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29
更新日期:2019/01/29
民國二十三年 (1934年1月1日-1934年12月31日)6月9日,面對兒童死亡率增長,澳門政府採取有力措施,總督美蘭德批准衛生司在聖珊澤宮建立兒童醫院托兒所和制乳場。但兒童醫院直到1936年才開始運作,“因資金缺乏”,又於同年3月l5日關閉。
面對兒童死亡率增長,澳門政府採取有力措施
光緒四年(1878年2月2日─1879年1月21日)5月9日,澳門政府將麻風病人遷移到舵尾島白沙欄海灣的麻風院,共有62名麻風病人,包括46名男性、14名女性和2名兒童。在由駐氹仔和路環部隊負責的小橫琴村只有1名患麻風病的富裕華人,住在山索(Seong-Só)。程佐衡於1887年完成的《勘地十說》稱:“(舵尾山)白沙環(欄),蓋即男人病麻風者所居。前十餘年,葡人見麻風人,恐其傳染,皆送至此,按期給食。後於光緒十年(1884)移女麻風於小九澳(路環)”[1] [1]施白蒂:《澳門編年史:19世紀》,第210頁;《明清時期澳門問題檔案文獻匯編》第3冊《幕客程佐衡著》,第342頁。
澳門政府將麻風病人遷移到舵尾島白沙欄海灣
宣統二年(1910年2月10日─1911年1月29日)12月20日,澳門署督據澳門公會會議,批准將《莫非亞及鴉片製造藥料出入口生意章程》(共46款)施行。其中規定欲在澳發賣者須領牌,每年應繳牌費銀25元。另入口時,莫非亞(為嗎啡之葡語譯音)每兩納規銀6元,鴉片煙製造藥料每兩納規銀3元。只准合格有憑之醫生、藥師及華人醫院,可以賣莫非亞及鴉片煙製造之藥料,以為醫治病症之用。
批准施行《莫非亞及鴉片製造藥料出入口生意章程》
民國二十二年 (1933年1月1日-1933年12月31日) 1月13日,鏡湖醫院舉行創辦60周年紀念大會,澳督美蘭德,水陸軍長、輔政司麥加冷 (Dr. João Pereira de Magalhães),華務局長施多尼 (António Maria da Silva),衛生局長葛施打 (Pedro Joaquim Peregrino da Costa),香港東華醫院主席陳廉伯、總理夏從周,鏡湖醫院首總理范潔朋,值理容炳文、戴顯榮、黃豫樵,華人代表李際唐、盧軒頌,紳商崔諾枝、謝再生、周介眉、馮央等數百位社會名流親臨大會。
鏡湖醫院舉行創辦60周年紀念大會
道光八年(1828年2月15日─1829年2月3日)澳督若瑟·邊度稱:澳門的葡萄牙人家庭主要是找中醫看病,中醫是澳門最好的醫療。同時偶爾有葡萄牙和外國醫生,他們是到那混世界的,想迅速致富,或者是逃犯,澳門的政治地位使它成為一個避風港。
澳督若瑟·邊度稱:澳門的葡萄牙人家庭主要是找中醫看病
民國十八年(1929年1月1日—1929年12月31日)12月,下旬,澳門政府在大襟島(路環)上興建的新麻風病院房舍五座建成,並移患者百餘人入此新院,由教會之鍾力醫生負責。
澳門政府在大襟島(路環)上興建新麻風病院房舍
人物: | 飛良紹(Ferreira, Leôncio Alfredo),1849-1920 |
時間: | 清後期(1845-1911年) |
1879年08月22日 | |
1879年08月23日 | |
關鍵字: | 傳染性疾病防制 |
資料來源: | 澳門編年史 / 吳志良, 湯開建, 金國平主編. 廣州 :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9. 第1889頁 ISBN9787218063270. |
語種: | 中文 |
登錄號碼: | t0006265 |
尊敬的“澳門記憶”會員,您好!
感謝您長期以來對“澳門記憶”文史網的支持與信任。為持續優化會員服務品質與保障會員權益,本網站將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實施新版的《服務條款》。敬請各位會員詳閱修訂後之條款,有關內容可於以下查閱:
您已詳細閱讀並同意接受該等《服務條款》修訂內容。
若您對本次更新有任何疑問,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
感謝您一如既往的支持與信任,“澳門記憶”文史網將持續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會員服務。
“澳門記憶”文史網 敬啟
發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