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19/01/29
更新日期:2019/01/29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1月26日─1896年2月12日)9—10月,澳门辅仁社自建医灵庙、南山庙落成。澳门辅仁社负责人杜贤芳见三巴门处水秀山清,为天生福地,且建有多座名庙,遂捐款2218澳门元建庙。“乃龟卜协从,鸠工大作”,建成高低两座新庙,一座称“医灵庙”,一座称“南山庙”。前者供祀医灵大帝,后者供祀刘伯温、黄大仙和曹大仙。
澳门辅仁社自建医灵庙、南山庙
乾隆五十年(1785年2月9日─1786年1月29日)在氹仔岛中心区的岛上居民创建天后宫一座。该庙现存古钟一口,铭文刻有“龙头湾天后宫,乾隆五十年(1785) 置”。可知,氹仔古称“龙头湾”。该庙还有道光二十八年 (1848)古匾,匾文称:“福荫龙环”。又可知,氹仔古时又称“龙环。”
在氹仔岛中心区的岛上居民创建天后宫一座
光绪八年(1882年2月18日─1883年2月7日)2—3月,氹仔北帝庙重修祖庙竣工。氹仔北帝祖庙建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至此时近40年未修。“垣虽无恙,而栋宇倾颓,况复中堂浅狭”。故众总理值事财合、道丰等45店发起捐款,筹募资金对北帝庙进行重修。是次重修工程共募集2871. 7澳门元,耗资2849元。[1] [1]《重修北帝祖庙捐签碑志》,转引自郑炜明的《葡占氹仔路环碑铭楹匾汇编》,第33页。
氹仔北帝庙重修祖庙竣工
光绪十九年(1893年2月17日─1894年2月5日)10—11月,澳门三巴门福庆街创建吕祖仙院竣工。先是,光绪十六年(1890)罗浮山朝元洞一中精舍抉乩,乩示要在澳门建一仙院,并济众生。戴灵道长遂发书“金山外埠”捐款,“得白金500余元”。故派其弟子吴德靖下山来澳门,择地三巴门福庆街建筑仙院。“五月举事,九月竣工”。一座“庙貌辉煌”的吕祖仙院正式在澳建成
吕祖仙院竣工
光绪七年(1881年1月30日─1882年2月17日)路环九澳村民在半山处兴建观音庙一座,于1907年重修。[1] [1]《新建观音庙碑记》,转引自郑炜明:《葡占氹仔路环碑铭楹匾汇编》,第90—91页;陈炜恒:《路氹掌故》,第72页。
路环九澳村民在半山处兴建观音庙一座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2月11日-1699年1月30日)本年,石濂大汕运用从安南国王阮福凋等处得来的布施,在重修了广州长寿寺后,又扩建了澳门普济禅院。故普济禅院奉石濂大汕和尚为太祖师。
石濂大汕扩建澳门普济禅院
使用说明
检视全站索引
“AND”,为缩小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交集”;
“OR”, 为扩大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联集”;
“NOT”,为排除不相关的检索范围 ,“AND NOT”表示第二个搜索项,在检索范围将被排除。
已经有澳门记忆帐号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参与, 0 条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实故事,共同填补历史空白!(15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