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1月27日─1847年2月14日)聖母救濟會主席杜阿爾特.貝爾南迪諾(Manuel Duarte Bernardino)先生在西望洋山修建聖珊澤[1]別墅,由澳門土生葡人著名建築師湯瑪斯.阿基諾(José Agostinho Tomás de Aquino)主持修建。此地原稱 “洗衣塘(Tanque do Mainato)”。由馬拉巴爾詞語“Mannattan”派生而來,意為“洗衣服的那個人”。[2] 


[1]聖珊澤的葡語名稱為Santa Sancha,她是800多年前的一位葡萄牙公主,即葡王桑肖一世(D. Sancho I)與王后杜爾瑟之女。約於1180年在科英布拉附近的塞拉斯(Celas)出生,卒於1229年11月4日,傳說美貌絕倫,且心地善良。她多次拒婚,終生未嫁。後在洛爾旺(Lorvão)修道院出家,並為西都會(Ordem de Cister)成立塞拉斯修道院。死後葬於洛爾旺修道院,開始成為人們崇拜的偶像。1705年12月23日,教宗格萊芒五世(Clemente V)授予其真福品,儘管她未列入聖品,但葡人出於對她的崇敬與信仰,仍稱其為“聖珊澤”。根據葡萄牙國王唐·若奧五世(D. João V)的申請,教廷禮儀部規定,3月13日為“聖珊澤節”。金國平、吳志良:《東西望洋》,第402—403頁。

[2]Isabel Nunes, Santa Sancha, p. 11; 塔維拉(Consortium Tomás Taveira):《澳門從開埠至20世紀70年代社會經濟和城建方面的發展》,載《文化雜誌》第36-37期,1998年。羅伊佩(Isabel Nunes)書稱“聖珊澤”的建築日期還是“奧秘的”,塔維拉則稱在1846年。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