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满,原籍广东新会(今属江门市新会区)。澳门医学、文化界名人。[1] 20世纪20年代,陈满在广州中山大学医学院读书,后转读光华医院。毕业后,他在广州《越华报》工作,主持该报“医事专版”。之后,他在澳门长期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同时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创办澳门大专教育基金会,积极致力于文化事业。 1950年3月8日,陈满创办爱国刊物《新园地》,担任社长。《新园地》原为“新民主协会”会刊,出版时编者只注“澳门新民主协会出版委员会主编”,最初附在《大众报》内发行,双周刊,四期后改为旬刊,正式单独对外发行,1955年改为周刊发行。《新园地》属于文艺刊物,最初为免费派发,后改为消息类报章,倾向于时事论述。文艺不是报纸的主流,且刊物定出售价,如1955年为例,每份零售价一毫,订阅每月三毫。《新园地》等刊物对澳门文学新秀的培养起到一定的作用,培养不少文学新苗。[2]1950年,濠江中学在热心爱国人士支持下,扩大校董会,由陈满担任董事长,将中学部扩迁到亚马喇马路三号,1952年兴办简易师范班,1951年创办高中部。[3] 1964年,柯麟医生受聘为镜湖医院院长;1948年以柯麟等校友为首,组织中华医学会澳门分会(今澳门中华医学会),成为澳门杏林的中流砥柱,澳门华人西医团结在中华医学澳门分会的周围。50年代,陈满和邵昆仑等校友协助澳门工联创办澳门工人医疗所。1987年3月,中山医科大学澳门校友会成立,是陈满和饶不辱、谭焕容、梁秀珍、梁志辉、邵昆仑、李保民等120多位校友筹组成立的群众性医学专业团体,成为中山医科大学中国境外第一个校友会,其中不少是各专科主治、主任医生、教授及院长等。该会宗旨是发扬母校优良传统,加强与国内外各地校友的联系,交流讯息和学术,团结本地同业人士,共同推动本地区卫生保健事业。[4] 陈满历任中华医学会理事长、《新园地》社长、澳门同善堂名誉主席、濠江中学校董会副董事长、江门政协委员、新会同乡会副会长等职,为澳门医疗卫生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1]陈满的外孙梁维特连续出任三届澳门行政委员会成员。[5]1990年1月,陈满在澳门镜湖医院病逝,终年84岁。[1] 2012年11月9日,澳门历史档案馆首次与民间团体中山医科大学澳门校友会合办的“‘仁心‧博济’历史图片展”举行开幕式,展出图片逾300张,包括深受尊崇的柯麟、陈满、饶不辱、谭焕容等中山医校友的事迹、澳门主要医疗机构的发展过程,及医护人员的学术交流活动等,体现近80年来澳门医学界和社会的发展。[6] [1]《港澳大百科全书》编委会:《港澳大百科全书》,广州:花城出版社,1993,第809页。 [2]吕志鹏:《澳门中文新诗发展史研究(1938-2008)》,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第57页。 [3]《濠江中学》,载“新榜网",2010年11月12日,http://jiaoyu.xooob.com/xssj/200911/395423_1034291.html。 [4]《中山医科大学澳门校友会》,载“中山大学校友总会"网,2012年12月12日,http://alumni.sysu.edu.cn/suaa/showNews.do?lmid=c8040&newsId=5705。 [5]永逸:《华澳人语》,载《新华澳报》,2011年6月20日,http://www.waou.com.mo/wa/2010/07/20100726a.html。 [6]《仁心‧博济历史图片展》,载“开幕澳门民航学会"网,2013年5月25日,http://www.macau-airport.com/cn/node/7996。

Informações relevantes

Data de atualização: 2019/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