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澳门记忆”文史网的服务条款经已更新,请点击查阅更新后之内容,继续使用即表示同意。如有疑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亚太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在第四十六届世界遗产大会举办期间,揭晓2024年《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奖》获奖名单,“澳门记忆”获“卓越之星奖”。

更多

“澳门记忆”推出“浮光百年 承载辉煌──新马路街区图片征集”,联乘新马路街区内的多个商户,诚邀市民分享有关新马路的老照片和相关回忆,征集期由即日至2024年9月30日。

更多

有奖问答游戏的得奖结果出炉!每位得奖者可获珍藏版古地图澳门通乙张。澳门记忆团队已透过得奖者注册会员时登记之流动电话号码,以短讯形式发送得奖通知,再次感谢会员们的支持和参与!

>>立即查看得奖名单

更多

当年今日
历史上的
1522

嘉靖元年(1522年1月28日─1523年1月16日)8月7日,末儿丁•多•灭儿船队驶入东涌港,杜阿尔特•科埃略因与华人结仇,他的船未入港,而在该港外约7里格处停泊。当时广东政府发布命令,不准华人与葡人接触,中国战船一旦遇上悬挂葡萄牙旗帜的船只,即将其击毁。末儿丁•多•灭儿虽然在马六甲已经知道中国对东涌港的葡萄牙人发动了战争,有葡萄牙人被杀的情况,但他对这些消息始终认为是真假参半。因此,他入泊东涌之后,还派人捎信给广州官员,希望与中方议和通商。当时升任广东按察使的汪鋐不仅不允许议和,还下命令新任海道副使胡琏率军准备出击葡萄牙人。胡琏则以“新来乍到,不知旧情”为由,而托病不出。

1522

嘉靖元年(1522年1月28日─1523年1月16日)8月7日,末儿丁•多•灭儿船队驶入东涌港,杜阿尔特•科埃略因与华人结仇,他的船未入港,而在该港外约7里格处停泊。当时广东政府发布命令,不准华人与葡人接触,中国战船一旦遇上悬挂葡萄牙旗帜的船只,即将其击毁。末儿丁•多•灭儿虽然在马六甲已经知道中国对东涌港的葡萄牙人发动了战争,有葡萄牙人被杀的情况,但他对这些消息始终认为是真假参半。因此,他入泊东涌之后,还派人捎信给广州官员,希望与中方议和通商。当时升任广东按察使的汪鋐不仅不允许议和,还下命令新任海道副使胡琏率军准备出击葡萄牙人。胡琏则以“新来乍到,不知旧情”为由,而托病不出。《末儿丁•甫思•多•灭儿致函国王汇报中国之行情况》,葡萄牙国家档案馆,编年档1-30-40;卡尔沃:《广州葡囚信》,第102─104页及汪梅鼎:《(嘉靖)海州直隶州志》卷23《胡琏传》;汤开建、张中鹏:《胡琏其人与西草湾之战》,载《澳门历史研究》第5期,2006年。

1548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2月10日─1549年1月28日)8月7日,有海盗船26艘与葡萄牙船合䑸共40余艘,人数千余,至福宁州黄崎等澳劫掠民财。明军迎战,擒夷贼呵哩、唵陀尼寺、呵哩低寺等18人,斩杀夷贼4人,获番妇3人。又获盗贼陈本荣等59人,焚毁彭亨国大船1艘,哨马船2艘,佛郎机中船1艘。同时,又有葡萄牙船3艘由广东入海门屿中湾泊,华人林尧洞等送物接济,被明军抓捕13人。葡船遂退泊浯屿。23日,李希贤督兵船进袭,被佛郎机铳击中,死伤15人。24日,葡船移入破灶洋。

1548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2月10日─1549年1月28日)8月7日,有海盗船26艘与葡萄牙船合䑸共40余艘,人数千余,至福宁州黄崎等澳劫掠民财。明军迎战,擒夷贼呵哩、唵陀尼寺、呵哩低寺等18人,斩杀夷贼4人,获番妇3人。又获盗贼陈本荣等59人,焚毁彭亨国大船1艘,哨马船2艘,佛郎机中船1艘。同时,又有葡萄牙船3艘由广东入海门屿中湾泊,华人林尧洞等送物接济,被明军抓捕13人。葡船遂退泊浯屿。23日,李希贤督兵船进袭,被佛郎机铳击中,死伤15人。24日,葡船移入破灶洋。朱纨:《甓余杂集》卷3《海洋报捷事》。

1581

1581年(明万历九年),8月7日,意大利籍天主教士利玛窦(Mateu Ricci)抵澳,准备入内地传教。

1582

万历十年(1582年1月24日─1583年1月23日)8月7日,应范礼安神父的要求,耶稣会士利玛窦、巴范济(Francesco Pasio)等8人于7月3日从马六甲动身,于本日抵达澳门,同船来澳者还有耶稣会著名画家尼阁老•乔万尼神父。值得注意的是,利玛窦来澳门不久,即在他的意大利文本日记中记录了澳门的妈阁庙,其文称:那里敬奉一座庙宇(Pagoda),叫Ama。因此,称此地为Amacao,在澳门的语言中,意即“阿妈港”。

1582

万历十年(1582年1月24日─1583年1月23日)8月7日,应范礼安神父的要求,耶稣会士利玛窦、巴范济(Francesco Pasio)等8人于7月3日从马六甲动身,于本日抵达澳门,同船来澳者还有耶稣会著名画家尼阁老•乔万尼神父。值得注意的是,利玛窦来澳门不久,即在他的意大利文本日记中记录了澳门的妈阁庙,其文称:那里敬奉一座庙宇(Pagoda),叫Ama。因此,称此地为Amacao,在澳门的语言中,意即“阿妈港”。《利玛窦书信集》下册附录了《罗明坚神父致麦尔古里亚诺神父书》,第439页;荣振华:《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补编》,第142—143页。《利玛窦中国札记》均将Pagoda一词译为“雕像”或“偶像”。金国平据意大利原文译作“庙宇”,并称:意大利文中的Pagoda仅作“庙宇”解,无他义。《利玛窦全集》,第1卷,第151—152页。此句十分关键,特将原文转录备查:“…dove era venerate una pagoda, che chiamano Ama, Per questo chiamavano quel luogo Amacao, che vuol dire in nostra lingual Seno de Ama.”德礼贤注释如下:“… dove era venerate una pagoda, che chiamano Ama[阿妈]. Per questo chiamavano quel luogo Amacao[阿妈澳], che vuol dire in nostra lingua Seno de Area.”转引金国平、吴志良的《过十字门》,第78 页。

1604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1月31日─1605年2月17日)6月27日,荷兰船队在韦麻郎司令的指挥下从大泥(Patane)启航。7月25日航至广东附近之澳门,因警惕澳门葡人袭击,遂漂泊于附近海岸。他们要求到广州互市,由于葡萄牙人对广东的影响,要求被拒绝。28日,海上飓风骤起,更无法在澳门靠岸,遂改变航向向东。于8月7日抵达澎湖,并派华人李锦返漳州,要求通商。福建当局得知韦麻郎占领澎湖后,遂让李锦返回,告知荷兰人撤出澎湖。开始荷兰人抗命不从,福建巡抚徐学聚下令总兵施德政与浯屿把总沈有容驱逐荷兰人。最后,在明廷的压力下,韦麻郎不得已于12月15日率船队撤离澎湖。

1604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1月31日─1605年2月17日)6月27日,荷兰船队在韦麻郎司令的指挥下从大泥(Patane)启航。7月25日航至广东附近之澳门,因警惕澳门葡人袭击,遂漂泊于附近海岸。他们要求到广州互市,由于葡萄牙人对广东的影响,要求被拒绝。28日,海上飓风骤起,更无法在澳门靠岸,遂改变航向向东。于8月7日抵达澎湖,并派华人李锦返漳州,要求通商。福建当局得知韦麻郎占领澎湖后,遂让李锦返回,告知荷兰人撤出澎湖。开始荷兰人抗命不从,福建巡抚徐学聚下令总兵施德政与浯屿把总沈有容驱逐荷兰人。最后,在明廷的压力下,韦麻郎不得已于12月15日率船队撤离澎湖。韦麻郎:《航海日记》,转自廖汉臣:《韦麻郎入据澎湖考》,载《文献专刊》创刊号。

1619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2月14日─1620年2月3日)8月7日,因明军在萨尔浒之役惨败,几乎全军覆没,辽东形势危急。信奉天主教时任左春坊左赞善兼翰林院检讨的徐光启上疏,主张应立刻访求闽、广、浙、直等处精巧工匠以铸造大炮,不久,晋职詹事府少詹事兼河南道监察御史并管练兵事务的徐光启又上疏,应从广东“募送能造西洋大小神铳巧匠数十名,买解西洋大小诸色铳炮各数十具”,并称“福建监生伍继彩自言同乡有能造海洋极大铳炮者”,请求其“星夜前来,听候委用”。由于当时闽粤地区的冶铸技术冠于全国,故徐光启建议应访求南方巧匠至京仿制西洋大炮,并首次提出购买“西洋大小诸色铳炮”,当时能买到西洋铳炮的地方当非澳门莫属。[1] [1]徐光启:《徐光启集》卷3《练兵疏稿》1《辽左阽危已甚疏》及《恭承新命谨陈急切事宜疏》;黄一农:《欧洲沉船与明末传华的西洋大炮》,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5本,第3分册,2004年。

1619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2月14日─1620年2月3日)8月7日,因明军在萨尔浒之役惨败,几乎全军覆没,辽东形势危急。信奉天主教时任左春坊左赞善兼翰林院检讨的徐光启上疏,主张应立刻访求闽、广、浙、直等处精巧工匠以铸造大炮,不久,晋职詹事府少詹事兼河南道监察御史并管练兵事务的徐光启又上疏,应从广东“募送能造西洋大小神铳巧匠数十名,买解西洋大小诸色铳炮各数十具”,并称“福建监生伍继彩自言同乡有能造海洋极大铳炮者”,请求其“星夜前来,听候委用”。由于当时闽粤地区的冶铸技术冠于全国,故徐光启建议应访求南方巧匠至京仿制西洋大炮,并首次提出购买“西洋大小诸色铳炮”,当时能买到西洋铳炮的地方当非澳门莫属。[1] [1]徐光启:《徐光启集》卷3《练兵疏稿》1《辽左阽危已甚疏》及《恭承新命谨陈急切事宜疏》;黄一农:《欧洲沉船与明末传华的西洋大炮》,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5本,第3分册,2004年。

1642

崇祯十五年(1642年1月30日─1643年2月18日)7月20日,多明我会修道院与奥斯定会修道院的学生们上街游行庆祝,他们从岗顶一直走到大三巴广场,这些年轻人穿着华丽的衣服,在忏悔神父的激励下,情绪激昂。8月7日,耶稣会的学生载歌载舞表演了一场戴面具的独幕滑稽戏。

1642

崇祯十五年(1642年1月30日─1643年2月18日)7月20日,多明我会修道院与奥斯定会修道院的学生们上街游行庆祝,他们从岗顶一直走到大三巴广场,这些年轻人穿着华丽的衣服,在忏悔神父的激励下,情绪激昂。8月7日,耶稣会的学生载歌载舞表演了一场戴面具的独幕滑稽戏。Manuel Teixeira, Macau e a Sua Diocese, Vol. 3, p. 625.

1662

康熙元年(1662年2月7日-1663年2月7日)6月23日,荷兰东印度公司为了对郑成功攻占台湾进行报复,决定派出一支强大的舰队前往中国沿海,企图恢复他们在台湾地区失去的一切,用武力对付郑氏,并与清政府建立贸易关系。为此,组织12艘战船,配备756名水手、528名士兵及充足的武器弹药给养,并任命巴城第二高级商务员巴尔萨尔•包尔特(Balthasar Bort)为舰队司令。该舰队于8月7日抵达中国沿海,船上树有“助大清”字样旗帜。14日,抵达福州五虎门外。10月,靖南王耿精忠和福建总督李率泰从漳州赶回,表示荷兰人要求“协助大清国剿灭郑逆”之事,必须请示清廷,但荷兰人在福州居住到次年3月时,北京的谕旨仍不见下来,巴尔萨尔•包尔特决定率船队返回,并与闽安镇总兵韩尚亮约定“六月间再来”。荷兰方面同时提出要进攻澳门,但遭清朝政府严词拒绝。

1662

康熙元年(1662年2月7日-1663年2月7日)6月23日,荷兰东印度公司为了对郑成功攻占台湾进行报复,决定派出一支强大的舰队前往中国沿海,企图恢复他们在台湾地区失去的一切,用武力对付郑氏,并与清政府建立贸易关系。为此,荷方组织12艘战船,配备756名水手、528名士兵及充足的武器弹药给养,并任命巴城第二高级商务员巴尔萨尔•包尔特(Balthasar Bort)为舰队司令。该舰队于8月7日抵达中国沿海,船上树有“助大清”字样旗帜。14日,抵达福州五虎门外。10月,靖南王耿精忠和福建总督李率泰从漳州赶回,表示荷兰人要求“协助大清国剿灭郑逆”之事,必须请示清廷,但荷兰人在福州居住到次年3月时,北京的谕旨仍不见下来,巴尔萨尔•包尔特决定率船队返回,并与闽安镇总兵韩尚亮约定“六月间再来”。荷兰方面同时提出要进攻澳门,但遭清朝政府严词拒绝。 满文档:《礼部尚书沙澄等为赏赐荷兰船兵事题本》称这支舰队的负责人为“荷兰国出海王苗焦沙乌”,转引安双成:《康熙初年荷兰船队来华贸易史料》,载《历史档案》2006年第7期。 程绍刚译:《荷兰人在福尔摩沙:1624-1662》,第562-565页;《靖南王耿继茂等为报荷兰船助攻金门等处情形事题本》,转引安双成:《康熙初年荷兰船队来华贸易史料》,载《历史档案》2006年第7期。 卫思韩(John E. Wills):《1662-1690年期间清朝与荷兰的关系》,载《中国史研究动态》第9期,1985年。

1666

康熙五年(1666年2月4日-1667年1月23日)8月7日,小佩德罗•马克斯(Pedro Marqués Júnior)、罗迪我(Baltasar-Diogo de Rocha)、曼努埃尔•雷依斯(Manuel dos Reis)3位神父从暹罗乘船到达澳门。小佩德罗•马克斯是生于长崎的日葡混血儿,罗迪我与曼努埃尔•雷依斯都是葡萄牙人。

1666

康熙五年(1666年2月4日-1667年1月23日)8月7日,小佩德罗•马克斯(Pedro Marqués Júnior)、罗迪我(Baltasar-Diogo de Rocha)、曼努埃尔•雷依斯(Manuel dos Reis)3位神父从暹罗乘船到达澳门。小佩德罗•马克斯是生于长崎的日葡混血儿,罗迪我与曼努埃尔•雷依斯都是葡萄牙人。 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6—18世纪》,第55—56页。

1700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2月19日-1701年2月7日)7月17日,澳门议事会因“圣安东尼奥”号船长加斯巴•法兰古(Gaspar Francisco da Silva)在与议事会交涉中“言辞难听,并带有侮辱性”,故将其送往妈阁炮台关押,后由议事会一名代表前往解决。8月7日,加斯巴•法兰古获释。

1700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2月19日-1701年2月7日)7月17日,澳门议事会因“圣安东尼奥”号船长加斯巴•法兰古(Gaspar Francisco da Silva)在与议事会交涉中“言辞难听,并带有侮辱性”,故将其送往妈阁炮台关押,后由议事会一名代表前往解决。8月7日,加斯巴•法兰古获释。Manuel Teixeira, Macau no Séc. XVII, p.8.

1703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2月16日-1704年2月4日)8月7日,葡印总督派两艘船即“白雪圣母”号和“快乐圣母•圣安东尼奥(Nossa Senhora dos Prazeres e S.António)”号抵达澳门,其中由海军少校特谢拉·皮尼奥(Luís Teixeira de Pinho)指挥的“白雪圣母”号前往帝汶,载去240名士兵支援帝汶总督对土著人的战争,另一艘船则由澳门总督施基拿派往果阿。

1703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2月16日-1704年2月4日)8月7日,葡印总督派两艘船即“白雪圣母”号和“快乐圣母•圣安东尼奥(Nossa Senhora dos Prazeres e S.António)”号抵达澳门,其中由海军少校特谢拉·皮尼奥(Luís Teixeira de Pinho)指挥的“白雪圣母”号前往帝汶,载去240名士兵支援帝汶总督对土著人的战争,另一艘船则由澳门总督施基拿派往果阿。Arquivos de Macau,3a série, Vol.2, p.79; Manuel Teixeira, Macau no Séc. XVII, p.27.

1704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2月5日-1705年1月24日)8月7日,英国东印度公司3艘商船即“斯特雷塞姆(Stretham)”号、“肯特(Kent)”号及“伊顿(Eaton)”号到达澳门,“斯特雷塞姆”号大班布鲁斯特(Brewster)和“肯特”号大班爱德华•赫里斯(Edward Herris)去广州商讨丈量船只之事,并请来了粤海关监督官员和行商黎安官前来对船进行丈量。当时粤海关官员提出交纳船钞1500两,经过讨价还价,最后同意只需900两。18日,布鲁斯特将船驶进黄埔进行贸易。“斯特雷塞姆”号从马德拉斯塔往中国的途中,运了一些鸦片到亚齐出卖,每巴赫(bahar)售银220两,截至此时,尚无鸦片运到中国的记载

1704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2月5日-1705年1月24日)8月7日,英国东印度公司3艘商船即“斯特雷塞姆(Stretham)”号、“肯特(Kent)”号及“伊顿(Eaton)”号到达澳门,“斯特雷塞姆”号大班布鲁斯特(Brewster)和“肯特”号大班爱德华•赫里斯(Edward Herris)去广州商讨丈量船只之事,并请来了粤海关监督官员和行商黎安官前来对船进行丈量。当时粤海关官员提出交纳船钞1500两,经过讨价还价,最后同意只需900两。18日,布鲁斯特将船驶进黄埔进行贸易。“斯特雷塞姆”号从马德拉斯塔往中国的途中,运了一些鸦片到亚齐出卖,每巴赫(bahar)售银220两。截至此时,尚无鸦片运到中国的记载。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1卷,第133—134页。

1722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2月16日-1723年2月4日)8月7日,方济各会会士、南京主教热苏斯•若泽(Manuel de Jesus Maria José)乘“圣安娜”号船抵达澳门。他首先进行的工作之一是让他的总会长曼努埃尔•沙伽斯(Manuel das Chagas)修士访问教区;然而,由于同年12月20日康熙皇帝逝世,新皇帝下令禁教,此事未果。

1722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2月16日-1723年2月4日)8月7日,方济各会会士、南京主教热苏斯.若泽(Manuel de Jesus Maria José)乘“圣安娜”号船抵达澳门。他首先进行的工作之一是让他的总会长曼努埃尔.沙伽斯(Manuel das Chagas)修士访问教区;然而,由于同年12月20日康熙皇帝逝世,新皇帝下令禁教,此事未果。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6—18世纪》,第105页。

1724

雍正二年(1724年1月26日-1725年2月12日)7月21日,英国东印度公司“麦士里菲尔德(Macclesfield)”号抵达澳门;30日,大班与秀官签订生丝、丝织品及茶叶合约。8月7日,签订大部分粗货合约。同时,亦将他们运来的毛织品售给秀官。合约签订后,“麦士里菲尔德”号驶入黄埔。因康熙皇帝的逝世,东印度公司董事部担心中国会出现混乱,故只派1艘船来广州,广州管理会成员由皮特(G.M.Pitt)、理查德•尼科尔森(Richard Nicholson)及罗伯特•哈德森(Capt.Robert Hudson)船长3人组成。

1724

雍正二年(1724年1月26日-1725年2月12日)7月21日,英国东印度公司“麦士里菲尔德(Macclesfield)”号抵达澳门;30日,大班与秀官签订生丝、丝织品及茶叶合约。8月7日,签订大部分粗货合约。同时,亦将他们运来的毛织品售给秀官。合约签订后,“麦士里菲尔德”号驶入黄埔。因康熙皇帝逝世,东印度公司董事部担心中国会出现混乱,故只派1艘船来广州,广州管理会成员由皮特(G. M. Pitt)、理查德.尼科尔森(Richard Nicholson)及罗伯特.哈德森(Capt. Robert Hudson)船长3人组成。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1卷,第177—180页。

1727

雍正五年(1727年1月22日-1728年2月9日)8月7日,葡国王谴责澳门议事会罔顾国王命令,行事专制,“将一些市民驱逐到英国人、荷兰人和西班牙人的土地上”。1727年议事会专职官员有:弗朗西斯科•多乌特尔、科雷亚•莫塔(João Correia da Mota)、阿布雷乌•桑帕约(José de Abréu de Sampaio)、若瑟•西尔维拉(José da Silveira)和奥利维拉•帕依瓦(António de Oliveira Paiva)。

1727

雍正五年(1727年1月22日-1728年2月9日)8月7日,葡国王谴责澳门议事会罔顾国王命令,行事专制,“将一些市民驱逐到英国人、荷兰人和西班牙人的土地上”。1727年议事会专职官员有:弗朗西斯科.多乌特尔、科雷亚.莫塔(João Correia da Mota)、阿布雷乌.桑帕约(José de Abréu de Sampaio)、若瑟.西尔维拉(José da Silveira)和奥利维拉.帕依瓦(António de Oliveira Paiva)。 Manuel Teixeira, Macau no Séc. XVIII, p.292.

1738

乾隆三年(1738年2月19日-1739年2月7日)8月5日,德国籍耶稣会士鲍友管(Antoine Gogeisl)神父、魏继晋(Florian Bahr)神父和奥地利籍耶稣会士刘松龄(Augustin de Hallerstein)、南怀仁(Godefroid-Xavier de Limbeckhoven)及席伯尔神父乘“圣安娜”船抵达澳门。7日,法国籍耶稣会士嘉类思(Louis du Gad)神父、王致诚(又译王之臣,Jean-Denis Attiret)修士及杨自新(Gilles Thébault)修士抵达澳门。刘松龄、鲍友管能知天文历法,魏继晋能知律吕之学,王致诚善画喜容人物,杨自新能于钟表。10月,内务府将以上五人姓名交与广东督抚,令其派人伴送进京。

1738

乾隆三年(1738年2月19日-1739年2月7日)8月5日,德国籍耶稣会士鲍友管(Antoine Gogeisl)神父、魏继晋(Florian Bahr)神父和奥地利籍耶稣会士刘松龄(Augustin de Hallerstein)、南怀仁(Godefroid-Xavier de Limbeckhoven)及席伯尔神父乘“圣安娜”船抵达澳门。7日,法国籍耶稣会士嘉类思(Louis du Gad)神父、王致诚(又译王之臣,Jean-Denis Attiret)修士及杨自新(Gilles Thébault)修士抵达澳门。刘松龄、鲍友管能知天文历法,魏继晋能知律吕之学,王致诚善画喜容人物,杨自新能于钟表。10月,内务府将以上五人姓名交与广东督抚,令其派人伴送进京。吴旻、韩琦编校:《欧洲所藏雍正乾隆朝天主教文献汇编》26《西洋人徐懋德等奏报新到澳门之刘松龄等有技艺西洋人》,第58页;费赖之:《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第775、778、792、811、820、826页。唯席伯尔为何人?待考。费赖之书及荣振华书均称三位法国教士同抵中国,未言他们至澳门。但《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第4卷第287页王致诚的信称他们至澳门。

1746

乾隆十一年(1746年1月22日-1747年2月8日)8月7日,两广总督李侍尧下令禁止欧洲妇女在广州居住。此项禁令早已发布过,为的是不让欧洲商人在广州定居,妇女们应当留在澳门。[1]张甄陶亦言:“向来各番从无带人口入内地之例,近年乃有一二番舶将妇女载入内地。经前制宪行司查议,许其寄搭澳门居住,回船仍载出口。”[2] [1]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6—18世纪》,第135页。 [2]张甄陶:《制驭澳夷论》,载王锡祺辑:《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9帙。

1746

乾隆十一年(1746年1月22日-1747年2月8日)8月7日,两广总督李侍尧下令禁止欧洲妇女在广州居住。此项禁令早已发布过,为的是不让欧洲商人在广州定居,妇女们应当留在澳门。张甄陶亦言:“向来各番从无带人口入内地之例,近年乃有一二番舶将妇女载入内地。经前制宪行司查议,许其寄搭澳门居住,回船仍载出口。”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6—18世纪》,第135页。 张甄陶:《制驭澳夷论》,载王锡祺辑:《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9帙。

1783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2月2日─1784年1月21日)8月7日,澳门议事会被迫将一名葡萄牙士兵枪决,广州政府派来几名官员监刑。按例这种罪行是可以处以绞刑的,但广东巡抚不准用绞刑。这名葡萄牙士兵是在几个月前用刺刀刺死了一名中国人,澳门葡人用尽办法拯救,却是徒劳。

1783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2月2日─1784年1月21日)8月7日,澳门议事会被迫将一名葡萄牙士兵枪决,广州政府派来几名官员监刑。按例这种罪行是可以处以绞刑的,但广东巡抚不准用绞刑。这名葡萄牙士兵是在几个月前用刺刀刺死了一名中国人,澳门葡人用尽办法拯救,却是徒劳。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2卷,第408页。

1812

嘉庆十七年(1812年2月13日─1813年1月31日)8月7日,华工石保致函澳门铺户南兄等,叙述在巴西种茶生活情形。华工亚腾等亦曾致信澳门铺户南兄,叙述在巴西王家花园种茶情形并托带茶种及制茶工具。先是,第一批茶种和种茶的中国移民从澳门一起被送到巴西里约热内卢的王家花园。通过澳门市政议员拉法尔·阿尔梅达的帮助,从印度洋法属岛屿取得的第一批外国植物,于1809年运到里约热内卢。1811年3月1日,摄政王唐·若奥颁发特许令,建立里约热内卢植物园。1812年,拉法尔又从澳门寄出了茶种。来自澳门的第一批茶种和种茶的中国移民一同被送到植物园。1817年,德国人斯皮克斯(Spix)和马修斯(Maturius)到达里约热内卢,参观了植物园。后来在其《巴西游记》中称:“园中主要种植中国茶树。目前有6000株茶树,这里种植、采摘和烘焙茶叶的方法与中国的完全一样。葡萄牙政府特别重视种茶。中国每年向英国出口的茶叶价值达3000万雷阿尔。前部长利尼雷亚斯伯爵命人从中国找来数百名中国种植者,据说这些人是来自中国内地,种茶经验丰富。”里约热内卢另一处有中国人种茶的地方是圣克鲁斯皇家农场,为葡国宫廷的夏宫。许多华工被送到这里。

1812

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2月13日─1813年1月31日)8月7日,华工石保致函澳门铺户南兄等,叙述在巴西种茶生活情形。华工亚腾等亦曾致信澳门铺户南兄,叙述在巴西王家花园种茶情形并托带茶种及制茶工具。先是,第一批茶种和种茶的中国移民从澳门一起被送到巴西里约热内卢的王家花园。通过澳门市政议员拉法尔·阿尔梅达的帮助,从印度洋法属岛屿取得的第一批外国植物,于1809年运到里约热内卢。1811年3月1日,摄政王唐·若奥颁发特许令,建立里约热内卢植物园。1812年,拉法尔又从澳门寄出了茶种。来自澳门的第一批茶种和种茶的中国移民一同被送到植物园。1817年,德国人斯皮克斯(Spix)和马修斯(Maturius)到达里约热内卢,参观了植物园。后来在其《巴西游记》中称:“园中主要种植中国茶树。目前有6000株茶树,这里种植、采摘和烘焙茶叶的方法与中国的完全一样。葡萄牙政府特别重视种茶。中国每年向英国出口的茶叶价值达3000万雷阿尔。前部长利尼雷亚斯伯爵命人从中国找来数百名中国种植者,据说这些人是来自中国内地,种茶经验丰富。”里约热内卢另一处有中国人种茶的地方是圣克鲁斯皇家农场,为葡国宫廷的夏宫。许多华工被送到这里。《清代澳门中文档案汇编》上册《华工亚腾等致澳门铺户南兄叙述在巴西王家花园种茶情形并托带茶种及制茶工具书信》,第123页。莫拉:《l9世纪上半叶澳门与巴西的关系》,载《文化杂志》第22期,1995年;据J.C.Fletcher and D.P.Kidder, Brazil and the Brazilians, 第418—419页称,1810年,葡萄牙人从澳门运载几百名种茶华工到巴西,后因天气酷热而全部死光。这一记录是否属实,与其他文献相悖。

1830

1830年(清道光十年)8月7日,广州知府发布告示,命令所有来华的女人一律要在澳门上岸,不得进入广州居住。10月10日,香山县令发布公告,禁止妓女在私宅、棚屋和花船上卖淫。

1838

道光十八年(1838年1月26日─1839年2月13日)8月7日,已去世的澳门巨富俾利喇之幼女玛丽亚•俾利喇(D. Maria Arm Josefa Pereira)与澳门出生世家马葵士家族的劳伦索•马葵士(Lourenço Caetano Cortela Marques)在花王堂结婚。玛丽亚•俾利喇,1825年4月21日生于大堂,精通法文、德文和义大利文,在音乐和文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她热衷于教区事业,由于她继承了其父的大量遗产,她经常以其财富帮助穷人,被公认为澳门的大善人。1901年8月23日逝世。

1838

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1月26日─1839年2月13日)8月7日,已去世的澳门巨富俾利喇之幼女玛丽亚•俾利喇(D. Maria Arm Josefa Pereira)与澳门出生世家马葵士家族的劳伦索•马葵士(Lourenço Caetano Cortela Marques)在花王堂结婚。玛丽亚•俾利喇,1825年4月21日生于大堂,精通法文、德文和义大利文,在音乐和文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她热衷于教区事业,由于她继承了其父的大量遗产,她经常以其财富帮助穷人,被公认为澳门的大善人。1901年8月23日逝世。Jorge Forjaz, Famílias Macaenses, Vol. 2, p. 988.

1854

咸丰四年(1854年1月29日─1855年2月16日)8月7日,托马斯‧雷斯利(Thomaz C. Leslie)被任命为葡萄牙驻广州副领事。以在若翰‧邓特领事缺席情况下处理相关事务。

1854

咸丰四年(1854年1月29日─1855年2月16日)8月7日,托马斯‧雷斯利(Thomaz C. Leslie)被任命为葡萄牙驻广州副领事。以在若翰‧邓特领事缺席情况下处理相关事务。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9世纪》,第119页。

1873

同治十二年(1873年1月29日─1874年2月16日)4月5日,《公正报》(O Imparcial)出版发行。其主要编辑及撰稿人员有律师小若阿金.巴士度(António Joaquim Bastos Jr. )、小梅洛、维森特.保禄(Dr. Vicente de Paulo)和萨拉维齐.皮特(Vicente de Paulo Salawitchy Pitter)。该报的主要撰稿人均为澳门社会名流,故该报又称为当地上流社会人士交流的园地。该报于1880年8月7日停刊。[1] [1]Manuel Teixeira, A Imprensa Periódica Portuguesa no Extremo Oriente, pp. 46─47.

1873

同治十二年(1873年1月29日─1874年2月16日)4月5日,《公正报》(O Imparcial)出版发行。其主要编辑及撰稿人员有律师小若阿金.巴士度(António Joaquim Bastos Jr. )、小梅洛、维森特.保禄(Dr. Vicente de Paulo)和萨拉维齐.皮特(Vicente de Paulo Salawitchy Pitter)。该报的主要撰稿人均为澳门社会名流,故该报又称为当地上流社会人士交流的园地。该报于1880年8月7日停刊。Manuel Teixeira, A Imprensa Periódica Portuguesa no Extremo Oriente, pp. 46─47.

1886

光绪十二年(1886年2月4日─1887年1月23日)8月7日,任命高若瑟(Firmino José da Costa)担任澳门总督。

1886

光绪十二年(1886年2月4日─1887年1月23日)8月7日,任命高若瑟(Firmino José da Costa)担任澳门总督。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9世纪》,第246页。

1910

宣统二年(1910年2月10日─1911年1月29日)8月7日,葡萄牙1838吨重的“圣米格尔(S.Miguel)”号巡洋舰,在船长安东尼奥‧巴士度(António Ferreira Pinto Basto)的率领下进行环球航行时途经澳门。

1910

宣统二年(1910年2月10日─1911年1月29日)8月7日,葡萄牙1838吨重的“圣米格尔(S.Miguel)”号巡洋舰,在船长安东尼奥‧巴士度(António Ferreira Pinto Basto)的率领下进行环球航行时途经澳门。施白蒂:《澳门编年史:20世纪(1900—1949)》,第43页。

1912

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1912年12月31日)8月7日,因香港饱受长洲和大屿山周围海盗绑架勒索的折磨,英国政府派外务大臣哈利法克斯(Halifax)到澳门,与澳门政府协商中葡联合清剿海盗事宜,同时香港方面认为这些海盗的总部就在大横琴岛:“毫无疑问,澳门本身就是一个海盗出没之地-长洲事件中所使用的舢板就是在那里找到的,这一事证明了此言不虚-而且,中国人与葡萄牙人之间尚在争议的三座小岛,即湾仔、大横琴和小横琴,眼下处在两国政府都不管的状态,没有警察和军队把那些不受欢迎的家伙拒之门外,成了亡命之徒的一个便利而安全的庇护所。”而葡萄牙人并不愿意承认海盗的大本营即在大横琴岛,因为如果中国军队前往横琴岛征讨,葡萄牙人担心损害自己对这几座岛屿的主权。

1912

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1912年12月31日)8月7日,因香港饱受长洲和大屿山周围海盗绑架勒索的折磨,英国政府派外务大臣哈利法克斯(Halifax)到澳门,与澳门政府协商中葡联合清剿海盗事宜,同时香港方面认为这些海盗的总部就在大横琴岛:“毫无疑问,澳门本身就是一个海盗出没之地-长洲事件中所使用的舢板就是在那里找到的,这一事证明了此言不虚-而且,中国人与葡萄牙人之间尚在争议的三座小岛,即湾仔、大横琴和小横琴,眼下处在两国政府都不管的状态,没有警察和军队把那些不受欢迎的家伙拒之门外,成了亡命之徒的一个便利而安全的庇护所。”而葡萄牙人并不愿意承认海盗的大本营即在大横琴岛,因为如果中国军队前往横琴岛征讨,葡萄牙人担心损害自己对这几座岛屿的主权。英国档案局:CO129/392,1912年9月2日,转引自杰弗里.C. 冈恩:《澳门史:1557-1999》第5章,第130-131页。

1914

民国三年 (1914年1月1日─1914年12月31日)6月8日,文第士 (Manuel da Silva Mendes)大律师申请延长1913年1月17日批给的位于东望洋山石场的开采许可。他于1914年8月7日在该处租用30万平方米土地。

1914

民国三年 (1914年1月1日─1914年12月31日)6月8日,文第士 (Manuel da Silva Mendes)大律师申请延长1913年1月17日批给的位于东望洋山石场的开采许可。他于1914年8月7日在该处租用30万平方米土地。澳门历史档案馆藏民政管理档,第327号卷宗,第S-P号文件,转引自施白蒂:《澳门编年史:20世纪 (1900─1949)》,第77页。

1915

民国四年(1915年1月1日─1915年12月31日)10月9日,军医若奥.阿拉乌热(João Machado de Araújo)少校申请在横琴岛舵尾之白沙林处设立一所麻风院。此申请后由1916年8月7日第166A号训令执行。

1915

民国四年(1915年1月1日─1915年12月31日)10月9日,军医若奥.阿拉乌热(João Machado de Araújo)少校申请在横琴岛舵尾之白沙林处设立一所麻风院。此申请后由1916年8月7日第166A号训令执行。澳门历史档案馆藏民政管理档,第230号卷宗,第S-L号文件,转引自施白蒂:《澳门编年史:20世纪(1900─1949)》,第86页。

1918

民国七年(1918年1月1日-1918年12月31日)8月7日,多明戈斯.格列高里(Domingos Gregório)出任氹仔及路环区统领及政务厅厅长,直至1919年1月2日。

1918

民国七年(1918年1月1日-1918年12月31日)8月7日,多明戈斯.格列高里(Domingos Gregório)出任氹仔及路环区统领及政务厅厅长,直至1919年1月2日。施白蒂:《澳门编年史:20世纪(1900-1949)》,第324页。

1920

民国九年(1920年1月1日─1920年12月31日)8月7日,葡萄牙第1005号法律首次将详细的海外政治行政章程引入宪法内,该法律废止1911年宪法第67条及第87条,取而代之的是以“葡萄牙殖民地”为标题的第五编。该编共有六条。借本次修宪所制定的海外政治行政组织,赋予各殖民地本身的管理机关高度自治。这些机关基本上有三个,包括总督、立法委员会(Conselho Legislativo,又称议例局)及执行委员会(Conselho Executivo,又称议政局)。而过往的政务委员会按职责被划分成两个独立机关,其中立法委员会由澳督任主席,成员包括议事公局主席、一名市政议员代表、一名由30位纳税最多的人士选举的市民代表,再由总督委任两位华人代表。立法委员会为立法咨询机构,本身并无立法权,仅有立法动议权,目的在于“有当地代表参与,以配合各殖民地本身的发展”。简言之,第1005号法律这次革新只涉及海外殖民地的政治行政组织,而并不涉及基本权利。有关基本权利的事宜全部由共同适用的宪法所规范。其中1920年11月19日第7151号命令重申此点,并赋予居住于葡萄牙殖民地的“欧洲人”及“当地人”同等权利。

1920

民国九年(1920年1月1日─1920年12月31日)8月7日,葡萄牙第1005号法律首次将详细的海外政治行政章程引入宪法内,该法律废止1911年宪法第67条及第87条,取而代之的是以“葡萄牙殖民地”为标题的第五编。该编共有六条。借本次修宪所制定的海外政治行政组织,赋予各殖民地本身的管理机关高度自治。这些机关基本上有三个,包括总督、立法委员会(Conselho Legislativo,又称议例局)及执行委员会(Conselho Executivo,又称议政局)。而过往的政务委员会按职责被划分成两个独立机关,其中立法委员会由澳督任主席,成员包括议事公局主席、一名市政议员代表、一名由30位纳税最多的人士选举的市民代表,再由总督委任两位华人代表。立法委员会为立法咨询机构,本身并无立法权,仅有立法动议权,目的在于“有当地代表参与,以配合各殖民地本身的发展”。简言之,第1005号法律这次革新只涉及海外殖民地的政治行政组织,而并不涉及基本权利。有关基本权利的事宜全部由共同适用的宪法所规范。其中1920年11月19日第7151号命令重申此点,并赋予居住于葡萄牙殖民地的“欧洲人”及“当地人”同等权利。萧伟华(Jorge Noronha e Silveira):《澳门宪法历史研究资料(1820─1974)》,第45─47页。

1940

民国二十九年 (1940年1月1日-1940年12月31日)8月7日,葡国政府官报发表,决定任命戴思乐少校为澳门总督。10月29日,正式履任。戴思乐生于马德拉岛,毕业于科英布拉大学。一战期间加入葡军,官至少尉,专责赴法葡军运输任务,后升任护航等军职。1929-1934年,调赴葡属非洲殖民地,擢升莫桑比克德尔加杜角省 (Provincia de Cabo Delgado)省长。1935年,再次返回葡萄牙于参谋部供职,继任“沙忌利士”号练习舰长,曾奉派赴英参加英皇乔治五世 (George V)奉安大典。1939年,改任莫桑比克洛伦索‧马贵斯新港 (Lourenço Marques)航政局长,专责东菲葡属海岸全线航线标及灯塔。因成绩卓著,旋即升任澳门总督。

1940

民国二十九年 (1940年1月1日-1940年12月31日)8月7日,葡国政府官报发表,决定任命戴思乐少校为澳门总督。10月29日,正式履任。戴思乐生于马德拉岛,毕业于科英布拉大学。一战期间加入葡军,官至少尉,专责赴法葡军运输任务,后升任护航等军职。1929-1934年,调赴葡属非洲殖民地,擢升莫桑比克德尔加杜角省 (Provincia de Cabo Delgado)省长。1935年,再次返回葡萄牙于参谋部供职,继任“沙忌利士”号练习舰长,曾奉派赴英参加英皇乔治五世 (George V)奉安大典。1939年,改任莫桑比克洛伦索‧马贵斯新港 (Lourenço Marques)航政局长,专责东菲葡属海岸全线航线标及灯塔。因成绩卓著,旋即升任澳门总督。《关于任命新澳门总督件》,载张海鹏主编:《中葡关系史资料集》 (下册),第2090页;《华商报》1941年5月9日;《市民日报》1944年10月29日《澳督莅任4周年纪念特刊》;《西南日报》1942年10月17日。

1949

民国三十八年 (1949年1月1日-1949年12月31日)8月7日,澳门航空公司澳穗线客机开航典礼正式举行,澳门各华报记者被邀请参加,乘机赴穗小游,计参加此次开航者有该公司经理梁昌、秘书王深铭、经济局宣传处主任白乐迪等22人。正午12点搭机前往广州,下午两点半由广州返澳。

1949

民国三十八年 (1949年1月1日-1949年12月31日)8月7日,澳门航空公司澳穗线客机开航典礼正式举行,澳门各华报记者被邀请参加,乘机赴穗小游,计参加此次开航者有该公司经理梁昌、秘书王深铭、经济局宣传处主任白乐迪等22人。正午12点搭机前往广州,下午两点半由广州返澳。《市民日报》1949年8月7、8日。

2002

2002年8月7日,行政长官委任14位在科学、技术及创新领域内被公认为杰出的人士担任澳门科技委员会成员。

更多

进阶搜寻

关键字

    主题

    资料类型

    地点

    时间

    使用说明

    检视全站索引

    会员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