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澳門政府憲報》1897年3月13日第11號,5月1日第18號,5月23日第21號,7月10日第28號,8月14日第33號,10月30日第44號;《近代拱北海關報告匯編:1887—1946》,光緒二十二年(1896)拱北口華洋貿易情形論略,第178頁。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29
[1]《澳門政府憲報》1897年3月13日第11號,5月1日第18號,5月23日第21號,7月10日第28號,8月14日第33號,10月30日第44號;《近代拱北海關報告匯編:1887—1946》,光緒二十二年(1896)拱北口華洋貿易情形論略,第178頁。
更新日期:2019/01/29
光緒七年(1881年1月30日─1882年2月17日)4月16日,署理管理華人事務官小若阿金‧巴士度律師與氹仔行政長官商談路環南面海灣捕魚納稅問題。他認為大橫琴島寺廟的中國主持確實在法庭出示了香山政府一份非常合法的文件。中國當局在文件中申明“路環的兩個海灣歸屬寺廟,給予其徵稅權”。巴士度表示希望瞭解能使他有所行動的詳情,因為他認為情況十分複雜。海島市政委員會主席簡單地答覆說葡萄牙當局對路環擁有完全的管轄權,黑沙和竹灣海灣均在該地區,甚至戰船也要受葡方據點的監督,中國當局並未表示任何不滿。由於屬於葡方水域,故應對其使用葡萄牙法典中規定的民事法律,特別是第395條。除此而外,不存在給予受行政管理條例制約的公共地方的個人以任何特權的法律。[1] [1]施白蒂:《澳門編年史:19世紀》,第222頁。
路環南面海灣捕魚納稅問題
清宣統三年(1911年1月31日─1912年1月18日)1月7日,為達到以公平便利之法振興漁業的目的,澳門政府正式公佈屬務兼海軍部上年11月21日簽署的上諭,將澳門鹽魚出入口買賣生意辦法更改為專利憑照。先是1906年1月18日上諭規定澳門漁業自由買賣之章程,但最終因議事公局反對等原因並未著手施行,而其時承充合同又至1911年6月30日期滿。鑒於自由買賣章程不宜於澳門地區生意,亦無益於政府國課,即澳門漁業生意既不可歸一人承充,又不便任各人自由貿易,兩者均屬不宜,故澳門政府遵照葡國律例,設立澳門魚商行,歸其承辦,並規定澳門所有漁業商人均可入行。該行則認定一抽用稅額,以納國課之規定,同時按價以收同年中所收用銀,除繳納國課之認定額規,並支出一切經費外,所有盈餘歸行內人照數均分。
澳門鹽魚出入口買賣生意辦法更改為專利憑照
人物: | 劉紹修 |
楊士彬 | |
譚桂甫 | |
張彭 | |
鄭星南 | |
辛儉坡 | |
譚桂甫 | |
時間: | 清後期(1845-1911年) |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2月2日-1898年1月21日) | |
1897年 | |
地點: | 香港 |
澳門半島--大堂區 | |
營地街市68號 | |
澳門半島--花王堂區 | |
果欄街19號 | |
路環島--聖方濟各堂區 | |
海旁街14號 | |
澳門半島--風順堂區 | |
皇家新街105號 | |
關鍵字: | 漁業 |
拱北口華洋貿易情形論略 |
資料來源: | 澳門編年史 / 吳志良, 湯開建, 金國平主編. 廣州 :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9. 第2067頁 ISBN9787218063270. |
語種: | 中文 |
登錄號碼: | t0009297 |
尊敬的“澳門記憶”會員,您好!
感謝您長期以來對“澳門記憶”文史網的支持與信任。為持續優化會員服務品質與保障會員權益,本網站將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實施新版的《服務條款》。敬請各位會員詳閱修訂後之條款,有關內容可於以下查閱:
您已詳細閱讀並同意接受該等《服務條款》修訂內容。
若您對本次更新有任何疑問,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
感謝您一如既往的支持與信任,“澳門記憶”文史網將持續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會員服務。
“澳門記憶”文史網 敬啟
發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