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二年(1913年1月1日─1913年12月31日)8月17日, 強颱風襲擊澳門, 其勢之猛, 澳門史上罕見。颶風中點上行, 到達磨刀門, 然後吹往別處, 飄搖震撼, 水陸均受損傷。渡船被吹至馬騮洲者甚多, 船隻擱淺者不少, 磨刀門、馬騮洲海道有浮屍多具。南環一帶及新開之馬路循南環海邊通至內港者, 沿岸石堤多被吹起, 房屋、樹木亦多被吹倒。本次颱風給澳門地區造成極大破壞, 尤其漁船損壞頗多, 船隻減少, 本年鹹魚生意亦受牽連。[1]
[1]《中華民國二年拱北口華洋貿易情形論略》(1914年3月30日), 載莫世祥等編譯:《近代拱北海關報告匯編(1887─1946)》, 第284頁。按:詩人汪兆鏞亦以此為題作《癸丑七月十六夕大風》記之, 即“萬馬聲何急?驚心夜未休。濤喧疑裂石, 風獰欲掀樓。燕雀飛應息, 魚龍夢亦愁。漂搖身世感, 天地一虛舟”。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15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