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前排中为罗泉。
1948年,罗泉来到澳门学满师后找工作很困难,老板本来要赶他回乡下,但他不想回去,就周围跑跑,1950年到了东帝汶做工,四年后返澳。

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19/05/31
照片前排中为罗泉。
1948年,罗泉来到澳门学满师后找工作很困难,老板本来要赶他回乡下,但他不想回去,就周围跑跑,1950年到了东帝汶做工,四年后返澳。
更新日期:2019/05/31
民国三十七年 (1948年1月1日─1948年12月31日)12月21日,工务局批准关于在下环海旁兴建楼宇之图则。因国内战乱频仍,大量商民南迁入澳,铺户日益不敷应用,以致影响商业发展。澳门政府有鉴于此,实施奖励建设措施,规定时间兴建新楼宇,可免纳业钞10年、5年不等。因此商人乃斥资大事兴建,其最大宗者当推下环海旁一地。其地10年前原属海滨,后经多次填塞,始成实陆。年前有柴贩数十在此架棚为居,并经营柴竹生意。自该地易主后,用作兴建楼宇,计划该地将建筑楼宇24幢,其向马路方面,则作铺户之用,向水一面,则用作货仓,同时并为便利船舶就近停泊,在该处岸旁,修建两座码头。
工务局批准关于在下环海旁兴建楼宇之图则
光绪十年(1884年1月28日─1885年2月14日)6月10日,澳门管理工程公所招人前往帝汶做泥水及木匠工人,每日做工时间,以10小时为额,所有做工器具,本人备办。每月每人工银16元。[1] [1]《澳门政府宪报》1884年6月14日第24号。
澳门管理工程公所招泥水及木匠工人前往帝汶
使用说明
检视全站索引
“AND”,为缩小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交集”;
“OR”, 为扩大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联集”;
“NOT”,为排除不相关的检索范围 ,“AND NOT”表示第二个搜索项,在检索范围将被排除。
已经有澳门记忆帐号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参与, 0 条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实故事,共同填补历史空白!(15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