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亞太區世界遺產培訓與研究中心在第四十六屆世界遺產大會舉辦期間,揭曉2024年《全球世界遺產教育創新案例獎》獲獎名單,“澳門記憶”獲“卓越之星獎”。
“澳門記憶”推出“浮光百年 承載輝煌──新馬路街區圖片徵集”,聯乘新馬路街區內的多個商戶,誠邀市民分享有關新馬路的老照片和相關回憶,徵集期由即日至2024年9月30日。
有獎問答遊戲的得獎結果出爐!每位得獎者可獲珍藏版古地圖澳門通乙張。澳門記憶團隊已透過得獎者註冊會員時登記之流動電話號碼,以短訊形式發送得獎通知,再次感謝會員們的支持和參與!
>>立即查看得獎名單
崇禎十三年(1640年1月23日─1641年2月9日)10月11日,澳門議事會派出支持馬六甲的2艘船揚帆出發,船是由著名的澳門富商賈羅布出錢裝備的。船隊負責人即是伊納西奧•卡瓦略(Inácio Sarmento de Carvalho)。同行的還有多明我會神父黎玉范,由於途中遭遇風暴,15天的航程卻行走了兩個月,才抵達馬六甲。英勇的伊納西奧•卡瓦略率領他的船隻很快投入到與荷蘭人的戰鬥中,當時他們用2艘澳門船去攻擊一支由22艘大船和20艘快艇組成的歐洲艦隊,一條澳門船在馬卡沙爾(Macaçar)擱淺,另一條船則被荷蘭人包圍,伊納西奧•卡瓦略沒有退縮,堅持戰鬥到最後,將船隻及船上的糧食、火藥、火炮統統燒光後被俘。1642年,他被荷蘭人押送到錫蘭島的加勒(Galle)。第二年,其父花鉅款從荷蘭人手中將其贖回。伊納西奧•卡瓦略,博克塞稱之為“威震東方的偉大將領”,1616年生於澳門,其父為羅博(Lopo Sarmento de Carvalho),其祖父為羅德里格斯(Lopo Rodrigues de Carvalho)。伊納西奧1636年2月入伍,於1640年率軍援救馬六甲,1642年在錫蘭被荷蘭人俘虜,1643年,其父用鉅款將其贖回。1643年5月11日又在錫蘭參加對荷蘭的戰鬥,並將荷蘭人打敗。1645年,其父在澳門逝世,他從錫蘭返回澳門。同年12月攜全家離開澳門移居印度。1655年,伊納西奧出任第烏總督,1658年8月擔任印度北方海岸艦隊總司令。1656年,荷蘭人佔領科倫坡(Colombo),1658年佔領雅夫納帕登(Jafnapatão),隨後佔領印度的高倫(Coulao),並直接威脅到科欽(Cochim)和果阿(Goa)。他們封鎖了這兩個地區的港口。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印度的兩位總督卡斯特羅(Francisco de Meloe Castro)和高廷諾(António Sousa Coutinho)任命伊納西奧為南方水陸軍隊總司令。伊納西奧一上任即收復科倫及其他一些荷蘭人佔領的地方。1662年2月2日,荷蘭軍隊包圍科欽,伊納西奧進行頑強的抵抗,打退荷人無數次進攻。但科欽最終在1663年1月6日投降,伊納西奧返回果阿。1665年又擔任北方各炮台總指揮,1667年出任莫桑比克總督。這一年,他返回果阿時,卻為其女婿科里亞(João Cerreia de Sá)所殺。以上參見文德泉:《伊納西奧•薩爾明托》,載《文化雜誌》第9期,1992年。文德泉:《伊納西奧•薩爾明托》,載《文化雜誌》第9期,1992年。
嘉慶十三年(1808年1月28日─1809年2月13日)10月11日,香山知縣彭昭麟札諭澳門議事會理事官俾利喇稱:“現經本縣稟明大憲,將英吉利在黃埔貨船盡行封艙,撥兵看守。爾等速即傳諭該國兵頭、大班,將上岸夷兵立刻退出回船,等候本縣即稟大憲,撤封開艙,照舊貿易,彼此通和好。若敢違抗,一面稟請大憲,將英吉利貨船盡行用火焚燒;一面統領大兵,將登岸夷兵概行捆拿,治其干犯天朝之罪。”同時,清朝軍隊分三路進逼澳門,潮州太守陳公鎮及撫標遊擊祁世和率一軍至澳門邊界;香山協鎮將許廷桂亦率一軍在前山寨為聲援;香山知縣彭昭麟與都司余時高率一軍進北山嶺以為犄角。彭昭麟派人札告英軍司令喥路唎,要他迅速撤出澳門,否則放火燒船,並捆縛其人。喥路唎遂攜同大班喇佛乘夜進省,懇求兩廣總督開艙,兩廣總督吳熊光嚴詞予以拒絕。彭昭麟又將澳內為外國人服務的買辦和服役人員全部拘禁,並令巡船壯勇日夜巡緝。澳門又處在饑餓與癱瘓的恐慌之中。
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1月28日─1809年2月13日)10月11日,香山知縣彭昭麟札諭澳門議事會理事官俾利喇稱:“現經本縣稟明大憲,將英吉利在黃埔貨船盡行封艙,撥兵看守。爾等速即傳諭該國兵頭、大班,將上岸夷兵立刻退出回船,等候本縣即稟大憲,撤封開艙,照舊貿易,彼此通和好。若敢違抗,一面稟請大憲,將英吉利貨船盡行用火焚燒;一面統領大兵,將登岸夷兵概行捆拿,治其干犯天朝之罪。”同時,清朝軍隊分三路進逼澳門,潮州太守陳公鎮及撫標遊擊祁世和率一軍至澳門邊界;香山協鎮將許廷桂亦率一軍在前山寨為聲援;香山知縣彭昭麟與都司余時高率一軍進北山嶺以為犄角。彭昭麟派人札告英軍司令喥路唎,要他迅速撤出澳門,否則放火燒船,並捆縛其人。喥路唎遂攜同大班喇佛乘夜進省,懇求兩廣總督開艙,兩廣總督吳熊光嚴詞予以拒絕。彭昭麟又將澳內為外國人服務的買辦和服役人員全部拘禁,並令巡船壯勇日夜巡緝。澳門又處在饑餓與癱瘓的恐慌之中。《清代澳門中文檔案彙編》下冊《香山知縣彭昭麟為飭傳諭英國兵頭大班將登岸兵丁撤退回船事行理事官劄》,第749頁;田明矅的《重修香山縣誌》卷22《紀事》稱:“彭昭麟請大府封倉,撤買辦,禁在澳服役人。”彭昭麟:《從征詩草》卷4《嶺南草》之《澳門紀事並序》。
清道光二年(1822年1月23日─1823年2月10日)9月2日,鑒於澳門居民中一部分市民(主要是在歐籍海員中)出現一種不服新政權的現象,因此,澳門議事會必須采取最妥善之措施以制止這種不良現象,故於本日任命海軍上校瓦斯康塞羅斯·巴列托出任“澳門港口商船隊指揮”之職,並於10月11日派“阿桑松(Assumpçâo)”號船赴果阿上報葡印政府。這是澳門任命的第一位港口管理者,他管轄1名軍曹和6名印度兵。A Veloso e Matos,Forças de Segurança de Macau,p.129;施白蒂:《澳門編年史:19世紀》,第27頁;據施白蒂《澳門編年史:19世紀》第319頁《澳門港務局長表》稱,從1800年起就設立了港務局長之職,不知此港務局長與這位“澳門港口商船隊指揮”為何關係。
道光八年(1828年2月15日─1829年2月3日)10月11日,葡萄牙政府頒布新的訓令,規定英葡兩國的官方代理人,按英葡之間1810年2月19日條文嚴格執行。因此,訓示澳門總督對待東印度公司特選委員的全部代理人,作為英國商人和英國人對待,不應過度尊敬和重視。特選委員會反駁稱:澳門政府對中國政府是處於附屬地位,絲毫不敢違背兩廣總督或駐澳門中國官員的意旨,給予英國人一點最低限度的保護以反抗中國的壓迫。澳門政府一直拒絕承認特選委員會主席是領事的身份,只不過是長期對英國人妒忌的表現,從他們開始進入當時由葡萄牙人獨佔的商業鬥爭的時候起,經過對它的全部前一段的貿易爭奪時期,澳門僅在厚利鴉片貿易方面仍保持大部分的好處,到了現在,到澳門人租出房子給較富裕的英國人居住,而獲得一種仰息於人的生活時,就要使那些居住房屋的人不舒服。於是,特選委員會提議,應該請求葡印政府訓令澳門管理人員加以改善。
清道光八年(1828年2月15日─1829年2月3日)10月11日,葡萄牙政府頒布新的訓令,規定英葡兩國的官方代理人,按英葡之間1810年2月19日條文嚴格執行。因此,訓示澳門總督對待東印度公司特選委員的全部代理人,作為英國商人和英國人對待,不應過度尊敬和重視。特選委員會反駁稱:澳門政府對中國政府是處於附屬地位,絲毫不敢違背兩廣總督或駐澳門中國官員的意旨,給予英國人一點最低限度的保護以反抗中國的壓迫。澳門政府一直拒絕承認特選委員會主席是領事的身份,只不過是長期對英國人妒忌的表現,從他們開始進入當時由葡萄牙人獨佔的商業鬥爭的時候起,經過對它的全部前一段的貿易爭奪時期,澳門僅在厚利鴉片貿易方面仍保持大部分的好處,到了現在,到澳門人租出房子給較富裕的英國人居住,而獲得一種仰息於人的生活時,就要使那些居住房屋的人不舒服。於是,特選委員會提議,應該請求葡印政府訓令澳門管理人員加以改善。馬士:《東印度公司對華貿易編年史》第4卷,第242─243頁。
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2月9日─1835年1月28日)10月11日,律勞卑在澳門病逝,15日,被葬在白鴿巢新教徒墳場。在澳門的外國人為其舉行了隆重的葬禮。據《中國叢報》報導:“15日星期三上午10時,葬禮在澳門舉行,參加者有澳門當局、軍方人士和一長隊葡萄牙人及外國紳士。幾名在廣州的主要英國商人亦來出席,在今天與昨天,他們關閉了賬房。當參加葬禮者走向墓地時,停泊在澳門街的皇家船隻‘安德魯馬克(Adromache)’號鳴禮炮致哀。在他的墓地之上,葡萄牙軍隊士兵鳴槍三響。葬禮由使團牧師瓦謝爾主持。”律勞卑死後,英國駐華商務監督之職位由德庇時和喬治·羅賓遜接任。施白蒂:《澳門編年史:19世紀》,第56—58頁;Chinese Repository, Vol.3, No.6, pp.280—284.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1月27日─1847年2月14日)10月3日,管理華人事務官小俾利喇向亞馬留總督建議:所有快艇(客貨兩用的中國船)都應該註冊登記,每月向澳府財政交納1元稅款。 總督採納了這一建議。拒絕付稅的駁船全被扣押。中國駁船船主們開始在石角嘴卡(Pago de Novo)集中商議對策,集市裡的小販也加入進來。同時,中國官員致函澳門,四處張貼佈告煽動叛亂。老百姓向海關報復。亞馬留毫不猶豫,做好預防措施,海關戒備森嚴,軍隊增加了戒備。10月7日、8日兩天,有36艘駁船駛近澳門灣。一些武裝大船運來了3門炮,他們和地面上的人匯合,結果導致了一場衝突。1500多中國人和列陣對峙的葡軍士兵交手,澳葡方面還加入了海關人員、三巴門炮台的兵丁和一些市民。雙方相持激戰了一段時間,中國船民敗退。船民們退上船後,葡兵繼續向他們開槍射擊,大炮台和葡方兵船也開炮射擊。當他們乘船出逃時, 澳葡方面派船追擊。一些船被俘獲,一些船沉沒,還有8條船擱淺,大批船民慘遭殺害。中國商民聞訊後,相繼罷市,停止供應葡人食物。亞馬留頒佈告示,揚言如果在24小時內不停止罷市,他將下令三巴門炮台將街市夷為平地。9日,英海軍上校多薩爾(Dausal)指揮的“禿鷲(Vulture)”號軍艦駛近澳門,稱香港總督特派此艦來協助澳督,聽從澳督的調遣。這當然是亞馬留求援的結果。該艦後於l2日離開澳門,未及進行任何干預。10日,香山縣官員進入澳門查處此事,澳督不允許官員的武裝隨從入澳。11日,兩名官員不帶隨從進澳,並強調來向“澳督表達友好情意”。會談開始後,中國官員指出,如果將中國船隻停泊澳門的問題提請廣東大吏處理,定能獲得妥善的結果。亞馬留便悍然聲稱,他擁有對在澳所有中國居民的管轄權,他採取任何行動,都沒有與中國官員磋商的必要。在享受一頓珍饈招待之後,結果這一嚴重事件竟不了了之。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1月27日─1847年2月14日)10月3日,管理華人事務官小俾利喇向亞馬留總督建議:所有快艇(客貨兩用的中國船)都應該註冊登記,每月向澳府財政交納1元稅款。總督採納了這一建議。拒絕付稅的駁船全被扣押。中國駁船船主們開始在石角嘴卡(Pago de Novo)集中商議對策,集市裡的小販也加入進來。同時,中國官員致函澳門,四處張貼佈告煽動叛亂。老百姓向海關報復。亞馬留毫不猶豫,做好預防措施,海關戒備森嚴,軍隊增加了戒備。10月7日、8日兩天,有36艘駁船駛近澳門灣。一些武裝大船運來了3門炮,他們和地面上的人匯合,結果導致了一場衝突。1500多中國人和列陣對峙的葡軍士兵交手,澳葡方面還加入了海關人員、三巴門炮台的兵丁和一些市民。雙方相持激戰了一段時間,中國船民敗退。船民們退上船後,葡兵繼續向他們開槍射擊,大炮台和葡方兵船也開炮射擊。當他們乘船出逃時,澳葡方面派船追擊。一些船被俘獲,一些船沉沒,還有8條船擱淺,大批船民慘遭殺害。中國商民聞訊後,相繼罷市,停止供應葡人食物。亞馬留頒佈告示,揚言如果在24小時內不停止罷市,他將下令三巴門炮台將街市夷為平地。9日,英海軍上校多薩爾(Dausal)指揮的“禿鷲(Vulture)”號軍艦駛近澳門,稱香港總督特派此艦來協助澳督,聽從澳督的調遣。這當然是亞馬留求援的結果。該艦後於12日離開澳門,未及進行任何干預。10日,香山縣官員進入澳門查處此事,澳督不允許官員的武裝隨從入澳。11日,兩名官員不帶隨從進澳,並強調來向“澳督表達友好情意”。會談開始後,中國官員指出,如果將中國船隻停泊澳門的問題提請廣東大吏處理,定能獲得妥善的結果。亞馬留便悍然聲稱,他擁有對在澳所有中國居民的管轄權,他採取任何行動,都沒有與中國官員磋商的必要。在享受一頓珍饈招待之後,結果這一嚴重事件竟不了了之。施白蒂:《澳門編年史:19世紀》,第93頁;在J. F. Davis, China: During the War and Since the Peace中,對此事件情形過程有詳細描述:“事態好像已從廣州蔓延到了澳門,那裡的新任命的葡萄牙總督阿瑪拉爾(即亞馬留)先生,一位精力充沛的軍官,正在從事各種改革以使這塊殖民地獲得與香港同等的、獨立於中國政府的地位。但是,無論這塊殖民地本身,或是其宗主國的資源都不足以扭轉該地自從他的英國對手出現後就開始的每下愈況的局面。對中國船隻徵稅是澳門用來補充其財源的方法之一,而船主們仍只認為(如他們一向所認為的那樣)不受制於葡萄牙政府而只服從他們自己政府的官員。他們(也許是在最近發生的廣州事件的鼓舞或是激勵之下)組成了一股可怕的反抗力量,在內港架起大炮,作出威脅的姿態。總督預感到暴力的緊急事件即將來臨,給我發了一封信,請求得到我可能給予的任何援助。我還記得,1839年,當我們的同胞被中國人從澳門驅逐時,要求保護而遭到他的前任拒絕的那段往事,但我從不計前衍,認為阿馬拉爾先生是一個不同的人物,因此他及時得到了可能給予的一切援助。國內來的非常嚴格而明確的指令禁止在葡中之間進行任何武裝干涉。但是,無論如何,在危急時刻對葡萄牙居民提供避難和庇護同完全的中立沒有任何矛盾,因而皇家炮艦‘禿鷲’號的熱情的指揮官把他的船緊靠在離澳門僅幾小時路程的地方。總督瞭解我所接到的指令的性質,因而對這種支持非常感激。他說,單憑英國軍艦的出現就足以防止中國方面採取任何進一步的對抗行動。中國方面當然不可能知道英艦已事先被禁止採取任何反對他們的積極行動。事情的結局對葡萄牙人來說,可謂是非常值得慶幸的,因為不管我們在香港這塊征服得來的領地上的徵稅權和司法權是多麼天經地義,澳門的情況畢竟完全不同,那兒是靠每年向皇帝交付地租才被允許佔用的,而且從一開始這裡就一直駐有一名朝廷官員作為中國臣民的獨立政府的代表。”見北京太平天國歷史研究會編《太平天國史譯叢》第2輯,第265—266頁。Marqus Pereira, As Alfandegas Chinesas de Macau, pp. 41-43;徐薩斯:《歷史上的澳門》,第206-207頁。
光緒十三年(1887年1月24日─1888年2月11日)3月5日,經承充人何連旺稟求,前於1886年8月21日獲准承充澳門、氹仔、過路灣賣鹽生意合同在本日作廢,自此以後,所有賣鹽之規銀暫歸公物會收。如載鹽之船在澳門灣泊,歸船政廳水師巡捕辦理;如在氹仔、過路灣灣泊,則歸氹仔政務廳辦理。同日,公物會出示招人承充澳門、氹仔、過路灣賣鹽生意,以一年為期,自本年3月21日起計,至1888年3月20日為止。至10月11日,澳門公物會批准何永康承充澳門、氹仔、過路灣鹽生意,自本年10月15日起至1890年10月14日止。《澳門政府憲報》1887年3月7日第9號附報。《澳門政府憲報》1887年10月20日第42號。
宣統元年(1909年1月22日─1910年2月9日)10月11日,澳門華人紳商慶祝孔子誕辰。先二日晚,澳門草堆街大街各鋪店及酒樓、賭館,均於門前懸燈結彩,高插龍旗,另出白布寫紅字大書“孔聖壽誕紀念”等語。綢緞鋪則用五色縐紗束結各物懸掛。二十八日晚因賽燒串炮,是晚遊人如鯽,婦女居多。各遊人皆有不平之氣,因疑各家所掛燈籠是某國為多,故各家旋即標明各燈籠是省城時藝軒製造,眾議乃平。二十八日,澳鏡湖初等小學堂學生恭祝孔誕,迎請各界到堂行禮。到者約千人,比上年更為隆重,各街高懸龍旗、燈籠。該學堂由殷戶捐資創設,至此時已有四年,本年約有學生30餘人畢業。《華字日報》1909年10月13日《澳門祝孔誕之盛》、《澳門學界公祝孔教之盛》。
宣統二年(1910年2月10日—1911年1月29日)10月3日,夜晚,葡萄牙爆發推翻君主制度的革命,捲入這場革命的有陸軍、海軍和共和黨的各個革命組織。5日,葡萄牙宣布成立共和國,國王曼努埃爾二世(ManuelⅡ)及王室流亡。臨時政府由特奧斐洛‧布拉加(Teófilo Braga)執掌。隨著共和革命的勝利,政府宣布將教會與國家分離并由它繼承東方保教權,頒令驅逐耶穌會會士。取消1901年4月18日批准宗教結社之法令,禁止宗教結社。封閉修道院。眾多宗教人士避難西班牙。10月11日,澳門議事公局慶祝共和國成立。10月15日,在議事公局首次升起葡萄牙共和國國旗。 薩拉依瓦:《葡萄牙簡史》,第346頁;施白蒂:《澳門編年史:20世紀(1900—1949)》,第44—45頁。
更多
尊敬的“澳門記憶”會員,您好!
感謝您長期以來對“澳門記憶”文史網的支持與信任。為持續優化會員服務品質與保障會員權益,本網站將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實施新版的《服務條款》。敬請各位會員詳閱修訂後之條款,有關內容可於以下查閱:
您已詳細閱讀並同意接受該等《服務條款》修訂內容。
若您對本次更新有任何疑問,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
感謝您一如既往的支持與信任,“澳門記憶”文史網將持續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會員服務。
“澳門記憶”文史網 敬啟
發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