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街市:下環街市

風俗民情葉農

新花園 · 爛花園

華士古達伽馬新路全貌(約1900年)

圖1 華士古達伽馬花園(俗稱“新花園”)內貫穿南北的華士古達伽馬新路全貌,利冠棉收藏

現在的下環街市所在地,是百餘年前澳門的一處風景名勝──澳門新花園。在下環街一帶填海後,荷蘭東印度公司將河邊新街至下環街之間的新填海地買下,建成一個新的街區,並在街區開設一個大型花園。園內遍植南洋奇花異果,飼養多種猿猴雀鳥,儼然一個亞熱帶動植物園。花園清雅優美,花木繁茂,每逢風和日麗,中外人士來此遊園賞景。園門設在下環街口處,古羅馬式門樓,配以鑄鐵閘門,氣派非凡。後來成為了澳門土生富商李加祿(João Lecaroz)產業。

李加祿,澳門土生家族李加祿家的第三代,祖先為西班牙人,十八世紀中葉來到澳門,家族專營澳門與馬尼拉海上貿易,遂發家致富。李加祿本人1834年生於馬尼拉,後到澳門繼承祖業,並在澳門生活五十餘年,同樣從事澳門與馬尼拉貿易,又因從事販運苦力貿易而成為澳門著名富翁。

1874年4月30日,李加祿與埃斯特旺.卡內羅(Bernardo Estêvão Carneiro)的女兒薩比娜.卡內羅(D. Ana Josefa Sabina Carneiro)結婚。1900年3月10日,薩比娜.卡內羅去世,李加祿獲得妻子從其父母手中繼承過來的男爵宮(新花園),後人又稱之為李加祿宮。因無子嗣,1919年9月15日,李加祿的家產及新花園被澳門政府以50,000元收購,用於闢設市政公園──新花園。澳門政府後又再劃出部分地塊,或出賣,或蓋貨倉,此處原有園景之美消失,因而被人戲稱為“爛花園”。

爛花園
爛花園,座落在河邊新街與下環街之間,初稱新花園。其面積幅員廣袤,包括現在之下環街市、公共汽車廠及政府貨倉等地區。本屬私人物業,原有洋樓閘門之築,極盡園林草木之勝。且猿猴雀鳥,兼養並蓄;樹石花果,分栽雜植,洋場有此,亦足娛人者。獨惜時移歲換、漸且人去樓空,往日之高樓佳苑,都付與斷井頹垣,於是新花園變成爛花園矣。

1938年該建築面臨倒塌危險,政府下令拆除;為了紀念他,政府將由下環街、下環街市與打鐵斜巷(Calçada do Januário)起至河邊新街(Rua do Almirante Sérgio)91號和109號建築物之間止,原名新花園的地方命名為李加祿街

李加祿街

河邊新街福德祠

李加祿逝世之後,1905年8月14日,其物業、地產被拍賣出售。其中一塊土地在今貨倉街西面對開27米處,現為福德祠──澳門現存大型福德祠之一,正門面對河邊新街(Rua do Almirante Sérgio)。

圖2 河邊新街福德祠,葉農攝

同治七年(1868年),正值澳門政府填築北灣海灘之際,下環街一帶土地擴展。坊戶蔡兆蕙、吳悅德等遂乘勢倡言建祠,得到下環街舖戶居民支持,遂“開簿捐題,鳩工舉事”。於10月1日落成開光,供奉本街區土地神。又在祠右建舖一間,為祠中香火之業;舖之後又建公所一座,為值事辦公會議之區。該祠為當時澳門中最大者,門額刻“福德祠”,兩旁對聯云:“祀典垂千載,神恩普四方。”但未滿三年,於同治十年遭風災破壞,廟牆倒塌,祠瓦傾頹,唯神像獨存,後經坊眾再集巨資,重新修復舊觀。

下環街市

下環街市(Mercado de S. Lourenço)
位於貨倉街(Rua dos Armazéns)、李加祿街(Rua de João Lecaros)與下環街(Rua da Praia do Manduco)之間的扇形地帶。現為下環街市市政綜合大樓,佔地面積有1,750平方米,呈扇形。樓高五層,地下與一樓為街市,售賣魚肉禽類、蔬菜水果。二樓為熟食中心,有一些售賣糕點、牛雜等食檔。大樓內攤位依回字形佈置。三樓為下環圖書館。四樓為下環活動中心。天台為天台花園。

最原始的下環街市設在小販街與下環街交界處。最初小販們在街邊擺賣,後來此處興建了一座兩層建築物,底層為下環街市,樓上則開設海鏡戲院,因此街市亦稱海鏡街市。戲院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歇業,下環浸信會在1961年購買街市舊樓,改建為教會場所。該教會在1953年成立,致力於服務下環街區,興辦了下環浸會學校等機構。

下環浸信會

圖3 下環浸信會,澳門檔案館收藏

澳門政府原打算在司打口一帶興建街市,但遭到了反對:1919年4月5日,澳門政府在司打口為市政廳提供一幅土地用於建設街市,設計圖紙已經完成,但遭到華商陳六家族的抵制,因為司打口葡萄牙海關舊樓(司打屋,又稱鴉片屋)是陳六家族之物業,由華商陳六於1883 年以六萬元購得。他要求政府保證在此前地上不得再建築其他房屋。此時陳六早已去世,故抵制者為其家族後人。為此,市政廳只得將街市移建於下環街。

上世紀五十年代市政廳再次選址“新花園”地段興建新型現代化街市,並委託佐歐治工程師(Eng. Aureliano Jorge)設計該“新花園街市”(Mercado San Fa Un)。 1954年8月新街市落成,並正式命名為“下環市政街市” (Mercado de S. Lourenco);於1954年9月1日啟用,由史伯泰總督主持啟用儀式,該街市造價澳幣320,000元,由華人承建商Vá San建造。

1953年佐歐治設計的舊下環街市立面圖

圖4 1953年佐歐治設計的立面圖,澳門檔案館收藏

這一座簡約的現代主義建築於2006年被民政總署拆卸,改建為現今五層高的下環街市市政綜合大樓。

舊下環街市

圖5、6 舊下環街市,陳顯耀攝

舊下環街市

下環街市

本文出自《澳門街市》,該書之參考書目如下:
[1] 澳門檔案館檔案,《最近三年澳門屬地完成及改善各項工程概況(1947年9月至1950年9月)》編號:MO/AH/LS/0712。
[2] 澳門檔案館檔案,編號:MO/AH/AC/SA/01/01862。
[3] 澳門檔案館檔案,編號:MO/AH/AC/SA/01/14481。
[4]《澳門政府憲報》1881年1月1日第1號;1883年9月15日第37號;1884年2月23日第8號;1884年3月15日第11號;1894年5月19日第20號;1894年6月16日第24號;1901年5月18日第20號。
[5] 暴煜撰,(乾隆)《香山縣志》,卷八《濠鏡嶴》。
[6] 不著名氏撰,《香山鄉土志》,載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等合編《明清時期澳門問題檔案文獻彙編》(第六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
[7] 陳澧撰,(光緒)《香山縣志》,卷二十二。
[8] (葡)官龍耀(Luís Sá Cunha),《葡萄牙圖文並茂》,澳門:澳門文化學會,1990 年。
[9] 李鵬翥,《澳門古今》(插圖版),澳門:三聯出版(澳門)有限公司,2015年。
[10] 劉芳輯,《清代澳門中文檔案彙編》(上冊),《香山縣丞賈奕為番人若瑟山度逐鮑亞蒂遷舖事下理事官諭》,澳門:澳門基金會,1999 年。
[11] (瑞)龍思泰(Anders Ljunstedt)著,吳義雄等譯,《早期澳門史》,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
[12] 申良翰修,歐陽羽文纂,(康熙)《香山縣志》,卷十《外志·澳彝》。
[13](葡)施白蒂(Beatriz Basto da Silva)著,金國平譯,《澳門編年史:二十世紀(1900~1949)》,澳門:澳門基金會,1999 年。
[14] 譚世寶,《金石銘刻的澳門史:明清澳門廟宇碑刻鐘銘集錄研究》,《福德祠碑記》,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6年。
[15] 田明曜撰,《重修香山縣志》,卷十二《人物》。
[16] 王廷鈐撰,《香山縣下恭常都十三鄉採訪冊》,卷下《古跡》。
[17] 王文達,《澳門掌故》,澳門:澳門教育出版社,1999年。
[18] 王月,《氹仔印象碎記》,載《海島迴瀾》第8期。
[19] 吳志良、金國平、湯開建主編,《澳門編年史》,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9年。
[20] 吳志良、楊允中主編,《澳門百科全書》,澳門:澳門基金會,2005年。
[21] (葡)徐薩斯(C. A. Montalto de Jesus)著,黃鴻釗、李保平譯,《歷史上的澳門》,澳門:澳門基金會,2000年。
[22] 葉農,《澳門葡城與葡萄牙東方建城模式》,載《澳門研究》第27 輯, 2005 年。
[23] 印光任、張汝霖撰,《澳門記略》,卷上《官守篇》。
[24] 祝淮撰,《新修香山縣志》,卷四《海防》附《澳門》。


更新日期:2020/08/31

作者簡介

葉農

暨南大學港澳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延伸閱讀 更多專題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

進階搜尋

關鍵字

    主題

    資料類型

    地點

    時間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