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6/24
更新日期:2019/06/24
天啟四年(1624年2月19日─1625年2月6日)2月,據荷蘭駐平戶商館館長范•紐羅地(Comelis Van Neijeroode)信件,澳門葡人向日本皇帝上呈虛假報告,謂荷蘭人是海盜,造成全部海岸不安,對於持有日本朱印狀的日本戎克(Junk)船,亦予以抓捕劫奪。15世紀以來,歐洲人將中國式的船舶統稱為“戎克(Junk)”,其中也包括日本和東南亞居民製造的中式船舶。Junk—詞源自馬來文Jong,而馬來文Jong來自閩南話“䑸”。村上直次郎原譯,郭輝中譯:《巴達維亞城日記》第1冊,第24頁。
澳門葡人向日本皇帝上呈虛假報告,謂荷蘭人是海盜
崇禎二年(1629年1月24日─1630年2月11日)11月28日,葡萄牙財政部以306000色勒芬的價格向羅伯托•卡瓦略(Roberto de Carvalho)出售了澳門至馬尼拉和澳門至日本的3次航海貿易權。合同規定:羅布•卡瓦略承諾每年派3艘商船赴馬尼拉或3年內必須派9艘船去馬尼拉;以被指派人身份或者以其繼承人身份確立對航海貿易的壟斷,在合同期內,沒有羅布•卡瓦略的允許,任何人不得向日本和馬尼拉派遣船隻。在拍賣前,葡國政府召回了澳門代理商塞巴斯蒂昂•維埃拉(Sebastião Vieira)神父、洛倫索•埃薩(Lourenço de Eça)及曼努埃爾•博特略(Manuel de Botelho)三人。葡國政府向他們提出了同樣的價格和條件,但他們回答說,不打算接受這種方式。羅布•卡瓦略對馬尼拉的3次航行在1632—1634年進行,均由其妹夫和股東菲亞略•費雷拉(António Fialho Ferreira)率領。Documentos Remetidos da Índia ou Livros das Monções, Vol. 38, pp. 349—351.Documentos Remetidos da Índia ou Livros das Monções, Vol. 38, p. 118.加爾西亞:《澳門與菲律賓之歷史關係》,載《澳門史新編》第2冊,第549頁。
葡萄牙財政部向羅伯托•卡瓦略出售了澳門至馬尼拉和澳門至日本的3次航海貿易權
崇禎十二年(1639年2月3日─1640年1月22日)9月2日,上訴失敗被拘押在日本的卡斯特羅•布蘭科(D. Francisco de Castelo Branco)船長和唐•若奧•佩雷拉船長被帶到駿府聽取關於斷絕與葡萄牙人通商的詔書。他們與瓦斯科•阿爾梅達的澳門船隊一起於10月17日回到澳門。施白蒂:《澳門編年史:16─18世紀》,第47頁。
卡斯特羅•布蘭科船長和唐•若奧•佩雷拉船長聽取關於斷絕與葡萄牙人通商的詔書
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2月9日─1596年1月28日)湖北武昌人孟習孔登本年進士,萬曆二十七年(1599)授香山縣令。時,蕃漢以互市趨爭,習孔單騎赴澳勸諭,事息。祝淮:《新修香山縣誌》卷5《宦績》。
湖北武昌人孟習孔登本年進士
崇禎六年(1633年2月8日─1634年1月28日)在澳門荷蘭籍商人位於澳門半島西南的新花園發現一塊立於本年的西班牙文碑,碑文稱:“菲利浦四世王朝,蘇沙•賈士度(Souza de Castro)立石於此炮台,1633年。”1580年葡萄牙併入西班牙後,澳門葡萄牙政府並不受西班牙約束。故居澳西班牙人欲以武力使澳葡政府屈服,西班牙人蘇沙•賈士度上尉準備於本年舉事,並打算攻佔大炮台,故預立石於新花園,但此事並未成功。王文達:《澳門掌故》第233頁;Beatriz Basto da Silva, Cronologia da História de Macau, Séculos ⅩⅥ—ⅩⅦ, Vol. l, p. 61.
在澳門荷蘭籍商人的新花園發現一塊西班牙文碑
嘉靖四十年(1561年1月16日─1562年2月3日)阿馬羅•佩雷拉(Amaro Pereira)於本年被廣東政府釋放。他是16世紀中葉在遠東海洋一帶活動的許多葡萄牙冒險家之一。1549年他在福建被囚,由於本國同胞的營救于本年獲釋。後來,他向耶穌會巴爾塔札爾•迪亞斯(Baltasar Dias)神父提供了一整套有關中國的寶貴訊息。1562年12月10日,迪亞斯(Baltasal Dias)神父寫于果阿的信,轉自羅理路:《澳門尋根》,第86頁。
阿馬羅•佩雷拉被廣東政府釋放
崇禎十三年(1640年1月23日─1641年2月9日)10月11日,澳門議事會派出支持馬六甲的2艘船揚帆出發,船是由著名的澳門富商賈羅布出錢裝備的。船隊負責人即是伊納西奧•卡瓦略(Inácio Sarmento de Carvalho)。同行的還有多明我會神父黎玉范,由於途中遭遇風暴,15天的航程卻行走了兩個月,才抵達馬六甲。英勇的伊納西奧•卡瓦略率領他的船隻很快投入到與荷蘭人的戰鬥中,當時他們用2艘澳門船去攻擊一支由22艘大船和20艘快艇組成的歐洲艦隊,一條澳門船在馬卡沙爾(Macaçar)擱淺,另一條船則被荷蘭人包圍,伊納西奧•卡瓦略沒有退縮,堅持戰鬥到最後,將船隻及船上的糧食、火藥、火炮統統燒光後被俘。1642年,他被荷蘭人押送到錫蘭島的加勒(Galle)。第二年,其父花鉅款從荷蘭人手中將其贖回。伊納西奧•卡瓦略,博克塞稱之為“威震東方的偉大將領”,1616年生於澳門,其父為羅博(Lopo Sarmento de Carvalho),其祖父為羅德里格斯(Lopo Rodrigues de Carvalho)。伊納西奧1636年2月入伍,於1640年率軍援救馬六甲,1642年在錫蘭被荷蘭人俘虜,1643年,其父用鉅款將其贖回。1643年5月11日又在錫蘭參加對荷蘭的戰鬥,並將荷蘭人打敗。1645年,其父在澳門逝世,他從錫蘭返回澳門。同年12月攜全家離開澳門移居印度。1655年,伊納西奧出任第烏總督,1658年8月擔任印度北方海岸艦隊總司令。1656年,荷蘭人佔領科倫坡(Colombo),1658年佔領雅夫納帕登(Jafnapatão),隨後佔領印度的高倫(Coulao),並直接威脅到科欽(Cochim)和果阿(Goa)。他們封鎖了這兩個地區的港口。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印度的兩位總督卡斯特羅(Francisco de Meloe Castro)和高廷諾(António Sousa Coutinho)任命伊納西奧為南方水陸軍隊總司令。伊納西奧一上任即收復科倫及其他一些荷蘭人佔領的地方。1662年2月2日,荷蘭軍隊包圍科欽,伊納西奧進行頑強的抵抗,打退荷人無數次進攻。但科欽最終在1663年1月6日投降,伊納西奧返回果阿。1665年又擔任北方各炮台總指揮,1667年出任莫桑比克總督。這一年,他返回果阿時,卻為其女婿科里亞(João Cerreia de Sá)所殺。以上參見文德泉:《伊納西奧•薩爾明托》,載《文化雜誌》第9期,1992年。文德泉:《伊納西奧•薩爾明托》,載《文化雜誌》第9期,1992年。
澳門議事會派出支持馬六甲的兩艘船揚帆出發,與荷蘭人展開激戰
尊敬的“澳門記憶”會員,您好!
感謝您長期以來對“澳門記憶”文史網的支持與信任。為持續優化會員服務品質與保障會員權益,本網站將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實施新版的《服務條款》。敬請各位會員詳閱修訂後之條款,有關內容可於以下查閱:
您已詳細閱讀並同意接受該等《服務條款》修訂內容。
若您對本次更新有任何疑問,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
感謝您一如既往的支持與信任,“澳門記憶”文史網將持續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會員服務。
“澳門記憶”文史網 敬啟
發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