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7/17
澳門最高山巔,有一蕃寺焉,厥名為東望洋雪地殿。殿實不廣,廟亦不高,但以其處於海拔九十三公尺之東望洋山頂上,與燈塔及炮臺配合,組成澳門歷來之唯一標誌。聖母雪地殿,原來之葡文為Cidade do Santo Nome de Deus,即以聖名為城之聖母也。該廟創建於一六二六年。先於東望洋炮臺 (一六三七) 及燈塔 (一八六五),而為東望洋山上最古之建築物。其壁間埋葬有數穴天主教神甫古墳,皆為十七世紀時期之遺跡,蓋亦古羅馬教之習例也。一六三七年時,嘗有四位西班牙籍之天主教女修士,來澳蝨修,隱居該廟。蓋以該廟高處山頂,與市塵隔離,迺得堅持苦修,謝絕塵俗,永不下山。如是者凡數十年,至衰老始離澳返國。昔日澳葡相傳,據謂聖母雪地殿嘗顯靈拯救葡船。當年曾有數艘葡國貨船,揚帆來澳,途中猝遇暴風,黑夜裏迷失方向。正在凶濤駭浪間,危險莫測,忽覩空際,有一明燈,閃耀前行,似為引導者。各船因是隨燈所之,卒獲安抵澳境。衆見該明燈隱沒於東望洋山上,均認為山上之聖母雪地殿顯靈云。後澳葡因本其旨,遂於雪地殿側,建一燈塔,俾於夜間照耀海上行旅焉。東望洋雪地殿,自從澳葡於此設立炮臺後,遂被視作軍事禁區,不許閒人登臨;祇有每年之八月五日,為聖母雪地殿紀念日,迺開放一天,任人登山遊覽也。
東望洋雪地殿
同治四年(1865年1月27日─1866年2月14日)9月24日,澳門松山燈塔建成啟用。該燈塔由開設在龍嵩街(Rua Central)17號的一家外國公司馬傑森(H. D. Margesson)出資建造,設計、施工的負責人為澳門土生葡人卡洛斯‧羅查(Carlos Vicente da Rocha)。羅查並非專業建築師,他當時是澳門財政廳司庫,還在民團中任上尉軍官。該燈塔的建造一直是在澳督阿穆恩的關心和支持下完成的。這是中國海岸第一個發光的燈塔。燈塔坐落在北緯21. 11度,東經113. 3度。其他技術指標為:燈光距海平面(漲潮時)101. 5米,塔身高13. 5米,燈光成白色,晴天可視距離為20海里。
澳門松山燈塔建成啟用
崇禎十一年(1638年2月14日─1639年2月2日)3月,東望洋炮台(Forte de Nossa Senhora da Guia)重建竣工。1635年東望洋炮台拆毀後,澳門市民再次出資興建。1637年9月動工,至1638年3月竣工。領導修建炮台者為要塞司令黎伯祿(António Ribeiro)。該炮台面積約800平方米,入口在北,四周築以圍牆,高6米,內有哨房、機庫、火藥庫等,台上有塔樓4座。Jorge Graāa, The Fortifications of Macau, pp. 82—84. ; Manuel Teixeira, Macau e a Sua Diocese, Vol. 9, p. 237.
東望洋炮台重建竣工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