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亞太區世界遺產培訓與研究中心在第四十六屆世界遺產大會舉辦期間,揭曉2024年《全球世界遺產教育創新案例獎》獲獎名單,“澳門記憶”獲“卓越之星獎”。
“澳門記憶”推出“浮光百年 承載輝煌──新馬路街區圖片徵集”,聯乘新馬路街區內的多個商戶,誠邀市民分享有關新馬路的老照片和相關回憶,徵集期由即日至2024年9月30日。
有獎問答遊戲的得獎結果出爐!每位得獎者可獲珍藏版古地圖澳門通乙張。澳門記憶團隊已透過得獎者註冊會員時登記之流動電話號碼,以短訊形式發送得獎通知,再次感謝會員們的支持和參與!
>>立即查看得獎名單
萬曆六年(1578年2月7日─1579年1月26日)9月13日,第30批耶穌會遠征隊14人抵達果阿。隨船而來的有真福羅道爾富•阿桂委瓦(Rodolfo Acquaviva)、巴范濟(Francesco Pasio)、利瑪竇(Matteo Ricci)、羅明堅(Michael Ruggieri)與尼閣老•喬萬尼(Cola Nicola Giovenni)。羅道爾富•阿桂委瓦為神學家,巴范濟為哲學家,利瑪竇為數學家,羅明堅為法學家,尼閣老•喬萬尼為畫家。這批耶穌會士大都出身意大利名門望族,領隊則是馬丁斯•席爾瓦(Martim da Silva)神父。利瑪竇在印度停留四年,完成他的神學課程,在果阿和科欽任修辭學教師。
萬曆六年(1578年2月7日─1579年1月26日)9月13日,第30批耶穌會遠征隊14人抵達果阿。隨船而來的有真福羅道爾富•阿桂委瓦(Rodolfo Acquaviva)、巴范濟(Francesco Pasio)、利瑪竇(Matteo Ricci)、羅明堅(Michael Ruggieri)與尼閣老•喬萬尼(Cola Nicola Giovenni)。羅道爾富•阿桂委瓦為神學家,巴范濟為哲學家,利瑪竇為數學家,羅明堅為法學家,尼閣老•喬萬尼為畫家。這批耶穌會士大都出身意大利名門望族,領隊則是馬丁斯•席爾瓦(Martim da Silva)神父。利瑪竇在印度停留四年,完成他的神學課程,在果阿和科欽任修辭學教師。該司鐸為耶穌會總會長阿桂委瓦(Acquaviva)神父的近親。《利瑪竇書信集》附錄《真福羅道爾富•阿桂委瓦神父對利瑪竇神父未來傳教工作的預感》,第424頁。
崇禎四年(1631年2月1日─1632年2月19日)9月13日,第三次出任聖保祿學院院長的小駱入祿神父病逝澳門。小駱入祿,葡萄牙人。1575年生,1592年加入耶穌會,1596年到澳門,1605年入華傳教,1608年任南昌修院院長,1609年返澳門養病,出任澳門耶穌會院院長。1619—1621年任中日教區巡視員,1615年、1626年及1631年3次擔任聖保祿學院院長。小駱入祿神父去世後,由佩德羅•莫雷宏(Pedro Morejón)神父於11月21日接任院長之職。費賴之:《在華耶穌會士列傳及書目》,第86頁;Teixeira, Macau e a Sua Diocese, Vol. 3, p. 377; 高瀨泓一郎:《キリシタン時代の文化と諸相》,第328頁;榮振華:《在華耶穌會士列傳及書目補編》,第562頁稱小駱入祿1619—1621年任中日教區巡視員之職,與老駱入祿此職重合,疑為榮誤。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1月31日-1719年2月18日)9月13日,因近年果阿總督沒有派船前來,弗朗西斯科·多烏特爾建議澳門議事會派船航行果阿,議事會表示同意,決定派遣“無染受孕聖母·聖卡塔琳娜(Nossa Senhora da Conceição e S.Catarina)”號前往,利諾·佩雷拉(Lino Pereira)、若瑟·瓦斯(José Vaz)和菲利浦·科埃略(Filipe Coelho)為合夥人;船貨由華貓殊、貢薩羅·郎熱爾、類斯·山治、尼古勞·啡嗚味等提供。船隻所得利潤,1000兩歸議事會,1000兩歸利諾·佩雷拉、若瑟·瓦斯和菲利浦·科埃略。然而,卸任總督馬玉買了一艘單桅小船,代替議事會航行果阿。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1月31日-1719年2月18日)9月13日,因近年果阿總督沒有派船前來,弗朗西斯科.多烏特爾建議澳門議事會派船航行果阿,議事會表示同意,決定派遣“無染受孕聖母.聖卡塔琳娜(Nossa Senhora da Conceição e S.Catarina)”號前往,利諾.佩雷拉(Lino Pereira)、若瑟.瓦斯(José Vaz)和菲利浦.科埃略(Filipe Coelho)為合夥人;船貨由華貓殊、貢薩羅.郎熱爾、類斯.山治、尼古勞.啡嗚味等提供。船隻所得利潤中,1000兩歸議事會,1000兩歸利諾.佩雷拉、若瑟.瓦斯和菲利浦.科埃略。然而,卸任總督馬玉買了一艘單桅小船,代替議事會航行果阿。Manuel Teixeira, Macau no Séc. XVIII, pp.197—198.
乾隆十五年(1750年2月7日-1751年1月26日)9月13日,澳門第十一號額船由安南(東京)返回,載回天主教士25人[1],到澳門後,安置各教堂居住。署澳門同知暴煜獲知此訊後,命令香山縣知縣張甄陶曉諭該夷目,不許容留有犯僧人。據暴煜稟,這些傳教士在安南傳教,建有教堂,因串通同教的法國船拐誘當地婦女離安南出行,被安南國王查知追逐,法國船又用炮打傷了追逐的兵丁。因此,安南國王下令拆除教堂,將傳教士驅逐出境,搭船回澳門。及暴煜赴任後,又委分防澳門縣丞黃冕、巡檢顧麟,一面清查保甲,申嚴窩匪之令,一面傳諭各安南教士勒限回國,毋得逗留。[2] [1]葡文資料稱這次返澳的傳教士為27人。參閱潘日明《唐.若奧五世在遠東的外交政策》,載《文化雜誌》第11/12期,1993年。 [2]《明清時期澳門問題檔案文獻彙編》第1冊《兩廣總督陳大受奏報安南行教天主教徒搭船來澳門已查明驅逐折》,第255—256頁。
乾隆十五年(1750年2月7日-1751年1月26日)9月13日,澳門第十一號額船由安南(東京)返回,載回天主教士25人,到澳門後,安置各教堂居住。署澳門同知暴煜獲知此訊後,命令香山縣知縣張甄陶曉諭該夷目,不許容留有犯僧人。據暴煜稟,這些傳教士在安南傳教,建有教堂,因串通同教的法國船拐誘當地婦女離安南出行,被安南國王查知追逐,法國船又用炮打傷了追逐的兵丁。因此,安南國王下令拆除教堂,將傳教士驅逐出境,搭船回澳門。及暴煜赴任後,又委分防澳門縣丞黃冕、巡檢顧麟,一面清查保甲,申嚴窩匪之令,一面傳諭各安南教士勒限回國,毋得逗留。葡文資料稱這次返澳的傳教士為27人。參閱潘日明《唐.若奧五世在遠東的外交政策》,載《文化雜誌》第11/12期,1993年。《明清時期澳門問題檔案文獻彙編》第1冊《兩廣總督陳大受奏報安南行教天主教徒搭船來澳門已查明驅逐折》,第255—256頁。
清道光二年(1822年1月23日─1823年2月10日)9月13日,保守派首領、原市政議員眉額帶曆雖然被罷黜,但他並不甘心失敗,為了恢複他曾經占據了20多年的職位,他多次籌劃反對立憲黨人的活動。本日夜間,在眉額帶曆的慫恿和策劃下,一部分舊党成員在奧蘭達·卡瓦爾坎特炮兵少校的指揮下企圖占領大三巴炮台,實行軍事政變。巴波沙得知這一消息,立即將自己手下的人武裝起來,控制了大三巴炮台,同時法官維森特·貝路和市政議員多明戈斯·戈麥斯也來到了軍隊大營,軍隊首領立即武裝起全部人馬,采取了果斷措施,從而挫敗了政變者的夢想。A Abelha da China,No.2,轉自程曼麗:《蜜蜂華報研究》,第43—44頁。
宣統元年(1909年1月22日─1910年2月9日)9月13日,仁慈堂委員會將好景酒店租給法國人奧古斯托‧維爾農(Augusto Vernon)經營,月租250港元,從9月16日開始。1913年1月8日,維爾農因病返回歐洲,遂將酒店轉租給阿爾貝特‧沃特京西(Albert Watkinsi)。仁慈堂委員會為避免麻煩,也同意了這一非法轉讓。但澳門政府於2月15日發佈公告,否認這次轉讓,堅持以維爾農繼續為承租人,並任命阿爾貝特出任酒店經理。因維爾農缺乏資金繼續經營,不久廢除合同。Manuel Teixeira, Toponímia de Macau, Vol.1, p.313; Luís Andrade de Sá, Hotel Bela Vista, pp.30—32.
民國二十一年 (1932年1月1日-1932年12月31日)9月13日,澳門主教高若瑟再次任命耶穌會恩里克斯.花爾托 (António Dinis Henriques Farto)神父為澳門聖若瑟修院院長。花爾托神父1872年11月28日生於葡萄牙,1889年9月3日加入耶穌會,1898年9月作為哲學學者被派往澳門,在聖若瑟修院任教。後赴上海學習神學,並晉鐸。1907年6月25日返回澳門,出任聖若瑟修院院長;同年11月l6日出任澳門、帝汶耶穌會會長。1910年葡萄牙革命後,他被驅逐出澳門。1913年7月16日恩里克斯神父到達肇慶,在肇慶傳教團工作,1918-1926年任肇慶傳教團團長。1933年第二次任聖若瑟修院院長,1935年11月1日辭職。1950年9月2日在仁伯爵醫院去世。花爾托神父傳教50年,從未返回過歐洲。
民國二十一年 (1932年1月1日-1932年12月31日)9月13日,澳門主教高若瑟再次任命耶穌會恩里克斯.花爾托 (António Dinis Henriques Farto)神父為澳門聖若瑟修院院長。花爾托神父1872年11月28日生於葡萄牙,1889年9月3日加入耶穌會,1898年9月作為哲學學者被派往澳門,在聖若瑟修院任教。後赴上海學習神學,並晉鐸。1907年6月25日返回澳門,出任聖若瑟修院院長;同年11月l6日出任澳門、帝汶耶穌會會長。1910年葡萄牙革命後,他被驅逐出澳門。1913年7月16日恩里克斯神父到達肇慶,在肇慶傳教團工作,1918-1926年任肇慶傳教團團長。1933年第二次任聖若瑟修院院長,1935年11月1日辭職。1950年9月2日在仁伯爵醫院去世。花爾托神父傳教50年,從未返回過歐洲。Manuel Teixeira, Macau e a Sua Diocese, Vol. Ⅲ, pp. 398-399.
更多
尊敬的“澳門記憶”會員,您好!
感謝您長期以來對“澳門記憶”文史網的支持與信任。為持續優化會員服務品質與保障會員權益,本網站將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實施新版的《服務條款》。敬請各位會員詳閱修訂後之條款,有關內容可於以下查閱:
您已詳細閱讀並同意接受該等《服務條款》修訂內容。
若您對本次更新有任何疑問,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
感謝您一如既往的支持與信任,“澳門記憶”文史網將持續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會員服務。
“澳門記憶”文史網 敬啟
發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