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uís Andrade Sá, Aviation in Macau: One Hundred Years of Adventure, p. 15.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29
[1]Luís Andrade Sá, Aviation in Macau: One Hundred Years of Adventure, p. 15.
更新日期:2019/01/29
民國二十年 (1931年1月1日-1931年12月31日)3月4日,美國嘉樂公司 (L. E. Gale & Co. )派遣英國飛行駕駛員波非 (G. W. Brophy)作為公司代表駕駛“鳳凰” (Phoenix)號飛機抵達澳門,並帶來一架同屬於該公司的已拆開的飛機。先是,嘉樂公司計畫在澳門設立一間航空公司,並向澳督巴波沙建議租借一幅位於澳門北區的填海地,準備在該處興建一個可容納五架飛機及夜間飛行可使用的電子儀器的機場。公司還承諾會開辦一間航空學校作為回報,設立香港至廣州的航線,運載五公斤的空郵品及每年培訓兩名葡籍飛行駕駛員。波非澳門之行結束後,決定飛往馬尼拉。不料因暴風雨肆虐被迫再次飛回跑馬場,在澳門繼續停留10天,直至19日,波非才起飛離開。然而波非離開澳門後失蹤,賈伯樂上尉曾在銀海 (Mar das Pratas)上空搜索,可惜無功而返。最終,嘉樂公司因此放棄計畫。
波非駕駛“鳳凰”號飛機抵達澳門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2月10日─1900年1月30日)2月4日,澳門公會議準將東洋車之承充合同撤銷,擬嗣後不再招人承充,任人領牌自做。每架每年納牌規銀24元,另加牌費銀0.75兩並印厘0.78兩。發給該牌之期,自6月30日東洋車承充合同滿期之時為始。拉車人受雇工價,雇坐每1小時,價銀半毛;雇坐澳城內一走者,不足1小時,價銀半毛;雇坐澳城外遊逛者,每1小時價銀1毛,每多半小時加價半毛;如用二人前挽後推者,給價雙倍。
澳門公會撤銷東洋車承充合同
民國十七年(1928年1月1日─1928年12月31日)3月20日,澳門飛機師賈伯樂中尉駕駛“法利”飛機,護送港督金文泰夫人及其幼子由澳門返回香港。飛機一小時後於香港啟德機場降落,港督金文泰親臨機場迎接,並盛情招待賈伯樂,高度“讚揚葡萄牙飛機的友誼舉動”。先是,港督夫人攜幼子及其副官韋迪(Whyte)上尉本月到澳門訪問,表示出想飛行的意願,澳督巴波沙遂帶領其前往海事航空局參觀,並由賈伯樂上尉駕駛飛機在澳門上空飛行數分鐘,瀏覽了內港、松山及一些島嶼。遊覽結束後,忌文弟夫人希望能同幼子飛往香港,副官則單獨取海路返回。澳督巴波沙表示反對,聲稱不宜以海事航空局的飛機做這樣的飛行,而賈伯樂因感念於英國飛機局對澳門航空事業的幫助,堅持可以飛行,不過要求香港、澳門報章不能對此進行任何報導。一等中尉賈伯樂,為第一次世界大戰退伍戰士,自願退休後在澳門領導當時剛成立的“海事航空中心”。1928年抵達澳門,為當時澳門地區唯一的飛機駕駛員,共進行500次飛行達218小時零15分鐘,乘坐飛機的主要人物包括澳門總督、軍事主管、澳門主教、香港航空局司令、暹羅布拉沙丹(Purachatan)王子及金文泰夫人。賈伯樂在澳門時,還曾到中國境內拯救法籍駕駛員。1931年離開澳門。
飛機師賈伯樂中尉駕駛“法利”飛機
民國二十年 (1931年1月1日-1931年12月31日)9月29日,澳門政府船塢開始建造一艘大駁船,這是一條疏浚河道用的大駁船,專為“澳門”號挖泥船接駁的大型船隻,也是澳門政府船塢自己建造的第六艘船。
澳門政府船塢開始建造一艘大駁船
人物: | 阿爾杜爾.卡蒙拿(Carmona, Artur) |
瑪麗亞.羅比士(Lopes, José Maria) | |
喇拿.尼士(Reis, Fernando de Lara) | |
施利華 | |
李革(Ricou, Charles) | |
時間: | 民國時期(1911-1949年) |
民國十一年(1922年1月1日-1922年12月31日) | |
1922年12月 | |
關鍵字: | 澳門空運有限公司(公司名) |
飛機 | |
航空運輸 |
資料來源: | 澳門編年史 / 吳志良, 湯開建, 金國平主編. 廣州 :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9. 第2385頁. ISBN9787218063270. |
語種: | 中文 |
登錄號碼: | t0005757 |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