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港,在澳門東岸,迺人工築成者,至現在尚未建設鋪戶,只得幾曲長隄,數條石磯;遥對雞頸,背割狗環。隄前仍屬滄海,隄內盡變桑田;一派空曠,四時清幽,所以當年雪社詩侶,嘗在此踏歌行吟。右之七言絕句,即馮印雪先生之新隄舊作也。
外港,或稱新口岸,俗呼新填海,該處原迺馬交石,及劏狗環、嘉斯欄等之一帶海灘。澳葡於一九二三年,招請荷蘭築港公司。在此填築新港,其區域頗為廣袤。據《澳門市街名冊》稱:
“外港,此名舖指本市東部之人工港口。在陸地方面,與外港填地之薩拉沙博士大馬路相連;海面全部,在防浪隄範圍內,並有入口處三度。
外港填地,係本市沿外港所有填地。大略一邊,由馬交石山、東望洋山、若憲山相連為界;另一邊,由賈羅布大馬路,及薩拉沙博士大馬路為界。此地區之東北部,全由澳門自來水公司水塘佔用。其餘部份,除羅理基博士大馬路一帶,及原日飛機庫,現為兵營外,盡屬菜地。”
外港建自一九二三年,直至一九三一年才完成。惟新填海地區,初時坭土尚未堅實,未能建築屋宇,只任由菜農在此耕種,至今亦然。
外港原址,本迺昔之劏狗環海灣及嘉思欄海面,實東望洋山東麓一帶之海濱也。
劏狗環,就是東望洋山東麓海灣之一部份。該處斜坡,舊有私人西式花園一所,迺葡人黎登所建者。園地雖不甚廣,但一角洋樓,四時花木,幽處海隅,極饒風緻者也。其鄰近不遠,又有墳場一所,迺Parsee人之墓地。其碑文皆書俄文者,俗稱之為“白頭墳”。建自一八二九年,百餘年前之古蹟也。
一九三六年,美國汛美航空公司與當局立約,以澳門為遠東空航終站,其客機“中國飛剪”號,嘗停於外港海面,至世界第二次大戰事起,才結束此空中航線耳。
抗戰期間,日軍利用外港飛機倉庫,存有電油,被當時聯合國偵悉,竟派飛機來澳轟炸,將該倉庫炸燬,此為澳門有史以來之第一次遭受空襲者。
由一九五四年起,世界賽車會在澳每年舉行汽車競賽一次,環繞東望洋山跑道,以外港隄岸為場地始點,設立看台,一時該區附近交通,為之斷絕,住在該處者,均有行不得也哥哥之嘆。
昔日外港隄岸,每當夏令炎熱期間,輒見泳棚櫛比相望,晨昏潮漲,泅泳士女常常浮沉於綠波石磯之間,極一時之盛。俟以當局格於石磯內海水不潔,迺將詠棚盡遷諸馬交石海濱,從此外港隄邊,無復當年旖旎旋風光矣。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15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