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現今的交通網絡四通八達,但約100年前,小城居民的主要活動範圍集中於不足4平方公里的澳門半島,儘管如此,當時亦已見巴士的雛形。根據歷史資料記載,澳門早於1919年就有名為“自由車”的公共交通工具出現,當時在市區主要地點設站,前往關閘馬路。至1925年,發展為“街坊車”,街坊車由廉價大貨車改裝,在貨斗上裝設木座椅,再加上蓋以遮風擋雨,車內更分設頭等及二等車廂,主要行走內港區、新馬路、水坑尾、荷蘭園及關閘,成為巴士的雛形。
一、 福利巴士時代
1952年2月21日,何賢先生等人創辦“澳門福利公共汽車有限公司”。營辦初期,大部份巴士都是以舊車及加拿大軍車改裝。五十年代初,由於澳門經濟不景氣,福利公司曾實行減收票價,其後經濟發展有所起色,公司開始逐步增購巴士,據歷史資料,當時曾經購入國產“解放牌”全新左軚巴士,巴士車廂內設有沙發座椅和避震設施。
五、六十年代的10年間,福利公司再從英國分批購入二手“布里斯托”(Bristol)巴士,但這批巴士有的早於1939年已開始服役,來澳服務十多年後已相當殘舊,至七、八十年代為了延長巴士壽命,公司先後把巴士送到香港重裝車身,翻新後的巴士在澳門繼續行走近30年,相當耐用。
橋路搭通 巴士貫通離島
五十年代由於澳門半島與離島間沒有陸路連接,所以當時澳門半島、氹仔及路環三地的巴士線都互不相通,直至1968年及1974年路氹連貫公路及澳氹大橋分別通車後,全澳的公共巴士服務才正式連成一體,而福利公司亦正式開展離島線巴士服務。
澳氹大橋通車當日,福利公司3條巴士線正式營運,包括每天行走澳門和氹仔的11路線、行走於澳門和路環市區的21路線,以及週日行走於澳門和黑沙的21A路線,公司還把當時行走離島的巴士車身髹上黃色,有別於過去沿用的紅色,此黃色也逐漸成為福利巴士車身的主色調。
雙層巴士 飽覽小城風光
過橋巴士不單是服務範圍的突破,福利公司更於1975年從英國首次購買了11輛二手雙層巴士,開了澳門雙層巴士的創舉,巴士座位連企位可容納90人,載客量相等於兩部單層巴士,但只需一名司機和沽票員,大大提升了效益。引入雙層巴士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馬路兩旁低矮的樹木和商戶招牌,特別是新馬路一帶,幸得政府大力協調,福利公司與新馬路商戶代表最終達成協議,把整條新馬路的19個招牌及廣告牌升高,讓雙層巴士順利通過。
其後,福利公司更引入澳門首部雙層開篷巴士,每逢假日行走離島線,車身還印有“乘此車可遊覽澳門離島沙灘及景色”作宣傳,吸引居民注意和乘坐,從新馬路至離島,可以飽覽沿途風光,特別是黃昏、陰天,坐在上層位置份外清爽,若遇上太陽高照的日子,則另有一番滋味。
小型小巴 穿梭大街小巷
單層大巴在澳門一直是主要的交通工具,而小巴亦擔當了重要角色。福利公司於1979年至1982年間,首次由日本分批購入了單門小巴,開創了小巴服務的先河,當時行走6、7、8三條有路面限制的新路線。小巴體積細小,適合在澳門狹小的街道中穿梭,有效地擴大了服務範圍。
二、 公司重組 新福利成立
隨着澳門人口增加和工商業發展,巴士乘客及專營公司收入雖有所增長,但收入卻不穩定,導致最後入不敷支,至1988年,福利公司最終由何厚鏵、廖澤雲等人合作進行業務重組,並註冊名為“澳門新福利公共汽車有限公司”,全面承接福利公司原有的資源和業務。
“澳門新福利公共汽車有限公司”於1988年7月18日正式成立,同年獲取了本澳地區特許經營公共巴士10年經營權,在穩定的市場環境下,公司飛速發展,幾乎每年都有創新的服務。新福利在承接福利初期,由於當時部份巴士是二手改裝翻新,相當殘舊,已無法運作,因此斥資4千萬澳門元,購入全新大巴和小巴,以改善巴士服務。
雙門小巴 小城獨有版本
新福利成立第一年,率先從日本購入附有冷氣設備的小巴,亦是當時澳門首批設有冷氣的公共小巴。當時小巴是單門設計,為符合當年澳門法規,要求日本車廠特別為澳門的小巴增設一道車門,即現時所見的上下車雙門設計,當時不僅成為了澳門獨有的版本,新福利亦成為全球首家使用日本三菱Rosa雙門版小巴的客戶,時至今天,小巴仍然是車隊重要一員。
自助投幣 革新付費方式
新福利成立第二年,繼續推動革新。為了提升生產力,把沿用多時的沽票員制度取消,改由“一人控制”模式,即在車廂內設置錢箱,乘客登車時投入輔幣支付車資,全車由司機一人管理。同時,積極推廣車身廣告及租車業務,以增加收入來源,減輕市民負擔。同年引進全長10.5米冷氣單層大巴,成為全澳最巨型的單層巴士,為澳門打造全冷氣巴士車隊邁進一大步。
力求創新 引入新型車款
1991年,新福利實現全冷氣車隊,令巴士服務走向新台階。1994年,公司決定所有新購置巴士都配備自動轉檔裝置,減輕駕駛員的勞動強度,加強行車安全。
1995年,公司再度斥資1,300萬澳門元引入英國製“丹尼士飛鏢”(Dennis Dart)冷氣巴士,這批巴士的車廂設計別樹一幟,地台低,梯級少,車廂靜,因此自投入服務以來一直備受好評。
除了改善車廂設計,推動環保亦是公司的發展理念。1996年,新福利首次購入“歐盟二型”環保巴士。接着在1997年從德國引進10輛全澳首批低地台“猛獅”(Man)巴士,成為一時佳話,創造澳門多個第一次。“猛獅”巴士是當時全澳最貴的巴士之一,巴士配有全氣墊避震系統,前門及中門之間採用全平面設計,切合長者小孩上下車需要,巴士亦設有特大車窗,視線開闊,是當年澳門最先進的巴士。
1998年,新福利再度從德國引入“平治”(Benz)8.5米雙門巴士,特別適合澳門路窄多彎的環境,而為配合當時澳門法規,購入時亦特別向平治車廠要求在車尾加裝下車門。
2004年,新福利成為全澳首家採用“歐盟三型”環保引擎巴士的公司,同年再增購了20輛英國丹尼士中型超低地台冷氣巴士,這批巴士是澳門首批車尾不設車窗的巴士,而此後新福利購置的大型及中型巴士車尾均以此為標準,並漸漸獲其他巴士公司參考採用。
2005年,公司再度增購20輛丹尼士冷氣巴士,這批巴士車身長11米,一度成為澳門最長和載客量最多的巴士,故有“超長大巴”之稱。
同年,新福利亦從中國購入5部“金龍”(King Long)中巴,是公司首次引進的國產車款。2011年,為配合與政府簽訂的新服務模式,公司再次從中國購入大批金龍巴士,而丹尼士、Rosa及金龍亦逐漸成為了新福利現代化車隊的主要車型。
2016年,新福利再度購入25輛金龍低地台大巴,這批巴士無論是車身顏色,車廂設備都有創新設計,車身顏色從過去黃、藍兩色改為以黃色為主,配白色斜線,而車廂則以加強空間感、乘坐舒適為設計主調,包括車廂燈改用反射燈打造自然光效,車廂內首創提供USB插頭,車尾電牌顯示目的地、轉向、剎車等信息。
同年,公司首度引入三門巴士,進一步地提高巴士營運效率,更特別在煙花匯演期間首次推出流動收費機“移動BU”,方便廣大乘客於車外過卡上車。
品牌標識 寓意核心元素
新福利巴士的品牌標識,是一個黃色實心圓被四個藍色箭頭環繞的圖案。1988年公司成立後沿用至今,黃色的實心圓寓意充滿朝氣,四個環繞的藍色箭頭則代表着公司運作四個核心元素,員工、車隊、支援系統和管理系統,而巴士車身顏色則以黃色為主調,再配以白色斜線。
三、 月票演變 一卡走天下
目前乘客持一張澳門通卡,便可坐遍全澳的巴士,如此便利的方式其實是經歷了十數年的演變。
新福利成立不久,便推出學生巴士優惠月票,每張只售28元,以當時澳門市區的冷氣巴單程為1元,非冷氣巴為0.7元,月票可在澳門市區無限次搭乘,相當划算。其後,又為清貧學生推出學生季票,以減輕他們的經濟負擔。
1996年起,新福利開始採用電子錢包的IC卡,推出“無接觸式IC卡自動收費系統”收取車費,到1998年率先在全線巴士上推出電子收費系統。1999年公司正式推出自主研發的“澳門通”自動收費系統。
2002年,推出第二代新福利澳門通IC卡,為下一步推出“轉乘服務”及“IC卡月票”作好前期準備。同年8月推出“澳門通IC卡月票”,取代傳統的巴士證月票,加強防偽,同時也能有效地統計行車及掌握客況資料,而傳統的“巴士證月票”於2002年10月全面停用。
2003年,為改變乘客點到點的乘車模式,減少重疊路線的運作和車輛投放,以及減輕道路交通負荷,新福利利用了IC卡的技術,推出首期轉乘優惠服務,成為澳門首間推出轉乘服務的巴士公司。2006年8月澳門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正式承接新福利IC卡業務。
2008年,澳門通正式全面通用於兩家巴士公司,實現全澳巴士轉乘優惠。當年政府先後推出“長者車資優惠”及“學生車資優惠”,其後,政府推出公交車資優惠計劃,使用澳門通乘車可享高達半價的乘車優惠,差額由政府補貼。
四、路線演變 配合城市發展
第一代巴士線:4路線
現時全澳開辦近80條巴士線,遍佈每一角落。若要數第一代巴士線,4路線的小環市,聽起來很陌生,歷史卻最悠久。
福利公司在1952年開辦後,把4路線和3路線改為一組雙循環線,第二代的4路線當時既是一條環市線,又兼負新橋區的交通重任。到1978年,4路線更新乘車辦法,實行“前門上車,中門下車”。當時如果乘客欲到車廂尾部就坐,須先向在中門的售票員買票;如欲停留在車廂前半部,則在落車時買票。
後來,澳葡政府於1987年實行“大巴行大道”原則,4路線不再駛入新橋區,轉而行駛至高士德區,總站為海傍,最後搬到現時的筷子基。
第一代小巴路線:山頂醫院線
澳門的小巴歷史已超過50年,率先行走第一代的是山頂醫院線。當年福利公司為經營此路線,特意從英國購置柯士甸廠小巴,除司機外,可載客11人,可惜行走時間不長,無疾而終。到七十年代,人口增加,市民對巴士服務需求增多,因此,市政廳(即現時市政署)與福利公司於1978年重訂巴士專營合約時,提出引入小巴應付需求。而福利公司亦於1979年引入日本小巴,最先主要行走山頂醫院線。
消失了的站點:泳棚
八十年代澳門以工業為主,慕拉士、漁翁街一帶工廈林立。1984年,福利公司開辦1A大巴路線,由媽閣出發,經筷子基、慕拉士,以泳棚為終點。後來新福利成立,此路線成為首條全冷氣化的路線,及後延伸到港澳碼頭。不過,為了給友誼大橋建引橋“讓路”,泳棚於九十年代初拆毀,泳棚站點亦隨之取消,而1A客源從最初以藍領為主,亦漸漸變成以皇朝區的白領以及周邊娛樂場的職員為主。
首條全冷氣服務巴士路線:3A路線
福利公司於1983年開辦港澳地區首條全冷氣服務巴士路線3A,當時稱為冷氣豪華巴士,由4輛全新日本製冷氣巴士組成。到新福利成立後,推行全線冷氣巴士,故曾有一段時間,澳門的巴士分為冷氣巴士與非冷氣巴士,收費也有差別。
首條友誼橋路線:34路線
澳門三條大橋:澳氹大橋、友誼大橋、西灣大橋分別於1974年、1994年及2004年落成,為澳門的巴士線路帶來了新走向。
從澳氹大橋通車開始,澳門的巴士逐步穿梭全澳;友誼大橋落成後,新福利於2006年誕生了第一條友誼橋路線——34路線,當時由司打口開出,後來經歷路線調整,以菜園涌邊街為總站。
聯營巴士服務
伴隨大橋通車、機場落成,澳門聯營巴士服務再次出現。在七十年代,福利公司與海島市巴士公司曾聯營過橋巴士線。到1995年澳門國際機場啟用,再次實現聯營專線巴士AP1。當年行走路線比現在長,從關閘開出,經港澳碼頭、新口岸酒店區、葡京、海洋花園、馬場(即現時賽馬會)、新世紀、北安、機場,幾乎走遍了氹仔。最特別之處是,設有專用巴士站,與其他巴士路線不同,收費較貴,月票不適用。當時一度派出大型巴士行走,可惜後因客量不足曾用小巴,與現時的需求有天淵之別。
全澳門行車里數最長的巴士路線:26路線
現在的26路線,是率先行走澳門與路環的21路線的前身,經過不同年代的變遷,由行走澳氹大橋到現時經西灣大橋,亦是澳門少數行經西灣大橋的巴士線。值得一提的是,26路線是各條澳門至氹仔、路環巴士路線當中,唯一一條直達白鴿巢公園、鏡湖醫院及新橋區的路線,也是現時行經西灣大橋的巴士路線之一。由於路線迁迴,為全澳門行車里數最長的巴士路線。這條路線為配合澳門公屋群的需要,更特別繞經湖畔大廈及石排灣公屋群。
本文選自《根植澳門六十五載 新福利周年紀念冊》,部分圖片為澳門記憶編輯部新增,標題與段落並經調整。
更新日期:2020/08/07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