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澳门记忆”文史网的服务条款经已更新,请点击查阅更新后之内容,继续使用即表示同意。如有疑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亚太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在第四十六届世界遗产大会举办期间,揭晓2024年《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奖》获奖名单,“澳门记忆”获“卓越之星奖”。

更多

“澳门记忆”推出“浮光百年 承载辉煌──新马路街区图片征集”,联乘新马路街区内的多个商户,诚邀市民分享有关新马路的老照片和相关回忆,征集期由即日至2024年9月30日。

更多

有奖问答游戏的得奖结果出炉!每位得奖者可获珍藏版古地图澳门通乙张。澳门记忆团队已透过得奖者注册会员时登记之流动电话号码,以短讯形式发送得奖通知,再次感谢会员们的支持和参与!

>>立即查看得奖名单

更多

当年今日
历史上的
1544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1月24日─1545年1月12日)4月29日,第二批耶稣会传教远征队从罗马出发前往果阿,但被迫返回并改组。

1544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1月24日─1545年1月12日)4月29日,第二批耶稣会传教远征队从罗马出发前往果阿,但被迫返回并改组。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6—18世纪》,第9页。

1577

万历五年(1577年1月19日─1578年2月6日)4月29日,菲利浦二世致菲督弗兰西斯科•桑德博士的信论述了其对华战略构思:你所议征服中国之事,容当日后考虑。当前不可贸然行事,而应当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尤戒与中国为敌之海寇为伍,不给中国人以任何仇视我们的口实。

1577

万历五年(1577年1月19日─1578年2月6日)4月29日,菲利浦二世致菲督弗兰西斯科•桑德博士的信论述了其对华战略构思:你所议征服中国之事,容当日后考虑。当前不可贸然行事,而应当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尤戒与中国为敌之海寇为伍,不给中国人以任何仇视我们的口实。张铠:《中国与西班牙关系史》第3章,第76页。

1621

天启元年(1621年1月22日─1622年2月9日)5月13日,去年脱难的“圣巴尔托罗梅乌”号帆船的船员们履行诺言,向澳门奥斯定会的龙嵩堂捐赠了一些钱,由他们代建和管理隐修院。当时约定,若不建造,捐赠取消。捐赠者终生为隐修院的管理人。l4日,澳门主教平托•比埃达德(D. João Pinto da Piedade)批准起造隐修院。由于捐赠钱数不够,奥斯定会又斥资300帕塔卡用于建设。1622年4月29日正式建成启用,定名为“法国之岩圣母(Nossa Senhora de Penha da Franca)教堂”。法国之岩圣母信仰在1587年葡萄牙国王塞巴斯蒂昂征北时传入葡萄牙,16世纪末,里斯本市内东部即出现了“法国之岩圣母堂”。至此,法国之岩圣母信仰亦传入澳门,由于奥斯定会从教宗处获得“法国之岩圣母”信仰的垄断权,故所建堂交澳门奥斯定会管理。该堂建于西望洋山山顶,初冠名为“卑拿教堂(Penha Church)”。“卑拿”葡文意为“山岩高岗”。“卑拿教堂”后经修葺,并在大堂屋顶处竖有大理石雕刻的圣母像,故澳人又称其为“西望洋圣母堂。”这是当时澳门唯一的一座不是由天主教区或天主教教会教士所主持兴建的教堂。

1621

天启元年(1621年1月22日─1622年2月9日)5月13日,去年脱难的“圣巴尔托罗梅乌”号帆船的船员们履行诺言,向澳门奥斯定会的龙嵩堂捐赠了一些钱,由他们代建和管理隐修院。当时约定,若不建造,捐赠取消。捐赠者终生为隐修院的管理人。l4日,澳门主教平托•比埃达德(D. João Pinto da Piedade)批准起造隐修院。由于捐赠钱数不够,奥斯定会又斥资300帕塔卡用于建设。1622年4月29日正式建成启用,定名为“法国之岩圣母(Nossa Senhora de Penha da Franca)教堂”。法国之岩圣母信仰在1587年葡萄牙国王塞巴斯蒂昂征北时传入葡萄牙,16世纪末,里斯本市内东部即出现了“法国之岩圣母堂”。至此,法国之岩圣母信仰亦传入澳门,由于奥斯定会从教宗处获得“法国之岩圣母”信仰的垄断权,故所建堂交澳门奥斯定会管理。该堂建于西望洋山山顶,初冠名为“卑拿教堂(Penha Church)”。“卑拿”葡文意为“山岩高岗”。“卑拿教堂”后经修葺,并在大堂屋顶处竖有大理石雕刻的圣母像,故澳人又称其为“西望洋圣母堂。”这是当时澳门唯一的一座不是由天主教区或天主教教会教士所主持兴建的教堂。Manuel Teixeira, Macau e a Sua Diocese, Vol.9, p.271; Manuel Teixeira, Toponímia de Macau, Vol.1, p.89; 金国平、吴志良:《西望洋外文名称的由来》,载《东西望洋》,第287—288页;金丰居士:《西望洋圣母堂,位处天璇丽珠永不衰》,载《新报》2009年5月14日。

1622

天启二年(1622年2月10日─1623年1月30日)4月29日,在一份来日的档案中记录,卡尔丁•弗罗依斯(Francisco Cartim Fróis)被解除王室大法官之职。但似乎不久又被重新任命为澳门王室大法官,直至1624年11月15日还是王室大法官。

1622

天启二年(1622年2月10日─1623年1月30日)4月29日,在一份来日的档案中记录,卡尔丁•弗罗依斯(Francisco Cartim Fróis)被解除王室大法官之职。但似乎不久又被重新任命为澳门王室大法官,直至1624年11月15日还是王室大法官。Manuel Teixeira, Os Ouvidores em Macau, p.30.

1626

天启六年(1626年1月28日─1627年2月15日)4月29日,葡印总督弗兰西斯科•伽玛通过敕令确认果阿高等法院大法官贡萨洛•霍门(Goriçalo Mendes Homem)在担任司法调查者时作出的两项决定,即所有未完全付清应交纳之款项者均不得担任或被选举为官员。

1626

天启六年(1626年1月28日─1627年2月15日)4月29日,葡印总督弗兰西斯科•伽玛通过敕令确认果阿高等法院大法官贡萨洛•霍门(Goriçalo Mendes Homem)在担任司法调查者时作出的两项决定,即所有未完全付清应交纳之款项者均不得担任或被选举为官员。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6—18世纪》,第37页。

1636

崇祯九年(1636年2月7日─1637年1月25日)4月,澳督卡玛拉•罗郎也卸任,前往果阿任葡印总督书记官。29日,新任澳督多明戈斯•罗郎也(Domingos da Câmara de Noronha)从果阿启程来澳。并于8月抵达。多明戈斯•罗郎也出任澳督两年多时间,澳门政局一度稳定。

1636

崇祯九年(1636年2月7日─1637年1月25日)4月,澳督卡玛拉•罗郎也卸任,前往果阿任葡印总督书记官。29日,新任澳督多明戈斯•罗郎也(Domingos da Câmara de Noronha)从果阿启程来澳。并于8月抵达。多明戈斯•罗郎也出任澳督两年多时间,澳门政局一度稳定。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6—18世纪》,第43页;费成康:《澳门四百年》,第121页。

1645

顺治二年(1645年1月28日─1646年2月15日)4月29日,弘光帝命意大利耶稣会士毕方济(François Sambiasi)为钦差大臣出使澳门,宣布开放海禁,允许葡商自由贸易之诏令。其文如下:尔毕生为贵国尽职服务,忠诚谨慎,且精通科学,而今朕命尔为钦差大臣,赴广东向澳门城的商人开放海禁诏令,安抚众人,商船可往返,中华赖有供应,人民得以便利,朕发现尔等系……之人,可自由往返贸易,任何人不得阻拦。此事双方共赢;尔等长居镇境,并经常在迁贸他国,此已非一朝之事。兹朕废除海禁,依照律例,所有往来船只,所装商品接受检查,你们追求应得利益,朕亦得便。从今以后,不得受奸人指使,违反律例,不得蒙骗税口,夹带货物,收赃,否则将遭惩处。朕之官员应为朕着想,善待番商,中外一体,勿滋事,戒突乱。此诏书下达之时尚未缴纳之关税,特赦免缴。尔等忠诚,中华受益,朕当另行开恩,尔等定不会失望。钦差大臣须谨慎行事,使其知晓朕之旨意。为朕事业之效劳,当得重报。临行前,弘光帝为毕方济题词:“诚于事天,端于修身,信义素孚。弘光岁次乙酉春王吉旦立。”

1645

顺治二年(1645年1月28日─1646年2月15日)4月29日,弘光帝命意大利耶稣会士毕方济(François Sambiasi)为钦差大臣出使澳门,宣布开放海禁,允许葡商自由贸易之诏令。其文如下:尔毕生为贵国尽职服务,忠诚谨慎,且精通科学,而今朕命尔为钦差大臣,赴广东向澳门城的商人开放海禁诏令,安抚众人,商船可往返,中华赖有供应,人民得以便利,朕发现尔等系……之人,可自由往返贸易,任何人不得阻拦。此事双方共赢;尔等长居镇境,并经常在迁贸他国,此已非一朝之事。兹朕废除海禁,依照律例,所有往来船只,所装商品接受检查,你们追求应得利益,朕亦得便。从今以后,不得受奸人指使,违反律例,不得蒙骗税口,夹带货物,收赃,否则将遭惩处。朕之官员应为朕着想,善待番商,中外一体,勿滋事,戒突乱。此诏书下达之时尚未缴纳之关税,特赦免缴。尔等忠诚,中华受益,朕当另行开恩,尔等定不会失望。钦差大臣须谨慎行事,使其知晓朕之旨意。为朕事业之效劳,当得重报。临行前,弘光帝为毕方济题词:“诚于事天,端于修身,信义素孚。弘光岁次乙酉春王吉旦立。” 阿儒达宫图书馆:《耶稣会会士在亚洲》,JA49-V-13fo 381v─386。 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上册《毕方济》,第200页。

1667

康熙六年(1667年1月24日-1668年2月11日)4月26日,谣传香山县令集结兵力开进澳门,澳门全城即刻发布紧急命令,所有的人,包括学生,都拿起武器准备迎战,消息传到香山。4月下旬,香山县令姚启圣与澳门议事会正式达成协议后,关闸再次开启。但于29日大量的食品出售之后,关闸又关闭。

1667

康熙六年(1667年1月24日-1668年2月11日)4月26日,谣传香山县令集结兵力开进澳门,澳门全城即刻发布紧急命令,所有的人,包括学生,都拿起武器准备迎战,消息传到香山。4月下旬,香山县令姚启圣与澳门议事会正式达成协议后,关闸再次开启。但于29日大量的食品出售之后,关闸又关闭。 John E. Wills, Embassies and Illusions: Dutch and Portuguese Envoys to K'ang-hsi, 1666-1687, p. 99.

1711

康熙五十年(1711年2月17日-1712年2月6日)4月29日,葡印总督告知,法官奥古斯丁略·蒙特罗(Agostinho de Azevedo Monteiro)将来澳门调查总督与议事会之间的冲突。

1711

康熙五十年(1711年2月17日-1712年2月6日)4月29日,葡印总督告知,法官奥古斯丁略·蒙特罗(Agostinho de Azevedo Monteiro)将来澳门调查总督与议事会之间的冲突。Manuel Teixeira, Macau no Séc. XVIII, p.107.

1753

乾隆十八年(1753年2月3日-1754年1月22日)4月29日,澳门仁慈堂主席里贝罗.吉马良斯(João Ribeiro Guimarães)在董事会会议上建议:由于缺少药品和医生,医院中的病人长期遭受痛苦而病情无法好转,有些因此而死去。所以我建议运用本市方济各修道院安伯老修士所拥有的药房来战胜这些困难,利用那里的药品来为医院患者治疗。这位仁慈的修士,他从不计报酬,我已多次请他来医院给患者治病。[1] [1]José Caetano Soares, Macau e a Assistência, p.169.

1753

乾隆十八年(1753年2月3日-1754年1月22日)4月29日,澳门仁慈堂主席里贝罗.吉马良斯(João Ribeiro Guimarães)在董事会会议上建议:由于缺少药品和医生,医院中的病人长期遭受痛苦而病情无法好转,有些因此而死去。所以我建议运用本市方济各修道院安伯老修士所拥有的药房来战胜这些困难,利用那里的药品来为医院患者治疗。这位仁慈的修士,他从不计报酬,我已多次请他来医院给患者治病。José Caetano Soares, Macau e a Assistência, p.169.

1777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2月8日─1778年1月27日)4月29日,又有三名亚美尼亚商人从广州抵达澳门。

1777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2月8日─1778年1月27日)4月29日,又有三名亚美尼亚商人从广州抵达澳门。施其乐、范岱克:《追寻澳门亚美尼亚商人的足迹》,载《文化杂志》第55期,2005年。

1785

乾隆五十年(1785年2月9日─1786年1月29日)4月29日,第一批遣使会士到达北京,接替耶稣会士;5月8日,北京主教汤士选颁布法令,宣布遣使会取代耶稣会。遣使会士罗广祥等人与在京的耶稣会士举行交接仪式,出席签字仪式的有北京教区主教汤士选。

1785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2月9日─1786年1月29日)4月29日,第一批遣使会士到达北京,接替耶稣会士;5月8日,北京主教汤士选颁布法令,宣布遣使会取代耶稣会。遣使会士罗广祥等人与在京的耶稣会士举行交接仪式,出席签字仪式的有北京教区主教汤士选。Manuel Teixeira, Macau no Séc. ⅩⅧ, p. 654; 托马:《北京传教史》第2卷,第17页, 转自卫青心:《法国对华传教政策:清末五口通商和传教自由(1842—1856)》上卷,第14页。

1793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2月11日─1794年1月30日)4月29日,葡印总督库尼亚•梅内泽斯致澳门议事会信,批准澳门居民向华人出租房屋。[1] [1]龙思泰:《早期澳门史》,第72页。

1793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2月11日─1794年1月30日)4月29日,葡印总督库尼亚•梅内泽斯致澳门议事会信,批准澳门居民向华人出租房屋。[1] [1]龙思泰:《早期澳门史》,第72页。

1796

嘉庆元年(1796年2月9日─1797年1月27日)5月13日,葡印总督维嘉•卡布拉尔(Francisco António da Veiga Cabral)关于在澳门居留外国人致澳门议事会函:重申里斯本王室发给本首府关于禁止外国人在澳门居留的命令。此事在贵市议事会于去年12月19日致我的信中亦曾提及,而我的前任亦在1793年4月29日回复贵市议事会时称,1792年12月29日函时所发布的命令应全部得以落实执行。如果让这些外国人在澳门居住,他们带给澳门居民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为了避免这些危害继续下去,我特此致函澳门总督,命其尽可能付诸实行我的前任于1793年4月29日写给议事会信函中最末一段的规定。据此及前述重申的命令,除了现时在澳门的公司商务代表以外,不管何种身份的外国人都不得与土生人士通婚及居留此地。

1796

清嘉庆元年(1796年2月9日─1797年1月27日)5月13日,葡印总督维嘉•卡布拉尔(Francisco António da Veiga Cabral)关于在澳门居留外国人致澳门议事会函:重申里斯本王室发给本首府关于禁止外国人在澳门居留的命令。此事在贵市议事会于去年12月19日致我的信中亦曾提及,而我的前任亦在1793年4月29日回复贵市议事会时称,1792年12月29日函时所发布的命令应全部得以落实执行。如果让这些外国人在澳门居住,他们带给澳门居民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为了避免这些危害继续下去,我特此致函澳门总督,命其尽可能付诸实行我的前任于1793年4月29日写给议事会信函中最末一段的规定。据此及前述重申的命令,除了现时在澳门的公司商务代表以外,不管何种身份的外国人都不得与土生人士通婚及居留此地。Luís Virgilio de Brito Frazão, História e Desenvolvimento dos Correios e das Telecomunicações de Macau, Vol. 1, p. 32.

1829

1829年(清道光九年)4月14日,约70~80个海盗进犯澳门。检察官向香山县丞通报求援和追击海盗。4月29日,第一艘蒸汽船到达澳门。11月20日,澳门同知访问澳门,议事会在高楼街口派兵站岗迎接,三巴门炮台鸣炮。澳门同知发布告示,重申赌博属被禁之列。

1833

道光十三年(1833年2月20日─1834年2月8日)4月29日,澳门第一份不定期中文期刊《杂闻篇》(Tsu-Wan-Pien,“A Miscellaneous Paper”)出版,由马礼逊编辑,在马家英式印刷所印刷。该刊共出版了3期,第1期是1833年4月29日,第2期是1833年8月29日,第3期则在1833年10月17日,每期印刷达2万份。《杂闻篇》比1833年8月1日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还要早3个月,是中国最早的近代化中文期刊,也是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期刊。

1833

道光十三年(1833年2月20日─1834年2月8日)4月29日,郭实猎牧师在英商威廉·渣甸的率领下,乘坐飞剪船“气精(Sylph)”号在中国沿海进行了第三次航行后返回澳门。

1833

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2月20日─1834年2月8日)4月29日,郭实猎牧师在英商威廉·渣甸的率领下,乘坐飞剪船“气精(Sylph)”号在中国沿海进行了第三次航行后返回澳门。威廉·渣甸,苏格兰人,1784年生。原是一名外科医生,1802年从英国到印度,弃医从商。1819年他作为一位名叫科瓦斯治(Framjee Cowasjee)的亚美尼亚商人的代理人来到澳门和广东,与马格尼亚克公司(Magniac & Co)合作经营鸦片生意。他没有遵循“港脚商人”生意模式,与有权有势的华商合作,主要与伍浩官合作,寻求新的贸易和方式。在他的伦敦生意伙伴的帮助下,他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并给当时的对华贸易带来很大的变化。参阅J.M.Braga, A Seller of“sing-song”, Journal of Oriential Studies, Vol.6, 1961—1964, HKU Press, 1967. Chinese Repository, Vol.2, No.1, p.20; Journals of Three Voyages along the Coast of China in 1831, 1832 & 1833, p.254.

1833

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2月20日─1834年2月8日)4月29日,澳门第一份不定期中文期刊《杂闻篇》(Tsu-Wan-Pien,“A Miscellaneous Paper”)出版,由马礼逊编辑,在马家英式印刷所印刷。该刊共出版了3期,第1期是1833年4月29日,第2期是1833年8月29日,第3期则在1833年10月17日,每期印刷达2万份。《杂闻篇》比1833年8月1日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还要早3个月,是中国最早的近代化中文期刊,也是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期刊。苏精:《马礼逊与中文印刷出版》,第51—53页;林玉凤:《鸦片战争前的澳门新闻出版事业:1557—1840》,第92页。

1851

咸丰元年(1851年2月1日─1852年2月19日)4月29日,澳门以极大的热情庆祝由布拉干萨(Bragança)唐.佩得罗(D. Pedro)公爵签署的葡萄牙君主立宪法颁布一周年。除却总督府前举行的有号兵和军鼓手助阵的仪式外,还有大炮台鸣放礼炮,各炮台、军舰悬挂彩旗彩灯等等。庆祝活动中,还有成群结队的艺人在城市的主要街道和一些大户宅院前的空地上表演舞蹈。

1851

咸丰元年(1851年2月1日─1852年2月19日)4月29日,澳门以极大的热情庆祝由布拉干萨(Bragança)唐.佩得罗(D. Pedro)公爵签署的葡萄牙君主立宪法颁布一周年。除却总督府前举行的有号兵和军鼓手助阵的仪式外,还有大炮台鸣放礼炮,各炮台、军舰悬挂彩旗彩灯等等。庆祝活动中,还有成群结队的艺人在城市的主要街道和一些大户宅院前的空地上表演舞蹈。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9世纪》,第108页。

1900

《知新报》第一百一十七期刊登《译日本竹越君中国人种侵畧世界篇》、《颐和园驻兵》、《汉口市情四则》、《义和团近事汇纪》等文章。《知新报》于1897年2月22日(清光绪二十三年正月二十一日)创刊,由康有为筹划出版、梁启超兼理笔政、何廷光(字穗田)出资、康广仁则负责具体运作创办,该报于维新运动时期所创办,为维新派在华南地区的重要刊物。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的百日维新失败后,《知新报》仍继续出版。1899年7月20日,康有为在加拿大创立保救大清皇帝会后,更将《知新报》与《清议报》定为会报。《知新报》原按上海《时务报》模式创办,初拟为《广时务报》。及后经梁启超斟酌后,才定名《知新报》,报头使用篆书。其办报宗旨,正如其创刊文章的「知新报缘起」指出:「不慧于目,不聪于耳,不敏于口,曰盲、聋、哑,是谓三病」而「报者,天下之枢铃,万民之喉舌也,得之则通,通之则明,明之则勇,勇之则强,强则政举而国立,敬修而民智。」《知新报》是澳门第二份中文报纸,翻译不少西文报刊,录英、俄、德、法、美、日等各国大事,同时远销海外旧金山、悉尼、安南、新加坡等地。设社址于澳门南湾大井头四号,其后在1900年11月22日(清光绪二十六年十月初一)出版的第129期有迁馆告白:从大井头四号移寓至门牌十九号。初为5日刊,自1897年5月31日(清光绪二十三年五月初一)的出版的第20册起,改为旬刊 (十日刊),篇幅较前增加一倍;又至1900年2月14日(清光绪二十六年正月十五日)出版的第112册开始,再改为半月刊,每期约60余页,册装。目前所收集的最后一期是1901年2月3日(清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五日)出版的第134册,是否仍有后续出版的刊册,有待进一步研究。本会感谢中山大学图书馆的支持,合作将该馆珍藏的共134册《知新报》原件进行电子化,得以在此平台与公众分享。此外,本会为每期之目录加设链结功能,以便各方读者阅读使用。《知新报》主要撰述和译者如下:撰述:何树龄、韩文举、梁启超、徐勤、刘桢麟、王觉任、陈继俨、欧榘甲、康广仁、黎祖健、麦孟华、林旭、孔昭炎、康有为 英译:周灵生、卢其昌、陈焯如、甘若云葡译:宋次生德译:沙士日译:唐振超、山本正义、康同薇

1904

光绪三十年(1904年2月16日─1905年2月3日)4月26日,拱北海关税务司穆好士卸任,29日任命丹麦人欧森(J.P.Oiesen)接任;到10月17日,欧森又调离拱北关,遂由英国人布廉恩(E.V.Brenan)代理。

1904

光绪三十年(1904年2月16日─1905年2月3日)4月26日,拱北海关税务司穆好士卸任,29日任命丹麦人欧森(J.P.Oiesen)接任;到10月17日,欧森又调离拱北关,遂由英国人布廉恩(E.V.Brenan)代理。拱北海关编:《拱北海关志》之《大事记(1887—1990)》,第268页。

1922

民国十一年(1922年1月1日─1922年12月31日)4月29日,157名帝汶新兵抵澳,补充土著步兵连。

1922

民国十一年(1922年1月1日─1922年12月31日)4月29日,157名帝汶新兵抵澳,补充土著步兵连。施白蒂:《澳门编年史:20世纪(1900─1949)》,第157页。

1932

民国二十一年 (1932年1月1日-1932年12月31日)4月29日,澳门政府训令,所有澳门出版的文件使用汉字拼音。

1932

民国二十一年 (1932年1月1日-1932年12月31日)4月29日,澳门政府训令,所有澳门出版的文件使用汉字拼音。施白蒂:《澳门编年史:20世纪 (1900-1949)》,第259页。

1933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4月29日,政府决定将为所有澳门出版的文件使用汉字拼音。7月15日,华文报纸《大众报》在澳门创刊。这是迄今仍在出版的最悠久华文报刊。1942~1948年间曾一度停刊。12月16日,法国驻远东海军司令贝特洛(Berthelot)海军上将访问澳门。

1935

民国二十四年 (1935年1月1日-1935年12月31日)4月29日,澳门圣罗撒女子中学 (Colégio de Santa Rosa de Lima)获广东省教育厅第170号指令立案。8月,澳门圣罗撒中学增设初级中学。先是,1932年,高若瑟主教将圣罗撒女子中学托付给玛丽亚方济各修女管理,1934年3月24日完成该校的扩建。1936年3月25日,又建成圣罗撒教堂并对外开放。

1935

民国二十四年 (1935年1月1日-1935年12月31日)4月29日,委任奥古斯托.米南达 (António Augusto de Miranda)为澳门地区大法官,而米南达至次年3月28日方才正式抵澳任职。

1935

民国二十四年 (1935年1月1日-1935年12月31日)4月29日,澳门圣罗撒女子中学 (Colégio de Santa Rosa de Lima)获广东省教育厅第170号指令立案。8月,澳门圣罗撒中学增设初级中学。先是,1932年,高若瑟主教将圣罗撒女子中学托付给玛丽亚方济各修女管理,1934年3月24日完成该校的扩建。1936年3月25日,又建成圣罗撒教堂并对外开放。《圣罗撒女子中学金禧特刊》之《本校史略》,第22页;潘日明:《殊途同归:澳门的文化交融》,第183页。

1935

民国二十四年 (1935年1月1日-1935年12月31日)4月29日,委任奥古斯托.米南达 (António Augusto de Miranda)为澳门地区大法官,而米南达至次年3月28日方才正式抵澳任职。Manuel Teixeira, Os Ouvidores em Macau, p. 183.

1938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四月二十九日值理第三十九次会议录,报告东路路警管理处督察张君励函送警士陈炳到院留医疗治。抗日战争初期,中山县各地都成立自卫队、游击队等抗日组织。其伤员由各部门公函介绍转送镜湖医院协助治疗。

1945

民国三十四年 (1945年1月1日-1945年12月31日)4月29日,为日本天长节 (即天皇诞生日),日本驻澳门领事岩井英一在澳门举行庆祝招待宴会,不仅邀请澳门政府主要官员、驻澳各国有关外交官和澳门日侨,还邀请了二三十名华人名流、富商出席宴会。岩井这次邀华人富商,主要希望他们赞助他手下以孙嘉华为首的50名华人卫士。酒宴上华人富商捐款达5万澳门元,合300万日元。这是一笔大数目,孙嘉华等即用这笔钱成立了一个株式会社,经营商业,以解决驻澳日本领事馆经费贫乏问题。

1945

民国三十四年 (1945年1月1日-1945年12月31日)4月29日,为日本天长节 (即天皇诞生日),日本驻澳门领事岩井英一在澳门举行庆祝招待宴会,不仅邀请澳门政府主要官员、驻澳各国有关外交官和澳门日侨,还邀请了二三十名华人名流、富商出席宴会。岩井这次邀华人富商,主要希望他们赞助他手下以孙嘉华为首的50名华人卫士。酒宴上华人富商捐款达5万澳门元,合300万日元。这是一笔大数目,孙嘉华等即用这笔钱成立了一个株式会社,经营商业,以解决驻澳日本领事馆经费贫乏问题。房建昌:《有关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外交与特工人员在澳门活动的几点补正》,载《民国档案》第4期,1999年。

1956

拍摄时间︰1956年4月29日 前排左起:郭信坚、张晴晖、吴鸣、崔德祺、马万祺、马师曾、何贤、李际唐、傅德荫、周介眉、徐佩之、韦颂、梁锡光; 第二排左起:朱给、谢再生、刘渭鸿、周兰陔、佘汉伟、刘衡仲、梁秩智、陆昌、梁心尧、冼炽昌、朱朝钦、高涛、劳君础; 第三排左起:何华添、李宽、源晋初、黄平、陈国杰、陈立民(右二)、邓芬(右一);后排右起:彭彼得、黄仲良、崔乐其、陈直生。

1956

1956年4月29日,何贤主席昆仲为纪念先父而建之“澄溪纪念堂”落成启用(即镜湖护士助产学校校舍)。

1956

1956年5月8日第六届董事会第一次常务会议纪录,郭秘书长报告何主席以镜湖医院年来发展迅速,原有建筑物不敷应用,特别镜湖护士助产学校,护士及学生人数日多,分占课室宿舍地方,管理不便,应有一所建筑物将护理人员全部集中便利管理,调整各部门办公地方,适应业务发展,于何澄溪老先生逝世周年,秉承遗训,拨出钜款建筑大厦一座及内部必须设备,为护士助产学校校舍,包括课室及护士护生宿舍之用。本届董事会仝人以何主席之义举深为感谢,并将建筑物定名澄溪纪念堂,于本年4月29日开幕。

1956

拍摄时间︰1956年4月29日 是届就职典礼同为镜湖护士助产学校第二十五届学生“戴帽”典礼及何澄溪纪念堂开幕典礼。何澄溪纪念堂由何贤出资兴建,作为护士学校新校舍。 前排左起:郭信坚、张晴晖、吴鸣、崔德祺、马万祺、马师曾、何贤、李际唐、傅德荫、周介眉、徐佩之、韦颂、梁锡光; 第二排左起:朱给、谢再生、刘渭鸿、周兰陔、佘汉伟、刘衡仲、梁秩智、陆昌、梁心尧、冼炽昌、朱朝钦、高涛、劳君础; 第三排左起:何华添、李宽、源晋初、黄平、陈国杰、陈立民(右二)、邓芬(右一); 后排右起:彭彼得、黄仲良、崔乐其、陈直生。

1956

1956年4月29日,何贤主席昆仲为纪念先父而建之“澄溪纪念堂”落成启用(即镜湖护士助产学校校舍)。

1998

1998年4月29日,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名单公布,成员100人,澳门委员60名,钱其琛任主任委员。

2005

大三巴街,于赌权开放前后变化很大。从前的大三巴街,人流不多且存在不少传统店铺。后来赌权开放后,人流逐渐变多,传统老店也开始被手信店取而代之。

2005

大三巴街,于赌权开放前后变化很大。从前的大三巴街,人流不多且存在不少传统店铺。后来赌权开放后,人流逐渐变多,传统老店也开始被手信店取而代之。

更多

进阶搜寻

关键字

    主题

    资料类型

    地点

    时间

    使用说明

    检视全站索引

    会员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