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一般人家主要用柴草作燃料,常有人挑著柴草行走。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5/26
昔日,一般人家主要用柴草作燃料,常有人挑著柴草行走。
更新日期:2019/05/26
民國三十六年 (1947年1月1日-1947年12月31日)青洲自來水廠從英資澳門電燈公司手中易手,改由何賢、羅保、何添、鐘子光、何善衡、梁昌等接辦。由何賢任董事長,鐘子光任總經理。
青洲自來水廠易手
民國二十一年 (1932年1月1日-1932年12月31日)3月25日,澳門自來水公司同離島市行政局簽訂一份合約:為改善離島居民的生活,該公司近期將在氹仔和路環進行特別重要的工程,投資金額約100萬澳門元。此事最終未獲落實。
澳門自來水公司同離島市行政局簽訂一份合約
同治十年(1871年2月19日─1872年2月8日)1月28日,位於風順巷(Prazeres)25號的閩南行老闆關才(Kuan-Chac)通過公開競投獲得了全城2302盞油燈的公共照明專營權。[1] [1]施白蒂:《澳門編年史:19世紀》,第181頁。
關才通過公開競投獲得了公共照明專營權
民國十八年(1929年1月1日—1929年12月31日)4月17日,海島市公局局長羅巴度貼出告示,招人承造氹仔電力機房一座,參入投標者必須預交押票銀1200元,並規定機房將使用彼得發電機組(Grupos Geradores Peter)。至1930年2月建成。為了採購設備,由局長羅巴度借款4萬元“為氹仔設立電燈總局購置機件材料之用”,並獲政府委員會批准。氹仔電燈總局位於嘉路士米耶馬路,為氹仔第一座公營發電廠。
海島市公局局長羅巴度貼出告示
民國元年(1912年1月1日-1912年12月31日)7月30日,從黎登別墅(Vila Leitão)海灘向東望洋儲水塘用提水機器供水施工完成並交付使用。此水源為鹹水,用來沖洗街道及消防。它是目前所知澳門最早的供水系統。
澳門最早的供水系統
民國八年 (1919年1月1日─1919年12月31日)7月31日,澳門市行政委員會 (Comissão Administrativa do Município de Macau)建議政府或市政廳以公益的名義將電力專營公司收歸國有。
澳門市行政委員會建議將電力專營公司收歸國有
時間: | 民國時期(1911-1949年) |
1925年-1941年 | |
關鍵字: | 木柴 |
非木材副產物 | |
燃料 |
攝影: | 若瑟‧利維士‧嘉德禮(Catela, José Neves) |
資料來源: | 若瑟・利維士・嘉德禮:《永不回來的風景 : 澳門昔日生活照片》,澳門藝術博物館,2001,第202頁。ISBN 99937-29-26-4 |
藏品所有人: | 澳門基金會 |
儲存地點: | 澳門藝術博物館 |
數位作品提供者: | 澳門基金會 |
語種: | 中文 |
英文 | |
葡文 | |
資料類型: | 照片 |
黑白 | |
電子資料格式: | TIF, 4211x2962, 35.69MB |
登錄號碼: | p0000237 |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