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十七年(1812年2月13日─1813年1月31日)8月7日,華工石保致函澳門鋪戶南兄等,敘述在巴西種茶生活情形。華工亞騰等亦曾致信澳門鋪戶南兄,敘述在巴西王家花園種茶情形並托帶茶種及制茶工具。[1]先是,第一批茶種和種茶的中國移民從澳門一起被送到巴西里約熱內盧的王家花園。通過澳門市政議員拉法爾·阿爾梅達的幫助,從印度洋法屬島嶼取得的第一批外國植物,於1809年運到里約熱內盧。1811年3月1日,攝政王唐·若奧頒發特許令,建立里約熱內盧植物園。1812年,拉法爾又從澳門寄出了茶種。來自澳門的第一批茶種和種茶的中國移民一同被送到植物園。1817年,德國人斯皮克斯(Spix)和馬修斯(Maturius)到達里約熱內盧,參觀了植物園。後來在其《巴西遊記》中稱:“園中主要種植中國茶樹。目前有6000株茶樹,這里種植、采摘和烘焙茶葉的方法與中國的完全一樣。葡萄牙政府特別重視種茶。中國每年向英國出口的茶葉價值達3000萬雷阿爾。前部長利尼雷亞斯伯爵命人從中國找來數百名中國種植者,據說這些人是來自中國內地,種茶經驗豐富。”里約熱內盧另一處有中國人種茶的地方是聖克魯斯皇家農場,為葡國宮廷的夏宮。許多華工被送到這里。[2] 


[1]《清代澳門中文檔案彙編》上冊《華工亞騰等致澳門鋪戶南兄敘述在巴西王家花園種茶情形並托帶茶種及制茶工具書信》,第123頁。

[2]莫拉:《l9世紀上半葉澳門與巴西的關係》,載《文化雜誌》第22期,1995年;據J.C.Fletcher and D.P.Kidder, Brazil and the Brazilians, 第418—419頁稱,1810年,葡萄牙人從澳門運載幾百名種茶華工到巴西,後因天氣酷熱而全部死光。這一記錄是否屬實,與其他文獻相悖。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