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七年(1827年1月27日─1828年2月14日)本年,英國東印度公司醫生郭雷樞(T.R.Colledge)在澳門開設眼科診所,免費為中國窮人醫治眼疾。診所在澳門租下了兩間小屋,能夠收治大約40名外地病人,門診病人數量不限。診所開設之初,威廉·渣甸(William Jardine)熱心於幫助他克服最初的困難,通過給第一名就診的中國人發獎金來設法說服中國人接受治療。
[1]後診所漸獲華人的認可,甚至吸引了中國富人的捐贈,得以維持下去。
[2]東印度公司對診所給予藥物的支持,與其簽訂了書面協定,同意接受申請,不限量供應藥品。東印度公司更對郭雷樞在華開辦診所活動大為讚賞,將其優秀表現幾次寫信報告董事會。該醫院開辦六年(1827—1832)來共接收病人4000余人,影響很大,甚至中國北方和東南亞的病人都被吸引到這個診所。1832年底診所因公司醫生亞歷山大·皮爾遜的離開所導致的公務增加而不得不關閉。在郭雷樞澳門眼科診所的影響下,1828年廣州的醫生設立了一個診所,專門為貧苦中國人提供藥品。
[3]
[1]Austin Coates, Macao and the British, p.149.
[2]倫敦英聯邦關係事務部檔案#227A稱,郭雷樞在澳門的眼科診所每年從浩官處獲得捐贈500美元,1832年1月13日,英國東印度公司捐贈該診所500美元。轉自愛德華·V. 吉利克(Edward V. Gulick):《伯駕與中國的開放》第3章,第198頁,注28。
[3]Chinese Repository, Vol.2, No.6, pp.271—273.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