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hinese Repository, Vol. 19, No. 6, p. 344.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29
[1]Chinese Repository, Vol. 19, No. 6, p. 344.
更新日期:2019/01/29
嘉慶十六年(1811年1月25日─1812年2月12日)2月,澳門議事會派“幸福瑪麗亞”號船赴暹羅,帶信祝賀暹羅新王拉瑪二世(Ramathibodi II)登基,表達與暹羅重結友好關係的願望。3月,澳門王室大法官議事會理事官眉額帶曆將此消息告知葡萄牙攝政王。但由於船隻遭遇海難,暹羅國王並不知道此事。
澳門議事會派“幸福瑪麗亞”號船赴暹羅,帶信祝賀暹羅新王拉瑪二世(Ramathibodi II)登基
嘉慶十五年(1810年2月4日─1811年1月24日)5月20日,投降後的海盜頭目張保仔以清朝官員千總的身份正式訪問廣州。23日,正式訪問澳門,並在那里會晤了曾在大嶼山封鎖過他的葡方軍艦的指揮官及當地頭面人物,其中特別拜訪了王室大法官眉額帶曆。
投降後的海盜頭目張保仔以清朝官員千總的身份正式訪問廣州、澳門
嘉慶十六年(1811年1月25日─1812年2月12日)4月13日,澳門政府下令,借給帝汶總督庫尼亞·古斯芒(Vitorino da Cunha Gusmão)1000澳門元,同時運去一批支援帝汶的軍官、士兵及軍用物資。
澳門政府下令,借給帝汶總督庫尼亞·古斯芒(Vitorino da Cunha Gusmão)1000澳門元
嘉慶十八年(1813年2月1日─1814年1月20日)5月22日,葡萄牙攝政王唐·若奧致嘉慶皇帝的信:東若望蒙上主,大西洋波爾都戛利亞國王太子,代管國事及亞肥利加州(Áferica)各地額地嶽比亞(Etiopia),丫拉庫亞(Arguim),白而西亞(pérsia)及小西洋(Goa)貿易之主,特為恭請天朝大皇帝滿享萬福金安於至仁至慈之上主,並為代祈恩事。切現據本國忠臣,澳門夷官稟稱,前因廣海洋面寇賊甚多,各處華夷貿易洋船,常被伊害。兩廣總督等官,共議行諭,請澳夷官備船,相同粵省兵船,出海拿賊,並許如若正心出力,事完即將夷功明奏,懇祈准伊複領已前天朝大皇上所賜之恩條。又立共議一帳存案為憑。茲澳夷明知,己宜必連於中華福安,是以又順本王久命。不但肯隨總督等官之高意,就自先辦兵船並及各樣軍器後,同粵省官船出了海,自到各處,隨時圍打壓僕洋盜,催其回,必複認本主。因此,現在廣海平淨,使共樂。理合遞折,恭請大皇上共禧共賀。具澳門夷人,恒心成功,如先於粵官所議,果滿本王之意,並堅固華夷之久相與。惟查該督等官所應的複還前恩尚有數條至今未曾准行。茲本王存想,天朝自有大德,至公至義,是以該官員既奏旨辦理及許開前恩,必毋不准給只其前恩。或因先官缺本分,不臨蒞,或因日久不行、失落,今另造恩册,一一列開,代祈金批,准照施行,合大西洋與中華,陳相與,日日加。會再本王正心切願大皇上萬福金安矣。在略壤內祿(Rio de Jameiro)京都 天主降生一千八百一十三年五月二十二日 嘉慶一十八年四月二十三日
葡萄牙攝政王唐·若奧致嘉慶皇帝的信
嘉慶十五年(1810年2月4日─1811年1月24日)5月13日,發自里約熱內盧的攝政王唐·若奧敕書同意澳門議事會前加上“忠勇”字樣。唐·若奧給澳門此殊榮是為表彰澳門葡人在打擊威脅澳門利益的海盜張保仔行動中取得的功績和澳門在很多危急時刻向印度提供的重要援助。
發自里約熱內盧的攝政王唐·若奧敕書同意澳門議事會前加上“忠勇”字樣
嘉慶十七年(1812年2月13日─1813年1月31日)葡萄牙國務秘書卡爾維亞伯爵(Conde Galveias)通知澳門王室大法官並議事會理事官眉額帶曆說,攝政王批准澳門拓展與暹羅的關係。
攝政王批准澳門拓展與暹羅的關係
嘉慶十五年(1810年2月4日─1811年1月24日)8月19日,嘉慶皇帝準九門提督咨欽差管理西洋事務官奏條:查於嘉慶十年(1805)閏六月,本閣布堂具奏:嗣後西洋人在京准在堂推演算法,不許與旗人交接往來,以杜傳教之弊。現在欽天監通曉演算法者並不乏人,是該國夷人自可毋庸再行來京,所有前來之人蘇振生、馬秉乾二人,仍該回國,未便複令夷人公載道等來京,即便轉飭西洋人眉額帶曆等,將該夷人公載道等即速飭令回國,並飭令該國主,嗣後毋庸遣人來京。
嘉慶皇帝淮九門提督諮欽差管理西洋事務官奏條
嘉慶十五年(1810年2月4日─1811年1月24日)4月15日,在張保仔投降前夕,意外事件發生。那就是當時出任澳門總督的區華齡嘉是一位來自莫布爾大學法律系畢業的巴西人。此人對中國與澳門的情況十分不熟悉,且又懶惰好虛榮。他先是反對張保仔投降儀式在澳門舉行,當談判決定投降儀式在香山縣的芙蓉沙舉行時,他又遲遲不下命令撤銷澳門葡萄牙艦隊對海盜船隊的封鎖。故海盜船隊啟動準備赴投降地點時,澳門艦隊總司令阿爾科福拉多·索薩以為海盜們要突圍,故組織艦隊進行了作戰準備。後經過眉額帶曆對區華齡嘉總督的反復說明才使總督恢復理智,下令阿爾科福拉多撤銷對張保仔的包圍。這樣,投降儀式得以在芙蓉沙順利進行。當時有17318名海盜連同226艘帆船,1315門火炮,2798件其他武器交歸清政府。其中張保仔交出105艘帆船和9344名部屬,鄭一嫂交出24艘帆船和1433名部屬,鄭保養交出27艘帆船和1686名部屬,香山二交出59艘帆船和4163名部屬,梁亞康交出10艘帆船和667名部屬,另有1艘帆船和25人歸屬不明。20日,張保仔在投降書上正式簽字,亦被清政府授予千總銜,並允許他保留一支26—30艘帆船的船隊,廣東政府還撥給他一大筆錢,讓他為部下在岸上買地建房安居。約有350名罪惡昭彰的海盜沒被赦免,其中60人被判處流刑兩年,151人被判終身充軍,126人被判死刑。有14人的死刑就在澳門城門外執行。按照嘉慶十四年(1809)十月十六日(11月23日)的協議,清政府應付8萬元船艦費給澳門議事會,因澳門議事會為裝備兵船時已借銀13000元,故實付銀66645.3元, 而海盜戰利品的分配,澳門分得了180艘帆船,600門火炮及大約3500件各類槍械。眉額帶曆作為勝利者一方的代表返回澳門,受到澳門全體市民的熱烈歡迎,澳門為葡萄牙船隊獲得的輝煌勝利而歡呼,炮台鳴炮,教堂敲鐘,通宵燈火輝煌地慶賀澳門的勝利。
張保仔投降儀式在芙蓉沙順利進行
資料來源: | 澳門編年史 / 吳志良, 湯開建, 金國平主編. 廣州 :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9. 第1658頁. ISBN9787218063270. |
語種: | 中文 |
登錄號碼: | t0001718 |
尊敬的“澳門記憶”會員,您好!
感謝您長期以來對“澳門記憶”文史網的支持與信任。為持續優化會員服務品質與保障會員權益,本網站將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實施新版的《服務條款》。敬請各位會員詳閱修訂後之條款,有關內容可於以下查閱:
您已詳細閱讀並同意接受該等《服務條款》修訂內容。
若您對本次更新有任何疑問,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
感謝您一如既往的支持與信任,“澳門記憶”文史網將持續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會員服務。
“澳門記憶”文史網 敬啟
發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