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年代的澳門工種不多,職業選擇少,巴士行業被視為“筍工”之列。1974年,當時年僅17歲的周漢祺(祺哥)由父親介紹而進入福利巴士公司,當上輪胎維修學徒。
“學徒工資是10元一天,一個月約三百元,比市面每月平均工資一百多元多出一倍。加上每年升級的機制,一、兩年就能到達師傅級,月薪過千元。”
一條大巴輪胎重量逾百斤,輪胎紋厚度約10mm,每條都有一個安全線,耗損剩1至2mm就必須更換。一般更換一條大巴輪胎大約需時30分鐘。然而,工多藝熟,祺哥換輪胎的最快紀錄僅5分鐘左右,更曾在加班4小時內極速更換數十條輪胎。現任維修部高級主任的祺哥,在維修部打滾至今已42年,可謂見證了巴士維修工作的年月變遷。
“福利年代,技工好多時需要瞓响車底做維修工作;後來新福利年代買左四條柱積,可以把巴士托高,技工從此先可以安全咁企响度進行保養維修。七十至八十年代,技工維修主要靠嘅係人手技能,因為部分巴士太舊,好似煞車鼓等零件已買唔到,我哋唯有絞盡腦汁,自己打造,令巴士重生。甚至以往體積較細,用嚟外出維修嘅車,都係啲技工們用巴士改造而成。嗰段時期係真正嘅維修工作,全部都係粗重功夫;現在嘅維修輕鬆得多,零件齊備,出現問題時更换新零件就好,而且安全性亦提高左好多。”
停泊在車廠的巴士
目前每天在街上行走的新福利巴士接近400輛。巴士每行走1萬公里便需要進行一次全面檢查保養工作,而每日平均要為6至8部巴士進行保養。
更新日期:2020/08/20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