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亚太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在第四十六届世界遗产大会举办期间,揭晓2024年《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奖》获奖名单,“澳门记忆”获“卓越之星奖”。
“澳门记忆”推出“浮光百年 承载辉煌──新马路街区图片征集”,联乘新马路街区内的多个商户,诚邀市民分享有关新马路的老照片和相关回忆,征集期由即日至2024年9月30日。
有奖问答游戏的得奖结果出炉!每位得奖者可获珍藏版古地图澳门通乙张。澳门记忆团队已透过得奖者注册会员时登记之流动电话号码,以短讯形式发送得奖通知,再次感谢会员们的支持和参与!
>>立即查看得奖名单
嘉慶十四年(1809年2月14日─1810年2月3日)10月,海盜的威脅步步進逼,地方防守力量已經難以應付海盜的進攻。氣焰熏天的張保仔甚至在廣州張貼告示,要兩廣總督百齡交納贖金,提供給養。在這種情況下,兩廣總督百齡不得不求助於外國人的軍事力量。由於以前與葡人的幾次合作均感覺到澳門葡萄牙人“不得力”。故百齡這次與外蕃的合作首先考慮的是英國人。整個10月,英國人與廣東官員的談判一直在進行。一直向海盜提供火器、彈藥及其他戰備物資的英國商人企圖從清政府那里獲得貿易特權和其他好處,聲稱,準備幫助清政府鎮壓海盜,一艘掛著英國國旗的“金星(Venus)”號武裝船隻從廣州來到澳門,另一艘英國船也準備從廣州出發,來對付海盜。兩廣總督百齡與英國軍艦“阿爾班師”號指揮官奧斯汀上校的會晤定於11月2日舉行。在這一形勢的壓力下,澳門議事會決心要阻止中英聯盟,來了一個先下手為強,由澳門王室大法官眉額帶曆主動向兩廣總督寫了一封信,表示願意向清政府出租6艘軍艦配合清政府剿捕海盜。兩廣總督百齡收到眉額帶曆的信後,權衡利弊,決定放棄中英合作,而表示願意與澳門葡萄牙人合作,並派遣南海知縣宋其煒,香山知縣彭昭麟及署澳門同知朱某三人赴澳門與判事官眉額帶曆和理事官若阿金·巴羅斯談判。
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2月14日─1810年2月3日)10月,海盜的威脅步步進逼,地方防守力量已經難以應付海盜的進攻。氣焰熏天的張保仔甚至在廣州張貼告示,要兩廣總督百齡交納贖金,提供給養。在這種情況下,兩廣總督百齡不得不求助於外國人的軍事力量。由於以前與葡人的幾次合作均感覺到澳門葡萄牙人“不得力”。故百齡這次與外蕃的合作首先考慮的是英國人。整個10月,英國人與廣東官員的談判一直在進行。一直向海盜提供火器、彈藥及其他戰備物資的英國商人企圖從清政府那里獲得貿易特權和其他好處,聲稱,準備幫助清政府鎮壓海盜,一艘掛著英國國旗的“金星(Venus)”號武裝船隻從廣州來到澳門,另一艘英國船也準備從廣州出發,來對付海盜。兩廣總督百齡與英國軍艦“阿爾班師”號指揮官奧斯汀上校的會晤定於11月2日舉行。在這一形勢的壓力下,澳門議事會決心要阻止中英聯盟,來了一個先下手為強,由澳門王室大法官眉額帶曆主動向兩廣總督寫了一封信,表示願意向清政府出租6艘軍艦配合清政府剿捕海盜。兩廣總督百齡收到眉額帶曆的信後,權衡利弊,決定放棄中英合作,而表示願意與澳門葡萄牙人合作,並派遣南海知縣宋其煒,香山知縣彭昭麟及署澳門同知朱某三人赴澳門與判事官眉額帶曆和理事官若阿金·巴羅斯談判。穆黛安:《華南海盜:1790—1810》,第139頁。高美士:《張保仔船隊的毀滅》,載《文化雜誌》第3期,1987年。徐薩斯:《歷史上的澳門》,第156頁;穆黛安:《華南海盜:1790—1810》,第139頁。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2月13日─1908年2月1日)6月27日,澳門政府將總承代售澳門仁慈堂彩票生意,用封固之暗票出投,招人承充。自1907年11月2日起,至1912年11月1日止。壓票銀4萬元。然而是日未有人到投。8月20日改為明喊出投後,依然未有人到投。澳門政府不得不稍作更改,壓票銀變為2萬元,其用銀以舊承充人所認出照所發票張總數價目每百元8元為底。11月4日,因仍然無人承充,再次改為用封固暗票出投,招人承充。自1908年3月7日至1913年3月6日止。《澳門政府憲報》1907年4月27日第17號。《澳門政府憲報》1907年7月20日第29號。《澳門政府憲報》1907年8月24日第34號。《澳門政府憲報》1907年9月7日第36號。
清宣統三年(1911年1月31日─1912年1月18日)11月2日,奉孫中山先生之命,由林君複及林警魂主持的澳門同盟會總機關策劃香山起義。林警魂為君複之從兄弟,其與“港澳商人、海外華僑及各省革命黨人,相識甚多”。因此,由他來負責香山起意的經費籌措。當時由於澳門富商陳芳之孫陳永安亦加入同盟會,所以資金問題很快解決。參加策劃香山起意的主要人物包括澳門同盟會主盟人林君複,負責人林警魂,香山同盟會會員鄭彼岸、蕭楚碧、蕭叔鸞、鄭仲超、劉卓堂和東莞的莫紀彭、何振,湖南人任鶴年。香山起意的第一步軍事行動先在小欖爆發。當地紳士何倍樵和綠林李就成、伍順添等人揭櫫義旗,高喊“推倒滿清,有米平吃”,收繳了當地200多個鄉勇的槍械。石岐副將馬德新派黃龍彰率兵百餘入圍捕,而黃龍彰卻被鄭彼岸說服加入同盟會,官兵與同盟會合流。馬德新遂棄石岐奔廣州求援。5日,留在澳門總機關的林君複、莫紀彭、何振和鄭仲超等負責運動駐前山的新軍。前山新軍共約3000人,其軍隊成員年輕,軍官多系陸軍學堂畢業的年輕人,而鄭仲超和何振也是陸軍速成學堂的畢業生,他們與新軍軍官多是同學或相識,新軍中的營長任鶴年思想進步。故到5日時,前山新軍已經和澳門方面聯絡成熟。當天晚上,準備起意的官佐等聚在陳永安之祖居石室內開會。一聲暗號,前山各處遍樹白旗,起意軍即推任鶴年為司令,何振為副司令,兵不血刃即控制前山。新軍在前山起意後,石岐方面並未收到任何消息。澳門同盟分會會長林君複即日兼程趕至石岐,在同盟會機關蕭世冰宅第召開黨人緊急會議,決定石岐於本日起意。下午,隆都谿角鄉、龍聚環鄉、象角鄉、豪吐鄉、坎下鄉、港頭鄉、安堂鄉、申明亭鄉、南文鄉等各鄉團勇共兩三千人,紛紛集合,直趨石岐。各隊伍到達石岐後,先在龍王廟集合,然後分作兩隊,一隊由坎下鄉梁守帶領,由南門入城;一隊由鄭彼岸帶領,從西門入城。當時馬德新已被小欖起意軍捕獲,軍中無主,守城防勇不敢抵抗。縣知事覃壽堃見大勢已去,亦不敢抵抗,因此兩隊人馬未經戰火即安然入城。王作標帶領的縣署親兵隨即反正投入革命隊伍。覃知事交出印信,表示降服。革命軍接受縣印,香山縣城光復。同日,澳門同盟會主盟人林君複及鄭彼岸組織廣東軍民,在司令任鶴年、副司令何振、參謀長莫紀彭率領下,分別由澳門以北的前山出發,配合香山縣城一帶民團改編成的“香軍”,進攻廣州西關一帶。
清宣統三年(1911年1月31日─1912年1月18日)11月2日,奉孫中山先生之命,由林君複及林警魂主持的澳門同盟會總機關策劃香山起義。林警魂為君複之從兄弟,其與“港澳商人、海外華僑及各省革命黨人,相識甚多”。因此,由他來負責香山起意的經費籌措。當時由於澳門富商陳芳之孫陳永安亦加入同盟會,所以資金問題很快解決。參加策劃香山起意的主要人物包括澳門同盟會主盟人林君複,負責人林警魂,香山同盟會會員鄭彼岸、蕭楚碧、蕭叔鸞、鄭仲超、劉卓堂和東莞的莫紀彭、何振,湖南人任鶴年。香山起意的第一步軍事行動先在小欖爆發。當地紳士何倍樵和綠林李就成、伍順添等人揭櫫義旗,高喊“推倒滿清,有米平吃”,收繳了當地200多個鄉勇的槍械。石岐副將馬德新派黃龍彰率兵百餘入圍捕,而黃龍彰卻被鄭彼岸說服加入同盟會,官兵與同盟會合流。馬德新遂棄石岐奔廣州求援。5日,留在澳門總機關的林君複、莫紀彭、何振和鄭仲超等負責運動駐前山的新軍。前山新軍共約3000人,其軍隊成員年輕,軍官多系陸軍學堂畢業的年輕人,而鄭仲超和何振也是陸軍速成學堂的畢業生,他們與新軍軍官多是同學或相識,新軍中的營長任鶴年思想進步。故到5日時,前山新軍已經和澳門方面聯絡成熟。當天晚上,準備起意的官佐等聚在陳永安之祖居石室內開會。一聲暗號,前山各處遍樹白旗,起意軍即推任鶴年為司令,何振為副司令,兵不血刃即控制前山。新軍在前山起意後,石岐方面並未收到任何消息。澳門同盟分會會長林君複即日兼程趕至石岐,在同盟會機關蕭世冰宅第召開黨人緊急會議,決定石岐於本日起意。下午,隆都谿角鄉、龍聚環鄉、象角鄉、豪吐鄉、坎下鄉、港頭鄉、安堂鄉、申明亭鄉、南文鄉等各鄉團勇共兩三千人,紛紛集合,直趨石岐。各隊伍到達石岐後,先在龍王廟集合,然後分作兩隊,一隊由坎下鄉梁守帶領,由南門入城;一隊由鄭彼岸帶領,從西門入城。當時馬德新已被小欖起意軍捕獲,軍中無主,守城防勇不敢抵抗。縣知事覃壽堃見大勢已去,亦不敢抵抗,因此兩隊人馬未經戰火即安然入城。王作標帶領的縣署親兵隨即反正投入革命隊伍。覃知事交出印信,表示降服。革命軍接受縣印,香山縣城光復。同日,澳門同盟會主盟人林君複及鄭彼岸組織廣東軍民,在司令任鶴年、副司令何振、參謀長莫紀彭率領下,分別由澳門以北的前山出發,配合香山縣城一帶民團改編成的“香軍”,進攻廣州西關一帶。林警魂,綽號林銷魂,加入同盟會之前為香山縣前山一帶之大盜,是閩潮籍疍民出身。先是在惠州沿海失手殺死敲詐勒索之清廷官兵,後逃至香山,又劫殺唐家灣保安團練一家,遂拉起隊伍成為橫行香山、澳門的大盜。清末時,他在望廈北面的永安圍開設一家“安生攤館”,成為該土匪集團在澳門的安生窩點。金豐居士:《永安圍“安生攤館”》,載《訊報》2007年3月10日。鄭彼岸等:《香山起義回憶》,載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辛亥革命回憶錄》第2冊,第340頁。馮自由:《革命逸史》第4集《澳門華僑與革命運動》,第75頁。
辛亥革命期間一次較有影響的起義行動。澳門同盟會成立後,就全力以赴準備策動香山起義,新任主盟人林君復與莫紀彭、何振、鄭仲超等負責策動駐在前山的新軍,鄭彼岸等負責策動駐在香山縣城的防營、團練。駐守前山的新軍約有2000餘人,他們參加過1910年的廣州起義,軍官中很多人有革命思想,其中營長任鶴年尤為激進。澳門同盟會員利用同學關係與任鶴年等人聯絡,很快控制了這支軍隊。香山縣城駐有副將馬德新率領的防營,鄭雨初、黃龍彰率領的團練,王作標率領的縣署親兵。經澳門同盟會員的活動,鄭雨初、黃龍彰、王作標先後入會,從而使同盟會又控制了團練和縣署親兵。他們還派人聯絡各鄉村志士和綠林,約好一起起事。起義的籌餉工作由同盟會澳門支部機關負責人林警魂擔任,他從港澳商人、海外僑胞中募集了部份活動費用,其中澳門富家子弟、同盟會會員提供了相當的經費。經過周密準備,1911年11月2日,香山起義在香山縣(今中山市)小欖爆發。11月5日,前山的新軍與縣城的團勇親兵同時起義,並於當天光復香山縣城。隨後,以前山新軍為主體的香山起義軍改編為“香軍”,進駐廣州西關。不久,香軍編入廣東北伐軍,進抵江蘇前線。同時,不少澳門女同盟會員,如許劍魂、陳秉卿、梁國體、嚴淑姬、梁荃芳、梁雪君等,也參加廣東女子北伐附隊,經南京一直進抵徐州前線。
更多
使用说明
检视全站索引
“AND”,为缩小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交集”;
“OR”, 为扩大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联集”;
“NOT”,为排除不相关的检索范围 ,“AND NOT”表示第二个搜索项,在检索范围将被排除。
已经有澳门记忆帐号了? 登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