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二十五年 (1936年1月1日-1936年12月31日)8月17日,夜晚,特大颱風襲擊澳門,不少船隻遇難,市政廳大樓亦遭破壞。市政監察員維克托‧萊莫斯 (Victor de Almeida Ferreira de Lemos)在颱風中與其他救援人員乘一艘帆船出海,游水搶救了三名男子、三名婦女及三名兒童,並將他們送回澳門荷蘭公司的船塢。後榮獲澳門總督的嘉獎。[1]
[1]《澳門政府憲報》1936年8月29日第35號。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15
民國二十五年 (1936年1月1日-1936年12月31日)8月17日,夜晚,特大颱風襲擊澳門,不少船隻遇難,市政廳大樓亦遭破壞。市政監察員維克托‧萊莫斯 (Victor de Almeida Ferreira de Lemos)在颱風中與其他救援人員乘一艘帆船出海,游水搶救了三名男子、三名婦女及三名兒童,並將他們送回澳門荷蘭公司的船塢。後榮獲澳門總督的嘉獎。[1]
[1]《澳門政府憲報》1936年8月29日第35號。
更新日期:2019/01/15
民國二十五年 (1936年1月1日-1936年12月31日)8月17日,夜晚,特大颱風襲擊澳門,不少船隻遇難,市政廳大樓亦遭破壞。市政監察員維克托‧萊莫斯 (Victor de Almeida Ferreira de Lemos)在颱風中與其他救援人員乘一艘帆船出海,游水搶救了三名男子、三名婦女及三名兒童,並將他們送回澳門荷蘭公司的船塢。後榮獲澳門總督的嘉獎。
特大颱風襲擊澳門
民國二十六年 (1937年1月1日-1937年12月31日)9月2日,颶風襲擊澳門,大批物業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失。最為嚴重的是,颶風將兩座大型無線電天線摧毀,無線電報因此中斷,同時,海底電纜亦損壞,造成一段時間內澳門與外埠世界隔絕。
颶風襲擊澳門
民國十六年(1927年1月1日─1927年12月31日) 8月20日,澳門遭飓風襲擊,這次飓風風力迅速,每小時120英里,將多株百年古樹吹倒,海浪高出高潮綫2.78米。葡艦“共和”號遇險,被吹離停泊處1英里以外,險與西望洋山下之礁石相撞,澳門街道物業摧毀無數,幸無人傷亡。
澳門遭颶風襲擊
民國十二年(1923年1月1日─1923年12月31日)8月18日,颶風吹襲澳門,其勢之猛烈,其災情之慘重,為清同治十三年(1874)以來所僅見。這次颱風在太平洋上關島附近發生,在澳門以北不到20公里進入珠江三角洲,最低氣壓936.3百帕,最高陣風200公里/小時。颱風從上午10時半大炮台鳴炮報警後不久登陸,一直到晚上12時,肆虐了14小時,吹塌房屋百多間,船廠24間,民船沉者48艘,傷者225艘,小輪沉者4艘,傷者3艘,電燈、電話線杆均被摧折,百餘年老樹連根拔起,陸上遭斃者18人,傷者52人,史稱“癸亥風災”。
颶風吹襲澳門
民國二十年 (1931年1月1日-1931年12月31日)4月l9日,一場意外的颱風襲擊澳門和鄰近地區。下午7時起,下起滂沱大雨,狂風大作,雷電交加,海面上出現駭人的波峰浪谷。幾個小時之間,澳門遭受滅頂之災。路邊大樹連根拔起,船隻傾覆,造成部分死亡和大量的傷者,“祖國”號炮艦和“澳門”號戰艦受損,一些房屋倒塌,城中多處失火。
颱風襲擊澳門和鄰近地區
人物: | 維克托.萊莫斯(Lemos, Victorde Almeida Ferreira de) |
時間: | 民國時期(1911-1949年) |
1936年08月17日 | |
關鍵字: | 颱風 |
自然災害 | |
海難 | |
沉船 |
資料來源: | 吳志良、湯開建、金國平:《澳門編年史》第五卷,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9,第2545頁。ISBN 978-7-218-06327-0 |
版權資訊: | 澳門基金會 |
語種: | 中文 |
登錄號碼: | t0006738 |
尊敬的“澳門記憶”會員,您好!
感謝您長期以來對“澳門記憶”文史網的支持與信任。為持續優化會員服務品質與保障會員權益,本網站將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實施新版的《服務條款》。敬請各位會員詳閱修訂後之條款,有關內容可於以下查閱:
您已詳細閱讀並同意接受該等《服務條款》修訂內容。
若您對本次更新有任何疑問,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
感謝您一如既往的支持與信任,“澳門記憶”文史網將持續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會員服務。
“澳門記憶”文史網 敬啟
發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