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澳门记忆”文史网的服务条款经已更新,请点击查阅更新后之内容,继续使用即表示同意。如有疑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亚太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在第四十六届世界遗产大会举办期间,揭晓2024年《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奖》获奖名单,“澳门记忆”获“卓越之星奖”。

更多

“澳门记忆”推出“浮光百年 承载辉煌──新马路街区图片征集”,联乘新马路街区内的多个商户,诚邀市民分享有关新马路的老照片和相关回忆,征集期由即日至2024年9月30日。

更多

有奖问答游戏的得奖结果出炉!每位得奖者可获珍藏版古地图澳门通乙张。澳门记忆团队已透过得奖者注册会员时登记之流动电话号码,以短讯形式发送得奖通知,再次感谢会员们的支持和参与!

>>立即查看得奖名单

更多

当年今日
历史上的
1521

正德十六年(1521年2月7日─1522年1月27日)5月22日,葡萄牙使团离开北京,船长夫人的仆人彿兰西斯科•布道亚(Francisco de Budoya)死于途中。

1521

正德十六年(1521年2月7日─1522年1月27日)5月22日,葡萄牙使团离开北京,船长夫人的仆人彿兰西斯科•布道亚(Francisco de Budoya)死于途中。卡尔沃:《广州葡囚信》,第79、90页。

1805

嘉庆十年(1805年1月31日─1806年2月17日)5月22日,香山县巡船拿获西洋人若亚敬(Joachim Salvetti),为华人李如带领从澳门欲赴山西传教。12月30日,嘉庆帝谕令将若亚敬留于广东省监禁三年。

1805

清嘉庆十年(1805年1月31日─1806年2月17日)5月22日,香山县巡船拿获西洋人若亚敬(Joachim Salvetti),为华人李如带领从澳门欲赴山西传教。12月30日,嘉庆帝谕令将若亚敬留于广东省监禁三年。《清代澳门中文档案汇编》下册《香山知县彭昭麟为饬查若亚敬私出传教事行理事官札》,第519页;《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第1册《两广总督那彦成等奏报拿获接引西洋人欲赴山西传教主犯李如审明定拟折》,第646页;《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第1册《谕因西洋人若亚敬潜赴内地传教著于广东监禁三年》,第651页。

1813

嘉庆十八年(1813年2月1日─1814年1月20日)5月22日,葡萄牙摄政王唐·若奥致嘉庆皇帝的信:东若望蒙上主,大西洋波尔都戛利亚国王太子,代管国事及亚肥利加州(Áferica)各地额地岳比亚(Etiopia),丫拉库亚(Arguim),白而西亚(pérsia)及小西洋(Goa)贸易之主,特为恭请天朝大皇帝满享万福金安于至仁至慈之上主,并为代祈恩事。切现据本国忠臣,澳门夷官禀称,前因广海洋面寇贼甚多,各处华夷贸易洋船,常被伊害。两广总督等官,共议行谕,请澳夷官备船,相同粤省兵船,出海拿贼,并许如若正心出力,事完即将夷功明奏,恳祈准伊复领已前天朝大皇上所赐之恩条。又立共议一帐存案为凭。兹澳夷明知,己宜必连于中华福安,是以又顺本王久命。不但肯随总督等官之高意,就自先办兵船并及各样军器后,同粤省官船出了海,自到各处,随时围打压仆洋盗,催其回,必复认本主。因此,现在广海平净,使共乐。理合递折,恭请大皇上共禧共贺。具澳门夷人,恒心成功,如先于粤官所议,果满本王之意,并坚固华夷之久相与。惟查该督等官所应的复还前恩尚有数条至今未曾准行。兹本王存想,天朝自有大德,至公至义,是以该官员既奏旨办理及许开前恩,必毋不准给只其前恩。或因先官缺本分,不临莅,或因日久不行、失落,今另造恩册,一一列开,代祈金批,准照施行,合大西洋与中华,陈相与,日日加。会再本王正心切愿大皇上万福金安矣。在略壤内禄(Rio de Jameiro)京都 天主降生一千八百一十三年五月二十二日 嘉庆一十八年四月二十三日

1813

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2月1日─1814年1月20日)5月22日,葡萄牙摄政王唐·若奥致嘉庆皇帝的信:东若望蒙上主,大西洋波尔都戛利亚国王太子,代管国事及亚肥利加州(Áferica)各地额地岳比亚(Etiopia),丫拉库亚(Arguim),白而西亚(pérsia)及小西洋(Goa)贸易之主,特为恭请天朝大皇帝满享万福金安于至仁至慈之上主,并为代祈恩事。切现据本国忠臣,澳门夷官禀称,前因广海洋面寇贼甚多,各处华夷贸易洋船,常被伊害。两广总督等官,共议行谕,请澳夷官备船,相同粤省兵船,出海拿贼,并许如若正心出力,事完即将夷功明奏,恳祈准伊复领已前天朝大皇上所赐之恩条。又立共议一帐存案为凭。兹澳夷明知,己宜必连于中华福安,是以又顺本王久命。不但肯随总督等官之高意,就自先办兵船并及各样军器后,同粤省官船出了海,自到各处,随时围打压仆洋盗,催其回,必复认本主。因此,现在广海平净,使共乐。理合递折,恭请大皇上共禧共贺。具澳门夷人,恒心成功,如先于粤官所议,果满本王之意,并坚固华夷之久相与。惟查该督等官所应的复还前恩尚有数条至今未曾准行。兹本王存想,天朝自有大德,至公至义,是以该官员既奏旨办理及许开前恩,必毋不准给只其前恩。或因先官缺本分,不临莅,或因日久不行、失落,今另造恩册,一一列开,代祈金批,准照施行,合大西洋与中华,陈相与,日日加。会再本王正心切愿大皇上万福金安矣。在略壤内禄(Rio de Jameiro)京都 天主降生一千八百一十三年五月二十二日 嘉庆一十八年四月二十三日海外历史档案馆:澳门,第35箱,文件22,藏《葡萄牙摄政王东若望致嘉庆皇帝的奏章(1813)》,见《葡萄牙图书馆档案馆中文文献(1668—1871)》第一册,第114页。

1847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2月15日─1848年2月4日)2月22日,澳门一名黑人水手亚历山德罗.苏亚雷斯(Pedro Alexandre Soares)将一名华人杀死,经澳门法官及管理华人事务官审讯确定罪名后,于5月22日将凶犯枪决。亚马留这次对杀人凶犯的审讯和处决,是没有经过清朝政府官员审讯,甚至处决时也没有清朝官员参加。与《澳夷善后事宜条例》第五款“夷犯分别解讯”的规定完全不符,而当时前山与澳门的清政府官员亦未此事提出抗议。

1847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2月15日─1848年2月4日)2月22日,澳门一名黑人水手亚历山德罗.苏亚雷斯(Pedro Alexandre Soares)将一名华人杀死,经澳门法官及管理华人事务官审讯确定罪名后,于5月22日将凶犯枪决。亚马留这次对杀人凶犯的审讯和处决,是没有经过清朝政府官员审讯,甚至处决时也没有清朝官员参加。与《澳夷善后事宜条例》第五款“夷犯分别解讯”的规定完全不符,而当时前山与澳门的清政府官员亦未此事提出抗议。徐萨斯:《历史上的澳门》,第209页;António Vasconcelos de Saldanha, Estudos sobre as relações Luso—Chinesas, p. 196-199.

1885

光绪十一年(1885年2月15日─1886年2月3日)4月10日,律师若瑟‧司利化代广源禀求在东望洋马路的顾辣地花园(Chácara do Goularte)内开设制造爆竹厂。该花园东西北便皆向空地,南便则向马路。5月22日获准。

1885

光绪十一年(1885年2月15日─1886年2月3日)4月10日,律师若瑟‧司利化代广源禀求在东望洋马路的顾辣地花园(Chácara do Goularte)内开设制造爆竹厂。该花园东西北便皆向空地,南便则向马路。5月22日获准。《澳门政府宪报》1885年4月11日第15号。《澳门政府宪报》1885年5月23日第21号。

1892

光绪十八年(1892年1月30日─1893年2月16日)4月20日,澳门商民因澳门政府执意将料半酒出投招人承充专营,举行罢市。所谓的料半酒,是一种廉价的米酒,多为工人和穷人饮食。先是在1891年10月10日,澳门政府称应华商禀求承充专营料半酒,得到里斯本批准。澳门沽酒等行闻知,迭经禀请澳督免投酒饷,澳督答复不能准免,须俟葡国朝廷降旨。其后招人承充,并未投成,显见这一局面系为澳门华人抵制所造成。光绪十八年(1892)二月二十二日,阖澳绅商暨各行铺店再次为此具禀请求停止,收回成命,以纾商困而安民心。但是阖澳绅商的这一禀文,并没有打消澳门政府的念头。三月初六日,料半酒再次开投,香港商人陈耀山以每年缴纳规银7810元获得承充专营权,自1892年5月1日起到1894年6月30日止。按合同规定每斤征税5分钱,致使酒价平均增加16﹪。当时还盛传,从此以后,所有生活必需品均须一一征税,正是这一传言,导致料半酒承充在澳门激起轩然大波。华人或在三街会馆,或在镜湖医院聚集商议抗逆投充料半酒饷事宜,亦有华人张贴匿名揭帖,号召罢市抵制。5月5日,澳门政府出示,威胁如有集众搅扰滋乱抗违官命等事,为首之人拿交衙门惩治;严禁张贴匿名揭帖;澳内各行生意及手艺人如无端闭门,立将该行店生意牌缴销,并将其人交衙门从严惩办。然而,吓阻无效。5月20日,澳门商铺几乎全部关门罢市,无从购物,无人工作,船舶也停航,据称如此大罢市为澳门开埠300多年来所未有。官方致电香港购米,雇用犯人卸船,开仓售与贫穷葡人。21日,罢市持续进行。因察觉商铺存货搬走一空,兼闻三合会歹徒大批涌入澳门,澳门政府出动水陆士兵强迫商铺开市。这一愚蠢的举措激起民众更大的骚动。据说当晚三合会将火烧澳门,威胁要取澳门华商巨富的性命。次日,在先拿.飞南第子爵的居间调处下,他愿意承担支付承投入要求的费用,并负责此项包税,为期6个月,以便里斯本的完全许可。澳门政府于是妥协退却,各商铺才得重新开市。5月28日,前包税商获得8000元,放弃了专营包税权。

1892

光绪十八年(1892年1月30日─1893年2月16日)4月20日,澳门商民因澳门政府执意将料半酒出投招人承充专营,举行罢市。所谓的料半酒,是一种廉价的米酒,多为工人和穷人饮食。先是在1891年10月10日,澳门政府称应华商禀求承充专营料半酒,得到里斯本批准。澳门沽酒等行闻知,迭经禀请澳督免投酒饷,澳督答复不能准免,须俟葡国朝廷降旨。其后招人承充,并未投成,显见这一局面系为澳门华人抵制所造成。光绪十八年(1892)二月二十二日,阖澳绅商暨各行铺店再次为此具禀请求停止,收回成命,以纾商困而安民心。但是阖澳绅商的这一禀文,并没有打消澳门政府的念头。三月初六日,料半酒再次开投,香港商人陈耀山以每年缴纳规银7810元获得承充专营权,自1892年5月1日起到1894年6月30日止。按合同规定每斤征税5分钱,致使酒价平均增加16﹪。当时还盛传,从此以后,所有生活必需品均须一一征税,正是这一传言,导致料半酒承充在澳门激起轩然大波。华人或在三街会馆,或在镜湖医院聚集商议抗逆投充料半酒饷事宜,亦有华人张贴匿名揭帖,号召罢市抵制。5月5日,澳门政府出示,威胁如有集众搅扰滋乱抗违官命等事,为首之人拿交衙门惩治;严禁张贴匿名揭帖;澳内各行生意及手艺人如无端闭门,立将该行店生意牌缴销,并将其人交衙门从严惩办。然而,吓阻无效。5月20日,澳门商铺几乎全部关门罢市,无从购物,无人工作,船舶也停航,据称如此大罢市为澳门开埠300多年来所未有。官方致电香港购米,雇用犯人卸船,开仓售与贫穷葡人。21日,罢市持续进行。因察觉商铺存货搬走一空,兼闻三合会歹徒大批涌入澳门,澳门政府出动水陆士兵强迫商铺开市。这一愚蠢的举措激起民众更大的骚动。据说当晚三合会将火烧澳门,威胁要取澳门华商巨富的性命。次日,在先拿.飞南第子爵的居间调处下,他愿意承担支付承投入要求的费用,并负责此项包税,为期6个月,以便里斯本的完全许可。澳门政府于是妥协退却,各商铺才得重新开市。5月28日,前包税商获得8000元,放弃了专营包税权。据1892年4月6日商人陈耀山承充的澳门、毯仔、过路湾抽收料半酒规银合同中说:“凡有用米蒸酒者,无论何项何名,及由何处运来,均作料半酒论,并均照此章程抽收办理。”AH/F/424, MIC:A0586—587, 澳门历史档案馆档案。“具公禀阖澳绅商暨各行铺店等禀为酒饷既未投成乞恩奏请停止以纾商困而安民心事”,载于Formulários de Requerimentos(1894), p.75. 《澳门政府宪报》1892年4月6日第13号附报。又见Formulários de Requerimentos, pp.48—50.莫世祥、虞和平、陈奕平编译:《近代拱北海关报告汇编:1887—1946》,第40—41页。

1892

光绪十八年(1892年1月30日─1893年2月16日)5月22日,上午11时40分,经过两天连续的大雨后,从舵尾岛刮起威力巨大的龙卷风,掠过马骝洲厂,直扑妈阁和内港入口处,致使各处养鱼场半毁。飓风沿港口成之字形继续吹袭,毁坏屋顶,掀翻舢板和木船,淹死平民百姓。嗣后向北吹袭城区,所过之处,房屋的砖瓦,舢板的篷席全都卷上天空,高达近百英尺。“香山”号船上的巨型铁制烟筒被吹离底座,船上死亡人数达100人。

1892

光绪十八年(1892年1月30日─1893年2月16日)5月22日,上午11时40分,经过两天连续的大雨后,从舵尾岛刮起威力巨大的龙卷风,掠过马骝洲厂,直扑妈阁和内港入口处,致使各处养鱼场半毁。飓风沿港口成之字形继续吹袭,毁坏屋顶,掀翻舢板和木船,淹死平民百姓。嗣后向北吹袭城区,所过之处,房屋的砖瓦,舢板的篷席全都卷上天空,高达近百英尺。“香山”号船上的巨型铁制烟筒被吹离底座,船上死亡人数达100人。莫世祥、虞和平、陈奕平编译:《近代拱北海关报告汇编:1887—1946》,第65页。原书将舵尾译为“马卡里拉”。查《沿海七省口岸险要图》(《澳门历史地图精选》,第92页)在舵尾岛处标“马格里勒”。

1897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2月2日─1898年1月21日)5月22日,澳门不缠足会成立。该会系由康广仁与澳门维新派人士何廷光、张寿波、张寿浯、张灏、吴节薇、陈桐若、陈蔚秋、张有韬、张有贡、吴文畅、陈国光、柯祖赓、赖际熙、刘光廉、徐岳、陈芳仁、余国霭、徐述尧、曹连寿、曹应寿、萧藻旒、邓竹溪、杨祖守、杨训联、杨开疆、陈友善、陈朝宗、杨呈祥、潘飞声、陆庆清、陈乃润、陈华枢、何天柱、叶成珍、杨锡泉、杨祝山、张有年、梁郁明、张馨田、朱淇、张华衮、吴振鹏、梁星堂、林沛三、鲍奏篪、朱景坨、王吉、吴绣谷、柯成之、容学华、陈耀锴、张凤俦、李畅能、李希鸿、陈绰垣、温铭阁、梁松千、陈彤轩、陈吉垣、蔡世康、柯眷之、柯行之、陈兆梁、吴少苇、陈衍芳、陈植彝、吴耀堂、区桐吕、王龙田、杨旭初、陈直垣、陈桂籍、曾达之、陈若霖、陈季和、陈旭垣、陈公泽、黄潆波、黄紫云、何瑞增、杨炽生、刘玉田、尢列、张焕周、林连生、陈乐轩、吴和琛、吴宁琛、郭雨三、郑东里、黄拔臣、高飞、萧云山、吴屋筹、吴应扬、程道元、郑寿耆、杜清贻、韦朝选、何子铨、杜文祥、廖凤舒、杨祖孔、容达楷、叶侣珊、陈步墀、戴荃、宋子衡、宋照寰、宋展鹏、宋次鹏、李盛铭等人发起,以响应本年初在上海成立的不缠足会。该会专以劝导女子不缠足为主,意在广开风气。澳门不缠足会是上海总会的分会,财务方面与上海总会联为一体。澳门不缠足会的倡始人多达100余位。据《知新报》第29册《澳门不缠足会告白》,要求认捐之会籍其未付赀者,请交澳门荷兰园原生学舍;以及第66册《广东不缠足会支款》所记,通知广东不缠足会各同志将所领之会籍寄交澳门荷兰园原生学舍,说明澳门不缠足会应为广东不缠足会之中枢机关。

1897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2月2日─1898年1月21日)5月22日,澳门不缠足会成立。该会系由康广仁与澳门维新派人士何廷光、张寿波、张寿浯、张灏、吴节薇、陈桐若、陈蔚秋、张有韬、张有贡、吴文畅、陈国光、柯祖赓、赖际熙、刘光廉、徐岳、陈芳仁、余国霭、徐述尧、曹连寿、曹应寿、萧藻旒、邓竹溪、杨祖守、杨训联、杨开疆、陈友善、陈朝宗、杨呈祥、潘飞声、陆庆清、陈乃润、陈华枢、何天柱、叶成珍、杨锡泉、杨祝山、张有年、梁郁明、张馨田、朱淇、张华衮、吴振鹏、梁星堂、林沛三、鲍奏篪、朱景坨、王吉、吴绣谷、柯成之、容学华、陈耀锴、张凤俦、李畅能、李希鸿、陈绰垣、温铭阁、梁松千、陈彤轩、陈吉垣、蔡世康、柯眷之、柯行之、陈兆梁、吴少苇、陈衍芳、陈植彝、吴耀堂、区桐吕、王龙田、杨旭初、陈直垣、陈桂籍、曾达之、陈若霖、陈季和、陈旭垣、陈公泽、黄潆波、黄紫云、何瑞增、杨炽生、刘玉田、尢列、张焕周、林连生、陈乐轩、吴和琛、吴宁琛、郭雨三、郑东里、黄拔臣、高飞、萧云山、吴屋筹、吴应扬、程道元、郑寿耆、杜清贻、韦朝选、何子铨、杜文祥、廖凤舒、杨祖孔、容达楷、叶侣珊、陈步墀、戴荃、宋子衡、宋照寰、宋展鹏、宋次鹏、李盛铭等人发起,以响应本年初在上海成立的不缠足会。该会专以劝导女子不缠足为主,意在广开风气。澳门不缠足会是上海总会的分会,财务方面与上海总会联为一体。澳门不缠足会的倡始人多达100余位。据《知新报》第29册《澳门不缠足会告白》,要求认捐之会籍其未付赀者,请交澳门荷兰园原生学舍;以及第66册《广东不缠足会支款》所记,通知广东不缠足会各同志将所领之会籍寄交澳门荷兰园原生学舍,说明澳门不缠足会应为广东不缠足会之中枢机关。《澳门不缠足会别籍章程》,《知新报》第19册,1897年5月22日。《续登不缠足会别籍倡始人名氏》,《知新报》第20册,1897年5月31日;《续登澳门不缠足会倡始人名氏》,《知新报》第22册,1897年6月20日。《澳门不缠足会告白》,《知新报》第29册,1897年8月28日;《广东不缠足会支款》,《知新报》第66册,1898年9月26日。

1897

《知新报》第十九期刊登《论列国息争之公理》、《訿议厘金》、《大肆簧鼓》、《棉花获利》等文章。《知新报》于1897年2月22日(清光绪二十三年正月二十一日)创刊,由康有为筹划出版、梁启超兼理笔政、何廷光(字穗田)出资、康广仁则负责具体运作创办,该报于维新运动时期所创办,为维新派在华南地区的重要刊物。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的百日维新失败后,《知新报》仍继续出版。1899年7月20日,康有为在加拿大创立保救大清皇帝会后,更将《知新报》与《清议报》定为会报。《知新报》原按上海《时务报》模式创办,初拟为《广时务报》。及后经梁启超斟酌后,才定名《知新报》,报头使用篆书。其办报宗旨,正如其创刊文章的「知新报缘起」指出:「不慧于目,不聪于耳,不敏于口,曰盲、聋、哑,是谓三病」而「报者,天下之枢铃,万民之喉舌也,得之则通,通之则明,明之则勇,勇之则强,强则政举而国立,敬修而民智。」《知新报》是澳门第二份中文报纸,翻译不少西文报刊,录英、俄、德、法、美、日等各国大事,同时远销海外旧金山、悉尼、安南、新加坡等地。设社址于澳门南湾大井头四号,其后在1900年11月22日(清光绪二十六年十月初一)出版的第129期有迁馆告白:从大井头四号移寓至门牌十九号。初为5日刊,自1897年5月31日(清光绪二十三年五月初一)的出版的第20册起,改为旬刊 (十日刊),篇幅较前增加一倍;又至1900年2月14日(清光绪二十六年正月十五日)出版的第112册开始,再改为半月刊,每期约60余页,册装。目前所收集的最后一期是1901年2月3日(清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五日)出版的第134册,是否仍有后续出版的刊册,有待进一步研究。本会感谢中山大学图书馆的支持,合作将该馆珍藏的共134册《知新报》原件进行电子化,得以在此平台与公众分享。此外,本会为每期之目录加设链结功能,以便各方读者阅读使用。《知新报》主要撰述和译者如下:撰述:何树龄、韩文举、梁启超、徐勤、刘桢麟、王觉任、陈继俨、欧榘甲、康广仁、黎祖健、麦孟华、林旭、孔昭炎、康有为 英译:周灵生、卢其昌、陈焯如、甘若云葡译:宋次生德译:沙士日译:唐振超、山本正义、康同薇

1908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2月2日─1909年1月21日)5月22日,澳门粤和昌缫丝厂公司登载告示:因生意不前,负欠各家银两无款清还,经函请各股东于4月20日在本公司集议,是日公议从众取决,将粤和昌公司生意铺底连自置之地及全铺上盖各项开投,以价高者得,以俾清还各家债款。粤和昌为何连旺之产业。

1908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2月2日─1909年1月21日)5月22日,澳门粤和昌缫丝厂公司登载告示:因生意不前,负欠各家银两无款清还,经函请各股东于4月20日在本公司集议,是日公议从众取决,将粤和昌公司生意铺底连自置之地及全铺上盖各项开投,以价高者得,以俾清还各家债款。粤和昌为何连旺之产业。《澳门政府宪报》1908年5月23日第21号。

1908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2月2日─1909年1月21日)5月22日,先是,澳门政府疏浚日益于浅的内港河道,并将澳门与湾仔水面的浮标从水中央移至湾仔岸边,将本是作停船航行用的浮标作为“界标”。同时又在鸡头山外海添设浮标,其目的就是“意欲占领水界,并觊觎环澳岛地”。清外务部遂于本日照会葡公使巴劳‧森德(Barão de Sendal),指出这是一种违约行为,责令立即“撤去浮标”。

1908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2月2日─1909年1月21日)5月22日,先是,澳门政府疏浚日益于浅的内港河道,并将澳门与湾仔水面的浮标从水中央移至湾仔岸边,将本是作停船航行用的浮标作为“界标”。同时又在鸡头山外海添设浮标,其目的就是“意欲占领水界,并觊觎环澳岛地”。清外务部遂于本日照会葡公使巴劳‧森德(Barão de Sendal),指出这是一种违约行为,责令立即“撤去浮标”。《澳门专档》第2册《外部发葡公使森德照会》,第67页。

1911

中国的炮竹制造历史源远流长,广东、湖南等省均盛产炮竹,其中广东的东莞、南海、广州湾及湖南的浏阳等地最兴旺,又以广东出口为最多,湖南次之。光绪初年,浏阳鞭炮开始出口,由香港、澳门转口运销南洋各地。广东则以南海及东莞产品最驰名,被誉为“南炮莞花”。不仅畅销全国,还运销上海、广州、香港和澳门再转销世界各地。

1912

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1912年12月31日)5月22日,孙中山得知孙眉参与组织“扶正同盟会”,准备“第二次革命”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遂亲自由香港来澳门,下榻卢廉若家春草堂,与王和顺、关仁甫、杨万夫等人进行谈判,先后与“扶正同盟会”会员会面,以试图进行调停,无奈此次调停无效。此时澳门政府虽然一方面对广州新近政治形势感到紧张,另一方面对革命党人或许会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而满怀忧惧,但孙的来临依然受到澳门各界的热烈欢迎。以署理总督咩路.马楂度(Álvaro de Melo Machado)为首的澳门政府及主教、绅商名流在卢园(又名娱园)热烈欢迎孙中山,同时还举行了一系列的欢迎活动,包括疯堂街(Rua S. Làzaro)欢迎会和军人俱乐部酒会。孙中山还在卢园春草堂与百余名中葡各界人士合影留念。在澳门,孙中山亦访亲问友,见到阔别多年的老友弗朗西斯科.飞南第,并邀请他出任荣誉性质的中华民国部长,却遭到后者的婉言谢绝。

1912

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1912年12月31日)5月22日,孙中山得知孙眉参与组织“扶正同盟会”,准备“第二次革命”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遂亲自由香港来澳门,下榻卢廉若家春草堂,与王和顺、关仁甫、杨万夫等人进行谈判,先后与“扶正同盟会”会员会面,以试图进行调停,无奈此次调停无效。此时澳门政府虽然一方面对广州新近政治形势感到紧张,另一方面对革命党人或许会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而满怀忧惧,但孙的来临依然受到澳门各界的热烈欢迎。以署理总督咩路.马楂度(Álvaro de Melo Machado)为首的澳门政府及主教、绅商名流在卢园(又名娱园)热烈欢迎孙中山,同时还举行了一系列的欢迎活动,包括疯堂街(Rua S. Làzaro)欢迎会和军人俱乐部酒会。孙中山还在卢园春草堂与百余名中葡各界人士合影留念。在澳门,孙中山亦访亲问友,见到阔别多年的老友弗朗西斯科.飞南第,并邀请他出任荣誉性质的中华民国部长,却遭到后者的婉言谢绝。澳门历史档案馆:MNL12. 2. F,转引自杰杰弗里.C. 冈恩:《澳门史:1557-1999》,第146页。1921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拟聘请飞南第出任顾问,而飞南第以年事已高为由谢绝。此应为第二次。参见陈树荣:《孙中山与澳门》,载《广州文史资料》第45辑,1993年。《中华民国元年拱北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1913年3月28日),载莫世祥等编译:《近代拱北海关报告汇编(1887-1946)》,第283页;《(上海)民立报》1912年5月28日;黄健敏编著:《孙眉年谱》,第96-99页;盛文房等编著:《孙中山与澳门》之图96、97;若昂.哥德斯:《孙逸仙与澳门和革命》,载《文化杂志》第17期,1993年。

1938

拍摄时间︰戊寅年四月二十三日(1938年5月22日) 前排左起:戴显荣、梁孟鸿、容炳文、梁彦明、徐伟卿、崔诺枝、陈又廉、陈亦伯、区万胜; 中排左起:陈少巖、李雁云、姚满、曾锡祺、刘耀墀、李宝书、姚应江、谢再生。

1938

拍摄时间︰戊寅年四月二十三日(1938年5月22日) 前排左起:戴显荣、梁孟鸿、容炳文、梁彦明、徐伟卿、崔诺枝、陈又廉、陈亦伯、区万胜; 中排左起:陈少巖、李雁云、姚满、曾锡祺、刘耀墀、李宝书、姚应江、谢再生。

1985

葡国总统恩尼斯与中国总理赵紫阳会面。

1985

葡国总统恩尼斯与中国总理赵紫阳会面。

1985

葡国总统恩尼斯与中国总理赵紫阳会面。

1985

葡国总统恩尼斯与中国总理赵紫阳会面。

1998

1998年5月22日,粤、澳公安、保安部门联络官会议在澳门举行,加强全面合作打击罪案。

2002

2002年5月22日,廉政专员张裕率团前往北京,出席“亚洲监察(申诉)专员协会第七次会议”。

更多

进阶搜寻

关键字

    主题

    资料类型

    地点

    时间

    使用说明

    检视全站索引

    会员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