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張禮千:《馬六甲史》第2章,第197—199頁。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29
[1]張禮千:《馬六甲史》第2章,第197—199頁。
更新日期:2019/01/29
民國二十年 (1931年1月1日-1931年12月31日)3月1日,阿列克桑德雷.馬熱爾上尉 (Alexandre dos Santos Majeor)出任治安警察廳廳長,直至1937年1月22日。
阿列克桑德雷.馬熱爾上尉出任治安警察廳廳長
民國十五年(1926年1月1日─1926年12月31日)12月7日,中山縣第七區學務委員吳瓞昌因匯兌公債款赴澳門,當晚與友人同在美利堅西餐店晚餐,至12時散席時手挽皮袋出門,旋即被葡警兩人執住,稱夜間手挽皮袋實犯嫌疑。吳氏告明原由,幷聲明因公而至。葡警進行檢查後,幷無違禁物品,但仍不放行,而將吳氏押往警廳拘留,途中幷拳擊吳氏胸部。至8日,警察廳長阿爾杜.賈巴素(Artur Almeida Cabaço)訊明情况後,仍將吳氏拘押,直至10日早上7時才押解華境。就此,廣東省政府電諮外交部向葡萄牙政府提出嚴重抗議。
中山縣第七區學務委員吳瓞昌因匯兌公債款赴澳門
民國二十年 (1931年1月1日-1931年12月31日)10月27日,署理總督佩雷拉.馬加良斯啟程離開澳門前往曼谷,以葡萄牙外交部代表的身份參加國際大會。檢察官若阿金.塞雷熱拉 (Joaquim Gonçalves Alves Cerejeira)出任署理總督。
署理總督佩雷拉.馬加良斯啟程離開澳門前往曼谷
民國二十一年 (1932年1月1日-1932年12月31日)7—9月,“九一八”事變發生後,葉挺將軍決心回國參加抗戰,遂偕夫人李秀文及次子正明離開德國返回澳門。陳誠、陳濟棠等國民黨高級將領獲悉葉挺回到澳門的消息,多次派人或寫信與之聯絡,邀請他回到南京,回到國民黨軍隊工作,葉挺均予以拒絕。1933年l1月,李濟深、陳銘樞、蔣光鼐、蔡廷鍇發動福建事變,舉起反蔣抗日之旗,並於l1月21日成立福建人民政府。李濟深以福建人民政府名義邀請葉挺赴閩共事,葉挺欣然答應,隨即離開澳門前往福州。
“九一八”事變後,葉挺將軍決心回國參加抗戰
民國二十一年 (1932年1月1日-1932年12月31日)3月30日,路西安諾.馬丁斯 (Luciano Botelho Costa Martins)出任澳門郵政局局長。
路西安諾.馬丁斯出任澳門郵政局局長
民國二十一年 (1932年1月1日-1932年12月31日)11月1日,費利佩.伽馬 (Filipe Oliveira Gama)出任氹仔和路環區統領及政務廳廳長,直至同年12月31日。
費利佩.伽馬出任氹仔和路環區統領及政務廳廳長
民國十五年(1926年1月1日─1926年12月31日)11月27日,澳門陸軍俱樂部主席、退役將軍羅德禮(Fernando José Rodrigues)在風順堂區去世。羅德禮將軍原籍葡萄牙馬德拉群島,1863年5月19日生於豐沙爾(Funchal),1882年9月26日加入第二步兵團,晋升少尉後,到遠東服役。1887年抵達澳門,從此定居在此。1887─1890年曾在帝汶駐防,1890年調回澳門。1893年升任上尉,再次調往帝汶,1894年返澳。1902年升爲少校,次年又去帝汶,擔任駐軍參謀長。1905年獲任澳門部隊參謀長,1907年任澳門警備部隊司令,1909年升爲上校,1911年轉爲預備役,軍銜爲準將。其間還曾擔任澳門政府委員會委員、仁慈堂主席及陸軍俱樂部主席等。1890年5月8日被授予受孕聖母團騎士,1899年1月1日封爲阿維茲聖本篤團騎士,1904年1月1日封爲阿維茲聖本篤團會員,1909年1月1日封爲阿維茲聖本篤團封地領主,還曾獲銀質海外服役軍人獎章和銀質模範軍人獎章。因其功績及貢獻,澳門市政廳將一條澳門主要街道命名爲“羅德禮將軍街”(Rua do General Rodrigues)。
羅德禮在風順堂區去世
民國二十一年 (1932年1月1日-1932年12月31日)本年,時任廣東省民政廳長的孫科重建“新孫府”。先是孫眉於1918年在龍田村修建一座兩層南歐式樣洋樓供孫中山原配夫人盧慕貞及其家人居住,耗資6萬銀洋,大部分款項南海外華僑捐贈。1931年8月13日二龍喉葡軍火藥爆炸,該宅亦遭破壞,澳葡政府對孫宅亦予以賠償。孫科遂在賠款基礎上添加9萬銀元重建孫府。他聘請當時澳門最有名氣的土生葡人建築師何光來為其設計承建新宅。何光來採取了與原宅完全不同風格形制的建築設計,將新宅設計建造成糅合了伊斯蘭和羅柯柯風格的“摩爾式”洋樓。樓高三層,內作五開間結構,宅院外圍以短垣,較原宅模樣更典麗優雅更有特色。現為“澳門國父紀念館”。何光來,時任澳門市政工務局建築師,亦有私人開業,其建築作品當年遍佈澳中。
時任廣東省民政廳長的孫科重建“新孫府”
人物: | 爾內留斯.馬特利夫(Matelieff, Cornelius) |
彭蘇 | |
時間: | 明中後期(1494-1644年) |
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2月7日-1607年1月27日) | |
1606年04月03日 | |
1606年05月17日 | |
1606年05月18日 | |
1606年08月 | |
1606年08月18日 | |
1606年10月17日 | |
1606年10月21日 | |
地點: | 馬六甲 |
印度 | |
拉家渡岬(Cape Rormosa) |
資料來源: | 澳門編年史 / 吳志良, 湯開建, 金國平主編. 廣州 :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9. 第306-307頁. ISBN9787218063270. |
語種: | 中文 |
登錄號碼: | t0007429 |
尊敬的“澳門記憶”會員,您好!
感謝您長期以來對“澳門記憶”文史網的支持與信任。為持續優化會員服務品質與保障會員權益,本網站將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實施新版的《服務條款》。敬請各位會員詳閱修訂後之條款,有關內容可於以下查閱:
您已詳細閱讀並同意接受該等《服務條款》修訂內容。
若您對本次更新有任何疑問,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
感謝您一如既往的支持與信任,“澳門記憶”文史網將持續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會員服務。
“澳門記憶”文史網 敬啟
發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