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四年(1878年2月2日─1879年1月21日)5月9日,澳门政府将麻风病人迁移到舵尾岛白沙栏海湾的麻风院,共有62名麻风病人,包括46名男性、14名女性和2名儿童。在由驻氹仔和路环部队负责的小横琴村只有1名患麻风病的富裕华人,住在山索(Seong-Só)。程佐衡于1887年完成的《勘地十说》称:“(舵尾山)白沙环(栏),盖即男人病麻风者所居。前十余年,葡人见麻风人,恐其传染,皆送至此,按期给食。后于光绪十年(1884)移女麻风于小九澳(路环)”[1] [1]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9世纪》,第210页;《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第3册《幕客程佐衡著<勘地十说>》,第342页。

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19/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