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源溯始,它原是新橋蓮溪廟前的小蓮池圍基,有一塊基石鐫刻着“蓮溪新池”四個大字和“同治六年建石”六個小字。同治六年,即公元一八六八年,距今已百多年,這個蓮池圍基可説是一件“文物”。它是由大小六十八塊,每塊約重百斤的麻石構成,當時池內種有蓮花,稱作“蓮池”;並蓄養無數龜龞,俗稱“龜池”;也因善信在池中放生魚龜之類水族,也稱“放生池”。
然而,這麼一個精巧的池塘圍基又怎會被移至白鴿巢公園呢?説來卻有一段滄桑過程:“蓮溪新池”後來因無人料理,日漸乾涸,堆積垃圾,影響環境衛生,四十年前被夷為平地,興建球場。有關方面以蓮池基石是趣致的文物,與街坊洽商後獲贈,乃將它移至白鴿巢公園側的賈梅士博物院前空地上陳列,供人參觀。其後,蓮池基石又被搬至大三巴牌坊後的曠地上;不久,又轉移至白鴿巢公園後園。年前,有關方面利用蓮池基石,重新堆砌,改成噴水池,四周增設鐵欄,美化環境。只可惜沒有標誌說明它的歷史,匆匆一行的遊客又怎會知道它是何物!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15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