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十二年(1517年1月22日─1518年2月9日)8月15日,費爾南•安德拉德船隊抵達廣東東莞千戶所海澳東涌島[1],恰遇一月前抵達此地的杜阿爾特•科埃略(Duarte Coelho)船長,他從杜阿爾特•科埃略處獲知很多有關中國方面的信息。在東涌附近,又遇到一艘為防禦海盜而在海面巡邏的中國水師船。中國水師船向葡船開了幾炮,未對葡船造成傷害,費爾南•安德拉德沒有還擊,反而命令在船上掛起旗幟,吹起號,以示友好,並在東涌島碇舶後,馬上派人向中國水師船送口信,表明自己是葡萄牙國王向中國派遣的使臣。[2]費爾南•安德拉德又通過中國的巡海官員帶信給南頭備倭,並告知,他此行的目的是護送葡萄牙國王出使中國的使臣而來,大使帶有永修和好的國書。並請南頭方面提供引水員,導引船隊進入廣州。南頭備倭對費爾南•安德拉德船隊的到來表示歡迎,並願提供一切所需。但入廣州之事,他本人無權批准,要稟報廣州大吏方能答覆。時間過去數天,廣州方面仍無答覆。費爾南•安德拉德率船隊逕自出發,準備前往廣州。船未離港,風暴驟起,部分船隻損壞。葡人只好留在島上修整。在這種情況下,費爾南•安德拉德留下西蒙•阿爾卡索瓦統領其他船隻在港,並做好作戰與講和的兩手準備,自己則率領3艘大船,先奔南頭,又直駛廣州。[3]

[1]顧應祥:《靜虛齋惜陰錄》卷12《雜論》3。

[2]高德勝:《歐洲第一個赴華使節》,第132頁。

[3]《若昂•德•巴羅斯亞洲史——旬年史之三》第2篇第7、8章,第135—138頁。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