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19/01/29
更新日期:2019/01/29
光绪五年(1879年1月22日─1880年2月9日)8月22日,大西洋署澳门管理华人事务官飞良绍为谕澳内华人医生知悉:尔等日间诊脉,凡知有屙呕急症以及别项瘟疫之症,应速赴本衙门报知。此乃欲设法预防起见,你等医生宜遵照办理,毋违干咎。[1] [1]《澳门政府宪报》1879年8月23日第34号。
飞良绍谕医生,凡有屙呕急症需报知衙门
光绪三年(1877年2月13日─1878年2月1日)澳门各行公推镜湖医院12位:王海清(云卿)、宋勋(卓卿)、潘以恩(礼臣)、黄济华(巨川)、蔡应饶(甫田)、关兆祥(玉波)、李谦裕(子翘)、黎丕典(锡余)、张树南、张昭源、陈弼臣、麦学谦。[1] [1]《镜湖医院征信录》上,第12页。
澳门各行公推镜湖医院12位
光绪十一年(1885年2月15日─1886年2月3日)澳门中学教师高斯华(José Gomes da Silva)完成了《澳门卫生报告》,该报告非常详细地报导了当时澳门的卫生情况,特别是对沙岗和新桥区的卫生情况进行了深入的报导。该报告首次附录了澳门植物的目录,并收集了300多种植物标本。在当年的霍乱爆发时,他毫无种族歧视和科学家的傲慢,邀请了一位本地郎中来帮助他一同抵御霍乱,而且,这位郎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时,正值“印度(Índia)”号轮船驶抵澳门,船上有霍乱患者,这位医生随即下令在二龙喉、㓥狗环、东望洋炮台及青洲锚地设立隔离棚,隔离霍乱患者,避免此疫在澳蔓延。他还在其供职的学校内成立了一小型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矿石和动物标本,并搜集当地植物制作标本。这些标本现存于科英布拉大学植物学院。
澳门中学教师高斯华完成了《澳门卫生报告》
民国二十二年 (1933年1月1日-1933年12月31日) 1月13日,镜湖医院举行创办60周年纪念大会,澳督美兰德,水陆军长、辅政司麦加冷 (Dr. João Pereira de Magalhães),华务局长施多尼 (António Maria da Silva),卫生局长葛施打 (Pedro Joaquim Peregrino da Costa),香港东华医院主席陈廉伯、总理夏从周,镜湖医院首总理范洁朋,值理容炳文、戴显荣、黄豫樵,华人代表李际唐、卢轩颂,绅商崔诺枝、谢再生、周介眉、冯央等数百位社会名流亲临大会。
镜湖医院举行创办60周年纪念大会
光绪八年(1882年2月18日─1883年2月7日)7月6日,舵尾岛白沙栏麻风病人数为40名单身和7名已婚男人(无妻相随)。女性麻风病人18人并已确认染病,2名已婚但未与丈夫同居,11名单身,5名寡妇,其中4名初来时已丧偶,身边带着2名幼女。7月28日,澳督札谕严禁各项华船装载麻风病人到澳,不准登岸。如查有载来,须令将该麻风病人留在船上载回原处。[1]同日,还对白沙栏收容所接收麻风病人做出规定,并确定了在街上相遇时的措施。决定用于男性病人的收容所要和女性住所完全隔离。[2] [1]《澳门政府宪报》1882年8月5日第31号。 [2]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9世纪》,第226页。
舵尾岛白沙栏麻风病人数
道光七年(1827年1月27日─1828年2月14日)本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医生郭雷枢(T.R.Colledge)在澳门开设眼科诊所,免费为中国穷人医治眼疾。诊所在澳门租下了两间小屋,能够收治大约40名外地病人,门诊病人数量不限。诊所开设之初,威廉·渣甸(William Jardine)热心于帮助他克服最初的困难,通过给第一名就诊的中国人发奖金来设法说服中国人接受治疗。后诊所渐获华人的认可,甚至吸引了中国富人的捐赠,得以维持下去。东印度公司对诊所给予药物的支持,与其签订了书面协定,同意接受申请,不限量供应药品。东印度公司更对郭雷枢在华开办诊所活动大为赞赏,将其优秀表现几次写信报告董事会。该医院开办六年(1827—1832)来共接收病人4000余人,影响很大,甚至中国北方和东南亚的病人都被吸引到这个诊所。1832年底诊所因公司医生亚历山大·皮尔逊的离开所导致的公务增加而不得不关闭。在郭雷枢澳门眼科诊所的影响下,1828年广州的医生设立了一个诊所,专门为贫苦中国人提供药品。
英国东印度公司医生郭雷枢(T.R.Colledge)在澳门开设眼科诊所
人物: | 萨拉维齐.皮特(Pitter, Vicente de Paula Salatwichi),1813-1882 |
卡尔特拉.莱丽娅(Leiria, Hermelinda Joa-quina Cartela) | |
时间: | 清后期(1845-1911年) |
1882年07月09日 | |
1813年01月10日 | |
1849年 | |
地点: | 澳门 |
果阿 | |
关键字: | 医师 |
消化系统药物 |
资料来源: | 澳门编年史 / 吴志良, 汤开建, 金国平主编. 广州 :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9. 第1915页 ISBN9787218063270. |
语种: | 中文 |
登录号码: | t0006369 |
使用说明
检视全站索引
“AND”,为缩小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交集”;
“OR”, 为扩大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联集”;
“NOT”,为排除不相关的检索范围 ,“AND NOT”表示第二个搜索项,在检索范围将被排除。
已经有澳门记忆帐号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参与, 0 条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实故事,共同填补历史空白!(15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