯班的儀式,亦會給工人利是。而接駁龍骨時,工人亦需要注意一些禁忌。例如,如果有人躺在龍骨上,將被視為“不吉利”。
接駁龍骨後就是安裝“橫柴”及“腰”。此二者為一個組合,形狀有如魚骨一樣。船匠會按照船的長度安裝十至三十道不等的“腰”,然後裝上行內稱為“旁”的木板,將船的外圍密封。那時候,船廠沒有太多護欄設施,對工人的身手要求較高。不少資深船匠都表示,整個工程最難的一部分,是要在沒有電腦的輔助下做好船身的弧度。畢竟,木材都是筆直的。如若功夫做得不好,可能會導致機關鬆脫,造成人命傷亡。而漁船的船頭要像刀一樣割開水面,船身要呈流線形,漁船的質素是好是壞,都在於師傅的手藝。
船身造好後,工人便着手建設“櫃陣”,即下層艙如機房、貯水櫃等的佈局7,之後安裝“頭卜”8和中層船艙。一般而言,漁船內有神樓、機房、睡房、客廳、洗手間及駕駛室等房間。房間完成後,工人會安上“二卜”,並在船身及木材的縫隙上進行“撐灰”,同時裝上釘子、螺絲,塗上油漆,並加上船舵等主要配件。
第三步:啟航前的準備
而當一切完成後,船主與船廠上下便會舉行最重要的儀式——“下水禮”。船主會帶備祭品到船廠,先拜廠內的魯班和土地,新船亦會被好好粉飾一番。拜祭後,工人會放炮竹,並把新船推進水中。
新船下水後,儀式並未就此完結。船要先把頭調向廠內的魯班先師,然後再在船上進行拜祭,儀式才算是完成。此時,新船會被拖到附近的碼頭,裝上其他設備,如海圖機、測深機、雷達、衛星導航和衛星電話等,並完成餘下工程。而船主和船廠上下則會設宴慶祝一番。到新船首航時,船隻會駛到媽閣廟前拜祭天后,才會正式啟航。
五、船的配備與種類
漁船作為漁民的海上居所,船上建有各種房間及設備:
- 神樓:供奉神明及祖先的小房間。
- 機房:位於漁船下艙放置發動機的船艙,一般有一至三台柴油發動機,另外亦有供電的發電機,排放廢氣的煙囪沿着機房一直延伸至船頂。
- 主人房:船主的套房,有獨立洗手間。按傳統主人房是在船的左手邊(左方為主,右方為客)。
- 工人房:在船頭分佈的其餘艙房,按船主的喜好而規劃,一般一個房間住一至四名漁工。
- 客廳:供船員休閒娛樂的地方,有冷氣、電視和儲物櫃。
- 雪櫃:並非家用雪櫃,而是用來冷藏漁獲的船艙,有製冷機,牆壁有特殊隔熱設計,確保急凍漁獲不會變壞。
- 水櫃:載淡水的艙。出海時只能用貯藏的水來食用、洗澡和洗衣服,所以要節約用水。
- 油缸:在機房附近會安裝油缸,供發動機運作。
澳門昔日常見的漁船包括蝦艇、雙拖船、杉橧。“蝦艇”主要撒網到海裡的海床部份,捕撈蝦和蟹。“拖網船”主要撒網到海裡的中間位置,捕撈中層的浮游魚。“杉罾船”(亦稱摻橧)則主要撒網到海裡淺水至到中層位置,捕撈中上層的浮游魚群。
除了上述主要種類的漁船,澳門亦曾出現過不少特色的漁船,譬如奶魚船和黃花船專門捕撈某種特定魚類,其作業網具也是針對魚的特性而製。“曬卡船”(又稱曬家船)專門曬乾經鹽醃過的魚類再轉售,有曬魷魚、墨魚、地魚、八爪魚、白飯魚等等。“酒艇”則是漁民的餐廳、食肆,漁民結婚和喜慶日子都會在那裡大排筵席,酒艇亦有做“到會”服務。
再舉例,有舢舨這類小船,方便漁民穿梭於各船與海岸之間。而內港有很多“住家艇”常駐岸邊,是為讓不常出海或已退休的漁民與小孩有安身之所。
本文選自《逐海而居── 一個“漁”“船”“港”的故事》,部分圖片為澳門記憶編輯部新增,標題與段落並經調整。
【逐海而居系列文章】
(一)逐海而居:一切從造船說起
(二)逐海而居:海上人生
(三)逐海而居:漁民上岸去
(四)逐海而居:海上保護神
(五)逐海而居:海洋文化傳承
注釋:
1. 談錦全,資深造船業技師,從學師到師傅,投身造船業逾三十年,數十年來經其手造出的船隻逾二百艘。經營路環“勝利船廠”,在造船業式微之後仍有製作漁船模型,對造船工藝十分熟悉。2013年協助製作歷史檔案館“規矩準繩——澳門造船業的人群、工藝與社會”展覽,鼓勵年輕人發揮創意,延續澳門造船業文化。
2. 可以理解一井木為一條原木,長十尺、闊一尺、厚一尺。
3. 關於魯班尺的資料可參閱《新鐫京版工師雕斫正式魯班經匠家鏡》,亦名《魯班經》。本文以魯班尺長42.9厘米換算。
4. 擬定用木材,由原木打造成某一件船體材料。
5.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網頁,http://www.moa.gov.cn/govpublic/YYJ/201401/t20140124_3747869.htm。
6.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頁,http://www.gov.cn/flfg/2005-08/06/content21046.htm。
7. 分隔船艙之前的閘板稱為“檔”。
8. “卜”,即甲板。“頭卜”是第一層甲板,“二卜”是連同駕駛室的上層甲板。—般“二卜”上不會放置太多雜物,以免阻礙瞭望。
本文出自《逐海而居——一個“漁”“船”“港”的故事》,該書之參考書目如下:
[1] 地圖繪製暨地籍局,檢索於2015年10月2日。http://www.dscc.gov.mo/CHT/。
[2] 故城回憶,檢索於2015年10月25日。http://memorymacau.blogspot.com/。
[3] 澳門虛擬圖書館,檢索於2015年9月30日。http://www.macaudata.com/。
[4] 澳門歷史檔案館,檢索於2015年9月17日。http://www.archives.gov.mo/cn/。
[5] 王文達,《澳門掌故》,澳門教育出版社,2003。
[6] 阮玉笑,《漁家心聲——澳門漁民訪談》,澳門理工學院,2014。
[7] 陳明金,《澳門漁家這一代》,同趣文藝工作室,2015。
[8] 陳煒恆,《路氹掌故》,臨時海島市政局,2000。
[9] 陳煒恆,《澳門廟宇叢考——上卷》,澳門傳媒工作者協會,2009。
[10] 陳煒恆,《澳門廟宇叢考——下卷》,澳門傳媒工作者協會,2009。
[11] 鄭煒明,《氹仔路環歷史論集》,民政總署,2007。
[12] 鄭煒明,《氹仔、路環口述史:村落卷》,民政總署,2012。
[13] 鄭煒明、呂志鵬,《氹仔、路環口述史:行業卷》上冊,民政總署,2014。
[14] 鄭煒明、呂志鵬,《氹仔、路環口述史:行業卷》下冊,民政總署,2014。
[15] 蔡珮玲,《口述歷史:從頭細說澳門的水上人家》,澳門東亞大學公開學院同學會、錄像空間、澳門歷史學會,2008。
更新日期:2020/08/31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