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15
民國二十一年 (1932年1月1日-1932年12月31日)本年,澳門望德堂區蒙前廣東省財政廳廳長馮祝萬夫人陳秉卿女士捐贈一筆鉅款,本堂神父嚴紹漁即向仁慈堂申請在舊麻風院遺址建一所女子中學。學校於本年動工,翌年落成,新建校舍,樓高二層,原擬定名為馮祝萬學校,因馮先生堅辭,故定名為“望德女子中學”,並聘林耀坤為第一任校長。為滿足當地華人子弟入學以及部分由於“九一八”事變而逐漸移居澳門的華人子女入學的需求,澳門天主教會後又開辦花地瑪真原學校 (1933)、聖嘉諾撒仁愛院中文部 (1935)等。這是天主教學校第一個發展時期。這些天主教學校面向華人,遵循中國的學制、學規和教法,從1935年開始,紛紛向南京政府註冊立案,學生畢業證書也送南京政府加蓋印章。
陳秉卿女士捐贈一筆鉅款給仁慈堂區
萬曆五年(1577年1月19日─1578年2月6日)4月3日,葡印總督路易斯•阿泰德(Luís de Ataide)批准每年給予居住索洛的天主教徒50色勒芬的援助。
葡印總督路易斯•阿泰德\批准每年給予居住索洛的天主教徒的援助
民國二十八年 (1939年1月1日-1939年12月31日)1月6日,嘉諾撒女修會新建聖心英文書院新校舍在雅廉訪大馬路落成,由高若瑟主教祝聖啟用,13日正式上課,因校舍位處偏遠,第一年僅得學生27人,翌年,學生增至200人,大半為避難來澳的上海葡僑女學生。先是,該修女會鑒於白鴿巢仁愛會校舍不敷應用,遂於1936年9月10日收購已廢置的“定興火柴廠”地段,著手策劃興建新會院、小堂和校舍。至1938年1月17日,該修會宣佈開辦聖心英文書院,暫借白鴿巢仁愛院課室上課,直至新校舍的建成。
聖心英文書院新校舍落成
民國十八年(1929年1月1日—1929年12月31日)10月12日,澳門主教高若瑟牧訪中同內地傳道會。應澳門主教高若瑟之邀,肇慶傳教團的幾位耶穌會士接管聖若瑟修院。同日,澳門政府委派瓦倫特.阿爾梅達(João Gomes Valente de Almeida)代表澳門出席在日本東京舉行的“世界能源與世界工程”會議。
澳門主教高若瑟牧訪中同內地傳道會
民國二十九年 (1940年1月1日-1940年12月31日)9月1日,經過澳門主教高若瑟倡議,通過《莊嚴協議》教宗詔書成立帝汶主教區。4日,教宗庇護十二世 (Pius Ⅻ)正式公佈教諭,宣佈將帝汶教區與澳門教區正式分離,首次任命雅伊梅‧古拉特 (Jaime Garcia Goulart)神父為帝汶代牧。
教宗宣佈將帝汶教區與澳門教區正式分離
民國三十年 (1941年1月1日-1941年12月31日)8月15日,著名教育家、耶穌會神父安東尼奧‧阿爾維斯 (António Maná Alves)在澳門白馬行醫院病逝。阿爾維斯神父1866年7月31日誕生,1880年11月13日進入巴諾 (Bano)的天使聖母初修院,後在錫圖巴爾經院學習哲學,在聖菲埃爾學院執教一年後離開。1893年1月30日到達澳門,1895年6月25日赴上海徐家匯學習神學,1898年7月晉鐸。1899年6月14日返回澳門,1902年2月16日被任命為聖若瑟神學院代理院長。1903年創建澳門學生會,設在神學院內。1904年,倡導舉行純潔聖母信仰50周年慶祝活動,並出版《中國與澳門的聖母會》一書。1907年3月4日返回葡萄牙。1910年葡萄牙革命發生,他與91名修道士一起被捕,並被驅逐出境,輾轉於荷蘭、比利時和西班牙。1915年前往巴西安東尼奧‧維埃拉 (António Vieira)學院任院長。1925年返回葡萄牙。該年12月14日又被派來澳門。1925年被任命為肇慶傳教團會長,1928年在肇慶傳教團住所建立一座純潔聖母紀念碑。1930年8月,應高若瑟主教的請求,出任聖若瑟神學院院長,神學院重新開始由耶穌會神父領導。1935年他獲得原屬於聖奧斯定教堂“花之房” (Vila Flor)地方,不久在此建成花地瑪聖母堂 (Nossa Senhora de Fátima)。1938年7月16日,出任花地瑪聖母院院長,神學院耶穌會士遷居於此。阿爾維斯神父一生致力於澳門的教育事業,他是澳門聖母信仰的主要推動者,特別是花地瑪聖母信仰的偉大倡導者。
神父安東尼奧‧阿爾維斯 病逝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