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2月15日-1685年2月2日)8月21日,欽差石柱巡視澳門後返京,康熙帝問石柱曰:“爾至廣東,想至香山澳?”石柱奏曰:“臣曾至其處。香山澳居民以臣為奉旨開展海界之官,皆放炮遠接,甚為恭敬。其本地頭目至臣前跪云:‘我輩皆海島細民,皇上天威,平定薄海內外,克取香山澳,我等以為必將我輩遷移。蒙皇上隆恩,令我輩不離故土,老幼得仍舊守業謀生。今又遣大臣安插沿海居民,我輩庶獲互相貿易,此地可以富饒,我等誠歡欣無盡矣。皇上浩蕩洪仁,我輩何能酬答,惟有竭力奉公,以納貢賦,效犬馬之力已耳。’”上曰:“聞香山澳地方周圍皆水,惟北有一小道通旱路。”石柱奏曰:“皇上洞悉萬里之外,較臣等親至其地更為真切。彼處武官云,前荷皇上威靈,大軍直入,澳內人等莫不震驚,故不戰即降。”[1] [1]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整理《康熙起居注》第2冊,康熙二十三年甲子七月,第1202頁。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