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亚太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在第四十六届世界遗产大会举办期间,揭晓2024年《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奖》获奖名单,“澳门记忆”获“卓越之星奖”。
“澳门记忆”推出“浮光百年 承载辉煌──新马路街区图片征集”,联乘新马路街区内的多个商户,诚邀市民分享有关新马路的老照片和相关回忆,征集期由即日至2024年9月30日。
有奖问答游戏的得奖结果出炉!每位得奖者可获珍藏版古地图澳门通乙张。澳门记忆团队已透过得奖者注册会员时登记之流动电话号码,以短讯形式发送得奖通知,再次感谢会员们的支持和参与!
>>立即查看得奖名单
康熙五十年(1711年2月17日-1712年2月6日)10月9日,由于康熙帝的禁教,各地代牧及传教士流落异方,再加上葡萄牙国王很不满意传信部在北京、南京、澳门三大教区外另设九个宗座代牧区的举措,遂授意海外部派专使侯爵罗德里格·梅内泽斯(D.Rodrigo de Sá.e Menezes)赴罗马磋商;11月3日,葡王上书教宗,向教宗建议,在中国设三个教区,即福建教区、武昌教区与西安教区,分治九宗座代牧区的领域。11月20日,海外部呈献三个新教区主教人选名单。传信部素怨葡国扰乱中国教会的行政,葡王也不履行关于北京、南京两教区的条约,不修盖教堂,又不补助经费,故对葡王的建议拒不接纳。教宗格勒孟十一世采纳传信部意见,婉拒葡王的请求。
康熙五十年(1711年2月17日-1712年2月6日)10月9日,由于康熙帝的禁教,各地代牧及传教士流落异方,再加上葡萄牙国王很不满意传信部在北京、南京、澳门三大教区外另设九个宗座代牧区的举措,遂授意海外部派专使侯爵罗德里格.梅内泽斯(D. Rodrigo de Sá. e Menezes)赴罗马磋商;11月3日,葡王上书教宗,向教宗建议,在中国设三个教区,即福建教区、武昌教区与西安教区,分治九宗座代牧区的领域。11月20日,海外部呈献三个新教区主教人选名单。传信部素怨葡国扰乱中国教会的行政,葡王也不履行关于北京、南京两教区的条约,不修盖教堂,又不补助经费,故对葡王的建议拒不接纳。教宗格勒孟十一世采纳传信部意见,婉拒葡王的请求。门萨尔特(G. Mensart):《康熙间我国圣统制度之建立》,载罗光编:《天主教在华传教史集》,第291—292页;罗光:《中国天主教历代分区沿革史》,载《天主教在华传教史集》,第303页。
乾隆八年(1743年1月26日-1744年2月12日)7月29日,在北京宫中工作的西洋人索智能告假抵达澳门料理家事。先是,1740年12月19日教宗批准索智能为北京教区主教,在北京的索智能两年后才得到消息,至本年才告假南行准备到澳门参加祝圣礼。祝圣礼11月3日在澳门举行。《清中前期西洋天主教在华活动档案史料》第1册《广州将军策楞为遣员伴送入京效力西洋人庞进仁等三人事致内务府咨》,第74页;荣振华:《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补编》,第644—645页。高龙肇(A.M.Colombel)的《江南传教史》第2部分第733页称索智能是在福建由白多禄主教祝圣和费赖之的《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第728页称索智能1741年祝圣,均误。
1839年(清道光十九年)2月,林则徐在广州创立的翻译房出版《澳门消息报》,用汉语报道外国人在华活动动态。每月还将发过的文章分类汇总在《澳门月报》上。3月9日,澳门议事会颁布法令,禁止在澳门收存、吸食鸦片,严禁各国居民向卷入鸦片买卖的中国人提供庇护。3月22日,义律请求澳门总督对英国侨民提供保护。边度(Adrião da Silveiro Pinto)总督接受了请求,但申明所有卷入鸦片交易纠纷的英国人不在此列。4月1日,前山寨守官致函澳门检察官利马(José Baptista de Miranda e Lima),转达钦差大臣要澳门交出所有鸦片的命令。4月27日,前山寨守官致函澳门检察官,命令在3日内必须交出所有藏于葡萄牙居民家中的鸦片,否则将封闭澳门进出通道。5月24日,英驻华贸易监督义律(Charles Elliot)上尉和英国商人离开广州前往澳门。8月26日,由于澳葡政府在中英交恶中宣布中立,在澳门居住的所有英国人,在义律的劝说下,离开澳门前往香港。9月3日,钦差大臣林则徐访问澳门。在莲峰庙召见澳门葡萄牙官员,勒令私藏鸦片者一律在限期内上缴,否则严惩不贷。9月12日,义律请求边度总督允许英国商人到澳门避难,并建议将澳门外港作为英国人贸易中心。边度总督拒绝了上述建议。11月3日,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12月6日,清朝官府下令禁止英国人在澳门逗留。
咸丰八年(1858年2月14日─1859年2月2日)11月3日,澳督吉马良士下令执行海外暨海事训令,将此前一直隶属议事公局主办的议事公局小学与圣若瑟神学院合并,并授权总督办理,但用于办学的基金和善款仍由议事公局负责,每年存在怡和洋行的9000西班牙银元5%的利息共450西班牙银元则直接交给修道院院长。后者每年向政府报告一次基金收益的使用情况。但前提是要保证教育、教学的必需开支。校长亦对此承担责任。他还要给澳门青年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帮助他们掌握经商、航海的技能。Manuel Teixeira, A Educação em Macau, pp. 43—44;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9世纪》,第133页。
《知新报》第一百零四期刊登《邓壮节公赞并序》、《变易国民脑质论》、《日人创立调查支那会》、《暗分中国》等文章。《知新报》于1897年2月22日(清光绪二十三年正月二十一日)创刊,由康有为筹划出版、梁启超兼理笔政、何廷光(字穗田)出资、康广仁则负责具体运作创办,该报于维新运动时期所创办,为维新派在华南地区的重要刊物。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的百日维新失败后,《知新报》仍继续出版。1899年7月20日,康有为在加拿大创立保救大清皇帝会后,更将《知新报》与《清议报》定为会报。《知新报》原按上海《时务报》模式创办,初拟为《广时务报》。及后经梁启超斟酌后,才定名《知新报》,报头使用篆书。其办报宗旨,正如其创刊文章的「知新报缘起」指出:「不慧于目,不聪于耳,不敏于口,曰盲、聋、哑,是谓三病」而「报者,天下之枢铃,万民之喉舌也,得之则通,通之则明,明之则勇,勇之则强,强则政举而国立,敬修而民智。」《知新报》是澳门第二份中文报纸,翻译不少西文报刊,录英、俄、德、法、美、日等各国大事,同时远销海外旧金山、悉尼、安南、新加坡等地。设社址于澳门南湾大井头四号,其后在1900年11月22日(清光绪二十六年十月初一)出版的第129期有迁馆告白:从大井头四号移寓至门牌十九号。初为5日刊,自1897年5月31日(清光绪二十三年五月初一)的出版的第20册起,改为旬刊 (十日刊),篇幅较前增加一倍;又至1900年2月14日(清光绪二十六年正月十五日)出版的第112册开始,再改为半月刊,每期约60余页,册装。目前所收集的最后一期是1901年2月3日(清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五日)出版的第134册,是否仍有后续出版的刊册,有待进一步研究。本会感谢中山大学图书馆的支持,合作将该馆珍藏的共134册《知新报》原件进行电子化,得以在此平台与公众分享。此外,本会为每期之目录加设链结功能,以便各方读者阅读使用。《知新报》主要撰述和译者如下:撰述:何树龄、韩文举、梁启超、徐勤、刘桢麟、王觉任、陈继俨、欧榘甲、康广仁、黎祖健、麦孟华、林旭、孔昭炎、康有为 英译:周灵生、卢其昌、陈焯如、甘若云葡译:宋次生德译:沙士日译:唐振超、山本正义、康同薇
1909年(清宣统元年)2月,中、葡双方决定查勘澳门界址。3月8日,香山县成立“勘界维持会”,广州随即成立“广东勘界维持总会”。7月15日,中、葡双方代表在香港举行划界谈判。11月14日,谈判失败。3月15日,澳门商会注册成立。4月21日,桑德男爵(Barão de Sande)以特使身份抵达北京,参加光绪皇帝葬礼。9月1日,法国公民阿维尔农(Avernon)与澳葡政府签订澳门博彩专营合约草案。10月8日,澳门几条主要街道上开始设置邮筒。11月3日,经过4个月的谈判后,葡方钦差大臣马楂度(Joaquim José Machado)将军及中国钦差大臣高而谦中止澳门勘界会议。葡方钦差大臣提出将此问题提交仲裁。11月29日,葡萄牙颁布澳门《华人风俗习惯法典》。12月4日,澳门及氹仔之间铺设海底电缆。澳门勘界会议在京重开。
更多
使用说明
检视全站索引
“AND”,为缩小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交集”;
“OR”, 为扩大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联集”;
“NOT”,为排除不相关的检索范围 ,“AND NOT”表示第二个搜索项,在检索范围将被排除。
已经有澳门记忆帐号了? 登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