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29
新口岸馬六甲街千禧園在外交部駐澳特派員公署大樓後面,原是一塊空置地盤,後改建成休憩園地,設置噴水池、草坪、花圃及椅櫈,種植松柏之類長青樹,美化環境,清雅恬靜,讓途人及附近居民到來散步休息,也是一個舒適的好地方,何況鄰近還有蓮花紀念公園。由於園右邊是高美士街,左邊是羅理基博士大馬路,彷彿擴大了園區空間,顯得寬敞偌大。該園於二零零零年三月開幕,因屬千禧年之始,被命名“千禧園”。在本澳眾多休憩園區中,只有“千禧園”樹立一座“母子連親”紀念碑,與眾不同,特別具有意義。二零零零年,本澳有關人士與河北涿鹿縣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一周年,舉辦“澳門歸根•母子連親”活動:九月廿三日,在涿鹿縣樹立“澳門歸根碑”,由澳門特區行政長官何厚鏵題寫碑名,全國政協副主席馬萬祺題寫碑文;十二月五日,在澳門千禧園樹立“母子連親碑”,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程思遠題寫碑名,中國首任駐美大使柴澤民題寫碑文。這項活動寓意澳門回歸祖國懷抱,與祖國血脈相通。“母子連親碑”是從中華三祖(黃帝、炎帝、蚩尤)文化發祥地的涿鹿縣母親山上鑿取的玄武石刻製,高二點五米,寬八十五公分,厚七十五公分,重約四噸。據報道,在碑石下還埋藏有從黃帝城牆遺址挖取的黃土、出土陶罐、石斧等文物,永誌留念。在碑石周圍,種植花木,襯托石碑,莊嚴典雅,是園中最突出部份。
千禧園母子連親碑
唐家花園,處舊日望廈村中,面積廣袤。該址原屬鄉郊田野,自從清末,旅港富商唐麗泉,將其承購後,營作莬裘。但惜一林叢竹,蘇子未歸;主人不在,門雖設而常關;遊者偶來,無從得入也。當澳葡開闢望廈時,將其園前村逕,闢為美副將大馬路;園後,為雅廉訪大馬路;園左,為俾利喇街;園右,為高地烏街;園在其中,高築圍牆以為範焉。園前建古式大屋三楹,俱作回字門口。其中為正門,門廳兩傍,分竪高腳牌。蓋昔人註重功名,攷唐氏宗親,有名唐紹儀者,嘗服官清朝,曾出使外國,故有此場面也。進門左偏為應客廳,右偏為傳達室,中有甬道進園。園中繁花夾徑,緑樹成蔭,一石山巋然當前,嶙峋古錯。更前行,一蕖蕖大廈,畫閣華堂,中陳古玩,有自鳴鐘等珍物,秦磚漢瓦,不一而足。有古銅皷一,傳為孔明遺物,皆名貴異常者云。園之右隅,建一竹亭,蓋整座涼亭,皆用湘竹編成,聞特由湘省運來者,其珍貴精巧,足見匠心矣。且園內多桂樹,花開時,清香四溢。池裏遍植荷花,緑葉田田,別饒清趣。更有幽蘭芳草,茂林修竹,真不愧為澳中一名園也。該園鄰近,初本一片平原。回憶當年澳門賽馬會,頗欲併讓該園,闢作跑馬場地。無奈唐氏財雄勢焰,以面子攸關,不允請求,事遂中梗耳。卒之白雲蒼狗,曾幾何時,園之大半,已為天主教會所有,現改建為育嬰堂矣。
唐家花園
嘉慶十六年(1811年1月25日─1812年2月12日)本年,英國商人托馬斯·比爾(Thomas Beale)在其澳門宅院的花園內創建一個規模很大的植物園,內有盆花2500個,所植花卉以中國品種居多。在園內還養了許多鳥,鳥籠高達50英尺,里面有各種各樣來自各地的鳥類,包括:鸚鵡、八哥、印度孔雀、鵲、金絲雀、天堂鳥、熱帶雉、石鷄、金野雉、銀野雉、大獎章野雉、紅尾野雉及各種各樣的鴿子。這一年,倫敦國立植物園負責人威廉·克爾(William Kerr)先生來到澳門植物園,采集不少中國植物返回英國。英國植物園有中國植物,自此始。威廉·亨特稱:“托馬斯·比爾在一條叫比爾巷(Beale Lane)的狹窄街道上擁有一座極好的葡式房子,周圍有高高的圍牆,房子連著一個寬大的花園,花園里種滿了最珍貴的奇花異草。一株孟買芒果樹結著累累果實,還有荔枝、柑桔和番荔枝等果樹。園內還有一個鳥舍,里面除了有美麗的孔雀和鴛鴦以及許多珍稀鳥類之外,還有一隻極樂鳥。在當時,這是所有鳥類最稀有的。花園的布局是按中國式樣,花卉植物種在花盆里,這個花園成了澳門的一景。”姚元之《竹葉亭雜記》卷3稱:“有咇哋花園者,園中以銅絲結網蒙之。內有大樹一株,小樹數株,有假山,有水池。壁上多插以樹枝,蓄各種鳥,紅黃白綠,五色燦然。鳥之上下飛鳴,宛如園林中也。或巢於樹,或巢於山間水旁,或巢於檐壁及所插枝上,名曰百鳥巢。”這個“百鳥巢”,就是“咇哋花園”,也就是托馬斯·比爾花園。
英國商人湯瑪斯·比爾(Thomas Beale)在其澳門宅院的花園內創建一個規模很大的植物園
“池亭小築繞紅欄,芳草芊芊拓地寬。不種桃花亦真隱,傍人祇作武陵看。”“緑陰深處護人家,汲得新泉共煮茶。猶有竹籬茅舍意,底須金谷門繁華。”上為《闇齋詩稿》詠張園句也。攷張園在士多紐拜斯大馬路與雅廉訪大馬路之轉角處。為澳中隱士張仲球所建,又名因樹園。寓後漢申屠蟠因樹為屋,杜門養高之意云爾。街前廣列精舍,園中虔結佛堂,入門則斜坡不滑,蔚而幽深。稍進則曲徑盤紆,豁然開朗。祇見緑蔭幾處,或為梅壑菊籬;更有白屋數椽,皆屬畫室詩社;方塘弄影,碧水漪漣;長橋卧波,朱欄繚繞;甘泉一井,菜畦數行。異平泉之麗都,有輞川之幽勝。曾記當年《徵尚齋詩稿》,有《題因樹園圖》云:“因樹以為屋,始漢申屠蟠。詭時樂遯跡,棲息取苟完。張侯澹宕人,平生敦古懼。邑里盛豪貴,不以利禄干。卜地二龍泉,結園三畝寬,百年喬木在,昕夕相盤桓。有堂可載酒,有池可垂竿,茂林與修竹,畦菊兼畹蘭,㝃㝃罥綠煙,涼碧生畫寒。疏樸此真意,何事七寶欄。況復眈禪悅,佛火飄旃檀。懸想祇陀林,亦作如是觀。我來賃廡居,愧非梁伯鸞。劫餘種樹書,深談吐肺肝。故園不忍憶,珠江流漫漫。大好井華水,披圖味龍團。”張園嘗在某時期被闢作花園茶座,增設麴部歌壇,每當假日佳期,門前馬龍車水;若値花晨月夕。園内鬢影衣香、或玩鞦韆。或蕩舢舨、或瀹茗籬下,或把酒花前,洵具異樣幽懷,極盡一時勝況。獨惜華庭易散,鶴去餘樓,現狀廣廈足恁,燕來寄廡矣。回溯園主當日,眈書好佛,結會呼朋,特闢詩壇,取名“陶社”,當時名宿如:錢二南,張純初,鄭頤伯,陳伯任輩,皆云集張園,憶昔庵齋有《因樹園耆舊會圖記》云:“因樹園者,張君仲球別墅,慕申屠因樹之屋,以名其園也。山對萬松,地拓十畝;修篁夾道,古木捎云。迤邐而入,仄經盤紆;空曠忽開,疎籬掩映。小亭一角,矮屋數椽;砌石栽花,分畦種菜。有輞川之勝,無金谷之華。其中為佛堂,為畫室,外則紅欄繚繞,碧沼澄鮮,俯臨清流,旁建曲榭。曩結詩會,顏曰陶社;今者,吟壇復開,遊侣益盛,喁於互唱,有井水而能歌;朋從偕來,信山林之足樂。履綦亂於苔印,壺榼挈於花陰。時或商量食譜,品第茶經,談諧脫略,何問主賓,光景流連,遠隔塵市,足使逋客忘其羈苦者焉。主人夙耽禪悅,坐擁書叢;喜集勝流,閒尋俊約;詩心畫手,分蘭菊於春秋;酒賦琴歌,翫花月於晨夕。屬以海桑屢變,風萍乍合,襄陽耆舊,多避世之衣冠;永嘉流入,類搏沙之蹤跡。華嚴劫後,迭換星霜;真率會中,能談歲月。東海久客,憐邴管之未歸;南皮舊遊,憶應劉而傷往。茫茫身世,落落賓朋,謝傅絲竹之感,已過中年;右軍觴詠之懷,難忘陳跡。爰迺寫以丹青,託之吟詠;繪鄭奐耆英之像,敢竊比乎前賢,題張為主客之圖,庶長留乎影事云爾。於是張君白英作圖,諸君賦詩,而余為之序。圖凡十一人:施兆浚闌初,陳國光蔚秋,王耐荼亦鶴,何步瀛蓬洲,鄭壽祺頤伯,錢實龢二南,張逸純初,黎中岳耀云,陳肇愷叔舉,主人及余也。時辛已中秋後一日。”
張園
蓮花紀念公園是一座以回歸為主題的新建公園,座落在新口岸綜藝館附近,原是一個空置地盤,約長一百二十米,寬九十米,總面積逾萬平方米,由前市政廳耗資八十一萬元興建,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廿一日動工,十二月二十日揭幕。這是一個開放式的公園,仿如寬闊廣場,闢設花圃草地,種植樹木,豎立典雅燈飾,簡潔明快,視野開闊。園中央地台高築,形如花瓣,鋪砌麻石地板,平整光滑,中央棗紅圓柱基座上擺設中央政府贈送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大型金色雕塑回歸紀念品——“盛世蓮花”,形象突出,在陽光映照下,璀璨奪目;晚上配襯燈光,熠熠生輝。巨型雕塑“蓮花”,主體由花莖、花瓣、花蕊組成,青銅鑄造,表面貼金,重六噸半,連基座總高六米,亭亭玉立,冉冉綻開,花體最大直徑三點六米,造型美觀。圓形基座是由多塊棗紅色花崗岩石相叠而成,下設三級,形似蓮葉,代表澳門三島,象徵澳門“蓮花地”、“蓮花寶地”、“蓮花福地” 。蓮花是澳門特區區旗區徽的圖案,而《香山縣誌》說澳門地貎似蓮花:“澳門唯一徑以達前山,南北一沙堤亘其間,徑十里,廣五、六丈,盡處有山拔起,附萼蓮蜷,曰蓮花山。”蓮花象徵澳門。蓮花公園之金蓮花盛放,生氣勃發,形態美麗,光彩璀璨,象徵澳門繁榮安定,經濟發展。蓮花紀念公園是一個新景點,金蓮花盛放,永不凋謝!
蓮花公園紀念回歸
光緒八年(1882年2月18日─1883年2月7日)5月27日,澳門政府工務司開始對東望洋山下二龍喉等處的泉水進行考察和修建,10月7日工程結束,共建成兩處出水口道,前者稱妒忌泉(Fonte da Inveja),華人稱魚狗嘴;後者在二龍喉苗圃後面,稱植物泉(Fonte da Flora),華人稱“大龍喉”。妒忌泉工程花費港幣820元,植物泉工程花費76. 64澳門元。[1]祝淮《新修香山縣誌》稱:“澳山泉曰大龍喉泉,日二龍喉泉,曰小龍喉泉,俱在東望洋寺右。”[2] [1]Manuel Teixeira, Toponímia de Macau, Vol. 1, pp. 244—246. [2]祝淮:《新修香山縣誌》卷1《輿地》上《山川》。
澳門政府工務司對二龍喉泉水進行考察和修建
尊敬的“澳門記憶”會員,您好!
感謝您長期以來對“澳門記憶”文史網的支持與信任。為持續優化會員服務品質與保障會員權益,本網站將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實施新版的《服務條款》。敬請各位會員詳閱修訂後之條款,有關內容可於以下查閱:
您已詳細閱讀並同意接受該等《服務條款》修訂內容。
若您對本次更新有任何疑問,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
感謝您一如既往的支持與信任,“澳門記憶”文史網將持續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會員服務。
“澳門記憶”文史網 敬啟
發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