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19/05/26
更新日期:2019/05/26
民国十三年(1924年1月1日─1924年12月31日)3月2日,下午3时,东路独立旅旅长陈策在卢家娱园举行结婚典礼,由广州市长孙科主持证婚,警察局长吴铁城等粤澳名流前来道贺。现场颇隆重,设筵达百席。
东路独立旅旅长陈策在卢家娱园举行结婚典礼
在嫁娶的好日子里,常见迎亲花车穿梭街上。花车贴满花球,车头悬挂洋娃娃,系上彩带,迎载新娘由坤宅返回乾宅。而“戥穿石”及一群姊妹,也分乘数辆汽车,尾随而行。这是婚嫁最重要的一项仪式。数十年前,迎亲是用四人抬的“花轿”,前有红灯笼、媒人、吹乐手,后有礼品之类担架,组成行列,沿途乐器吹敲,颇为热闹。新娘身穿传统刺绣裙褂,头戴凤冠或披红头巾,出门时,规矩脚不沾地,由大妗姐背她上轿,后边还有人撑伞和撒米,用意挡煞,乘轿到夫家。新郎在门前恭候,“踼”开轿门后,新娘又由大妗姐背着,跨过火盆、跨进夫家门槛,才是初归新抱,完成入门仪式。花轿外披刺绣之类轿衣,簪花挂红,俗称“大红花轿”,不要看轻这花轿,只有元配夫人才有资格乘坐。随着时代进展,花轿早已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花车。花车一般是房车,曾经有人采用“老爷旅游车”,别开生面。至于水上人家,因生活不同,迎亲采用船艇,适应环境。往昔,本澳有几家仪仗店,供应花轿等迎亲用具,后因业务不前,早已结业。原设在白鸽巢前地的贾梅士博物院,曾陈列一座花轿,供人参观。多年前,在农历新年一项贺岁节目中,也有重演花轿迎亲,让人们重睹旧式婚礼进行。
迎亲花车与“花轿”
使用说明
检视全站索引
“AND”,为缩小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交集”;
“OR”, 为扩大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联集”;
“NOT”,为排除不相关的检索范围 ,“AND NOT”表示第二个搜索项,在检索范围将被排除。
已经有澳门记忆帐号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参与, 0 条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实故事,共同填补历史空白!(15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