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白蒂:《澳门编年史:20世纪 (1900-1949)》,第240页。
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19/01/29
[1]施白蒂:《澳门编年史:20世纪 (1900-1949)》,第240页。
更新日期:2019/01/29
民国二十年 (1931年1月1日-1931年12月31日)3月4日,美国嘉乐公司 (L. E. Gale & Co. )派遣英国飞行驾驶员波非 (G. W. Brophy)作为公司代表驾驶“凤凰” (Phoenix)号飞机抵达澳门,并带来一架同属于该公司的已拆开的飞机。先是,嘉乐公司计画在澳门设立一间航空公司,并向澳督巴波沙建议租借一幅位于澳门北区的填海地,准备在该处兴建一个可容纳五架飞机及夜间飞行可使用的电子仪器的机场。公司还承诺会开办一间航空学校作为回报,设立香港至广州的航线,运载五公斤的空邮品及每年培训两名葡籍飞行驾驶员。波非澳门之行结束后,决定飞往马尼拉。不料因暴风雨肆虐被迫再次飞回跑马场,在澳门继续停留10天,直至19日,波非才起飞离开。然而波非离开澳门后失踪,贾伯乐上尉曾在银海 (Mar das Pratas)上空搜索,可惜无功而返。最终,嘉乐公司因此放弃计画。
波非驾驶“凤凰”号飞机抵达澳门
民国二十年 (1931年1月1日-1931年12月31日)9月29日,澳门政府船坞开始建造一艘大驳船,这是一条疏浚河道用的大驳船,专为“澳门”号挖泥船接驳的大型船只,也是澳门政府船坞自己建造的第六艘船。
澳门政府船坞开始建造一艘大驳船
民国二十六年 (1937年1月1日-1937年12月31日)4月28日,运送邮件及搭载四名乘客的“飞剪 (Clipper)”号水翼飞机开始飞行于澳门—香港之间。
“飞剪”号水翼飞机开始飞行于澳门-香港之间
民国二十三年 (1934年1月1日-1934年12月31日)11月18日,葡萄牙飞机“帝利” (Dili)号由里斯本起飞经帝汶后于本日在澳门黑沙湾 (Areia Preta)跑马场成功降落。先是,葡萄牙飞机师准备一次从里斯本至帝汶、澳门及果阿的往返旅程,温贝托.克鲁斯 (Humberto Cruz)上尉建议驾驶配备130匹马力“吉卜塞少校” (Gipsy Major)引擎之“地.哈佛兰.豹蛾” (De Havilland Leopard Moth)飞机去完成这42670公里的旅程。1934年10月25日,飞机从里斯本出发,古斯上尉担任飞机驾驶员,安东尼奥.罗拔图 (António Lobato)为机械师,本日抵达澳门。在澳门,飞行员参观兵营、城市和中学,享受鱼翅汤、炒饭和烤鸡,受到了澳门政府及市民的热烈欢迎,当时远东最优秀的球队——澳门曲棍球队还专门为之与香港曲棍球队举行一场比赛。古斯上尉亦再次在市内上空飞行,摄影师卡地拿 (Catela)同行,共拍下180余幅澳门空中照片。飞机回航时,两名驾驶员首次把两袋邮件共323封信函直接由澳门运往果阿和里斯本。
葡萄牙飞机“帝利”号 成功降落
民国十五年(1926年1月1日─1926年12月31日)5月1日,西班牙飞行员埃图阿尔多.嘉拉查(Eduardo González Gallarza)及机械师阿罗萨梅那(Arosamena)在马德里—马尼拉飞行中从河内出发来到中途站澳门,于17时20分在原望厦球场降落时,与树相撞,以致机翼损坏。其同伴若阿金.塔巴尔德(Joaquim Loriga Tabarde)上尉及机械师佩雷斯(Perez)的飞机在中国境内三塘地区坠毁。两人为一华船救起后,最终交给“澳门”号炮舰一起出动寻找他们的“祖国”号炮舰。在澳门,他们受到澳门政府及市民的热烈欢迎,出席过无数当地俱乐部所举行的庆祝会,在市政厅所举行的官式酒会上,澳督马嘉礼亦对他们表示祝贺。11日,在澳门的热情帮助与航空支援下,塔巴尔德及埃图阿尔多于清晨7点30分起飞,离开澳门前往马尼拉。
埃图阿尔多.嘉拉查从河内出发来到中途站澳门
民国十七年(1928年1月1日─1928年12月31日)5月22─23日,澳门海事航空局领导人贾伯乐上尉与香港远东航空公司(Far East Aviation Co. )经理沃尔(Vaughan Fowler)计画合作成立一间由英国、葡萄牙和中国融资、总址设于澳门的航空公司。为此他们于是日在香港举行会议,与会的还有广州航空局局长蒋伟忠、蒋根等。会议决定成立两间公司,一间为葡国公司,另一间为中国公司,以便经营不同的空中航线。然而,最终因故未能付诸实施。
计划成立一间由英、葡和中国融资的航空公司
民国十三年(1924年1月1日─1924年12月31日)4月7日,葡国飞行员陆军少校布里托.帕伊斯(António Jacinto da Silva Brito Paes)及工程少校弗雷伊雷斯(José Manuel Sarmento de Freires)、机械师少尉军官科维亚(António Manuel Gouveia)从葡萄牙千泉新镇(Vila Nova de Mil Fontes)出发进行里斯本─澳门首次飞行,飞行时间140小时,停靠16个站,共飞行15341公里。 6月20日,下午3时左右,在距离澳门45海哩处的三灶岛坠机。25日,转乘炮舰“祖国”号抵达澳门,澳门全体居民在市政厅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并一连数日通宵达旦。至7月5日,三位葡国飞行员离开澳门访问香港、广州及上海的葡侨社团,后经美国返回葡萄牙。
进行里斯本─澳门首次飞行
民国十七年(1928年1月1日─1928年12月31日)3月20日,澳门飞机师贾伯乐中尉驾驶“法利”飞机,护送港督金文泰夫人及其幼子由澳门返回香港。飞机一小时后于香港启德机场降落,港督金文泰亲临机场迎接,并盛情招待贾伯乐,高度“赞扬葡萄牙飞机的友谊举动”。先是,港督夫人携幼子及其副官韦迪(Whyte)上尉本月到澳门访问,表示出想飞行的意愿,澳督巴波沙遂带领其前往海事航空局参观,并由贾伯乐上尉驾驶飞机在澳门上空飞行数分钟,浏览了内港、松山及一些岛屿。游览结束后,忌文弟夫人希望能同幼子飞往香港,副官则单独取海路返回。澳督巴波沙表示反对,声称不宜以海事航空局的飞机做这样的飞行,而贾伯乐因感念于英国飞机局对澳门航空事业的帮助,坚持可以飞行,不过要求香港、澳门报章不能对此进行任何报导。一等中尉贾伯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退伍战士,自愿退休后在澳门领导当时刚成立的“海事航空中心”。1928年抵达澳门,为当时澳门地区唯一的飞机驾驶员,共进行500次飞行达218小时零15分钟,乘坐飞机的主要人物包括澳门总督、军事主管、澳门主教、香港航空局司令、暹罗布拉沙丹(Purachatan)王子及金文泰夫人。贾伯乐在澳门时,还曾到中国境内拯救法籍驾驶员。1931年离开澳门。
飞机师贾伯乐中尉驾驶“法利”飞机
民国十一年(1922年1月1日─1922年12月31日)12月,海军中尉阿尔杜尔.卡蒙拿(Artur Carmona)陪同查核“澳门空运有限公司”水中飞机的委员会代表前往位于妈阁区的“澳门空运有限公司”飞机库,目的是要看这艘空中船只是否具备飞行的条件。委员会由海军少校玛丽亚.罗比士(José Maria Lopes)及后备军中尉喇拿.尼士组成。由于当天天气寒冷以及“确铁士”引擎的磁性耗尽,航程出发受到拖延。卡蒙拿费力良久,飞机最终发出很多噪音后才能在内港的水面滑行,并朝向湾仔方向的上空爬行。飞行只维持10分钟,在这段航程中测试了引擎的性能及舵的服从性。卡拿蒙报告称,这飞机具备被政府收购的条件,但是要以一个低于澳门空中有限公司提出的价格购入。此时澳门空运有限公司困难重重,濒临破产,氹仔棚屋被台风摧毁,迫切需要延长租赁妈阁的土地,并将之改建为可安放刚购入的五架飞机的飞机库。五架飞机中四架是授予澳门政府的,其中一架名为“拱门宫子爵(Paço d'Arcos)”的飞机是向当时总督施利华子爵致敬的。由于澳门政府只有不到35000元澳门币,最终停止了与李革的交易,只购买了四架水上飞机中的两架(其中一架为“拱门宫子爵”)、一部超越0XX6马力的引擎及一套后备零件。
阿尔杜尔‧卡蒙拿查核“澳门空运有限公司”飞机库
使用说明
检视全站索引
“AND”,为缩小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交集”;
“OR”, 为扩大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联集”;
“NOT”,为排除不相关的检索范围 ,“AND NOT”表示第二个搜索项,在检索范围将被排除。
已经有澳门记忆帐号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参与, 0 条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实故事,共同填补历史空白!(15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