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九年(1870年1月31日─1871年2月18日)6月23日,早上6時在紀念1622年6月擊退荷蘭人的地方,在殘存的十字架下(依稀考辨),蘇沙總督主持了勝利紀念碑的奠基儀式,該處亦由此稱為得勝廣場,當年荷蘭人是在此處退卻的,後人稱其為“後悔者之地”。[1]
[1]施白蒂:《澳門編年史:19世紀》,第178頁。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15
同治九年(1870年1月31日─1871年2月18日)6月23日,早上6時在紀念1622年6月擊退荷蘭人的地方,在殘存的十字架下(依稀考辨),蘇沙總督主持了勝利紀念碑的奠基儀式,該處亦由此稱為得勝廣場,當年荷蘭人是在此處退卻的,後人稱其為“後悔者之地”。[1]
[1]施白蒂:《澳門編年史:19世紀》,第178頁。
更新日期:2019/01/15
正德十六年(1521年2月7日─1522年1月27日)5月,又一批葡萄牙船來到東涌港。這批葡船為中國式帆船,一共5艘,一艘屬於暹羅國王,一艘屬於北大年國王,其他分別屬於彿蘭西斯科•羅德里格斯(Francisco Rodrigues)、歐維士(Jorge Álvares)及努諾•曼努埃爾(Nuno Manuel)。因船上的貨物尚未脫手,故希望進入廣州貿易。當時廣州大使已得到葡使在京受到世宗冷遇及要驅逐他們回國的消息,故以假口信哄騙葡商們上岸,並帶至南頭,然後抓捕。因為是分開來的,今天一艘,明天一艘,最後無一倖免。在南頭,廣東官府將船長、水手長、領航員及商人斬首,船上貨物大部份以海盜贓物充公,還有一部份則被布政使和按察使汪鋐及南頭備倭等官員瓜分。5艘船則分別分給了占城人、馬來人和暹羅人。巴爾托羅梅烏•蘇亞雷斯(Bartoloméu Soares)、 洛博•哥依斯(Lopo de Góis)及梅爾古良(Mergulhão)神父等20餘人被斬首,其中還有幾位暹羅人,其罪名就是夾帶葡人來華,另外被俘的葡人則被投進廣州的監獄。為了防止布政使及按察使汪鋐等官員侵吞葡人財物的消息外泄,他們下令不得放走一個葡萄牙人,並決定殺人滅口,杜絕後患。梅爾古良神父應是迄今文獻所載明代第一個進入中國的天主教神職人員。卡爾沃:《廣州葡囚信》,第84—85、102頁。
一批葡萄牙船來到東涌港
崇禎四年(1631年2月1日─1632年2月19日)葡商安東尼奧•洛博(António Lopo)獲得國王的准許進行澳門與望加錫、索洛及帝汶之間的貿易航行。但澳門居民認為安東尼奧•洛博獨自經營這一貿易有損他們的利益,故所有的澳門人都自由地前往這一地區航行,並不向國王納稅,使得安東尼奧•洛博所獲的國王特許權從未得以實行。萊薩:《澳門人口:一個混合社會的起源和發展》,載《文化雜誌》第20期,1994年。
葡商安東尼奧•洛博獲得國王的准許進行澳門與望加錫、索洛及帝汶之間的貿易航行
崇禎四年(1631年2月1日─1632年2月19日)6月,陸若漢神父在登州與離京返國的朝鮮鄭鬥源使團相遇。該使團共39人,李榮後為通事。耶穌會拓展朝鮮的傳教早在計劃之中,萬曆四十七年(1619)時,徐光啟與畢方濟曾策劃前往朝鮮傳教旅行。故陸若漢在登州與朝鮮使團的會晤,應該是耶穌會有意安排。在這次會晤中,陸若漢向朝鮮使臣積極宣傳西學,鄭鬥源還安排李榮後向陸若漢學習西洋天文推步法。朝鮮使團在登州啟程時,陸若漢還給朝鮮國王贈送了一批極為珍貴的禮品:《天文圖》、《南北極圖》兩幅、《天文廣教》兩幅、《萬國全圖》五幅、《紅夷炮題本》一冊、千里鏡一部、日晷觀一座、自鳴鐘一部、火炮一門和《治曆緣起》二冊,利瑪竇《天文書》一冊、《遠鏡書》一冊、《千里鏡說》一冊、《職方外紀》一冊、《西洋國風俗記》一冊、《西洋國所獻神威大銃疏》一冊。《李朝仁祖大王實錄》卷24,崇禎四年甲申;安鼎福:《雜同散異》第22冊《與西洋國陸掌教若漢書》。金尚喆等撰:《國朝寶鑒》卷35,轉引《朝鮮西學史研究》第2章,第65頁。
陸若漢神父在登州與離京返國的朝鮮鄭鬥源使團相遇
崇禎元年(1628年2月5日─1629年1月23日)11—12月,澳門有1艘帆船駛抵望加錫貿易,於第二年5月離開。另有2艘澳門船赴馬尼拉貿易。G. B. Souza, The Survival of Empire: Portuguese Trade and Society in China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1630—1754, pp. 94—95.G. B. Souza, The Survival of Empire: Portuguese Trade and Society in China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1630—1754, p. 75.
澳門有一艘帆船駛抵望加錫貿易,另有兩艘澳門船赴馬尼拉貿易
嘉靖十二年(1533年1月25日─1534年1月13日)本年,馬六甲要塞司令保祿•伽瑪(Paulo da Gama)長期與鄰國交戰後,派特使曼努埃爾•郭丁紐(Manuel Godinho)分別與彭亨、北大年締結和約,並對他們說:葡萄牙人再度去中國做生意,並在閩浙沿海發現了50個好過廣州的港口。從這一年開始,葡萄牙商人又開始頻繁往來於中國沿海,一位佚名葡萄牙船長來到廣東舊港碼頭東涌並在此交了關稅,接著,準備給向廣東收稅官員送一隻紅寶石戒指,價值40克魯紮多,還有其他一些首飾,官員不但不收,還下令要懲處他。且言:中國正直官員是不收受賄賂的,尤其不收外國人的賄賂。Fernão Lopes de Castanheda, História De descobrimento e da Conquista da Índia pelos Portugueses, Vol. VIII, CHLXVI.Raffaella D'Intino, Informações das cousas da China, p. 60.
馬六甲要塞司令保祿•伽瑪派特使與彭亨、北大年締結和約
崇禎六年(1633年2月8日─1634年1月28日)3月,中國及日本巡航首領菲利浦•羅博(D. Felipe Lobo)率船前往中國貿易,來澳門一路順暢,在本月回程經新加坡海峽時遭荷蘭船隻襲擊,其中4艘船為避免被俘而自焚沉海,所喪失的黃金和銅價值超過50萬銀色勒芬。菲利浦•羅博僥倖逃生。C. R. Boxer, Fidalgos in the Far East(1550—1770), p. 107.
巡航首領菲利浦•羅博率船前往中國貿易,回程遭荷蘭船隻襲擊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1月29日─1616年2月16日)2月21日,菲利浦三世致信葡印總督,囑咐澳門葡人興建城牆和炮台時不要招致華人發怒。Documentos Rernetidos da India ou Livros das Monções, Vol.1, p.149.
菲利浦三世致信葡印總督,囑咐澳門葡人不要招致華人發怒
人物: | 蘇沙(Sousa, António Sérgio de) |
時間: | 清後期(1845-1911年) |
1870年06月23日 | |
1622年6月 | |
地點: | 澳門半島--望德堂區 |
得勝廣場 | |
關鍵字: | 紀念碑 |
勝利紀念碑 |
資料來源: | 吳志良、湯開建、金國平:《澳門編年史》第四卷,廣東人民出版社,2009,第1804頁 。ISBN 978-7-218-06327-0 |
語種: | 中文 |
登錄號碼: | t0003540 |
尊敬的“澳門記憶”會員,您好!
感謝您長期以來對“澳門記憶”文史網的支持與信任。為持續優化會員服務品質與保障會員權益,本網站將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實施新版的《服務條款》。敬請各位會員詳閱修訂後之條款,有關內容可於以下查閱:
您已詳細閱讀並同意接受該等《服務條款》修訂內容。
若您對本次更新有任何疑問,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
感謝您一如既往的支持與信任,“澳門記憶”文史網將持續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會員服務。
“澳門記憶”文史網 敬啟
發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