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澳門政府憲報》1851年2月15日第13號。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29
[1]《澳門政府憲報》1851年2月15日第13號。
更新日期:2019/01/29
民國二十三年 (1934年1月1日-1934年12月31日)6月30日,澳督美蘭德簽署澳門政府立法證書第390號,規定將簽鋪票、白鴿票及山票照其時格式聯合為一種承充事業。凡開投時暫准承充人仍待政府核准,並須俟該承充人將三種票之章程草案呈報政府核准,然後簽訂合同。本年開投底價仍以簽鋪票、白鴿票及山票所納餉額合併之總數為底。
澳督美蘭德簽署澳門政府立法證書第390號
民國二十六年 (1937年1月1日-1937年12月31日)1月13日,澳門政府發佈公告,宣佈擬於2月16日上午11時在財政總局大堂內將澳門、氹仔及路環開收簽鋪票、白鴿票、山票生意出投招人承充,以3年為期,即由1937年2月17日起計。底價為94萬元,押票銀94000元。最後由高可寧、傅老榕等人組建的泰興娛樂總公司投得專營權。泰興娛樂總公司在中央酒店、福隆新街和十月初五街分設三家賭場,承包澳門賭業,皆為骰寶、番攤、牌九以及鋪票、白鴿票、字花之類中式賭博。該公司與澳門政府財政廳簽訂專營條約,主辦全澳門賭場業務,每年繳納賭稅合葡幣180萬元。其中全澳門賭場工作人員共有七八百人,中央酒店佔1/3,規模為全澳之最。傅老榕原名德用,後改為德蔭,1894年生,廣東南海人。1913年,時年19歲的傅老榕到香港謀生,初為雜工及輪船機械學徒,後因事系獄10個多月,出獄後在桂、梧、邕、柳等地之間從事貿易。1930年,豪興娛樂公司成立,並投得澳門賭場的經營權,深得前廣東銀行行長霍芝亭和香港康年銀行創辦人李聲怇的支助。1935年,傅老榕與霍芝亭等人在深圳另立門戶,開設了一間賭場,由於交通方便,賭客盈門,澳門賭場因此日益蕭索,甚至1937年豪興娛樂公司也虧蝕淨盡,商人畢侶儉接受續辦一年,亦挨不住虧蝕。1938年,由於民國政府取締深圳賭場,傅老榕遂捲土重來,投得澳門賭場的經營權,初期生意平平,直至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到澳避難富人驟增,澳門賭業日益興旺起來。傅老榕除經營娛樂業外,並在香港創設德記船務貿易有限公司、廣興置業有限公司、大華置地有限公司、大華影業有限公司及其他商業,聯號分佈港澳兩地,在港澳經濟上佔有重要地位,由此傅老榕在20世紀40—60年代與高可寧、何東、羅文錦等合稱香港四大家族。在社會慈善事業方面,傅老榕對澳貢獻良多,抗戰期間,救濟澳門難民,出錢出力,毅然擔負起責任。故歷任澳門中華總商會、鏡湖醫院及同善堂名譽顧問之職。
1937年出投開收簽鋪票、白鴿票、山票生意
民國二十年 (1931年1月1日-1931年12月31日)6月30日,澳門政府財政廳發佈公告,招人承充澳門、氹仔及路環白鴿票、山票生意,期限自1932年1月1日至1934年12月31日止,以140760元為底,無其他項附加稅。
澳門政府招人承充白鴿票、山票生意
民國二十八年 (1939年1月1日-1939年12月31日)6月5日,澳門政府本日公佈屬務部第29657號律例,特准葡國國民彩票由葡京仁慈堂發行者可以在葡國國境及附屬海島暨非洲屬地發行,除澳門外,其他屬地不許擅發彩票。
澳門政府本日公佈屬務部第29657號律例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2月15日─1848年2月4日)1月,白鴿票開始在澳門專營承充繳餉。據《澳門政府憲報》所載的1887—1888年的歲入報表中,有關白鴿票專營餉項一欄,其中的注釋云:“白鴿票賭博是應華人的請求,於1847年1月,由澳門總督批准設置。”相應地在1847年的《澳門政府憲報》中,澳門公物會該年1月至6月的上半年度收支明細表中,准許開設五個月的白鴿票收益是720兩。 這與上述歲入報表中注釋內容在時間上是完全吻合的。這一時間,即是我們考察澳門博彩業發展的歷史起點。白鴿票,同治《番禺縣誌》稱:“取 《千字文》前八十字,密點十字,令人亦猜點十字,猜得五字以上者,每一錢贏十錢,城鄉各處俱開有票廠,猜票者以票投之,每日猜一次。於是老少男女均被誘惑,約千人之鄉,歲輒輸銀兩千餘兩”。光緒時期又把白鴿票稱為小闈姓。白鴿票是中國最早的彩票形式之一,出現於清雍正年間的粵東地區,見諸檔案記載的最初名為奪標,後又有稱之為字標。據考其得名緣由,“唯是設廠遠方,通報非易,然輸贏之間,人望知快,遂用白鴿佩還通報,故今人俗稱為白鴿票者云爾”。在葡萄牙語中,澳葡政府將白鴿票意譯為“Lotaria da China”,意為“中國彩票”。此即為澳門博彩業合法之始,亦即澳門專營承充制度實施之始。
白鴿票開始在澳門專營承充繳餉
時間: | 清後期(1845-1911年) |
1851年02月15日 | |
關鍵字: | 彩票 |
馬尼拉彩票(Loteria da Manila) | |
廣告 | |
賭博 |
資料來源: | 澳門編年史 / 吳志良, 湯開建, 金國平主編. 廣州 :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9. 第1668-1669頁. ISBN9787218063270. |
語種: | 中文 |
登錄號碼: | t0001755 |
尊敬的“澳門記憶”會員,您好!
感謝您長期以來對“澳門記憶”文史網的支持與信任。為持續優化會員服務品質與保障會員權益,本網站將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實施新版的《服務條款》。敬請各位會員詳閱修訂後之條款,有關內容可於以下查閱:
您已詳細閱讀並同意接受該等《服務條款》修訂內容。
若您對本次更新有任何疑問,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
感謝您一如既往的支持與信任,“澳門記憶”文史網將持續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會員服務。
“澳門記憶”文史網 敬啟
發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