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羨冰编著:《世纪留痕:二十世纪澳门教育大事志》,第74页。
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19/01/29
[1]刘羨冰编著:《世纪留痕:二十世纪澳门教育大事志》,第74页。
更新日期:2019/01/29
民国二十一年 (1932年1月1日-1932年12月31日)10月2日,市政厅幼儿学校新校舍在二龙喉花园落成,该建筑南工程师刘易斯.米兰达 (Luís Miranda)设计与建造。幼儿学校先建于1923年前,当时临时设于男子中心学校教学楼的一层,后又搬至圣罗萨利马中学,再迁至龙嵩正街女子中心学校内。新校舍建成后,学校正式开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学校被命名为“科斯塔.努内斯幼儿学校” (Escola Infantil“D. José da Costa Nunes”)。
市政厅幼儿学校新校舍在二龙喉花园落成
民国十二年(1923年1月1日─1923年12月31日)6月4日,由崔诺枝、李鸿恩、谭国材、刘雅觉及李美樵等热心教友创办的慈善会所──澳门华童教育会经澳督罗德礼正式批准立案。先是,望德堂区教友为帮助失学儿童,由崔诺枝先生发起募捐活动,以便创办义学。崔诺枝先募得善款l万余元,以作首倡,各界人士纷纷响应,于是获得一批钜款,遂决定在望德堂原圣若瑟会所基础上建公教学校。该校1918年动工,至1923年落成,为望德堂区失学儿童提供免费教育。新校舍建成后,尚无办学经费。崔诺枝先生又力请澳门政府每年拨款2880元作为经费,同时创立“华童教育会”,提倡实用教育,造福华人儿童。该校于1945年停办。
澳门华童教育会经澳督罗德礼正式批准立案
民国二十一年 (1932年1月1日-1932年12月31日)11月5日,粤华中学松山新校舍举行奠基典礼,至1934年3月25日落成。揭幕之日,总督美兰德、司铎陈基慈等政府要员、各界名流均莅临参加。
粤华中学松山新校舍举行奠基典礼
民国十七年(1928年1月1日─1928年12月31日)12月2日,澳门镜湖医院附设镜湖小学新校舍落成,澳督巴波沙亲临揭幕礼。开幕礼由镜湖医院首总理卢煊仲、镜湖小学校长何宝严主持。
澳门镜湖医院附设镜湖小学新校舍落成
民国二十一年 (1932年1月1日-1932年12月31日)本年,全澳中、小学97所,学生7953人,平均每校82人,女生占26.6%。公共教育分蒙学、小学、中学和专科四部分。蒙学由市政府机构管辖,官立学校4所,男、女各2所。天主教会学校4所,其中一所是工读学校。中文中学共6所:崇实中学、复岭中学、佩文中学、华仁中学、华侨中学与粤华中学。
1932年澳门教育统计资料
使用说明
检视全站索引
“AND”,为缩小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交集”;
“OR”, 为扩大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联集”;
“NOT”,为排除不相关的检索范围 ,“AND NOT”表示第二个搜索项,在检索范围将被排除。
已经有澳门记忆帐号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参与, 0 条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实故事,共同填补历史空白!(15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