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澳门记忆”文史网的服务条款经已更新,请点击查阅更新后之内容,继续使用即表示同意。如有疑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亚太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在第四十六届世界遗产大会举办期间,揭晓2024年《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奖》获奖名单,“澳门记忆”获“卓越之星奖”。

更多

“澳门记忆”推出“浮光百年 承载辉煌──新马路街区图片征集”,联乘新马路街区内的多个商户,诚邀市民分享有关新马路的老照片和相关回忆,征集期由即日至2024年9月30日。

更多

有奖问答游戏的得奖结果出炉!每位得奖者可获珍藏版古地图澳门通乙张。澳门记忆团队已透过得奖者注册会员时登记之流动电话号码,以短讯形式发送得奖通知,再次感谢会员们的支持和参与!

>>立即查看得奖名单

更多

当年今日
历史上的
1562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2月4日─1563年1月23日)8月24日,两位耶稣会士意大利人吉尔万尼•蒙特(Giovanni Batista de Monte)和葡萄牙人刘易斯•彿罗依斯(Luís Fróis)随同迪奥戈•佩雷拉一起来到澳门。据《耶稣会会士在亚洲》:两位耶稣会士抵达此港后,于礼拜天及圣日到教堂宣讲教议,来听的人很多,教堂许多次都容纳不下,两位耶稣会士的宗教活动颇受人重视,但当时人道德状况十分糟糕。教务工作由两名神父主持,一位是葡萄牙人格雷戈里奥•冈萨维斯(Gregório Gonçalves),另一位是马六甲主教委任的若昂•苏亚雷斯(João Soares)。

1562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2月4日─1563年1月23日)8月24日,奉摄政王太后唐•卡塔琳娜(D. Catarina)懿旨出使中国的迪奥戈•佩雷拉(Diogo Pereira)船队抵达澳门,他是富可敌国的葡萄牙商人,原籍马德拉岛(Madeira),多年来一直在东方海洋上进行获利丰厚的商业活动,尤其是在远东。迪奥戈•佩雷拉在耶稣会传教士中享有盛誉,因为他是彿兰西斯科•沙勿略神父的好友,不仅从精神上而且从物质上对远东的耶稣会传教事业作出了积极的支持。文德泉称:澳门早期从未有过地方兵头被委任。最初这个拥有900葡萄牙人的商站殖民地需要一个首领,那就是迪奥戈•佩雷拉,一个富有的商人。他被居民选为驻地首领,并有两位有影响力的杰出居民协助管治。这样,形成了三人执政小组。迪奥戈•佩雷拉在澳门担任过两年的兵头,于1564年离开。在澳门,他与神父们住在其兄弟吉列尔梅•佩雷拉(Guilherme Pereira)家中。山度士•阿尔维斯认为,16世纪60年代初,澳门葡萄牙和葡—亚团体的经济、社会与政治领导权掌握在佩雷拉家族手中。其中最有名气者是迪奥戈•佩雷拉(Diogo Pereira),吉列尔梅•佩雷拉(Guilherme Pereira)是他的兄弟,彿朗西斯科•佩雷拉(Francisco Pereira)是他的儿子,而吉尔•戈伊斯(Gil de Góis)是他的妻弟和驻华大使。他本人在澳门市民团体中极具影响力,而市民团体最著名的人物为曼努埃尔•佩内多(Manuel de Penedo),迪奥戈还支持另外两个重要团体:一是华人团体,包括以林弘仲为代表的华裔团体和以翻译为职业的通事团体,由名叫托梅•佩雷拉(Tomé Pereira)的人领导,而成为迪奥戈•佩雷拉在中国的喉舌和耳目。二是耶稣会传教士。由于迪奥戈同彿兰西斯科•沙勿略的友好关系,佩雷拉家族人员全体加入耶稣会。

1562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2月4日─1563年1月23日)8月24日,奉摄政王太后唐•卡塔琳娜(D. Catarina)懿旨出使中国的迪奥戈•佩雷拉(Diogo Pereira)船队抵达澳门,他是富可敌国的葡萄牙商人,原籍马德拉岛(Madeira),多年来一直在东方海洋上进行获利丰厚的商业活动,尤其是在远东。迪奥戈•佩雷拉在耶稣会传教士中享有盛誉,因为他是彿兰西斯科•沙勿略神父的好友,不仅从精神上而且从物质上对远东的耶稣会传教事业作出了积极的支持。文德泉称:澳门早期从未有过地方兵头被委任。最初这个拥有900葡萄牙人的商站殖民地需要一个首领,那就是迪奥戈•佩雷拉,一个富有的商人。他被居民选为驻地首领,并有两位有影响力的杰出居民协助管治。这样,形成了三人执政小组。迪奥戈•佩雷拉在澳门担任过两年的兵头,于1564年离开。在澳门,他与神父们住在其兄弟吉列尔梅•佩雷拉(Guilherme Pereira)家中。山度士•阿尔维斯认为,16世纪60年代初,澳门葡萄牙和葡—亚团体的经济、社会与政治领导权掌握在佩雷拉家族手中。其中最有名气者是迪奥戈•佩雷拉(Diogo Pereira),吉列尔梅•佩雷拉(Guilherme Pereira)是他的兄弟,彿朗西斯科•佩雷拉(Francisco Pereira)是他的儿子,而吉尔•戈伊斯(Gil de Góis)是他的妻弟和驻华大使。他本人在澳门市民团体中极具影响力,而市民团体最著名的人物为曼努埃尔•佩内多(Manuel de Penedo),迪奥戈还支持另外两个重要团体:一是华人团体,包括以林弘仲为代表的华裔团体和以翻译为职业的通事团体,由名叫托梅•佩雷拉(Tomé Pereira)的人领导,而成为迪奥戈•佩雷拉在中国的喉舌和耳目。二是耶稣会传教士。由于迪奥戈同彿兰西斯科•沙勿略的友好关系,佩雷拉家族人员全体加入耶稣会。Manuel Teixeira, Macau no Séc. XVI, p. 43; Manuel Teixeira, Macau e a Sua Diocese, Vol. 3, pp. 135—136.Manuel Teixeira, Primórdios de Macau, p. 12.Manuel Teixeira, Macau no Séc. XVI, p. 43; Manuel Teixeira, Macau e a Sua Diocese, Vol. 3, pp. 135—136. 阿尔维斯:《澳门开埠后葡中外交关系的最初十年》,载《文化杂志》第19期,1994年。

1562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2月4日─1563年1月23日)8月24日,两位耶稣会士意大利人吉尔万尼•蒙特(Giovanni Batista de Monte)和葡萄牙人刘易斯•彿罗依斯(Luís Fróis)随同迪奥戈•佩雷拉一起来到澳门。据《耶稣会会士在亚洲》:两位耶稣会士抵达此港后,于礼拜天及圣日到教堂宣讲教议,来听的人很多,教堂许多次都容纳不下,两位耶稣会士的宗教活动颇受人重视,但当时人道德状况十分糟糕。教务工作由两名神父主持,一位是葡萄牙人格雷戈里奥•冈萨维斯(Gregório Gonçalves),另一位是马六甲主教委任的若昂•苏亚雷斯(João Soares)。阿儒达宫图书馆:《耶稣会会士在亚洲》,Cod. 49-IV-50, fis. 601—601V.Jordão de Macau: Materiais para a sua História no Século XVI,转自Domingos Maurício Gomes dos Santos, Macau, Primeira Universidade Ocidental do Extremo-Oriente, p. 2.

1713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1月26日-1714年2月13日)8月24日,李若瑟神父从澳门返回广州,并带回去年4月由葡萄牙的万济国(Francisco Cantero)寄给苏霖与纪理安的信。

1713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1月26日-1714年2月13日)8月24日,李若瑟神父从澳门返回广州,并带回去年4月由葡萄牙的万济国(Francisco Cantero)寄给苏霖与纪理安的信。《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第1册《广东巡抚满丕奏报西洋人李若瑟由澳门带到大西洋寄来书函折》,第102页。

1732

雍正十年(1732年1月27日-1733年2月13日)8月24日,30名传教士分乘6艘船从广州被驱逐到澳门,他们是:西班牙多明我会士4人:白多禄、谢德明、克鲁兹、欧塞比奥•奥斯科特(Eusebio Oscot);西班牙方济各会士8人:安哆呢、艾色(Thomás de Santa Maria)、南怀德(Miguel Fernandez Oliver)、巴廉仁(Francisco de San José)、魏列纳(Juan de Villena)、卞述济(Francisco Peris de la Concepción)、罗铭恩(Michael Roca)、华夏宁(Diego de Santa Rosa);葡萄牙耶稣会士3人:方玉章、孟由义(Manuel Mendes)、索玛诺;传信部3人:毕天祥、闵明我、麦传世(Franciscus Jovino);法国耶稣会士10人:卜日升(又译卜如善,Jean Baborier)、孟正气、郭中传(Jean Alexis de Gollet)、赫苍璧(Julien-Placide Hervieu)、德玛诺、彭加德(又译彭觉世)、聂若望(François-Jean Noëlas)、马若瑟、卜文气(Louis Porquet)、朱耶芮(又译储裴理,Philippe Cazier);巴黎外方传教会2人:计有纲、安东•郭奈(Antoine Connain)。据若瑟•马利亚(José de Jesus Maria)修士的记载,这次驱逐到澳门的西教士有40人,他们随身的仆人则被戴上枷锁关押在香山。

1732

雍正十年(1732年1月27日-1733年2月13日)8月24日,30名传教士分乘6艘船从广州被驱逐到澳门,他们是:西班牙多明我会士4人:白多禄、谢德明、克鲁兹、欧塞比奥•奥斯科特(Eusebio Oscot);西班牙方济各会士8人:安哆呢、艾色(Thomás de Santa Maria)、南怀德(Miguel Fernandez Oliver)、巴廉仁(Francisco de San José)、魏列纳(Juan de Villena)、卞述济(Francisco Peris de la Concepción)、罗铭恩(Michael Roca)、华夏宁(Diego de Santa Rosa);葡萄牙耶稣会士3人:方玉章、孟由义(Manuel Mendes)、索玛诺;传信部3人:毕天祥、闵明我、麦传世(Franciscus Jovino);法国耶稣会士10人:卜日升(又译卜如善,Jean Baborier)、孟正气、郭中传(Jean Alexis de Gollet)、赫苍璧(Julien-Placide Hervieu)、德玛诺、彭加德(又译彭觉世)、聂若望(François-Jean Noëlas)、马若瑟、卜文气(Louis Porquet)、朱耶芮(又译储裴理,Philippe Cazier);巴黎外方传教会2人:计有纲、安东•郭奈(Antoine Connain)。据若瑟•马利亚(José de Jesus Maria)修士的记载,这次驱逐到澳门的西教士有40人,他们随身的仆人则被戴上枷锁关押在香山。 Manuel Teixeira, Macau e a Sua Diocese,Vol.3,p.629称1732年驱逐到澳门的多明我会士为5人:白多禄、克鲁兹、沙耶兹( Francisco Saenz)、欧塞比奥•奥斯科特及特罗里奥(Manuel Tenorio)。 闵明我,又作Father Miralta,意大利传信部教士,1719年陪同教宗特使嘉乐前往中国,后在中国内地传教,1732年被驱逐到澳门。随后即担任传信部驻澳门账房,直到1750年。此人精通汉语,编有《意汉字典》一本。这是第三个中文名完全一致的闵明我。参见孟德卫:《灵与肉:山东的天主教,1650—1785》第6章,第156页注25。 荣振华:《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补编》,第852页;Joseph Dehergne,“La Chine du sudest:Guangxi(Kwangxi)et Guangdong(Kwangung):Étude de géographie missionnaire”,Archivum Historicum Societatis Iesu,Vol.45(1976),pp.23—24;参见汤开建:《明清时期澳门与中国内地天主教传播之关系》,载《汉学研究》2002年第2期。 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6—18世纪》,第118—119页。

1735

雍正十三年(1735年1月24日-1736年2月11日)8月24日,费礼喇就任澳门总督。

1735

雍正十三年(1735年1月24日-1736年2月11日)8月24日,费礼喇就任澳门总督。Manuel Teixeira, Macau no Séc. XVIII,p.359.

1784

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3月29日,遵照国王的指示,葡国人在澳门设立海关与中国的“关部”对抗。8月24日,美国船队首达澳门,此为中美通商之始。

1791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2月3日─1792年1月23日)11月24日,据澳门报告,第二十四号额船“万威•微先地•罗咱”号开往哥斯达贸易。第二十号额船亦于来日开往哥斯达贸易,于第二年8月24日返澳。

1791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2月3日─1792年1月23日)11月24日,据澳门报告,第二十四号额船“万威•微先地•罗咱”号开往哥斯达贸易。第二十号额船亦于来日开往哥斯达贸易,于第二年8月24日返澳。《清代澳门中文档案汇编》上册《署香山县丞朱鸣和为饬查报二十四号船开行日期事下理事官谕》,第193页。《清代澳门中文档案汇编》上册《香山县丞贾奕曾为奉宪谕饬查二十号船曾否开往哥斯达贸易实行理事官牌》及《署香山县丞朱鸣和为补报二十号船商梢炮械事下理事官谕》,第192—194页。

1792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1月24日─1793年2月10日)8月24日,澳门同知韦协中给发瑞典商人故颠等上省贸易牌照。澳门第二十号额船回澳。

1792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1月24日─1793年2月10日)8月24日,澳门同知韦协中给发瑞典商人故颠等上省贸易牌照。澳门第二十号额船回澳。《清代澳门中文档案汇编》下册《澳门同知韦协中为催令各国大班等请照上省贸易事下理事官谕》,《澳门同知韦协中为给发瑞典商人故颠等上省贸易牌照事行理事官牌》,第707页。《清代澳门中文档案汇编》上册《署香山县丞朱鸣和为补报二十号船商梢炮事下理事官谕》,第194页。

1820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2月14日─1821年2月2日)8月24日,波尔图的陆军上校卡布里托·卡布雷拉(Sebastião de Brito Cabreira)发动军事政变。先是波尔图的商人对1808年颁布的“向友好国家开放港口”的王室法令极度不满,根据该项法令,将国家的部分重要经济活动转移到巴西,因而损害到葡萄牙人的利益。同时,军队对王室拖欠军饷一直不满。商人和军人的不满情绪激发了这一场革命。军事政变迅速扩大到里斯本及全国各地,受到社会各界的同情和支持,甚至包括传教士、贵族阶层,卡布雷拉进入里斯本后,成立了军事执政团控制政局。在里斯本与波尔图两个城市成立临时军政委员会管理国家,取代暂时替葡萄牙王室管理国家的英国元帅洛德·贝雷斯弗特(Lord Beresford)的管理委员会。这场革命直接影响到海外殖民地,巴西因此而宣布国家独立,东方的果阿与澳门亦出现了立宪派与保守派的激烈斗争。

1820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2月14日─1821年2月2日)8月24日,波尔图的陆军上校卡布里托·卡布雷拉(Sebastião de Brito Cabreira)发动军事政变。先是波尔图的商人对1808年颁布的“向友好国家开放港口”的王室法令极度不满,根据该项法令,将国家的部分重要经济活动转移到巴西,因而损害到葡萄牙人的利益。同时,军队对王室拖欠军饷一直不满。商人和军人的不满情绪激发了这一场革命。军事政变迅速扩大到里斯本及全国各地,受到社会各界的同情和支持,甚至包括传教士、贵族阶层,卡布雷拉进入里斯本后,成立了军事执政团控制政局。在里斯本与波尔图两个城市成立临时军政委员会管理国家,取代暂时替葡萄牙王室管理国家的英国元帅洛德·贝雷斯弗特(Lord Beresford)的管理委员会。这场革命直接影响到海外殖民地,巴西因此而宣布国家独立,东方的果阿与澳门亦出现了立宪派与保守派的激烈斗争。诺埃尔:《葡萄牙史》,第308页;李长森:《近代澳门外报史稿》第1章,第18页。

1822

道光二年(1822年1月23日─1823年2月10日)8月15日,一艘澳门葡船被风吹到金星门海面寄泊。同时,被吹到此处的还有港脚“吃船(King)”、“北哯时”船二艘。先是,此二艘港脚船上年十二月内,均因贩卖鸦片被清政府驱逐回国。本年三月内,该二船因风驶回鸡颈洋面寄泊。故署澳门同知兼理香山知县金毓奇8月24日下谕理事官,令其立将澳门葡船迅速押令回澳门,并饬港脚夷商吃船、北哯时船立即驶出外洋回国。

1822

清道光二年(1822年1月23日─1823年2月10日)8月15日,一艘澳门葡船被风吹到金星门海面寄泊。同时,被吹到此处的还有港脚“吃船(King)”、“北哯时”船二艘。先是,此二艘港脚船上年十二月内,均因贩卖鸦片被清政府驱逐回国。本年三月内,该二船因风驶回鸡颈洋面寄泊。故署澳门同知兼理香山知县金毓奇8月24日下谕理事官,令其立将澳门葡船迅速押令回澳门,并饬港脚夷商吃船、北哯时船立即驶出外洋回国。《清代澳门中文档案汇编》下册《署澳门同知兼理香山知县金毓奇为饬港脚吃船北哯时船驶出外洋回国事下理事官谕》,第728页。

1833

道光十三年(1833年2月20日─1834年2月8日)7月16日,英吉利港脚船船主吸吓窝突共火长、水手30人置船一艘,办有食米、胡椒等货驶进澳门洋面湾泊。因初来广州,不知事例,不敢遽入。适逢英国船“乃仁”号入黄埔贸易,遂将货物买予,又因空船甚轻,不能驾驶回国,暂泊洋面。8月24日,又有英国“威厘士”商船装载茶叶等货,由黄埔出口,亦泊于澳门洋面。28日,飓风大作,各船均被风击碎,各夷漂风至阳江海陵地方,后获救护送至澳门,交英国大班部楼顿安置,俟有便船附搭回国。

1833

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2月20日─1834年2月8日)7月16日,英吉利港脚船船主吸吓窝突共火长、水手30人置船一艘,办有食米、胡椒等货驶进澳门洋面湾泊。因初来广州,不知事例,不敢遽入。适逢英国船“乃仁”号入黄埔贸易,遂将货物买予,又因空船甚轻,不能驾驶回国,暂泊洋面。8月24日,又有英国“威厘士”商船装载茶叶等货,由黄埔出口,亦泊于澳门洋面。28日,飓风大作,各船均被风击碎,各夷漂风至阳江海陵地方,后获救护送至澳门,交英国大班部楼顿安置,俟有便船附搭回国。《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第2册《两广总督卢坤奏报遭风难夷拨役护送至澳门附搭便船回国等情片》,第224—225页。

1839

道光十九年(1839年2月14日─1840年2月2日)8月24日,一艘从澳门开往香港的小型纵帆船“黑约克(Black Joke)”号被中国政府登船检查。

1839

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2月14日─1840年2月2日)8月24日,一艘从澳门开往香港的小型纵帆船“黑约克(Black Joke)”号被中国政府登船检查。Chinese Repository, Vol.8, No.4, p.222.

1843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1月30日─1844年2月17日)8月24日,法国遣使会士罗安当(Antonie Anot)神父抵达澳门,后入江西传教。

1843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1月30日─1844年2月17日)8月24日,法国遣使会士罗安当(Antonie Anot)神父抵达澳门,后入江西传教。樊国阴:《遣使会在华传教史》,第193页。

1900

世界语学者。原名涓生,又名鹃声,外文名字Wong Kenn。广东番禺江村(今属广州)人。早年随父母旅居马来西亚。毕业于香港皇仁书院。1912年回广州,入世界语夜校第一期。毕业后与许论博等创办广州世界语学会。1912年赴法国留学。其间先后出席国际世界语教育会议、国际世界语商业会议,第一、第二届世界语大会、第十六、第十七届国际世界语大会,并当选为国际世协语言委员会委员、国际世界语运动中央委员会委员、英国世界语会名誉会友,参与主持欧洲以外各国世界语运动。1926年获里昂大学文科博士学位;旋回国,任教于广东大学,开办世界语专修班;同年夏任广州市市立世界师范讲习所所长。1933年受聘为《世界语百科全书》主编之一。1938年广州沦陷后赴贵州,任教于内迁遵义的浙江大学。1946年回粤,执教于中山大学。1947年任广州世界语学会常务理事。1949年后赴海外教书。1955年参加第四十届国际世界语大会。嗣当选为世界语学院院士。1959年迁居澳门。1966年转迁香港。毕生致力于世界语运动,为中国世界语运动的先驱。1990年8月24日在香港病逝。

1900

世界语学者。原名涓生,又名鹃声,外文名字Wong Kenn。广东番禺江村(今属广州)人。早年随父母旅居马来西亚。毕业于香港皇仁书院。1912年回广州,入世界语夜校第一期。毕业后与许论博等创办广州世界语学会。1912年赴法国留学。其间先后出席国际世界语教育会议、国际世界语商业会议,第一、第二届世界语大会、第十六、第十七届国际世界语大会,并当选为国际世协语言委员会委员、国际世界语运动中央委员会委员、英国世界语会名誉会友,参与主持欧洲以外各国世界语运动。1926年获里昂大学文科博士学位;旋回国,任教于广东大学,开办世界语专修班;同年夏任广州市市立世界师范讲习所所长。1933年受聘为《世界语百科全书》主编之一。1938年广州沦陷后赴贵州,任教于内迁遵义的浙江大学。1946年回粤,执教于中山大学。1947年任广州世界语学会常务理事。1949年后赴海外教书。1955年参加第四十届国际世界语大会。嗣当选为世界语学院院士。1959年迁居澳门。1966年转迁香港。毕生致力于世界语运动,为中国世界语运动的先驱。1990年8月24日在香港病逝。

1907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2月13日─1908年2月1日)8月24日,颁布施行《贩卖枪炮军器并制造炮竹章程》。内容包括牌照、出入口发卖、存贮处所等事项的规定,共计56款。其中,将硝磺火药及军用或猎用之枪与器具及轰炸物件入口发卖者,每年牌规1300元。凡在西洋管辖海面,不准船只将枪炮军器硝磺及轰炸等物发卖或搬过别船。凡经领牌照者,任其由不论何埠购贩入澳,以为贸易,不限数目亦不限种类。惟必须先向辅政司处请领督宪准令入口之人情。除系军用之快枪弹码外(须经督宪批准),其余可以任便出口发卖。

1907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2月13日─1908年2月1日)8月24日,颁布施行《贩卖枪炮军器并制造炮竹章程》。内容包括牌照、出入口发卖、存贮处所等事项的规定,共计56款。其中,将硝磺火药及军用或猎用之枪与器具及轰炸物件入口发卖者,每年牌规1300元。凡在西洋管辖海面,不准船只将枪炮军器硝磺及轰炸等物发卖或搬过别船。凡经领牌照者,任其由不论何埠购贩入澳,以为贸易,不限数目亦不限种类。惟必须先向辅政司处请领督宪准令入口之人情。除系军用之快枪弹码外(须经督宪批准),其余可以任便出口发卖。《澳门政府宪报》1907年8月24日第34号。

1909

宣统元年(1909年1月22日─1910年2月9日)8月24日,澳门辅政司阿尔弗雷多‧莱罗(Alfredo Lelo)颁布告示:查省城自治会及香山维持会,宗旨原系辅助其国家之权利,意本至公。惟所说西洋政府及澳门西洋人之意,殊属妄摆,凡居澳华人当知其谬。即如近日香山维持会传单,暨在北山会议,竟谓葡使向中国要求二事,一禁止香洲埠不得有妨害澳门商务,二抑勒居澳华人尽入葡籍等语,实属无稽。在本国之意见,只按照公法及条约,保守本国之权利,不用多所贪求。至于居澳华民均在西洋律例保护之下,俾其权利、公益、财产无所损害。本国并无勒人入籍之例,所有现居或嗣后来居之华人均如他国人民一体任便各守本国之籍。本督凡关于华人之自主及利益之事,无不悉心体察施行,经将便益华人之新章程具奏大君主,请准核办。亦有已经颁行者。本督于居澳及属地华人惯用之例俗,看待甚优。所以,近日特将华人习俗订定章程,不久即颁行作为律例,俾华人所有自主权利,皆得以便用其俗例而行。兹因欲免各华人为谎言所惑,亟应出示晓谕,各华人慎勿轻信此等蛊惑人心之言,致生疑惧,庶免于澳门商务有所妨害焉。奉此合亟出示。

1909

宣统元年(1909年1月22日─1910年2月9日)8月24日,澳门辅政司阿尔弗雷多‧莱罗(Alfredo Lelo)颁布告示:查省城自治会及香山维持会,宗旨原系辅助其国家之权利,意本至公。惟所说西洋政府及澳门西洋人之意,殊属妄摆,凡居澳华人当知其谬。即如近日香山维持会传单,暨在北山会议,竟谓葡使向中国要求二事,一禁止香洲埠不得有妨害澳门商务,二抑勒居澳华人尽入葡籍等语,实属无稽。在本国之意见,只按照公法及条约,保守本国之权利,不用多所贪求。至于居澳华民均在西洋律例保护之下,俾其权利、公益、财产无所损害。本国并无勒人入籍之例,所有现居或嗣后来居之华人均如他国人民一体任便各守本国之籍。本督凡关于华人之自主及利益之事,无不悉心体察施行,经将便益华人之新章程具奏大君主,请准核办。亦有已经颁行者。本督于居澳及属地华人惯用之例俗,看待甚优。所以,近日特将华人习俗订定章程,不久即颁行作为律例,俾华人所有自主权利,皆得以便用其俗例而行。兹因欲免各华人为谎言所惑,亟应出示晓谕,各华人慎勿轻信此等蛊惑人心之言,致生疑惧,庶免于澳门商务有所妨害焉。奉此合亟出示。《澳门政府宪报》1909年8月28日第35号。

1956

何美琼的何族崇义堂联谊会会员证,编号为0844。从会员证中可见会员按季缴费,每季费用为澳门元6角。而当届理事会理事长为何贤先生。

1963

每张价值25元。义映在清平、永乐两院上映武侠奇情巨片“怪侠燕子飞”。

1982

1982年8月24日,澳葡政府设立自己的勋章,以便表彰在本地区有出色贡献的人士。

1983

前排左起:梁志辉、饶不辱、梁灵光、梁耀成、柯正平; 后排左起:梁雪予、陈明渊。

1983

拍摄时间:1983年8月24日 前排左起:梁志辉、饶不辱、梁灵光、梁耀成、柯正平; 后排左起:梁雪予、陈明渊。

1990

1990年8月24日,澳葡政府与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签署修订博彩专营合约及白鸽票合约,规定每年博彩专利税不低于6.58亿元。

更多

进阶搜寻

关键字

    主题

    资料类型

    地点

    时间

    使用说明

    检视全站索引

    会员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