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共建.分享.傳承

“澳門記憶”文史網的服務條款經已更新,請點擊查閱更新後之內容,繼續使用即表示同意。如有疑問,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

更多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亞太區世界遺產培訓與研究中心在第四十六屆世界遺產大會舉辦期間,揭曉2024年《全球世界遺產教育創新案例獎》獲獎名單,“澳門記憶”獲“卓越之星獎”。

更多

“澳門記憶”推出“浮光百年 承載輝煌──新馬路街區圖片徵集”,聯乘新馬路街區內的多個商戶,誠邀市民分享有關新馬路的老照片和相關回憶,徵集期由即日至2024年9月30日。

更多

有獎問答遊戲的得獎結果出爐!每位得獎者可獲珍藏版古地圖澳門通乙張。澳門記憶團隊已透過得獎者註冊會員時登記之流動電話號碼,以短訊形式發送得獎通知,再次感謝會員們的支持和參與!

>>立即查看得獎名單

更多

當年今日
歷史上的
1640

崇禎十三年(1640年1月23日─1641年2月9日)5月19日,荷蘭巴城總督范•迪門任命阿德雷亞恩•安托尼松(Adriaen Antonissoon)為出征馬六甲總司令。20日,率戰艦4艘先行出發,6月初抵達馬六甲,並嚴密封鎖,等待戰機。7月底,柔佛遣兵600名加入作戰。8月3日黎明,荷軍600名分為12隊登陸準備攻城。後荷方又兩次駛來援軍510人。首戰葡軍即放棄第一防線,退至第二防線,即嚴守各城門及各堡壘。當時葡軍隊守城,正規軍有260人,土著兵及混血兒兵約3000人,實力仍然強盛。9月中,荷方又增援兵467名,軍械糧秣無數。荷蘭已將馬六甲城北郊外全部控制。11月初,荷軍先後抵達馬六甲者,已達2063人。但此時荷軍中疫病流行,軍士患病者達300人,總司令阿德雷亞恩•安托尼松亦臥病不起,並於11月18日病逝。荷將勃洛基(Pieter van den Broeke)亦於l2月1日病歿。荷蘭總督范•迪門遂命雅各伯•考伯(Jacob Cooper)為總司令,雅各伯,考伯亦於翌年1月3日染病身亡。由於馬六甲疫癘的影響,荷蘭對馬六甲的總攻拖耽了整整3個月時間。張禮千:《馬六甲史》第2章,第208—209頁。

1677

康熙十六年(1677年2月2日-1678年1月22日)8月3日,葡萄牙塞巴斯蒂昂•阿爾梅達(Sebastião da Almeida)神父出任中日教區巡視員。

1677

康熙十六年(1677年2月2日-1678年1月22日)8月3日,葡萄牙塞巴斯蒂昂•阿爾梅達(Sebastião da Almeida)神父出任中日教區巡視員。榮振華:《在華耶穌會士列傳及書目補編》,第790頁。

1687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2月12日-1688年2月1日)8月3日,由法國路易十四派遣白晉(Joachim Bouvet)神父率領的第一批法國耶穌會會員未經澳門,從暹羅直抵浙江寧波。[1] [1]Manuel Teixeira, Macau no Séc.ⅩⅦ, p. 139.

1687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2月12日-1688年2月1日)8月3日,由法國路易十四派遣白晉(Joachim Bouvet)神父率領的第一批法國耶穌會會員未經澳門,從暹羅直抵浙江寧波。Manuel Teixeira, Macau no Séc. XVII, p. 139.

1719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2月19日-1720年2月7日)6月29日,有法國船一艘載燕窩、胡椒、絨氌等貨經澳門至廣州,載有法國耶穌會士助理修士安泰(Etienne Rousset)及陳忠信(又譯倪天爵,Jean-Baptiste Simon)二人。安泰,26歲,外科醫生;陳忠信,28歲,畫家兼琺瑯技藝專家。兩廣總督楊琳于8月3日派員護送兩名技藝人進京。

1719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2月19日-1720年2月7日)6月29日,有法國船一艘載燕窩、胡椒、絨氌等貨經澳門至廣州,載有法國耶穌會士助理修士安泰(Etienne Rousset)及陳忠信(又譯倪天爵,Jean-Baptiste Simon)二人。安泰,26歲,外科醫生;陳忠信,28歲,畫家兼琺瑯技藝專家。兩廣總督楊琳于8月3日派員護送兩名技藝人進京。《明清時期澳門問題檔案文獻彙編》第1冊《兩廣總督楊琳等奏報到有洋船及手藝人伴送進京摺》,第121頁;榮振華:《在華耶穌會士列傳及書目補編》,第290頁及第578頁。

1726

雍正四年(1726年2月2日-1727年1月21日)8月3日,莫雷拉•蘇沙(António Moreira e Sousa)乘坐“聖安娜”號從印度到達澳門,就任澳門王室大法官。

1726

雍正四年(1726年2月2日-1727年1月21日)8月3日,莫雷拉•蘇沙(António Moreira e Sousa)乘坐“聖安娜”號從印度到達澳門,就任澳門王室大法官。 Manuel Teixeira, Macau no Séc. XVIII, p.285.

1778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1月28日─1779年2月15日)8月3日,法國巴黎外方傳教會教士席道明在廣州夷館病故,葬於黃埔馬鞍山。

1778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1月28日─1779年2月15日)8月3日,法國巴黎外方傳教會教士席道明在廣州夷館病故,葬於黃埔馬鞍山。《清中前期西洋天主教在華活動檔案史料》第1冊《兩廣總督桂林為西洋人席道明在粵病故事致內務府諮》,第324頁。

1780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2月5日─1781年1月23日)8月3日,因外洋夷船未到澳門之先,灣泊十字門地方,每有狡猾澳夷教唆引誘,雇覓漁船,將細軟貨物私運進口寄頓,冀圖漏稅分肥,香山知縣吳光祖為此行理事官牌,飭令蕃人毋得私運貨物入口漏稅。

1780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2月5日─1781年1月23日)8月3日,因外洋夷船未到澳門之先,灣泊十字門地方,每有狡猾澳夷教唆引誘,雇覓漁船,將細軟貨物私運進口寄頓,冀圖漏稅分肥,香山知縣吳光祖為此行理事官牌,飭令蕃人毋得私運貨物入口漏稅。《清代澳門中文檔案匯編》上冊《香山知縣吳光祖為飭蕃人毋得私運貨物入口漏稅事行理事官牌》,第426頁。

1802

嘉慶七年(1802年2月3日─1803年1月22日)8月3日, 葡萄牙遣使會士柏爾雅(Nicolas Rodrigues Pereira de Borja) 神父、費爾南多‧馬托斯(Fernando Manuel de Matos)神父和馬蒂亞斯‧奧利維拉(Matias de Oliveira)修士乘坐“巴爾墓芒(Balsemāo)” 號抵達澳門,擔任聖若瑟修院教師。奧利維拉修士抵澳數月後即去世。

1802

清嘉慶七年(1802年2月3日─1803年1月22日)8月3日, 葡萄牙遣使會士柏爾雅(Nicolas Rodrigues Pereira de Borja) 神父、費爾南多‧馬托斯(Fernando Manuel de Matos)神父和馬蒂亞斯‧奧利維拉(Matias de Oliveira)修士乘坐“巴爾墓芒(Balsemāo)” 號抵達澳門,擔任聖若瑟修院教師。奧利維拉修士抵澳數月後即去世。Manuel Teixeira, Macau e a Sua Diocese, Vol. 3, p. 387及Vol. 8, p. 314;方立中:《1697—1935年在華遣使會士列傳》,第559—560頁。

1814

嘉慶十九年(1814年1月21日─1815年2月8日)8月3日,葡萄牙王室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宮簽署在澳門成立皇家航海學校的許可證。澳門皇家航海學校的創立與王室大法官眉額帶曆的努力分不開,但他請求將所學課程歸於聖若瑟學院內統籌安排,未被接納。

1814

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1月21日─1815年2月8日)8月3日,葡萄牙王室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宮簽署在澳門成立皇家航海學校的許可證。澳門皇家航海學校的創立與王室大法官眉額帶曆的努力分不開,但他請求將所學課程歸於聖若瑟學院內統籌安排,未被接納。Manuel Teixeira, A Educaçāo em Macau, pp.15—19;施白蒂:《澳門編年史:19世紀》,第17頁。

1825

道光五年(1825年2月18日─1826年2月6日)4月2日,葡印總督任命澳門普通法官奧利維拉·菲格萊多接替小西蒙·羅咱為澳門王室大法官,8月3日正式履任。菲格萊多是反對自由運動的保守派人物。

1825

清道光五年(1825年2月18日─1826年2月6日)4月2日,葡印總督任命澳門普通法官奧利維拉·菲格萊多接替小西蒙·羅咱為澳門王室大法官,8月3日正式履任。菲格萊多是反對自由運動的保守派人物。Manuel Teixeira,Os Ouvidores em Macau,pp.168—169.

1829

道光九年(1829年2月4日─1830年1月24日)9月4日,海上遇難的弗蘭西斯科·曼吉阿潘(Francisco Mangiapan)抵達澳門,先是一艘法國船“航海者(Navigateur)”號不久前在交趾支那失事,船員被救起。船長另租一艘福建人的帆船載運其財物與13名船員前往中國。8月3日到達澳門附近可以看見橫琴島的地方,船上的中國水手淩晨突然發難,殺死搭乘的法國船員,搶劫其財物,只有一位名叫曼吉阿潘的義大利人,跳入海中逃生。9月4日,曼吉阿潘到達澳門。澳門理事官將此事報告了澳門佐堂和廣東政府,廣東政府懸賞200元求謀殺者的人頭或50元求提供破案線索。後來,此案破獲,那些謀殺法國船隻“航海者”號船員的兇手於1829年在廣州被執行死刑,他們的頭顱被放入一個小筐里,懸掛在澳門的海邊。

1829

清道光九年(1829年2月4日─1830年1月24日)9月4日,海上遇難的弗蘭西斯科·曼吉阿潘(Francisco Mangiapan)抵達澳門,先是一艘法國船“航海者(Navigateur)”號不久前在交趾支那失事,船員被救起。船長另租一艘福建人的帆船載運其財物與13名船員前往中國。8月3日到達澳門附近可以看見橫琴島的地方,船上的中國水手淩晨突然發難,殺死搭乘的法國船員,搶劫其財物,只有一位名叫曼吉阿潘的義大利人,跳入海中逃生。9月4日,曼吉阿潘到達澳門。澳門理事官將此事報告了澳門佐堂和廣東政府,廣東政府懸賞200元求謀殺者的人頭或50元求提供破案線索。後來,此案破獲,那些謀殺法國船隻“航海者”號船員的兇手於1829年在廣州被執行死刑,他們的頭顱被放入一個小筐里,懸掛在澳門的海邊。Chinese Repository, Vol.4, No.8, pp.371—381; Vol.5,No.2, p.96.

1832

道光十二年(1832年2月2日─1833年2月19日)8月3日,龍捲風從東北方向襲擊澳門,摧毀多棟磚瓦房屋,造成兩名中國人死亡、多人受傷。

1832

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2月2日─1833年2月19日)8月3日,龍捲風從東北方向襲擊澳門,摧毀多棟磚瓦房屋,造成兩名中國人死亡、多人受傷。施白蒂:《澳門編年史:19世紀》,第53頁。

1853

咸豐三年(1853年2月8日─1854年1月28日)8月3日,由於偷竊案件明顯增多,要求華人晚上9時以後在市內街道上行走必須手提燈籠的規定重新實施。

1853

咸豐三年(1853年2月8日─1854年1月28日)8月3日,由於偷竊案件明顯增多,要求華人晚上9時以後在市內街道上行走必須手提燈籠的規定重新實施。施白蒂:《澳門編年史:19世紀》,第117頁。

1856

咸豐六年(1856年2月6日─1857年1月25日)8月3日,拋錨於澳門附近的荷蘭船“邦薩(Bança)”號燃起大火。船上載有將運往哈爾那的350名中國移民。起火時間大約是在10點鐘。看到火光後,南灣裡的一些中國船開始划過去救人,“蒙德格(Mondego)”輪上的小艇也全都受命去救援。駛近澳門的汽輪“女王(Queen)”號在南灣泊定後,船長將不能直接去救援的原因解釋為是擔心“邦薩”號發生爆炸,聲稱別人告訴他起火船載有許多火藥。然而,總督命令他立即前去救人,船長只得悻悻地帶了幾名士兵向失火船隻駛去,將那些或擠在失火船頭,或攀上桅杆,或抱一兩塊木板跳入海中的人們救了上來。大約有180名中國移民和l4名水手被救上幫助滅火的各種船隻。經調查,起火原因是一個中國人在艙底抽鴉片煙造成的。

1856

咸豐六年(1856年2月6日─1857年1月25日)8月3日,拋錨於澳門附近的荷蘭船“邦薩(Bança)”號燃起大火。船上載有將運往哈爾那的350名中國移民。起火時間大約是在10點鐘。看到火光後,南灣裡的一些中國船開始划過去救人,“蒙德格(Mondego)”輪上的小艇也全都受命去救援。駛近澳門的汽輪“女王(Queen)”號在南灣泊定後,船長將不能直接去救援的原因解釋為是擔心“邦薩”號發生爆炸,聲稱別人告訴他起火船載有許多火藥。然而,總督命令他立即前去救人,船長只得悻悻地帶了幾名士兵向失火船隻駛去,將那些或擠在失火船頭,或攀上桅杆,或抱一兩塊木板跳入海中的人們救了上來。大約有180名中國移民和14名水手被救上幫助滅火的各種船隻。經調查,起火原因是一個中國人在艙底抽鴉片煙造成的。施白蒂:《澳門編年史:19世紀》,第127—128頁。

1868

同治七年(1868年1月25日─1869年2月10日)8月3日,海軍中將蘇沙正式就任新一屆澳門總督。蘇沙總督到任後,立即向清政府發出照會,希望重開談判,另訂新約。但是此時清政府總理衙門對解決澳門問題另有設想,故沒有理會蘇沙的建議。

1868

同治七年(1868年1月25日─1869年2月10日)8月3日,海軍中將蘇沙正式就任新一屆澳門總督。蘇沙總督到任後,立即向清政府發出照會,希望重開談判,另訂新約。但是此時清政府總理衙門對解決澳門問題另有設想,故沒有理會蘇沙的建議。施白蒂:《澳門編年史:19世紀》,第172頁;徐薩斯:《歷史上的澳門》,第235頁。按:中譯本沒有這一段文字,此據英文本譯出。

1876

光緒二年(1876年1月26日─1877年2月12日)4月18日,澳門政府頒佈訓令撤銷澳門營。該營被稱為澳門步兵第一防線營,由海外步兵團第一營取代之。澳門營的官兵於1876年12月31日歸屬海外步兵第一營。多年來,海外步兵團向澳門派出多個營建制單位,直到1893年8月3日為止。[1] [1]施白蒂:《澳門編年史:19世紀》,第204頁。

1876

光緒二年(1876年1月26日─1877年2月12日)4月18日,澳門政府頒佈訓令撤銷澳門營。該營被稱為澳門步兵第一防線營,由海外步兵團第一營取代之。澳門營的官兵於1876年12月31日歸屬海外步兵第一營。多年來,海外步兵團向澳門派出多個營建制單位,直到1893年8月3日為止。施白蒂:《澳門編年史:19世紀》,第204頁。

1886

光緒十二年(1886年2月4日─1887年1月23日)8月3日,離島市政建設有了新發展:清潔村鎮、綠化、設立學校(氹仔有22名學童,路環有19名學童)、鋪設石子路、批出鮮肉專營權、建氹仔和路環街市和由林家村至氹仔設計中街市的渠網。總督建議的街市和工程項目即將完工。

1886

光緒十二年(1886年2月4日─1887年1月23日)8月3日,離島市政建設有了新發展:清潔村鎮、綠化、設立學校(氹仔有22名學童,路環有19名學童)、鋪設石子路、批出鮮肉專營權、建氹仔和路環街市和由林家村至氹仔設計中街市的渠網。總督建議的街市和工程項目即將完工。施白蒂:《澳門編年史:19世紀》,第245—246頁。

1910

宣統二年(1910年2月10日─1911年1月29日)8月3日,澳門招人承充鴉片煙餉,當時投票六人:第一票吳廣、馬池龍,148750元;第二票李世桂、蕭瀛洲,139500元;第三票楊梅賓,136500元;第四票盧廉若,129500元;第五票李鏡荃,118500元;第六票桂友,115500元。按照章程以最高之票承充,限三年為期,每年餉銀148750元,每年限銷煙不得過2800箱,沽出煙價不能貴過香港之熟膏。現為第一票吳廣、馬池龍投得。聞系新寧人,在香港營業,共合本銀8萬元。租舊日公棧地位前半座開辦,每年納租600元,歸葡政府收取。煮煙器具由新公司與葡政府承頂,約值1000餘元。該公司配置煮煙手6名、巡欄18名、包煙10名、廚夫2名、工役2名、司理銀兩2名、管賬2名、葡狀師1位、葡翻譯1位、葡巡欄頭1位。現計發出代零沽牌50個,熟膏每兩3.8元。每日沽出熟膏約300餘兩。

1910

宣統二年(1910年2月10日─1911年1月29日)8月3日,澳門招人承充鴉片煙餉,當時投票六人:第一票吳廣、馬池龍,148750元;第二票李世桂、蕭瀛洲,139500元;第三票楊梅賓,136500元;第四票盧廉若,129500元;第五票李鏡荃,118500元;第六票桂友,115500元。按照章程以最高之票承充,限三年為期,每年餉銀148750元,每年限銷煙不得過2800箱,沽出煙價不能貴過香港之熟膏。現為第一票吳廣、馬池龍投得。聞系新寧人,在香港營業,共合本銀8萬元。租舊日公棧地位前半座開辦,每年納租600元,歸葡政府收取。煮煙器具由新公司與葡政府承頂,約值1000餘元。該公司配置煮煙手6名、巡欄18名、包煙10名、廚夫2名、工役2名、司理銀兩2名、管賬2名、葡狀師1位、葡翻譯1位、葡巡欄頭1位。現計發出代零沽牌50個,熟膏每兩3.8元。每日沽出熟膏約300餘兩。《華字日報》1910年8月3日《澳門承充鴉片餉碼述聞》。

1917

民國六年 (1917年1月1日-1917年12月31日)8月3日,利宵中學教學大樓動土興建,香港建築師芬德爾.羅瑟爾 (Fendell Rosser)任建築工程主管及監察。至1924年,大樓落成啟用。

1917

民國六年 (1917年1月1日-1917年12月31日)8月3日,利宵中學教學大樓動土興建,香港建築師芬德爾.羅瑟爾 (Fendell Rosser)任建築工程主管及監察。至1924年,大樓落成啟用。澳門歷史檔案館藏民政管理檔,第163號卷宗,第S-C號文件,轉引自施白蒂:《澳門編年史:20世紀 (1900-1949)》,第107頁。

1926

民國十五年(1926年1月1日─1926年12月31日)8月3日,澳督馬嘉禮離任回國。為紀念馬嘉禮對澳門作出的巨大貢獻,離島公局宣佈將公局前地易名為“米也馬嘉禮前地”(Largo de Maia Magalhães)。

1926

民國十五年(1926年1月1日─1926年12月31日)8月3日,澳督馬嘉禮離任回國。為紀念馬嘉禮對澳門作出的巨大貢獻,離島公局宣佈將公局前地易名為“米也馬嘉禮前地”(Largo de Maia Magalhães)。《關於澳門總督更換件》,載張海鵬主編:《中葡關係史資料集》(下冊),第2082頁;施白蒂:《澳門編年史:20世紀(1900─1949)》,第205頁。

1943

民國三十二年 (1943年1月1日-1943年12月31日)8月3日,澳門市政局發出公告,規定由即日起,運米穀入口,得預先領取許可證,無證私運者全數沒收並罰款至8000元。

1943

民國三十二年 (1943年1月1日-1943年12月31日)8月3日,澳門市政局發出公告,規定由即日起,運米穀入口,得預先領取許可證,無證私運者全數沒收並罰款至8000元。《華僑報》1943年8月3日《由今日起運谷米入口,經預先領取許可證》。

1974

1974年8月3日,葡萄牙賦予澳門海島市擁有市旗和徽號的特權。

更多

重要通知:“澳門記憶”文史網《服務條款》修訂公告

尊敬的“澳門記憶”會員,您好!

感謝您長期以來對“澳門記憶”文史網的支持與信任。為持續優化會員服務品質與保障會員權益,本網站將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實施新版的《服務條款》。敬請各位會員詳閱修訂後之條款,有關內容可於以下查閱:

👉 點此瀏覽最新的《服務條款》

您已詳細閱讀並同意接受該等《服務條款》修訂內容。

若您對本次更新有任何疑問,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

感謝您一如既往的支持與信任,“澳門記憶”文史網將持續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會員服務。

“澳門記憶”文史網 敬啟

發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進階搜尋

關鍵字

    主題

    資料類型

    地點

    時間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