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是福利巴士公司序號為CP5001的壹圓伍毫車票。車票頂部的英文字母和數字是車票數量序號,中間的1、2、3、4數字代表巴士途經的不同路段。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7/20
圖是福利巴士公司序號為CP5001的壹圓伍毫車票。車票頂部的英文字母和數字是車票數量序號,中間的1、2、3、4數字代表巴士途經的不同路段。
更新日期:2019/07/20
民國二十五年 (1936年1月1日-1936年12月31日)10月21日,葡萄牙政府與“泛美航空公司”簽訂合約,允許該公司的水上飛機有使用澳門航空場的權利。太平洋戰爭爆發前,該公司一直使用澳門航空場。23日,“泛美航空公司”水上飛機“飛剪” (Clipper)號試航抵達澳門。
葡萄牙政府與“泛美航空公司”簽訂合約
民國二十四年 (1935年1月1日-1935年12月31日)11月30日,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際航空公司——美國泛美航空公司開闢港澳航線,航機為四引擎“馬丁103”型水陸兩用機,命名為“菲律賓飛剪”號,後易名為“中國飛剪”號。該航線每星期僅開航一次,設有導航用的無線電台,航機最高時速130英里,由香港到澳門約需25分鐘。由此美國泛美航空公司成為第一家經營港澳民航的航空公司,港澳航線實際上也是泛美公司舊金山一馬尼拉一香港的太平洋航線的延續,新航線的開闢不僅使港澳空運出現,也開啟了澳門直接空郵的新一頁。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該航線被迫中斷。
美國泛美航空公司開闢港澳航線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2月10日─1900年1月30日)2月4日,澳門公會議準將東洋車之承充合同撤銷,擬嗣後不再招人承充,任人領牌自做。每架每年納牌規銀24元,另加牌費銀0.75兩並印厘0.78兩。發給該牌之期,自6月30日東洋車承充合同滿期之時為始。拉車人受雇工價,雇坐每1小時,價銀半毛;雇坐澳城內一走者,不足1小時,價銀半毛;雇坐澳城外遊逛者,每1小時價銀1毛,每多半小時加價半毛;如用二人前挽後推者,給價雙倍。
澳門公會撤銷東洋車承充合同
民國二十六年 (1937年1月1日-1937年12月31日)4月28日,運送郵件及搭載四名乘客的“飛剪 (Clipper)”號水翼飛機開始飛行於澳門—香港之間。
“飛剪”號水翼飛機開始飛行於澳門-香港之間
民國十五年(1926年1月1日─1926年12月31日)5月1日,西班牙飛行員埃圖阿爾多.嘉拉查(Eduardo González Gallarza)及機械師阿羅薩梅那(Arosamena)在馬德里—馬尼拉飛行中從河內出發來到中途站澳門,於17時20分在原望廈球場降落時,與樹相撞,以致機翼損壞。其同伴若阿金.塔巴爾德(Joaquim Loriga Tabarde)上尉及機械師佩雷斯(Perez)的飛機在中國境內三塘地區墜毀。兩人為一華船救起後,最終交給“澳門”號炮艦一起出動尋找他們的“祖國”號炮艦。在澳門,他們受到澳門政府及市民的熱烈歡迎,出席過無數當地俱樂部所舉行的慶祝會,在市政廳所舉行的官式酒會上,澳督馬嘉禮亦對他們表示祝賀。11日,在澳門的熱情幫助與航空支援下,塔巴爾德及埃圖阿爾多於清晨7點30分起飛,離開澳門前往馬尼拉。
埃圖阿爾多.嘉拉查從河內出發來到中途站澳門
民國十七年(1928年1月1日─1928年12月31日)5月22─23日,澳門海事航空局領導人賈伯樂上尉與香港遠東航空公司(Far East Aviation Co. )經理沃爾(Vaughan Fowler)計畫合作成立一間由英國、葡萄牙和中國融資、總址設於澳門的航空公司。為此他們於是日在香港舉行會議,與會的還有廣州航空局局長蔣偉忠、蔣根等。會議決定成立兩間公司,一間為葡國公司,另一間為中國公司,以便經營不同的空中航線。然而,最終因故未能付諸實施。
計劃成立一間由英、葡和中國融資的航空公司
民國二十三年 (1934年1月1日-1934年12月31日)11月18日,葡萄牙飛機“帝利” (Dili)號由里斯本起飛經帝汶後於本日在澳門黑沙灣 (Areia Preta)跑馬場成功降落。先是,葡萄牙飛機師準備一次從里斯本至帝汶、澳門及果阿的往返旅程,溫貝托.克魯斯 (Humberto Cruz)上尉建議駕駛配備130匹馬力“吉卜塞少校” (Gipsy Major)引擎之“地.哈佛蘭.豹蛾” (De Havilland Leopard Moth)飛機去完成這42670公里的旅程。1934年10月25日,飛機從里斯本出發,古斯上尉擔任飛機駕駛員,安東尼奧.羅拔圖 (António Lobato)為機械師,本日抵達澳門。在澳門,飛行員參觀兵營、城市和中學,享受魚翅湯、炒飯和烤雞,受到了澳門政府及市民的熱烈歡迎,當時遠東最優秀的球隊——澳門曲棍球隊還專門為之與香港曲棍球隊舉行一場比賽。古斯上尉亦再次在市內上空飛行,攝影師卡地拿 (Catela)同行,共拍下180餘幅澳門空中照片。飛機回航時,兩名駕駛員首次把兩袋郵件共323封信函直接由澳門運往果阿和里斯本。
葡萄牙飛機“帝利”號 成功降落
時間: | 建國之後(1949-1999年) |
1950年代 | |
1960年代 | |
1970年代 | |
1980年代 | |
地點: | 澳門半島--花地瑪堂區 |
台山 | |
澳門半島--風順堂區 | |
新馬路 | |
媽閣 | |
氹仔島--嘉模堂區 | |
路環島--聖方濟各堂區 | |
黑沙 | |
關鍵字: | 新福利 |
巴士 | |
車票 |
著作財產權人: | 岑偉倫 |
數位作品提供者: | 澳門新福利公共汽車有限公司 |
權限範圍: | 澳門新福利公共汽車有限公司授權澳門基金會使用 |
語種: | 中文 |
葡文 | |
資料類型: | 圖片 |
車票 | |
紙 | |
登錄號碼: | p0013827 |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